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参考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机会成本:把既定资源投入到某一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收益。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决定。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整体以及相应的经济总量的数值决定。需求:指某个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市场上对某中商品的不同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不同数量.GNP:指某一国家在某一时期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的总和。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或最后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IS曲线:表示当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组合点的轨迹。预算线:指消费者用有限的收入,在现行价格的条件下所能够买的
2、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消费者均衡:既定收入下的效用最大化。生产函数: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一组要素投入与可以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消费函数:表示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其基本表达式为C=F(Y)。短期:生产规模不能变动的时期。经济利润:总收益减机会成本。内在经济:指一个企业自身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收益递减和成本递增。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挤掉了私人的投资与消费,导致了国民收入的减少。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二级证券市场上通过买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经济政策。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表现为MPC=C /Y。自然垄
3、断:由于对原材料的控制和规模经济所形成的垄断。市场失灵:指价格机制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贴现率及贴现条件以影响货币供给量与利率的一种经济政策。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晰的且交易成本为零,不论产权的初始状态如何,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一定会实现资源的最有效率的配置。投资乘数: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即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多倍增加,投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多倍减少。其公式为KI=1/1-C。其中KI为投资乘数,C为边际消费倾向。吉芬商品:收入弹性小于零且价格和需求量做同方向变动的物品。需求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的反映程度。宏观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根
4、据既定的经济目标通过调节财政收入与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二 单选题1 C 2 D 3 C 4 D 5 C 6 D 7 A 8 D 9 D 10 B 11 B 12 A 13 B 14 D 15 A 16 B 17 C 18 C 19 B 20 D 21 C 22 A 23 B 24 A 25 D 26 D 27 D 28 D 29 B 30 C 31 A 32 A 33 B 34 D 35 B 36 C 37 B 38 D 39 C 40 A 41 B 42 C 43 D 44 C 45 B 46 B 47 C 48 B 49 D 50 B.三 判断题1 对 2 错3 错 4
5、对 5 对6 错 7 对 8 错 9 错 10 对 11 错 12 对13 错 14 错 15 错 16 错 17 错 18 错 19 错 20 错 21 错 22 错 23 对 24 对 25 错 26 对 27 对 28 错 29 对 30 错 31 对 32 错 33 对 34 错 35 对36 错 37 对 38 对 39 错 40 错 41 对 42 错 43 对 44 错 45 对 46 错 47 对 48 错 49 对 50错。四 简述题1什么是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其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是指西方国家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使它们自身具有某种调节经济、
6、促进经济稳定的功能。其主要内容有: (1)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所得税一般有起征点规定、抵扣规定与累进税率规定。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收入减少,税收自动减少,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下降,从而减缓了经济下降的程度;而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收入增加,税收自动上升,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过快增长,从而减缓了经济膨胀的程度。 ( 2)失业救济金和福利开支。失业救济金和福利开支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少和他们收入水平的高低。在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增加,个人收入减少,领取失业救济金和需要政府救济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金和各项福利支出自动增加,这有助于增加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衰退;
7、相反,在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时期,失业人数减少,个人收入增加,领取失业救济金和需要政府救济的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和各项福利支出自动减少,这有助于减少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的过度扩张。 ( 3)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西方国家对其农产品一般多采取支持价格,将农产品价格维持在某一水平上。在萧条期,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通过增加收购农产品,提高价格,增加农场主的收入;在膨胀时期,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通过抛售农产品,稳定农产品价格,阻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因此农产品的支持价格也有自动稳定功能。2 简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答: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为a、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b、APC
8、和MPC都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APCMPC,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APSMC,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因而,厂商生产该单位产品会增加利润。若MRMC,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因而,厂商生产该单位产品会减少利润。只有MR=MC,此时厂商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经实现了最大的利润。13 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具体操作答:1、税率,主要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降低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提高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
9、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2、政府购买: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3、转移支付: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14 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及条件答:完全竞争市场是指没有任何外力干扰和阻碍的市场竞争状态。其特征
10、或条件为(1)该市场上有小而数目众多的经济主体,每一个生产者都是既定的市场价格的接受者;(2)没有任何进入限制,资源可以自由流动;(3)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4)信息的完全性。15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答: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货币需求动因说或流动偏好说。其基本假定是人们只以两种形式持有自己的财富,一是货币资产,二是非货币资产(凯恩斯指持久性债券)。它们之间的区别是货币是具有完全流动性的金融资产,而债券除了有固定的收益率之外,还可以在市场上流通,有市场价格。2、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有三大动机:一是交易动机,指人们为了满足日常的交易需要而保留的货币,其大小由收入决定并且同收入之间做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复习题 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