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小抄答案.doc
《电大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小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小抄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 作业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能够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3、教育功能:指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4、素质: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等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也可
2、以称为素养。二、简答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1)平等性; (2)服务于生产与生活;(3)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4)教育手段极端原始;2、近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3)普及教育和公共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4)教育的法制化和民主化;(5)工业社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改革;(6)教育功能得到多方面认识并期待得到全面释放;(7)教育改革朝向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8)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3、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3)教育学的科学
3、化发展;(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4、简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3)教育手段和设施现代化;(4)教育管理现代化;(5)教师素质现代化。三、论述题1、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答题要点: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活动的结合,才能将外部的资源因素转化为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能量。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个体发展发直接的、现实的力量。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1)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2)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开展、生成的动力
4、。(3)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2、结合现实谈谈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所需准备的条件。答题要点:(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学校教育自身的条件;(3)家庭环境的因素;(4)社会发展的状况。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4分,共24分)1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
5、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参考答案: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
6、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教育学 作业参考答案(二)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教育目的反映着社会对教育的总要求,它是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活动结果的设计。2、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是一个国家办教育的根本大法。包括对教育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道路等的总要求。3、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4、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的总称。二、简答题1、我国教育方针的精神实质是什么?(1)坚持教育的
7、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2)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3)坚持为社会培养“劳动者”(4)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2)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智力支持;德育则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3)各育不能偏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简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8、(1)彻底改变就的生产方式;(2)消灭旧的分工;(3)缩短劳动时间;(4)实施全面教育。4、简述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类别体系。(1)基础教育体系;(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3)高等教育体系;(4)成人继续教育体系;(5)特殊教育学校体系。三、论述题1、联系您本人所在地义务教育的普及现状,试分析我国当前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新动向。答题要点: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确立了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
9、教育。2、你认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以往课程改革有何不同?新课改的内容:(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
10、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4分,共24分)1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参考答案: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
11、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的原则。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主要有:(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在激发学习欲望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教育学 作业参考答案(三)一、名词解释1、课程:课程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是指课业及进程,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它包括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对内容的安排、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小抄答案 电大 教育学 期末 复习资料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