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doc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一课 古代埃及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埃及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2.国家的出现和统一: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3.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4.成就: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二金字塔1.文明的象征: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是法老的陵墓。三法老的统治1法老的统治: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2.国家的出现和统一: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逐渐产生了一些国家。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3.成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制定了阴历,发明了60进位制。二古巴比伦王国
3、1.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他实行君主专制统治。三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内容:(1)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3.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第3课 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
4、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2.雅利安人的统治: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建立了许多小国家。3.孔雀王朝: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4.文明: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1)内容: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2)特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
5、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2.教义: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城邦1.地理环境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影响了希腊的统一;有利于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2.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3.城邦出现: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
6、几百个城邦。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伯里克利改革:(1)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2)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3)建立了津贴制度。2.成就: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3.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力。三亚历山大帝国1.马其顿崛起: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进率军大败斯帝国。2.亚历山
7、大帝国: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4.东征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罗马城邦1.位置:公元前800年,罗马城邦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2.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3.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
8、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4.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战胜了迦太基(布匿战争),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5奴隶起义: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二罗马帝国1.凯撒独裁: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过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控制了元老院,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不久被谋杀。2.帝国建立: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3.黄金时期: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
9、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三罗马帝国的衰亡1.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一文学和雕塑1.文学: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2.雕刻: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二建筑艺术1.希腊建筑: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2.罗马建筑: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代表性建筑有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
10、教场所万神庙。三哲学和法学1.古希腊哲学: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2.法学: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四公历的缘起1.公历: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创设的。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一 基督教的兴起1.兴起: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11、巴勒斯坦地区。2.教义:耶稣就是“救世主”,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3.发展: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位罗马国教。二 法兰克王国1.建立:日耳曼人克洛维481年建立法兰克王国。2.巩固措施:(1)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2)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二封君与封臣1.“采邑改革”:(1)时间:8世纪前期。(2)内容:不再把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3)影响: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
12、欧已经普遍存在。2关系: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3特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不能越级从属。三查理曼帝国1.教皇加冕:8世纪,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2.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第8课 西欧庄园一 庄
13、园的领土与佃户1.庄园出现: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2.特征: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3.居民: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4.土地: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领主自己的“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公用地”。5.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二庄园法庭1.司法权: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2特点:时间不固定,地点不固定。3.惩罚手段: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4.作
14、用: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第1课古代埃及1、古埃及文明发源地:非洲东北角尼罗河(“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2、古埃及历史发展线索:(1)文明产生:公元前3500年;(2)统一:公元前3100年;(3)强盛: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4)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3、古埃及衰落灭亡的原因?(书P2)不断遭到外族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4、古埃及文明成就
15、:A、历法:太阳历;B、文字:象形文字; C:医学:木乃伊;D、建筑: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最大;哈弗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书P4)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源地: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2、文明产生:约从公元前3500年3、古巴比伦王国:(1)建立:约公元前19世纪西亚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2)强盛: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3)灭亡:公元前1595年(即公元前16世纪初),古巴
16、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3、文明成就:A、历法:太阴历;B、文字:楔形文字; C、法典:汉谟拉比法典;D、建筑:空中花园4、汉谟拉比法典(书P7)A.制定者: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B.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C、内容: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反映出古巴比伦社会政治状况);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反映出古巴比伦社会经济状况)。D.历史地位: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E.意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
17、制传统源远流长。F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第3课古代印度1、古印度文明发源地:南亚印度半岛印度河流域。2、古印度历史发展线索:(1)文明产生: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2)雅利安人侵入: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3)鼎盛时期:孔雀王朝(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表现在: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3、文明成就:A、佛教;B、阿拉伯数字;C、种姓制度4、种姓制度(书P12)A.特点:种姓制度各等级
18、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B、内容: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祭司;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C、实质: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强调:古代亚非文明共同点:都产生于大河流域、经济以农业为主,都实行中央集权奴隶主专政。5、 佛教(书P13):A、 佛教的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B、 佛教教义: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
19、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忍耐顺从。C、 向外传播: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西汉末年)强调:古代亚非文明共同点:都产生于大河流域、经济以农业为主,都实行中央集权奴隶主专政。(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有:甲骨文和青铜器等。)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发源地: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2、历史发展:(1)爱琴文明:BC2000BC12世纪,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2)荷马时代:BC12世纪BC9世纪;(3)
20、希腊城邦文明: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奴隶主民主政治推行成功的城邦是雅典。3、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4、雅典的民主政治(书P18)A.出现原因: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B.改革措施:a.扩大公民权利,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b.代表各地的十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c.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智能;d.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C、对雅典民主政
21、治的评价:积极影响: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为什么说雅典的民主理想只适用于部分居民?)5、亚历山大帝国简介:由希腊半岛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发展而来,于BC4世纪后半期建立,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帝国。6、对亚历山大东征等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评价:(古代世界侵略战争的共同点?)(1)消极影响:具有侵略性质,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掠夺了无数财富;(2)积极影响: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
22、了文明的发展。强调:希腊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现代奥运会。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古罗马文明发源地: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2、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罗马城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 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被日耳曼人灭亡)。3、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A、建立:公元前509年即公元前6世纪末B、元老院:掌握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权,由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注意联系雅典的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部编版 九年级 上册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