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专题一“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一、心理发展及其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 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 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5.心理发展具有关键期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1心理适应阶段2全面发展阶段3职业定向阶段 (二)大学生的的认知特征1.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韦克斯勒:智力发展的顶峰约在2025 岁2.记忆能力发展达到黄金期
2、3.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4.创造力发展处于最佳期日本:1922 岁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期三、大学生的情意特点(一)大学生的需要特征 1.大学生的需要种类和特点 全面发展的需要 支持性的学习环境的需要 经济支持的需要 2.大学生的需要发展特点 复合性、强烈性、矛盾性、易变性、时代性 (二)大学生的动机特征1.大学生的动机发展特点 (1)多样性和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2)发展性和迟滞性并存(3)动机的冲突性明显(4)动机的隐蔽性增加(5)动机的差异性加剧2.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动机是大学生学习的内部原因和内部动力(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学习动机的多元化学习动机的间接性学
3、习动机的社会性学习动机的职业化(三)大学生的人生观特征 1. 人生目的崇高远大,具体可行,务实求真2. 人生价值选择正确合理,积极进取3. 人生态度积极健康,幸福与苦恼都与理想实现密切相关 (四)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1. 价值观标准趋向务实化和功利化2. 价值观认识存在矛盾性和局限性3. 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层次化4. 主体意识增强与个人主义倾向明显5. 政治意识呈弱化趋势6. 人生态度积极与消极并存(五)大学生的情感特征1. 丰富性和狭隘性2. 稳定性和波动性3. 强烈性和细腻性4. 外显性和内隐性(六)大学生的意志特征1. 自觉性普遍提高,但还存在惰性2. 理智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3
4、. 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4. 独立性明显提高,但伴有依赖性5. 果断性增强,但带有冲动性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及其结构自我意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的结构(4种说法) (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知情意) (2)个人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 (3)躯体我、社会我和精神我 :詹姆斯 (4)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1.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特点 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和深刻性 自我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 大学生自我体验的特点 敏感性、深刻性、丰富性和波动性 大
5、学生自我控制的特点 自我设计的高标准 强烈的独立意向和反叛倾向 自我控制能力仍有待于提高五、大学生智力差异与教育(一)智力及其理论1.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2.智力三元论3.智力多元论(二)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1.大学生的智力差异 (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智力的类型差异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2.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1)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2)大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六、大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一)大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 大学生的气质千差万别,它是由人的先天素质决定的。 气质无好坏之分,均有优缺点。 气质也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二)大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 性格
6、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与气质不同,性格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并且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有好坏之分)。 对于外向型的学生 应增强他们的自制力。 应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力。 应培养他们深沉稳重的性格特征。 应提醒他们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对于内向型的学生 培养他们的决断能力。 应帮助他们克服羞怯心理。 应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应让他们学会赞美别人。七、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一)性别及其差异 (1)男性和女性的智力在总体水平上不存在差异 (2)男性和女性的智力在分布上存在差异 (3)男性和女性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有自己的智力优势。 (二)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1.改变错误的性别刻板
7、观念:男强女弱 2.“因性施教”,实施两性补充教育3.利用性别差异,促进交往,营造“异性效应” 专题二“高等学校教师心理”一、 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一)高校教师角色与角色期待 角色:源于戏剧舞台用语。 它可以定义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 它反应了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与责任。角色期待:又称角色规范,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 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2.大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3.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4.教学的反思者与研究者。 5.平等中的“首席”。 6.科学家或思想家。 7.终身学习者。 8.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二)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压力与调适 教
8、师职业角色压力主要来源于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 1.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 同时扮演的几个角色之间冲突:教学、研究 2.高校教师的角色超载 高校教师因为缺少时间、 精力或资源, 无力实现角色要求 角色调适 教师:调整对所从事职业的角色认识,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如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服务者。 管理部门:澄清对教师这一角色的定位。如在教师与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上,教师是服务对象;在教师与社会的关系上,教师是引领者与主动适应者。(三)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角色形成的三阶段 1.认知阶段 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形成规范的认识和了解 2.认同阶段 教师亲身体验接受高校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职责, 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
9、己的行为。 3.信念形成阶段 将高校教师角色中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二、 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 (一)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 1.高校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 (1)专业知识(如一杯水与一桶水) (2)组织教材的能力(如概括化、系统化) (3)言语表达能力(如陈景润) (4)组织教学的能力(如计划、方法、气氛) (5)教学多媒体运用能力(如现代媒体) (二)高校教师的情感和意志品质 1.教师的情感特征 (1)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 (2)对学生满怀期望:“期望效应” (3)教师的情操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2.教师的意志品质 (1)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 (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
10、 (3)解决矛盾时的沉着、 自制、 耐心和坚持性。 (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三)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 1.成熟的自我意识 2.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 求实精神、献身精神、人梯精神 3.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 4.富有创新精神 5.良好的性格 三、 高校教师的威信(一)影响高校教师威信的因素 客观因素 最主要的是社会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主观因素 1.教育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必需因素 2.良好的道德品质基本条件 3.教师的仪表、 生活作风和习惯必要条件 4.师生平等交往也有重要影响 5.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有较大影响 (二)高校教师威信的发展和维护 1.教师要
11、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2.教师要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3.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4.教师要言行一致, 做学生的楷模。四、高校教师的成长 (一)教师职业成长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 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 实施专业自主, 表现专业道德, 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 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二)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及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新手专家 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差异 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2.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高效 3.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12、三)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系统的理论学习 2.课堂教学观摩 3.微型教学实践 4.教学决策训练专题三“学习理论及应用” 一、学习的概念与分类(一)广义的学习与狭义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 广义的学习指人与动物的学习:个体在生活中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二)奥苏伯尔有关学习的分类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实质是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 发现学习:发现创造,构建起一定的经验结构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指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经验之间的联系。 机械学习:即在学习所得经验之间并无实质性联系的学习。二、大学生学习的特
13、点(一)总的特点:广博性、专精性、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 总的特点 广博性 专精性 自主性 能动性 大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较大的选择性 大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 创新性(二)其他特点: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方法特点 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成才是大学生学习的首要动机 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占据重要地位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性别差异 女生的成就动机低于男生;且惧怕失败。 2.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特点 3.大学生学习方法特点 三、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行为主义(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刺激(如食物)与刺激(如铃声)之间的联结,又称 S-S
14、 学习。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的反复结合,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泛化: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不仅条件刺激会引起条件反应,与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应。分化: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消退: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 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削弱,最后消失。(二)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学习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 即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联结的过程。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 膝跳反射) 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联结而形成的。 (三)桑代克的
15、“联结试误说”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2)学习的本质是尝试与错误。 (3)动物学习是盲目的,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切行为都由S-R反射构成。心理学家的任务就在于给予确定刺激并观察学习者的行为,从而探究学习规律。 条件反射分两类: 应答性条件反射: 强调刺激(食物)对引起期望反应的重要性;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反应(操作)及结果的重要性。四、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1)学习是顿悟的过程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要以意识为中介(二)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 心理学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