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押题.doc
《教师资格考试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押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教育学自测题( )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 B.学记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2.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洛克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杜威( )3.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4.下列关于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A环境有重要影响 B教育起主导作用 C遗传起决定性作用 D社会环境不起决定性作用( )5.着眼于训练学生的心理官能,偏重发展智力的教学理论是 A.传统的教育理论 B.形式教育论 C.实
2、质教育论 D.现代教学论( )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后辅导 D、考试 ( )7.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杜威( )8.“以尽可能大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 A布鲁纳课程结构论的中心思想 B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核心 C赞可夫教学论的中心思想 D赫尔巴特教学论的中心思想( )9.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0.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11.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
3、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1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好课 B.上好课 C.抓好课后的教导 D.搞好教学评价( )13.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其具有 A社会活动能力 B自我教育能力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1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 A.班主任工作 B.教师正面教育 C.能动的道德活动 D.学校教育和家庭的影响( )15.学生自发形成和组织起来的群体叫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参照群体 D.课外活动小组( )16.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职业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4、D乌申斯基( )17. 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著作是 A学记 B大教学论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普通教育学( )18.爱弥儿的作者是 A.洛克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杜威( )19.我国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0.我国的私学开始于 A.殷商 B.春秋 C.汉朝 D.唐朝( )21.“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是 A.梅伊曼 B.斯宾塞 C.卢梭 D.杜威( )22.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论语( )2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_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体因素
5、(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于 A.1978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92年( )2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26.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学生智力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A.传统教育理论 B.形式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教学论( )27.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高度发展的合金,就构成了 A.道德品质 B.道德情操 C.道德信念 D.道德行为( )28.小明的爷爷当年就读于半工半读学校,半天读书半天劳动。他接受的教育属于 A.正规教育 B.半正规教育 C.非正规教育 D.业余教育( )
6、29.我国新课程改革于_年在全国38个实验区启动。 A1999 B2000 C2001 D2002( )30. 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31. 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重视实科教育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32.“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杜威 D、斯宾塞( )33.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论语( )34.提出学科结构理论和发现学习的教育家是 A、布卢姆 B、布鲁纳 C、赞可夫 D
7、、巴班斯基( )35.国家从具体国情出发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政策和总方向指的是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培养目标( )36.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是那种教育形态的主要特征 A、原始教育 B、古代学校教育 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D、现代教育( )37.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 B、连续性 C、广延性 D、创造性( )38.儿童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杜威( )39.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 B、劳动 C、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40._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
8、将进入新课程。 A、1999 B、2001 C、2003 D、2005( )41.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42.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一乐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43. 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44.教师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这贯彻的原则是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巩固性( )45.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
9、的 A.一般发展 B.特殊发展 C.全面发展 D.个性发展( )46. 在教育史上,存在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争论,一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是 A. 学科课程论 B实质教育论 C活动课程论 D现代课程论( )4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 A凯洛夫 B马卡连柯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48.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说明我国古代教育家重视 A.榜样 B.修养 C.陶冶 D.实际锻炼( )49.利用校园文化去影响学生,这种方法属于 A榜样 B修养 C陶冶 D
10、参观( )50.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培养和组织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51.汇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中庸 D.论语( )52.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作者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 )53.提出著名的“从做中学”观点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 )54.苏联在1939年出版了_主编的教育学,对苏联和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A苏霍姆林斯基 B凯洛夫 C赞可夫 D巴班斯基( )55.把教育目标
11、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的心理学家是 A.布卢姆 B.布鲁纳 C泰勒 D博比特( )56.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动能动性( )57._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通称“六三三制”。 A.1903 B.1904 C.1922 D.1928( )58.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B.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59.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立足于克服这些缺陷的课程是 A综合课程
12、 B活动课程 C选修课程 D核心课程( )60.“师者,人之楷模”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永恒性( )61. 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A科学取向 B实践取向 C规范取向 D人文取向( )62. “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指出了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 )63.
13、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64.西欧中世纪的“七艺”是指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 A音乐 B体育 C美术 D雕塑( )65. 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便利性原则 C简明性原则 D自然适应性原则( )66.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不包括 A.“从做中学” B.“生活即教育” C.“学校即社会” D.“教育即生长”( )67.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 的关系。 A.经济 B.文化 C.科技 D.政治( )68. 在我国新课程结构中,小学阶
14、段以 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选修课程( )69. 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的中国近代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0. 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A“达其辞” 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71. 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被称为 A道尔顿制 B葛雷制 C昆西制 D文纳特卡制( )72. 德育过程中“犯错不自觉”的矛盾属于 A认识性质 B能力性质 C思想性质 D其他性质( )73.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
15、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因材施教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74. “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宗教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7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慎独 B榜样 C修养 D陶冶( )76. 教师社会地位的最直接表现是 A政治地位 B.经济地位 C职业权力 D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 )77. 反映了教育内部诸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 考试 押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9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