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doc
《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利用有利环境 促进专业成长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摘 要:众所周知,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成效。因此,在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自身及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成长中所取得的经验出发,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与广大同行交流、分享。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自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根据纲要编写了信息技术教材(小学、初中、高中),从此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进入正规。到了2004年,随着中小学各学科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也摆到了日
2、设议程。在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成为当代教育改革和新一轮的人事制度改革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要求教帅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体现在一系列新的教育改革和相关政策中,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作为新兴学科的信息技术,新课改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给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也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笔者是中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也参与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工作几年来,一直关注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应该说,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很多,比如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参加课题研究、同行交流、
3、师徒结对、自学进修、实践摸索等。通过几年来的思考与实践,笔者自身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当然也存在一些疑惑。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与广大同行交流、分享,希望能进行更深的探究。(一)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其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方面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布了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明确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体别的技术。” 我国在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教师法
4、中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作为专门职业一般应满足以下标准: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道德;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组织;需要不断的学习进修。依此标准衡量,我国教师职业与作为一种专业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充其量也只能属于“准专业”或“半专业”。因此教师专业化已经是不得不提的重要议程。(二)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现状要求其专业成长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课程,担任信息技术课的信息技术教师自然也是教师群体中的新角色,人们对其职责和作用还不了解、不熟悉,重视程度自然也不尽人意。以笔者自身为例,日常的工作情景是这样的:平时坐在电脑旁做网页、做课
5、件,时间到了抓起课本就往外冲,要去给学生上课。要不一个电话过来,哪个部门的电脑出了问题,急用待修。有老师形象地说“走路都是一路小跑”。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既是信息技术课的任课教师,也是网络管理员、机器维修员、技术辅教人员,甚至有些老师还兼管学校的水电等杂活,工作繁杂而职责难明。在升学压力下,学科等级十分明显,信息技术课作为副科中的副科,并不受学校领导甚至其他学科教师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许多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性和上进心。而在传统教育体制中,信息化教育仍然处于举步维艰的局面,信息技术教师仍然无法成为一支具有重要意义的群体。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学校的工作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另一
6、方面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收入低下。笔者认为,为了改变现状,切实提升自己在学校的地位,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放下怨言,通过主动的学习、交流、研究、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自我价值。(三)新课程改革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分科课程,而是一门联系学生经验与当今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是把不同类别的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更新变化要求教师能与时俱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能保障教师做到这一点。同时,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强调:中小学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学生在学习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三个维度
7、的发展状况并做出评价。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一标准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成效。因此,在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才能适应新课程。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倡导的观念和教师内在的观念,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信息技术
8、教师队伍的组成来源多样,以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组成为例,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有由物理教师转来的,也有劳技教师兼教的,甚至有的学校由打字员或请非正式教师兼任。可以说,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纷乱繁杂,综合程度之高无一学科能与之相比,这也造成良莠并存、专业能力不足和不适应新形式。如何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或许已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了!(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等诸多因素。在此将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与大家分享:(1)明晰职责,确定定位在社会组织中,每一角色都有与其身份相一致的职责与权限,也有其相应
9、的行为规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组织中,其角色的责权规范与行为模式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已经表述过,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标,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信息技术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新角色,其首要的任务自然应该是当好一名教师。笔者曾在各种场合与其他教师谈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遗憾的是,知道这一标准的人并不多。看来,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更多的人熟悉和了解标准,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熟悉和懂得标准,合理定位,依法执教,明确与自己的身份相一致的职责与权限,使自己的行为不断规范,以加快角色科学定位的步伐,为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信息技术 教师 专业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8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