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师招聘考试南开版教育学笔记整理(可编辑).doc
《深圳教师招聘考试南开版教育学笔记整理(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教师招聘考试南开版教育学笔记整理(可编辑).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圳教师招聘考试南开版教育学笔记整理 目录绪论2一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二 学校4三 学生7四 教师8五 教育目的10六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2七 课 程13八 教学(上)15九 教学(下)18十 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21十一 学校咨询与辅导22十二 教育测验与评价23十三 教育法制25绪论掌握教育学概念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概念:三种含义:1、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2、一种课程的名称。3、一种教材的名称。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二、熟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和条件 1、 教育学的萌芽 毕达哥拉斯金言、柏拉图理想国与美诺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与尼各马可伦理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以
2、及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老子老子、庄子庄子、无名氏中庸、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 2、 教育学的创立 主要标志: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3 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结果方面,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从组织机构方面,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三、了解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 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
3、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德国的康德康德论教育;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英国的洛克教育漫画;法国的卢梭爱弥儿;瑞士的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 条件: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1、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2、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3、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使教育认识从教育术的阶段上升为教育学的阶段,从前科学转变为科学。 四、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和主要几种教育学派别和教育思想 1、 实验教育
4、学: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2、 文化教育学:(精神教育学),德国的狄尔泰、斯普郎格、利特。 3、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的杜威、克伯屈 4、 制度教育学:法国的 F.乌里、A.瓦斯凯、M.洛布斯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观点: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3、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
5、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就会陷入到不可知论和相对论的泥坑中去。 6、 批评教育学: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和法国的布厄迪尔总之,我们可以发现:1、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2、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3、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
6、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4、不同的教育学派在相同的 教育问题上越来越难以取得共识,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歧有加大的趋势,教育学的科学声誉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五、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1、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 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个中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4、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 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教育学的价值 1、 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 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 养成正确的教
7、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 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 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一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掌握教育的定义:人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一个是社会角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从社会角度,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一、广义的,凡是增进人民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民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二、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三、更狭义的,有时只思想教育活动。 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
8、、 掌握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教育者。 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 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主要就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以上三中要素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规定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具有特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
9、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3、熟悉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 一、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特点:1、教育水平低。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凉席。 二、古代社会和古代教育(一)、奴隶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3、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二)、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1、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学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 2、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 3、教育的
10、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 4、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5、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三、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一)、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与封建社会的差别: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机器大工业生产逐渐地代替了以经验积累为基础的手工生产。 特征: 1、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 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普鲁士,时间是 1754 年。 2、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双轨制。 3、课程结构
11、、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4、师生关系民主化。师生关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反映和内容。 5、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共同地方在于两者都要适应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满足现代社会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建立完备而灵活的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地调整课程结构和更新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教育科学事业,提高教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 特征: 1、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
12、的基础。 四、现代教育的特征 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小部分人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 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 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知道,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4、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回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
13、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 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 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 6、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二 学校 一、掌握学校的定义: 是一种古老的、广乏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
14、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学校的基本功能: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具备的条件:教学设施、教师队伍和标准配置的仪器和器材。 学校的特性:1、实体性 2、目的性 3、系统性 4、程序性 1、垄断性 2、非自愿性 3、公益性 二、了解学校制度的发展 学制:是由纵向的学校阶段和横向的学校系统构成。 首先产生于欧洲,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产生的大学预科的中学,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有小学,再中学(职业学校),到现在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为学术性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普及性的现代学校系统。单轨学制:由初级中学继续上延到高中。中国近
15、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 学制是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1911 辛亥革命后,壬戌学制,六三三。1951 颁布的,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的特点:1、继承了我过单轨学制的传统,2、职业教育学校在学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4、加强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三、掌握学校公益性特点: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2、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 学校和企业的区别:1、设置目的不同,2、手段不同,3、与政府关系不同,4、产出不同 四、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既构成 学校文化是由学校成员在教育
16、、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学校文化从形式来看,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五、熟悉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 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 学校规章是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 六、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1、 行政管理方法 2、 法律方法 3、 思
17、想教育方法 4、 经济方法 5、 学术方法 七、掌握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 教学工作管理,教育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3、 教务行政管理 4、 总务工作管理 八、领会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功能:1、信息传递 2、控制 3、激励 4、情感交流 正式沟通: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非正式沟通:指正式沟通之外的信息传递,分三种途径:1、个人之间的自发交往 2、非正 式的接触或聚会 3、社会传闻 九、领会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如何评价学校的绩效: 1 目标模式 2
18、、投入-产出模式 3、需求满足模式 4、环境适应模式 5、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按性质分:1、定性评估 2、定量评估 按形式分:1、口头评估和书面评估 2、个别评估和集体评估 3、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 按主体分:1、上级评估 2、同级评估 3、自我评估 4、下级评估 按时间分:1、日常评估 2、定期评估 3、不定期评估 按标准分:1、绝对标准评估 2、相对标准评估 十、熟悉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内容 1、 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布制度 是国家根据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内容的文件 2、 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 教科书是根据规定的课程标准编写和审定的系统反映学校内容的教科用
19、书,是学校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法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 3、 学校的学籍管制度 中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4、 教师人事管理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纳入国家干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十一、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对中小学生身心的影响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这种影响就不是单向的。 1、 学校工作的知道思想对学生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2、 学校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3、 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的特点是受
20、生产方式制约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分为:1、独裁型 2、保护型 3、和平共处型 4、合作型 家庭教育的任务:1、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 教育工作 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 3、为子女的学校创造良好条件 4、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风格、情操等。 社会文化主要包括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艺术作品,电视、电影、书报刊物、音像制品等 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 1、 组织校外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对青少年儿童实
21、施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 2、 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组织好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及节假日的活动 3、 为学校培养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学生骨干,推动学校的课外活动 4、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树立服务社会、 服务群众的观点 5、 开展各种家庭服务,如设立校外青少年儿童活动站,为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提供场 所,为家长解决双职工子女的午饭问题 十二、领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知道与配合 分为几类:1、一般性指导 2、针对性指导 3、分类指导 4、个别指导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配合的方法:1、互访 2、家长会 3、家长委员会 学校
22、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主要途径有: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三 学生 一、掌握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 1、遗传决定论 代表: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基督教的原罪说和中国古代的性善性恶论等。 性善以孟子为代表,性恶以荀子为代表,董仲舒和韩愈提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 教师 招聘 考试 南开 教育学 笔记 整理 编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0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