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重点知识点教育学.doc
《教师资格认定重点知识点教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认定重点知识点教育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 判断题:第一章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2、学校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3、教育者(改为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4、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5、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商代(改为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6、进入20世纪后,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纷纷建立,现代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的时代。()7、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
2、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卢梭(改为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9、苏格拉底(改为亚力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10、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第二章 11、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发展变化的最基本、最内在的因素,因而也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2、生产力(改为劳动力)是人进行劳动的能力,是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3、关于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研究者试图以实证的研究加以证明,
3、但其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是20世纪50(改为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以后的事。()14、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15、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泰勒(改为华勒)。()第三章 16、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性的物质前提,但从根本上说,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17、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舒尔茨(改为霍尔)。()1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霍尔(改为华生)。()19、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20、12、13岁至15、16岁,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第四章 21、教育目的(改为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
4、、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22、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24、德育(改为智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支持。()25、在20世纪80(70)年代末到90(80)年代前半期,我国教育界就开始对基础教育进行探索。()26、校长和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归根结底是校长和教师。()第五章 27、查尔斯赫梅尔在今日的教育是为了明日的世界中指出,教育的魅力在于唤醒每个人未被知晓或沉睡的能力,使
5、每个人都能分享到人们完全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28、现代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个别学生,而是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的学生集体,而且许多中学教师除教课之外,还要兼任班主任工作,因此教师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29、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是指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并受满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学校和教师不能随意开除学生。()30、儿童中心论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杜威。()第六章 31、1991年出版的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中列举了十(九)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32、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行政机关。国家课程属一级课程。()33、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
6、是朱熹。()34、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直线式和非直线式(螺旋式)两种形式。()35、以加德纳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主要有9种。()第七章 36、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37、学校工作以学生(教学)为主,既是由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38、早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39、形式教育形成于18(1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40、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
7、式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41、特朗普制是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42、备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第八章 43、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接受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影响中形成的。()44、导向性(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45、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是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本方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46、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
8、教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47、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第九章 48、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49、17世纪捷克教育家洛克(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50、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人人人”关系,即班主任通过做人的工作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51、“明天的快乐”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第十章52、研究假设(成果)是研究者对所从事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的产物。()53、教
9、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起始环节,主要任务是选题和设计。()54、提出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是归纳法和演绎法。()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战后期出现的学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英国的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捷克的夸美纽斯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
10、一人,代表作大教学论,提出了学年制思想。法国的卢梭代表作爱弥儿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人。洛克的绅士教育主要反映在教育漫话中。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杜威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他认为教育“于其之外无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组织的力量保证儿童的成长。1939年,前苏联的凯洛夫编写了教育学。生产的产量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三个基本要素决定的。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的舒尔茨提出的。最早提出“学校文化”的是美国学者华勒,在其教育社会学中提出。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
11、人物是校长。教职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1982年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把教育列为战略重点之一。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和发展的年龄特点。美国格塞提出“成熟势力说”。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2、13岁至15、16岁(少年期)。高级中学是15、16岁至18、19岁(青年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
12、本任务是接受人类文体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身心健康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课程,作为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课程设计的种类。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之中美国学者博比特对系统课程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作出贡献,提出了研究课程的“活动分析法”。编制课程的四相基本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
13、验、评价结果。其中确定目标最为关键。泰勒的课程编制又称为“目标模式”。在我国,课程设计主要涉及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面。义务教育阶段首次颁布了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高中阶段首次颁布了15个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直线式和螺旋式。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模块是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儒家思孟学派提出“搏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学法。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
14、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孔子要求“学而时飞之”,“温故而知新”。宋代朱熹把孔子的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孔子不仅强调“学思”结合,而且还强调“学以致用”。夸美纽斯提出了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实习可分为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两种。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辅助形式主要有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和综合式三种。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
15、我评价等,其中测验法是基本方法。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有考查和考试。考查的主要方式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等。笔试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在德育的构成中,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从本质上说德育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因材施教,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
16、教学。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赫尔巴特曾经指出行为训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根本方法;杜威认定“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则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当代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麦克费尔关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假设,暗示生命线丛书只适用于中学德育。班级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是1862年清政府
17、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班级管理过程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总结。班级管理计划的表述形式有文字表述和表格表述。评价具有鉴定、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对学生发展的操行评定。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即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班会一般有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班会具有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等特点。家访是班主任代表学校对学生家庭进行的具有教育性质的访问。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是广义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只有与其他教育协调一致时,才能充分发
18、挥作用。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6、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壬寅学制: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亦称钦定学堂章程,虽没有被实施,但为以后的学制奠定了基础。癸卯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壬戌学制
19、: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后几经修改,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产婆术: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这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昆
20、体良: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培根: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夸美纽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其代表作大教学论。卢梭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赫尔巴特: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
21、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8、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9、教育现代化:所谓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10、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校风、行为习惯等。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
22、,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11、文化: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12、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13、教育影响:是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劳动力是人进行劳动的能力,是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地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物质和精神收益。教育基本
23、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因为教育支出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关系。现代化:就是一个社会基于既有传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最先进的大工业生产和最佳社会化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特定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实践:是人们有目
24、的地改造特定对象的活动。隐私权:指学生有要求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不被他人所知的权利。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课程标准:亦即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课程设计的种类。基础型课程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 认定 重点 知识点 教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