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笔记).doc
《教育学原理(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笔记).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绪论【大纲】(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孔子的论语;柏拉图的理想国;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固定在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停留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1632年,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制等)1762年,法国的卢梭爱弥儿,系统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17761787年,德国康德在哥伦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较早开授教育学讲座的教授,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3.教育学的发
3、展多样化阶段(1)实科教育思想:1861年,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出版教育论,反映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要求,但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2)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1908出版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等,基本观点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活动和表现;采用实验的方法。夸大容易走上“唯科学主义”的迷途。(3)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1916年杜威出版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为主的“传统教育”提出来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联系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解放儿童的教育,
4、是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凯洛夫,于1939年出版教育学,代表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1930年,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1956年美国的布鲁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2)1963年美国的布鲁纳发表了教育过程著作,主
5、张“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3)1975年,苏联的赞可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全面阐释实验教学论的体系,叙述学生的发展进程,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4)1972年,苏联的巴班斯基出版了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几本系列著作。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大纲】(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四)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
6、;狭义教育。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涵义: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地位: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离开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受教育者:涵义: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地位:受教育者既是学
7、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中介系统:涵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概括起来说,是体、智、德、美及综合实践等几方面的教育内容)同时,还应当有以培养人为目的而组织的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活动方式:涉及教育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活动方式就是教育活动本身。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特征:人的依赖关系)1.原始的教育主要是
8、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原始的教育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2.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在夏朝有“痒”、“序”、“校”的施教机构,殷商和西周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学校)。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奴隶社会:学校是奴隶主阶级用来培养他们自己的子弟的场所;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宗教性和保守性)。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教育的特点:(特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185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义务教育法、1870年英国的初等教育法、1872年德国的普通教育法、1881-1882年法国的弗里法案、1
9、886年日本的小学校令,这些具有强制性质的法律的实施,使得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及了初等教育。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195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第一个关于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条约。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制度划一性、封闭性)。第四节 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指的是,凡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
10、影响。狭义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考纲】(一)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
11、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真题】 1.2010华中 论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 。2.2010 天津师大 简答: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2010 浙师 简答: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时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2011 东北师大 论述:论述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各自作用。 5.2011 东北师大 简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6.2010 中山 论述:谈谈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7. 2011 陕师大 简答: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8.2011 中山 简答: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9.2011北师 简答:试评
12、“环境决定论”。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1.广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 2.狭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 3.分类: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做出不同的分析,分三个方面: 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不断增强,神经、运动、生殖等系统生理功能的逐步完善。 心理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发展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的形成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的完善。 社会发展:包括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
13、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三方面联系:人的发展的这三个方面,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与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交织在一起的。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和能动性 1.未完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 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预示着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 2.能动性 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 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
14、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 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整体性 1.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就心理而言,儿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耍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不
15、平衡性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问的发展速率。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阶段性 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
16、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个别差异性 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人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5.整体性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们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
17、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1.遗传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3.个体的能动作用 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
18、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第三节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 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知识的认知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知识的陶冶价值;知识的实践价值。3.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考纲】(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二)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
19、独立性(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被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学校教育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这样,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使培养的人才在总量上有富余,但仍会出现结构性失调。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
20、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者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那个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而且教育的发展变革也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变革。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所提出的主观要求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谁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21、在一个社会里,让哪些人受教育,达到什么程度,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结果如何,都是由社会的经济制度决定的。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这里的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它包括一定社会民族长期形成的共通的语言、知识、价值、信仰、习俗及其成员的行为范式、生活样式。文化的概念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同政治、经济相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 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来培养人,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传授系统化、概念化的文化知识,反映到课程上,课程本身就是文化
22、知识的载体,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文化知识是教育的主要资源。 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教育促进个人的发展,必须受到特定文化模式的制约。文化模式对每个人的塑造的力量很大。 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不同文化模式下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待学习和读书的态度不同,反映到教育上,教师教育方法也不同。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含义: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23、。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1.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2.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3.教育的生态功能 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4.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原理 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