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时同步练习+章节练习题汇总(含全册所有课时练习汇总.docx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时同步练习+章节练习题汇总(含全册所有课时练习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时同步练习+章节练习题汇总(含全册所有课时练习汇总.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共29套)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时同步练习+章节练习题汇总(含全册所有课时练习汇总)1.1 身边的化学小试身手1 基础题 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的产量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C 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以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D 利用化学将废铁变成黄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2 基础题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新材料的合成B工业“三废”的处理C卫星定位软件的开发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3 提高题 “低碳生活”倡
2、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C大量使用私家车出行,节约时间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4 提高题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面对小明同学收集到的几种物品进行探究。药品腈纶毛衣食醋汽油水泥(1)上述物品在制作或形成过程中与化学有关的是_(填序号,下同);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_;可以食用或服用的是_。(2)从亲身(或家庭)经历举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_。直击中考5 兰州中考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纳米铜的性质 BC60
3、的组成C单晶硅的结构 D无人机的研发6 枣庄中考 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 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保护青山绿水就地焚烧秸秆发展共享单车减少燃煤使用燃放烟花爆竹A BC D详解详析1D2C解析 A、B、D项都需要利用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均属于化学的研究内容;C项属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内容。3A解析 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减少植物的消耗;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大量使用私家车出行,增加了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4、4 (1)(2)使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或吃感冒药能缓解感冒症状,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 题中所给物品在制作过程中都用到了化学,物品中的水泥与“住”有关,汽油用作机动车的燃料,与“行”有关,可以使用或服用的是食醋和药品。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使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吃感冒药能缓解感冒症状,新能源的开发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等。5D解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A、B、C项都属于化学的研究范畴,D项无人机的研发属于军事科技方面研究的范畴。6A解析 绿色植物能吸附空气中的微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焚烧秸秆不仅产生大量的微颗粒,还产
5、生有毒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发展共享单车,不产生污染,且节能;煤燃烧时既产生PM2.5,又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减少燃煤的使用,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PM2.5和有毒气体。1.2 化学实验室之旅小试身手1 基础题 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蒸发皿D燃烧匙2 基础题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3 基础题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 基础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 基础题 现有如下仪器:a. 量筒、b. 玻璃棒、c. 药匙、d. 托盘
6、天平、e. 蒸发皿、f. 胶头滴管。请回答(填序号):(1)用于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2)用于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3)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直击中考6 漳州中考 实验室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7 广州中考 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量筒可用作某些反应的容器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8 苏州中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 鞍山中考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10 湖北中考 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1)连接玻璃导管和胶皮管时,先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7、。(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_,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详解详析1B解析 试管、蒸发皿和燃烧匙都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烧杯需要垫上石棉网加热。2D3A解析 要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酒精灯;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于试管口正上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4A5 (1)d(2)c(3)a(4)f解析 称量固体药品用托盘天平,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量取液体体积用量筒,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6D解析 A为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试管,B为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锥形瓶,C为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集气瓶,D为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筒。
8、7B解析 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不能作反应容器;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温度计只能用于测定温度,不能用于搅拌溶液;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8D解析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不能直接凑到试剂瓶口闻药品的气味;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9C解析 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酒精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10 (1)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2)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1.3 物质的变化小试身手1 基础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 基础题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9、A淘米 B洗菜C柠檬榨汁 D葡萄酿酒3 基础题 下列成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百炼成钢C风吹草动 D量体裁衣4 提高题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5 提高题 加热某固体出现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化学变化B属于物理变化C如果是化学变化就不可能存在物理变化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6 提高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B 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D冰熔化成水是化学变化直击中考7 临沂中考 下列变
10、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 B纸张燃烧C葡萄酿成酒 D水结成冰8 黄石中考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使石蜡熔化B用木材制家具C用粮食酿酒D用玉石雕刻印章9 广州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B干冰升华,形成白雾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D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汽10 重庆中考 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详解详析1B 2D3B解析 钢与炼钢的材料属于不同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4C解析 A、B、D项主要是物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11、属于物理变化;火烧赤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D6C解析 有些爆炸是物理变化,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有些爆炸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灯泡通电时发光、发热,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熔化成水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7D解析 水和冰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水结成冰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8C解析 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A项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B、D项只是物质的形状变化,C项中粮食和酒属于不同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9C解析 判断化学变化不能根据表面现象判断,判断的根本依据是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镁条燃烧产生的白烟是生成的新物质,故属于化学变化。
12、其他选项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10B解析 花朵掰成花瓣、水果榨成果汁、冰砖凿成冰雕都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而粮食和美酒属于不同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1.4 物质性质的探究小试身手1 基础题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能导电B镁能与氧气反应C常温下水是无色液体D常温下甲烷是无色无味气体2 基础题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3 基础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冰冷藏食品B用金属铜制作导线C用煤气煮饭、烧水D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4 在一次讨论
13、课上,小红同学指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比空气中的高。”小明同学提出:“这个简单,我们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测一下。”小红同学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猜测与假设C观察 D得出结论5 提高题 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 ;木炭能燃烧 ;在我们国家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将木炭粉碎;木炭可制成黑火药 ;取一块木炭点燃 ;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在空白处。(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_,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是
14、_。(4) 属于用途的是_。6 提高题 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袋内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已收集该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获得证据 得出结论 (1)他提出的问题是_。(2)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方案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实验方案是:将收集的气体_,观察现象。直击中考7 巴中中考 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金属铜能导电C纯净的氯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8 聊城中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自制酸碱指示剂后,将其分别滴入酸性、碱性溶液中测试效果。这一做法属于科
15、学探究过程中的( )A猜想 B 查阅资料C 实验 D 交流9 北京中考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C液氮用作冷冻剂D银用于制作导线10 南京中考改编 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下列说法中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B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 氢气具有可燃性D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1 台州中考 听长辈说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 查阅资料 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 C 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淀粉碘溶液配制:取 1 g 淀粉,加入100 mL 水,搅拌均匀,再加
16、入 1 mL 碘酒溶液;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 mL 青椒汁分别倒入 A、B 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 40 mL 混匀,放置60 min,中间每隔 10 min 搅拌一次;步骤三: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 A、B 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淀粉碘溶液 + 青椒和黄瓜混合汁蓝色不消褪淀粉碘溶液 + 青椒汁和蒸馏水蓝色褪去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C锥形瓶大小不同(2)在步骤二中每隔 10 min 搅拌一次,其
17、目的是_。(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 C 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_。(4)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_。详解详析1B2C3C解析 A项中利用冰熔化吸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从而冷藏食品;B项中利用铜的导电性;D项中利用氦气密度小的性质,三者均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C项中煤气煮饭、烧水利用的是煤气能够燃烧放热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4B5 (1)(2)(3)(4)解析 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木炭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用木炭取暖属于木炭的用途;木炭由块状变为粉末状属于形状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木炭可制成黑火药是用途;点燃是反应条件;木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发出白光属于化学反应的现象。6 (1)袋
18、内是什么气体(合理即可)(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合理即可)解析 因假设是袋内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则问题应该是袋内是什么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特有的性质,所以实验方案应该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7D解析 挥发性、导电性、颜色、气味、状态,都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8C解析 根据叙述可知“把自制酸碱指示剂分别滴入酸性、碱性溶液中测试效果”是设计后的操作阶段,属于实验部分。9B解析 A项中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B项中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C项中利用液氮汽化吸热,属于物理性质;D项
19、中利用银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10C解析 液氢燃烧描述的是化学变化;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具有可燃性描述的是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描述的是反应现象。11 (1)AB(2)使其充分反应(或加快反应速率、混合均匀等合理答案均可)(3)蓝色不消褪(4)样本过于单一(没有重复实验等,写出一点即可)解析 (1)控制变量中必须保证一个变量,其他条件相同,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现象的不同是由此因素引起的。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维生素含量受到影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含有维生素C的量不同,会影响到测定结果;锥形瓶的大小不同,不会影响测定结果。(2)每隔10 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粤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课时 同步 练习 章节 练习题 汇总 含全册 所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