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专科《管理心理学》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doc
《最新电大专科《管理心理学》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专科《管理心理学》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简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 (2)群体心理 2.简述我国近 20 年来管理心理 学取得的成就:(1)建立了学术组织与教学机 构(2)翻译和编写了一批管理心理学著作(3) 各管理院校多数开设了管理心理学课程,并为 企业管理人员举办了各种讲习班(4)培养出了 一批专业人员(5)开展了多方面 的研究工作 3. 简述实验法的优点:(1)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 可以有计划地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而不必 消极等待它的偶然出现(2)研究者可以控制一 切无关变量,系统地操纵作为自变量的变化条 件,观察条件的变化和作为因变量的行为变化 之间关系,揭露行为产生的原因(3)研究者可 以使某种行为在相
2、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 察验证,他人也可以再相同条件下重复和验证 4. 试述美国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研究 机构不断扩大,专业研究人员迅速增加(2)研 究的课题日益广泛、深入(3)在研究方法上有 很大发展(4)研究方向逐渐趋于综合化(5) 管理心理学对管理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 (6)管理心理学对美国的社会福利也作出了重 要贡献 5.试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 观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 6. 试述管理心理学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1)观 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5) 个案法 7.简述人际关系理论提出的几条原则: (1)工人是“社会人”,必须从
3、社会、心理方 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2)企业中并 存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所谓非 正式组织就是指人们在共同的劳动过程中,由 感情因素形成的联结,它对生产率有很大的影 响(3)以通过 对职工满足程度的提高来激发职 工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是 衡量领导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标准 8.按基本表现 形态,可将情感、情绪分为哪几类:(1)激情。 它是一种爆发迅速强烈而时间短暂的情感或情 绪,如狂欢、暴怒、痛苦等(2)心境。它是一 种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感或情绪,如心情舒畅、 内心喜悦、闷闷不乐等(3)热情。这是一种强 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或情绪。如人与人 之间长期相处产生的感
4、情等 9.简述意志行为的 心理过程的两个阶段:(1)采取决定阶段。这 是意志行为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为的方 向,规定未来意志行为的轨道。决定的采取并 不是瞬间完成的,它是一个过程,有着丰富的 心理内容,体现出人的意志品质。决定的采取, 包括行为目的的确定、行为手段的选择和行为 动机的取舍等环节。采取决定,是面临复杂的 情境时作出抉择的过程(2)执行决定环节。这 是意志行为的完成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的主 观目的转化为客观结果,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 际行为,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决定一经采 取之后,决定的执行便是意志行为实现的关键 阶段 10.简述 x 理论的基本观点:(1)多数人 天生是懒惰的
5、,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2)多 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 甘情原受别人的指导(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 是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 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 作(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 需要 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 鼓励他们努力工作(5)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 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 些人应该负起管理的责任 11.简述 y 理论的基本 观点:(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 有利,工作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2)控制 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惟一方法。人们在
6、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3)在正 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 动寻求责任(4)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 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5)在 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 12.简 述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1)先天遗传因素 (2)家庭因素(3)文化传统因素(4)阶级和 阶层因素 13.心理活动的动力是指哪几方面的心 理活动特点:(1)一是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和 稳定性,表现为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 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2)二是心理活动过程 的强度,表现为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 等(3)三是心理活动的指向特点,即是倾向于 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
7、象,还是倾向于内 部事物,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 14.简述四种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1)多 血质,也称活泼型。其主要的行为特征是:活 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 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情绪易表现和 交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 易(2)粘液质,也称安静型。其主要的行为特 征是: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 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又难于转移,干预忍 耐,行为的内侧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 较容易(3)胆汁质,又称兴奋性。其主要的行 为特征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 动,心境变换剧烈,行为的外侧性明显,对兴 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易(4)抑郁质,又称抑制
8、 型。其主要的行为特征是:孤僻胆小,行动迟 缓,不易动情,体验深刻细心,感受性很强, 敏感多疑,缺乏果断和自信,精力较不足,忍 耐力较差,行为的内侧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 较难 15.简述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1) 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区别(2)气质不能决定一 个人的成就高低(3)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 及人际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 16. 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1)个体是否具有明确 的行为目标,并使其行为接受社会规范约束的 意志特征(2)个体对行为自我控制的水平的意 志特征(3)个体对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来 的意志特征 17.简述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 力的 类型差异(2)能
9、力的水平差异(3)能力 发展的早晚差异 18.个性的特征:(1)独特性 (2)整体性(3)稳定性(4)倾向性 19.性格 的应用必须注重的几个方面(1)要重视管理者 自身性格的锻炼(2)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 了解和把握(3)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 组织成员 的性格互补结构(4)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 养良好性格的环境 20.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 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对象 和背景的差别(3)对象的组合 21.简述社会知 觉的分类:(1)对个人的知觉(2)人际知觉 (3)角色知觉 22.简述自我管理:(1)自我思 想管理(2)自我心里管理(2)自我行为管理 23.影响知觉选择的主
10、观因素:(1)需要和动 机(2)兴趣和爱好(3)个性特征(4)过去经 验(5)知识结构 24.归因的模式:(1)海德的 两因归因模式(2)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式(3) 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式 25.简述格雷夫斯的价值观 层次分类及其特点:(1)反应型(2)宗法型 (3)自我中心型(4)坚持己见型(5)玩弄权 术型(6)社交中心型(7)存在主义型 26.简述 价值观的作用:(1)动力作用(2)标准作用 (3)调节作用(4)定向作用 27.简述态度构成 要素间的关系:(1)认知是态度的基础,因为 认知影响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和情感从而影响主 体的行为意向,不同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评价 (2)评价和情感是态度的核
11、心,因为他们是促 成行为意向的关键(3)意向是态度的最终表现 形式,它直接源于主体的情感反应28.简述消除 认知失调的方法:(1)在认知失调的两个因素 中,选择改变其中一个,使失调趋于协调(2) 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系 统(3)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29.简述态 度变化三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1)服从阶段, 人们 为了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同时又想避 免惩罚,就会表现出服从的行为(2)同化阶段, 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 态度和行为,使自己的态度与别人想接近(3) 内化阶段,人们把新思想、新观点纳入自己价 值体系之内,使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 有机的
12、组城部分 30.态度的作用:(1)态度对 人们的判断和选择的影响(2)态度对学习的影 响(3)态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4)态度对人 的忍耐力和相容度的影响 31.影响态度改变的主 要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2)团体因素(3) 态度系统特征因素(4)个体人各因素 32.态度 的特征有:(1)对象性(2)个体性(3)内隐 性(4)社会性(5)稳定性(6)系统性 33.简 述态度构成的要素:(1)认知要素(2)评价 要素(3)情感要素(4)意向要素 34.麦克利兰 认为成就需要感强的人具有哪些特点:(1)自 己主动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愿意付出而不 愿意冒险(2)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解决问 题,不
13、依赖偶然的机遇坐享其成(3)对自己的 工作要求得到明确、及时和持续的反馈 35.简述 权力需要感强的人具有的特征:(1)想方设法 参与组织决策和控制行动方案(2)关注自己和 他人官职、地位的变动(3)炫耀标志较高地位 的物体(4)主动搜集和掌握能影响、控制他人 的休息 36.根据期望理论模式,为有效激发组织成员的 工作动机,需处理好哪几种关系:(1)努力与 成绩的关系。个人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 够取得一定的成绩,因此,组织在给个人定目 标时应适应,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2)成绩 与奖励的关系。个人在取得成绩后综希望得到 合理的奖励,因此,组织应视成绩大小兑现奖 励,以强化工作动机(3)奖励
14、与满足个人需要 的关系。人总希望奖励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因 此,组织在提供奖励时应视个人需要的情况体 现差别性 37.设置合适目标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目标具体性与难易性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2)目标难易性与能力的关系(3)目标可接 受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38.简述目标理论对组织 管理的意义及其局限:(1)目标理论对于组织 管理具有重要意义:a 目标理论对目标与激励关 系的新研究,有利于管理者重视目标所具有的 动机作用,重视目标管理 b 目标理论关于设置 合适目标的研究,为管理者提供了直接有效的 激励方法和技术 c 目标理论为目标管理技术的 应用提供了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2)目标理论 同样也
15、具有其局限性 a 未考虑目标设置上的公 平性问题 b 目标设置在应用上受限制 39.简述个 人消除或减轻不公平感的方式:(1)通过自我 解释达到自我安慰(2)改变比较对象或另选比 较方式(3)采取行动改变他人的收支状况(4) 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收支状况(5)放弃工作, 重寻新的分配关系 40.双因素的理论分析包括: a 性质 b 作用 c 需要结构 d 非对应关系 41.试评 价双因素理论:(1)双因素论导致了工作涉及 到变革 a 工作丰富化 b 工作扩大化 c 弹性工时 (2)双因素论的不足 a 怀疑双因素论的可信度 b 怀疑双因素论的普遍性 c 怀疑双因素论的可靠 性 42.试述强化的基本
16、原则(1)奖励与惩罚相 结合(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3)及时强化 (4)奖人所需 43.应对挫折的办法:a 正确应 对挫折 b 改变情景 c 适当的精神发泄 44.对需求 层次轮的评价:(1)对人类基本需要的层次等 级结构的揭示(2)对人类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 级发展过程的揭示(3)对人类基本需要中优势 需要及其转移性规律的揭示 45.公平理论的实践 意义:(1)在不公平感产生的原因上,要处理 好公平分配与正确判断的关系(2)在解决不公 平感的方式上,应处理好制度改革与观念转变 的关系(3)在利益分配的比较方式上,应处理 好比较范围和比较标准的关系 46.简述非正式群 体的特征:(1)规模小,
17、并且一般不带有政治 色彩(2)群体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 基础,以感情为纽带;群体内部压力大,成员 的从众行为明显(3)群体内推选最有威信的人 当首领(4)群体内有一套见效快的和不成文惩 罚制度和手段,并且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 (5)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 递渠道 47.简述里维斯对非正式群体划分的几种 类型:(1)友谊型群体(2)嗜好型群体(3) 工作型群体(4)自卫性群体(5)互利型群体 48.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的哪些需求:a 获得安 全感 b 满足社交的需要 c 满足自尊的需要 d 满 足自我确认的需要 e 增强自信心 f 最强力量感 g 其他方面 49.高效率的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心理学 最新 电大 专科 考试 答案 精品 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1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