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含答案.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含答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1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A、B、C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将它们分别放入三个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AF浮BF浮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p丙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A=FB=F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F丙 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D只有正确2一块冰浮于盐水中,如图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液面将()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相同材料制成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不可伸长的水平轻绳相
2、连,下面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2m和3m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同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A质量为3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B质量为2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C轻绳对m的拉力为D轻绳对m的拉力为4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C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kt(k为常数)作用。则下列四个图象
3、中能大致反映物体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BCD6如图所示,薄壁轻质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B,有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A、B液体中,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取出容器中的金属小球,则A、B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A、pB和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A、FB的关系是()ApApB FAFBBpApB FAFBCpApB FAFBDpApB FAFB 7如图所示,容器内有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实心小铁块,浮在水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铁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小铁块的重力B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C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
4、,试管外壁A点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D若将细线剪断,小铁块会沉底,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8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3kg,B物体的质量为2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B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绳对B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39水平桌面上有一只杯子,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物块,则放入物块后()A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可能不变B水对杯底的压强一定不变C水对杯底的压力可能变大D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可能变大二填空题(共9小题)10如图所示,将一重27N的金属块浸没水中,静止时弹簧
5、测力计的示数是17N,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N;现将它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则液体的密度为 kg/m3,g=10N/kg。 11如图,容器中装有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g/cm3,容器的底面积约为200cm2,木块由如图位置到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是 Pa。12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V1:V2= ;F1:F2= 。13如图所示
6、,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S甲S乙)、高度相同、质量可忽略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则p水 p酒精;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 F乙(选填“”、“=”或“”),(已知酒精水) 1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物体A,系A的绳跨过定滑轮后悬有一盘,绳AB段水平。当盘和盘内物体总重10N时,A匀速运动,此时取走盘中重2N的物体,A在继续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是 N,方向 ,当A停下来时受到的摩擦力是 N(托盘始终没着地)15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
7、上,现将它们水平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两个圆柱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截去部分的质量m甲 m乙,圆柱体对地面压强变化量P甲 P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如图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质量为2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g取10N/kg)(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21
8、03m2,若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5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 N。17新旧两只鸡蛋放入水中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只鸡蛋的体积分别是VA、VB,质量分别是mA、mB,两只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 ,FB= (已知水的密度为)。 三计算题(共3小题)18有一直壁圆筒,其底面直径为D,另有一密度为0.6103kg/m3的圆柱形木块,其高度为h0,底面直径为d,将木块放入直壁圆筒中(如图甲所示,下方系有细绳且压在木块下),向其内部倒水(水,g为已知量)。(1)当木块对圆筒底部的压力恰好为0时,注入水的质量m1是多少?(2)当注入质量为m2的水时,水面恰好与木块上方相平(如图乙所示),
9、请在图乙中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3)求图乙中水对底面的压强。 19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400cm2,重为2N的圆柱形容器(容器重和容器壁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有20cm深的水,一个量程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下端用细线挂着一个边长为10cm的不吸水的正方体物块缓慢放入水中,物块的上表面与水面刚好相平,此时测力计示数为10N,如图乙。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6cm(g=10N/kg) 求:(1)图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2)物体的密度是多少?(3)图乙中从容器内向外缓慢抽水,直至物块有一半浸在水中,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10、)20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 (填“翻转”或“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
11、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 (填“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1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1)小华将滑块放在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
12、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所示。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若F左F右,则木板的 侧更粗糙,实验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侧更粗糙。(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
13、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 (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 。22演绎式探究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查阅资料得知:在地面附近同一高度或高度差不显著的情况下,空气流速v与压强p的关系可表示为:式中C是定值,表示空气密度。根据上述关系式可知:(1)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流速越大,压强 。(2)如图所示,在一枚硬币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其表面积为S、质量为m、空气密度为,在硬币上方
14、,平行于硬币表面以速度v吹气。气流通过硬币上部,由于硬币下面没有气流通过,从而产生压力差,相当于给硬币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压力差刚好等于硬币重力时,硬币刚好“飞起”。硬币刚好“飞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 ;根据上述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式可知,硬币下方空气压强p下= ;(3)请导出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v的表达式(写出推导过程)2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不计玻璃管自重)器材:一端扎有橡皮膜的薄壁玻璃管,长50cm;一大烧杯水;刻度尺;称好质量的细沙。步骤:(a)如图甲所示,将扎有橡皮膜的一端竖直插入水槽中,发现橡皮膜向玻璃管内部凹陷,此现象说明 。(b)如图乙所示,将玻璃管取出,并
15、向管中缓慢倒人适量水,发现橡皮膜向管外部凸出。(c)将玻璃管中的水倒掉,擦干。(d)向玻璃管中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将玻璃管竖直缓慢插入水中,直至橡皮膜变平。(e)用刻度尺测出每一次橡皮膜到水面的距离l。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沙子的质量/g101630m橡皮膜的深度l/cm12.520.237.5(1)当沙子的总质量为m时,橡皮膜的深度l=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 ,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 cm2。【拓展】将装有一定量细沙的玻璃管竖直放入水中后漂浮,有的体积浸入水中。将其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后也漂浮,有浸入液体中。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N。24小明同学在探
16、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 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3。(4)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将同一物体浸没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17、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为1.5N的物体,如图乙所示,当他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丁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 N处对应标上0.8g/cm3的字样,可将图甲中的装置改成一个液体密度秤。25小明利用粗细均匀20cm长的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1)制作密度计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盛放液体的容器,现有200mL的量筒和200mL的烧杯供选择,则小明应选择 。(2)将适量细铜丝从吸管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封起来,这是为使其能 在液体中。小明将制作好的密
18、度计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8cm,则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 cm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15cm,则此液体的密度是 kg/m3 (水=1.0103kg/m3)。(3)如果在该密度计上刻刻度,在竖直方向越往下刻度值越 (大/小)。(4)小明同学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换大的容器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
19、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A、B、C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将它们分别放入三个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AF浮BF浮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p丙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A=FB=F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F丙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D只有正确【分析】(1)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2)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可知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3)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4)根据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内部物体重力之和,可判断三
20、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A悬浮,B、C漂浮,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自身的重力相等,因三个长方体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所以F浮A=F浮B=F浮C,故错误;由知,F浮A=F浮B=F浮C,由图知V排甲V排乙V排丙,根据F浮=液V排g可知,甲乙丙,三容器的液面等高,根据p=液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故正确;因为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所以甲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浮力;乙、丙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零,所以乙、丙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浮力,且相等;由此可知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AFB=FC;故错误。甲、乙、丙三个容器完全相同,三个长方体的
21、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三容器液面相平,甲乙丙,由图知液体的体积V甲V乙V丙,所以由m=V可知,三容器内液体的质量m甲m乙m丙,液体的重力G甲液G乙液G丙液,则容器及容器内液体和物体的总重力G甲G乙G丙,所以F甲F乙F丙,故正确;综上所述,只有正确。故选:B。2一块冰浮于盐水中,如图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液面将()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分析】(1)冰漂浮在浓盐水中,利用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冰块排开浓盐水的体积。根据=求出当冰熔化之后水的体积。(2)比较上面的两个体积,如果冰化成水的体积大于冰块排开浓盐水的体积,液面上升;如果冰化成水的体积等于冰块排开浓盐水的体积,液面不变;如果冰化成
22、水的体积小于冰块排开浓盐水的体积,液面下降。【解答】解:冰块漂浮在盐水中,所以,F浮=G冰,由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可得:盐水gV排=m冰g,则:V排=冰熔化成水之后,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所以,m冰化水=m冰,由=可得,冰化为水的体积:V冰化水=,已知盐水水,比较可知V冰化水V排,由于容器没有盛满盐水,所以冰全部熔化后,盐水液面将上升。故选:A。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相同材料制成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不可伸长的水平轻绳相连,下面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2m和3m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同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A质量为3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B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 物理 年级 下册 综合 练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