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试题库0.doc
《学习心理学试题库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心理学试题库0.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词4分)1学习学习是指个体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或经验结构的构建过程。 2机器学习机器学习主要指计算机学习,它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就是把人的某些智能赋予机器,把人的某些思维活动物化,让机器模拟人的某些智能,以代替和扩展人脑的某些功能。所以,人工智能也称为机器智能或智能模拟。机器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改善其操作,并使之表现出智能的过程(Howard,1995)。简言之,机器学习就是计算机系统如何获得信息并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3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指教学系统中,学生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
2、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的传授和接受者的主动构建而实现的。 4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而机械学习即在学习中所得经验间无实质性联系的学习。 5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指个体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于调节学习者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技能。 6效果律是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主律之一,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满意律);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烦恼律)。也就是说,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个体逃避
3、和放弃某一行为。 7练习律是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主律之一,指在试误学习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如果经常对之进行练习和运用,则其联结的力量就会逐渐增大;练习的时间越近,联结保持的力量也越大(应用律)。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不用的时间越长,则联结的力量减小(失用律)。8准备律是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主律之一,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处于某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不实现则会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 9刺激分化1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10惩罚当
4、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11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那些与新学知识内容有关的包容性广、概括性高、稳定性强的引导性材料。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1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且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 13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
5、学习的信念等。 14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满足。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人类原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中派生出来的。 15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可以使学生把学习行为指向在当前学校学习中可能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行为指向未来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成就和地位。但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成就的大小决定所赢得地位的高低,同时又决定着自尊需要的满足与否。所以,它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16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
6、者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这说明学生对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赖性。 17问题情境是相对于一定的个体而言的,是能够引起学习者的认知不平衡或认知冲突的一种情境。18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土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219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0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1垂直迁移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
7、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22同化性迁移同化是指不改变原有的经验结构,直接将原有的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与作用,或者将新事物纳入原有经验结构中去的迁移过程。 23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经验应用于新情境时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顺应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24重组性迁移重组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25定势通常是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8、,有时也称为心向。 26人类知识该类知识经常以书籍、计算机或其他载体来储存,构成人类所具有的信息总和。 27个体知识是某个体的头脑中所具有的信息总和。无论是人类知识还是个体知识,其实质都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28图式指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这些规律性既可以是知觉性的,也可以是命题性的。 29知识的掌握指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30知识领会是指了解传输知识的媒体的含义懂得词所标志的事物的情形、性质,对事物获得间接认
9、识的过程。 331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简言之,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32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 33心智技能指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即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34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二、选择题(一)选择填空题1根据学习主体即学习者的不同,一般可以将学习分为(ABC)三种。A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与C机器的学习D学
10、生学习 2有代表性的学习水平分类包括(A D)。A雷兹兰B冯忠良C奥苏伯尔D加涅 3雷兹兰等在对多种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进化水平的不同将学习分为(ABCD)。A反应性学习B反应性学习C综合性学习D象征性学习 4联结性学习主要指条件反射的学习,它可以分为(ABC)三种。A抑制性条件作用B经典性条件作用C操作性条件作用D经验性作用 5综合性学习是把各种感觉结合为单一的知觉性刺激。包括(ABD)。A感觉前条件作用4B定型作用C模仿作用D推断学习 6象征性学习是一种思维水平的学习,主要为人类所特有,包括(ABC)三种。A符号性学习B语义学习C逻辑学习D技能学习 7加涅将学习分为(A)六类
11、。A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B连锁学习、辨别学习、抽象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C连锁学习、辨别学习、简单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D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复杂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8依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AC)。A接受学习B规则学习C发现学习D连锁学习 9依据所得经验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AB)。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简单学习D复杂学习 10通常可利用(ABC)来探讨学习的电生理机制。A脑电图B诱发电位C微电极技术D神经递质 11通常可利用(A D)来探
12、讨学习的生化机制。A脑区域能量代谢B诱发电位C微电极技术D神经递质 12亚里士多德与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是(B)。柏拉图与理性主义的基本观点是(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C)。A所有知识都是有机体生来就具备的,认识是由感觉开始。5B认识由感觉开始,知识是建立在由经验而获得的各种基本感觉的基础上的。没有经验,便不可能有知识。C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由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D所有知识都是有机体生来就具备的。人们只是在不能回想起心灵中已有的知识时才需要学习。 13属于亚里士多德与经验主义哲学心理学传统的学说大致包括(ABCD)几种。A感觉论B还原论C机
13、械论D联想主义 14属于柏拉图与理性主义这一哲学心理学传统的学说大致(ABC)几种:A先天论B活力论C整体论D外周论 15赫尔巴特认为,心理学应建立在(ABD)的基础之上。A以形而上学为基础B以数学为方法C以思维为形式D以经验为内容 16赫尔巴特认为,学习和教学过程是一个统觉形成过程,这一过程依次包括(DCBA)四个阶段。A方法B系统C联合D明了 17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试误说理论的要点是(BCD)。A学习是顿悟的过程B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C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的D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18桑代克认为,试误过程主要受(ACD)等“学习的公律”的支配。A 练习律B 反应
14、律C效果律D准备律 619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A)。A 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B 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区别程度C 信息的强度D 信息的区别程度 20赫尔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AB)使有机体与环境保持平衡。A降低内驱力B满足需要C增强内驱力D需要缺失 21赫尔认为,发生学习的基本条件是(AB)。A内驱力B强化。C训练D信息 22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AB)两类。A应答性行为B操作性行为C有意行为D无意行为 23斯金纳认为一个完整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模式由(ABC)组成:A辨别刺激B操作行为C强化刺激D应答行为 24下列条件作用中,属于消极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的是(AB)。A回避条
15、件作用B逃避条件作用C操作条件作用D非条件作用 25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称为(A)。A消退B强化C刺激D应答 26通过逐步(B)可以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7A消退B强化C刺激D应答 27通过(A)可以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A消退B强化C刺激D应答 28在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防患于未然”的理论基础是(A)。A回避条件作用B逃避条件作用C经典性条件作用D非条件作用 30格式塔学派的经典实验是(B),其研究者是(D)。A猫解决疑难笼实验B黑猩猩香蕉实验C桑代克D苛勒 31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
16、的过程。这就是:(ABC)A新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评价D新知识的领会 32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提出了(ABCD)等基本教学原则。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 33(A)是托尔曼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A期待B强化C反射D抑制34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实际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影响最大的是(AB)。A程序教学B行为塑造8C强化原理D正强化 35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构建(B)的过程。A认知结构B完形C习惯D联结 36认知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A)的过程。A认知结构B完形C习惯D联结 37布鲁纳认为,学习任
17、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常常需经过(AC D)三个过程。A获得B习惯C转化D评价 38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提出了四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它们是(A)。A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B动机原则、反应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C动机原则、结构原则、消退原则、强化原则D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巩固原则 39发现学习法的提出者是(A)。A布鲁纳B斯金纳C奥苏伯尔D加涅 40程序教学法的提出者是(B)。A布鲁纳B斯金纳C奥苏伯尔D加涅41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虽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都特别重视(B)。A学生认知地图的构建B学生认知结构的
18、构建C学生形成习惯D学生形成联结9 42位置学习实验的研究者是(C)。A布鲁纳B斯金纳C托尔曼D加涅 43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是根植于(C)的基础之上的。A社会人性论B性善论C自然人性论D性恶论 4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B)。A社会人性B自我概念C自然人性D尊重和自尊 45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尊重B性善论C自尊D性恶论 46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对学生学习的接受构建这一根本特点存在着错误的理解,进而否定接受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AC)错误认识。A将接受学习视为被动的机械的学习B将接受学习视为被动学习C将接受
19、学习与创造性对立起来D将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对立起来 47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在于(A B C)。A它是新知识的锚,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B为新知识提供支架C避免学生机械式学习D促进学生形成习惯 48(B)是学习动机的一种直接的外在表现。A注意B学习积极性C意志力D需要 1049有无学习积极性经常从(A B D)等方面体现出来。A注意状态B情绪状态C心理状态D意志状态 50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学习主要有(A B C)。A推力B拉力C压力。D动力 51奥苏伯尔指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A B C)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动力 52成就动机的三个组
20、成部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A B C D)的变化而变化。A年龄及性别B个性特征C社会地位D文化背景 53在学生的发展中,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的时期是(A);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最为突出的时期是(B);认知内驱力最为突出的时期是(C)。A儿童早期B儿童后期和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54班都拉把强化分为(A)等三种。A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B正强化、负强化、自我强化C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替代性强化D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54要想使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A B C)。A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他获得学习
21、的成就感B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C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D满足学生的需要 1155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A B)等途径来形成。A直接发生B间接转化C积极强化D消极强化 56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学习迁移分为(A B)。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57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以将学习迁移分为(C D)。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58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迁移分为(A B)。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59直角、钝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学习迁移,属于(C)。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心理学 试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