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范文.doc
《2019年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范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9 年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范文1. 某公安机关组织召开专题学习活动,重点讨论依法治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4 年考试题)A. 民警甲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 民警乙说:“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C. 民警丙说:“依法治国就是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 民警丁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必须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做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的表率
2、。”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内涵和要求。(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因此,A 不正确。(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因此,B 正确。(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C 正确。(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此,D 正确。2. 关于依法治国,下列说
3、法正确的是()。(2015 年考试题)A.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B.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也包括全民守法、加强监督C. 实施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D. 依法治国就是要发挥法律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国家管理中的主导和核心作用,就是要坚持一切由法律规范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含义(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4、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因此,A 正确。(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加强监督。因此,B 正确。(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因此,C 正确。(4)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法律手段与
5、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认同“法律万能”的思维倾向。因此,D 错误。甲县公安局大力推进执法公开,主动公开办案情况。某日,甲县公安局在网上公开了办理吴某卖淫案的情况和其“车震”视频等有关证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16 年考试题)A. 执法公开体现了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B. 行政案件办理情况是执法公开的内容之一C. 甲县公安局不应当向社会公开吴某“车震”视频D. 若吴某卖淫案的情况可以公开,公开的信息应当由甲县公安局法制部门负责制作解析:本题考查执法公开、执法为民、调查取证的保密要求、制作执法公开信息的部门(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提出,执法为民要求坚
6、持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甲县公安局开展执法公开工作, 保障群众知情权,是实现执法为民理念的重要路径。因此,A 正确。(2) 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第 16 条第 1 款第 3 项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向控告人,以及被害人、被侵害人或者其家属公开行政案件办理情况和结果。行政案件办理情况是向特定对象公开的内容,也是执法公开的内容之一。因此,B 正确。(3)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80 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予以保密。吴某卖淫案中“车震”视频属于其个人隐私,应当予以保密,不应当予以公开。因此,C 正确。(4) 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
7、第 22 条规定,公安机关向特定对象公开执法信息,由制作、产生或者保存该信息的内设机构负责。法制部门不是办理吴某卖淫案的部门,不负责制作、产生、保存该信息。因此,D 说法错误。下列有关法学基础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2014 年考试题)A. 刑法第 234 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条法律条文规定的法律规则属于授权性规则B. 在湄公河惨案中,糯康犯罪集团在泰国境内行驶的中国籍船舶“华平号”和缅甸籍船舶“玉兴 8 号”上杀害了 13 名中国船员, 中国司法机关对该案行使管辖权依据的是刑法规定的属地原则和保护原则.C. 刘某故意伤害案由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审查
8、起诉。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刘某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作出不起诉决定。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属于免除刘某的刑事法律责任.D. 最高人民法院将某地法院审判的陈某生产、销售有害、有毒食品案作为指导性案例进行发布。该判例属于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法的效力、法律责任、法的渊源。(1) 法律规则分为授权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或者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本条规定的是禁止人们做故意伤害他人行为及承担后果的规则,没有规定有权做或者不做故意伤害他人行为的规则,所以属于禁止性规则。因此,A 不正确。(2) 刑法第 6 条第
9、2 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第 8 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因此,B 正确。(3) 免除法律责任,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其前提是行为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检察院审查认为刘某不构成犯罪,即刘某不应当承担刑事法律责任,所以不存在免除刘某的刑事法律责任。因此,C 不正确。(4) 我国法的正式渊源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不包括法院判例。因此,D 不
10、正确。刘某在超市购物时被怀疑偷了一瓶洗发水,保安金某将刘某带到办公室询问,要搜刘某身体否则不许离开。刘某不允许金某搜身, 金某便将办公室反锁,不许刘某离开。僵持 2 个小时后,刘某报警, 民警张某、王某来到现场,未出示工作证件即检查刘某身体,并查看了刘某的手机短信和通话记录,在查看过程中王某不小心将手机掉落地上,造成手机损坏。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4 年考试题)A. 金某侵犯了刘某的人身自由,对金某可给予治安管理处罚B. 民警检查刘某的身体不符合法律规定C. 民警侵犯了刘某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D. 刘某有取得赔偿手机损失的权利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
11、 宪法第 37 条第 3 款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金某无权将刘某限制在办公室, 由于限制人身自由时间只有 2 个小时,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0 条第 3 项的规定,构成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因此,A 正确。(2)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87 条第 1 款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民警未出示工作证件即检查刘某身体,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B 正确。(3) 宪
12、法第 40 条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本案属于行政案件,且不涉及国家安全,不能对刘某的通信进行检查。因此,C 正确。(4) 宪法第 41 条第 3 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取得赔偿的权利。因此,D 正确。某直辖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规定在风景区游玩征收环境保护税。某日,张某开车带着家人前往风景区游玩,购买门票时旅游局工作人员欲收环境保护税,并向张某出示了该规定。张某称国家没有环境保护税,不同意缴纳环境保护税。工作人
13、员侮辱张某,并将张某及其家人带到旁边的办公室不许离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5 年考试题)A. 工作人员以张某拒绝缴纳环境保护税为由,扣押张某及其家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B. 该市制定在风景区游玩征收环境保护税的规定,违反了立法法的规定C. 工作人员对张某进行侮辱,侵犯了张某享有的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D. 张某可以就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且可以一并要求对该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立法权限、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 宪法第 37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
14、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因此,A 正确。(2) 立法法第 8 条第 6 项、第 9 项规定,财政、税收的基 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直辖市政府征收环境保护税的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不能制定税收的规定。因此,B 正确。(3) 宪法第 38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告陷害。因此,C 正确。(4) 行政诉讼法第 12 条第 1 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
15、行不服的” 。第 53 条第 1 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 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第2 款规定,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地方性法规不属于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旅游局工作人员将张某带到办公室不许离开,限制其人身自由,张某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张某在对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时,不可以就该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一并提出申请。因此,D 错误。某省人大制定了规范某行业创造劳动就业条件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某部制定了规章,对在该行业创造劳动就业条件也
16、作出了规 定。但该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的规定不一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16 年考试题)A. 省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B. 省人大是该省的国家权力机关,其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C. 该省的地方性法规可以依照本地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D. 国务院可以决定在该省适用地方性法规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性法规的备案、自治条例、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冲突的适用。(1) 宪法第 100 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17、会备案。该省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因此,A 正确。(2) 宪法第 96 条第 1 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第 97 条第 1 款规定,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因此,B 正确。(3) 立法法第 75 条第 2 款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该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属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能作出变通规定。因此,C 说法错误。(4) 立法法第 95 条第 1 款第 2 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
18、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可见,国务院可以决定在该省适用地方性法规。因此,D 正确。下列有关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说法正确的是()。(2014 年考试题)A. 张某因犯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拘役 5 个月,王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法院判处管制 1 年。两人的刑罚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B. 黎某醉酒后在车来车往的主干道上行走,造成交通混乱和人身危险。民警接到群众报警将其带至派出所后,可以采取约束性保护措施C. 周某在某高校学习期间因严重违纪被学校开除,后
19、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法学本科学历并报考了某县公安局,虽然周某符合担任人民警察的条件,但因曾被开除不得被录用为人民警察D. 江某因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讽刺县公安局执法不作为。县公安局局长洪某指令民警钱某、刘某对江某进行刑事拘留,钱某认为洪某拘留江某的指令错误,可以向洪某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执行拘留解析:本题考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约束性保护措施、担任人民警察的禁止条件以及对上级决定、命令以、指令的执行。(1) 人民警察法第 6 条第 11 项规定,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刑法第38 条第 3 款规定,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
20、事诉讼法第 258 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因此,A 错误。(2)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15 条第 2 款规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到酒醒。因此,B 正确。(3) 人民警察法第 26 条第 2 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得担任人民警察: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周某被学校开除学籍,并非被开除公职,不属于担任人民警察的禁止性情形。因此,C 错误。(4) 人民警察法第 32 条第 2 款规定,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
21、,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因此,D 正确。根据人民警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5 年考试题)A. 赵某因犯分裂国家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并处剥夺政治权利,钱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2 年缓刑 3 年。对赵某剥夺政治权利、对钱某缓刑的执行由公安机关负责B. 钱某曾被某县公安局辞退,其不得再担任人民警察C. 民警王某在巡逻时发现胡某形迹可疑,于是上前盘问、检查, 发现其包里携带T 型开锁器且其身份不明,遂将胡某带回派出所,经公安派出所长批准,对其继续盘问D.2015 年考试题 11 月 2 日,周某酒后驾车被查处
22、后,阻碍民警对其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进而持砖头殴打民警,其涉嫌妨碍公务罪,且对其应当从重处罚解析:本题考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以及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处罚。(1) 人民警察法第 6 条第 11 项规定,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刑事诉讼法第 259 条规定,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第 258 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因此,A 错误。(2) 人民警察法第 26 条第 2 款规定,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及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执法 资格考试 历年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