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doc
《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1.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SO2、NO2、CO和可吸入颗粒物(PM2.5) 水污染:水中超标的氮、磷元素、重金属离子、农药 土壤污染:酸雨、固体废弃物、白色污染 其他污染2.材料 金属材料: 纯金属(铁、铜等)及合金(如生铁、钢、锰钢、不锈钢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羟基磷酸钙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有机高分子)、 合成纤维及合成橡胶(注意:羊毛、蚕丝、棉、麻属于天然纤维) 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机动车轮胎等3.人体的六大营养素 水 无机盐(矿物质) 糖类(C、H、O):葡萄糖(C6H12O6)、蔗糖、淀粉(C6H10O5
2、)n、纤维素 油脂(C、H、O) 蛋白质(C、H、O、N)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维生素注:1.其中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糖类是人类主要的功能物质,油脂是储能物质 2.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 3.维生素不能给人体提供能量,但也必不可少 4.淀粉的检验:遇碘水、碘酒(含碘单质I2)变蓝,加碘食盐不能使淀粉变蓝 5.蛋白质的检验: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盐析(物理变化):加浓的盐溶液(如浓的硫酸铵溶液)会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固体从溶液中析出 变性(化学变化):遇热、紫外线、重金属盐、浓硝酸、甲醛等会凝固 缺钙骨质疏松、佝偻病; 缺锌智力低下、侏儒症; 缺铁贫血;缺碘甲
3、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元素含量排序地壳:O 、Si、 Al 、Fe、(养闺女贴) 海水:O、H、Cl、Na;人体(细胞):O、C、H、(“氧探亲”)均属于混合物4.化石燃料: 煤、 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较清洁的化石燃料注:最清洁能源氢气 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乙醇(C2H5OH,俗名叫酒精)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 燃烧的三个条件 灭火原理 物质具有可燃性 隔离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隔绝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绝对不能降低物质着火点)三者齐全才能燃烧,缺一就可以灭火使燃烧充分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将煤块粉碎)、提高氧气浓度5
4、.物质的分类:略注: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一种元素能形成多种不同的单质,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有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是化合物 氧化物(一物两素必有氧),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MnO4属于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氧元素,但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NH3H2O) 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不一定含有氢元素,也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物6.溶解性表:含H、K、Na、NH4
5、、NO3的化合物都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CaSO4、Ag2SO4微溶,其余都溶。含CO32的化合物中(NH4)2CO3、K2CO3、Na2CO3可溶,MgCO3微溶,其余CaCO3、BaCO3不溶。含OH的化合物中NH3 H2O、KOH、NaOH、Ba(OH)2可溶,Ca(OH)2微溶,其余不溶。不能共存的离子(一水二气七沉淀):【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相遇后能生成水】: H和OH 【H2O】。 酸碱中和【相遇后能生成沉淀】:Ca2与CO32【CaCO3白】; Ba2与CO32【BaCO3白】; 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2与SO42【B
6、aSO4白】; Ag与Cl【AgCl白】;Fe3+与OH【Fe(OH)3红褐】;Mg2与OH【Mg(OH)2白】; Cu2与OH【Cu(OH)2蓝】;【相遇后能生成气体、水】: H和CO32、HCO3【CO2和H2O】; NH4和OH【NH3和H2O】。溶液中含有Cu2 呈蓝色,溶液中含有Fe3+ 呈黄色,溶液中含有Fe2+ 呈浅绿色,溶液中含有MnO4- 呈紫红色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紫色石蕊:酸红碱蓝中性紫 无色酚酞:碱变红,酸性中性均为无色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干燥洁净的pH试纸上(放在表面皿上),半分钟内与比色卡比较(测出数值为0-14之间的整数)7.溶解度曲线:(横坐标温度,
7、纵坐标溶解度)会画:【描点、连线】会查:30时A的溶解度为40g。60时B的溶解度为30g。t时A、B的溶解度相等。会移动:加溶质时点上移,蒸发溶剂时点上移,加溶剂时点下移升高温度时点相右移动,降低温度时点向左移动,但是注意在移动的过程中只能滑滑梯不能爬楼梯,下降时顺着线移动,升高时只能平移。会比较大小:0时溶解度ABC;t时溶解度A=BC;30时溶解度ABC。会计算(列比例式计算):30时配制100gA的饱和溶液,需要A多少g?确定结晶方法:结晶A陡升型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结晶B缓升型蒸发溶剂。若A中含有B,提纯A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配制热的饱和溶液,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过滤,洗
8、涤烘干)若B中含有A,提纯B用蒸发结晶(常温下配制饱和溶液,将溶液加热蒸发,趁热过滤)溶解度概念:“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溶质质量”注: 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S=w/(1-w)*100g;w=S/(100+S)*100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a(OH)2)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溶解在水中吸热的(温度降低)NH4NO3,溶解在水中放热的(温度升高)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CaO) 溶液导电性看可自由移动离
9、子的多少8.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及应用:金属与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右表中金属活动性ZXY。金属X与酸金属Y与酸金属Z与酸产生气泡慢()无气泡产生()产生气泡快()金属与盐能否反应:右表中金属活动性MN;MN。金属M与含金属N的盐溶液金属M与含金属N的盐溶液M表面无变化M表面有N析出(1)金属与酸反应(置换反应):Mg、Al、Fe、Zn等氢前金属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铁在置换反应中显+2价);而Cu、Ag等氢后金属不能和酸反应。(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置换反应):位于前
10、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可溶性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Fe+CuSO4=Cu+ FeSO4 (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象: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反应后铁钉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Cu+2AgNO3=Cu(NO3)2+2Ag 2Al+3CuCl2=2AlCl3+3Cu(3)不能用稀酸和金属直接反应制取的盐是:CuSO4、FeCl3、AgCl(4)将铁粉加入CuSO4溶液中时,当铁少量时,析出滤渣只有Cu,滤液是CuSO4 、FeSO4,当铁过量时,析出的滤渣是Cu、Fe,滤液只有FeSO4(5)向含有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
11、加入锌粒,当锌粒少量时,析出滤渣一定含有Ag,滤液含有AgNO3、Cu(NO3)2、Mg(NO3)2、Zn(NO3)2;当锌粒过量时,滤渣中含有Ag、Cu、Zn,滤液中含有Mg(NO3)2、Zn(NO3)2(6)用实验验证Mg、Fe、Cu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是:分别将同样大小的Mg、Fe、Cu三种金属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比较产生气泡的速率分别将Mg、Cu放入FeSO4溶液中分别将Fe放入CuSO4 、MgSO4溶液中9.铁的冶炼(1)工业炼铁: 原料:焦炭(提供CO和维持炉温)、热空气(提供氧气)、铁矿石(提供铁元素)、石灰石(转化杂质) 主要设备:高炉 产品:生铁 (混合物)(生铁的
12、出口要低于炉渣的出口,原因:生铁密度大)(2)实验室炼铁实验操作:开始实验时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气;待排尽后,点燃酒精喷灯,并观察装置中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实验现象: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逐渐变浑浊尾气处理: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气中,要进行尾气处理,可以燃烧或收集(排水法或用气球收集)10.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质量相等)宏观:物质质量守恒【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质量守恒【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不变。11在原子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考前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