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师资格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
《四川省教师资格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教师资格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省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内部资料( B 类 )学校: 姓名: 学号: 2011年3月前 言教师资格证考试属于国家统一考试,其特点是知识专业性、理论性强、内容涉及面广、考点灵活多变,一般情况下考试无规律可循,如未接受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很难一次性通过。为了帮助学员顺利通过2011年4月份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中心特别组织了数位长期从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培训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研究的专家编写了这套内部复习资料。中心资深教育专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要求,对近几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本次考试的重点、考点做出了科学而有价值的预测和判断。因此,本复习资料是针对2
2、011年4月份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专属资料,仅供本次使用。复习资料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以教材内容编排为序的各章节知识要点和考点的提炼和总结,一部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题。前一部分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系统掌握考试内容,全面梳理考试要点,后一部分就是模拟实战,增强对考试的理解,提高应考能力。对于罗列的知识要点和考点,要求大家做到全部理解和识记;对于全真模拟题,教师将在培训后期进行讲解,要求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为了帮助学员轻松识记考试内容,准确把握各知识点的考试方式,我们特别对考点进行了符号标注,“ ”代表填空或选择,“ ”代表简答或论述,“ ”表名词解释,“”代表该题历届考试次数。复习
3、资料提升本次教师资格证培训效果的配套资料,是教师上课的补充和完善,切记不能仅仅依靠本复习资料,本资料不是确保考试成功的保障。将复习资料的使用与教师上课所讲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上课请认真听讲,及时领会和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在理解中识记,才会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由于编写时间较为仓促,资料中难免有失误和考虑不周的地方,敬请各位学员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坚持就是胜利”,祝愿您考试成功!2011年3月目 录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28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29第三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述30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31第五章 认知派学习理论34第六章 其他派别的学习理论37第七章 知识的
4、学习与教学38第八章 学习策略及其培养40第九章 动作技能的获得41第十章 学习的迁移43第十一章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45第十二章 品德的形成46第十三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8第十四章 学习动机与学习49第十五章 人格因素与学习50第十六章 学校群体因素与学习51第十七章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学习51第十八章 学生个别差异与教育52第十九章 教师心理53第二部分 模拟题教育学模拟题1 55教育学模拟题2 61教育心理学模拟题1 66教育心理学模拟题2 70第一章 绪 论本章考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内容、性质与意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古今中外不同
5、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及历史发展过程。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2、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学习和教学的相互关系看,学与教是对同一过程不同角度的理解 教育过程包括师生的活动,教师的作用在于发挥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过程。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学习的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包括:认知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第二节
6、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对教育实践具有重大意义:a.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b.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辨证唯物主义(PD)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研究者进行研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既要考虑课题实际上的教育意义,使其结果有助于教学好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整个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也要考虑对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教育影响。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
7、法:教育心理实验、观察法、调查法4、观察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者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研究资料。观察法包括实验观察法和自然观察法。 5、最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谈法与教学经验总结法。6、问卷法的定义:采用书面问答的方式,要求被试回答研究者所提出的问题,已获得被试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资料的方法。7、运用问卷法进行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P12问卷指导语要简洁诚恳,清晰明了;问卷内容应生动有趣,回答方式简单扼要;问卷题目用语应避免表露研究者期待的答案;问卷不宜长,排列要合理有序;
8、问卷材料的选择要严格和规范,一般要通过预测进行性度和效度的检验。8、教育心理实验的优点和缺陷有哪些:(1)优点:研究比较生动自然、研究结果切合实际、富有真实性、容易将结果付诸实践、可以扩大被试的数量、在统计上可以获得可靠结论(2)缺点:不能很好控制条件、进行因果分析不太容易。9、教育心理的观察研究要注意的问题:在观察前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周详的计划;记录要详细、准确;对一类行为做多次重复观察;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1、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教育学著作: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2、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桑代克,1903年所著成的教育心理学
9、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3、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的趋势:内容趋于集中、各派的分析日趋缩小、注重学校教育实践。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本章考点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的过程,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影响心理发展的各个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发生认识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如何看待遗传、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皮亚杰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1、 心理发展的定义: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与发展是逐渐的、连续而有规律的。广义的心理发展包括人类个
10、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狭义的心理发展一般指人类热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3、如何理解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P224、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P225、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教育必须以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1、影响心理发展的两大基本因素:遗传 环境(自然环
11、境和社会环境)2、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高尔顿,于1869年发表了遗传的天才(PD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华生)遗传决定论的主要观点:强调遗传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先前遗传素质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2、 环境决定论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经验决定论者洛克 (白板说)。3、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华 生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观点:机械地强调教育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重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否认遗传和主观能动性。5、二因素论(1)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 斯腾(
12、2)观点:心理发展单纯地是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并非单纯地受外界的影响,而是个体内在的素质和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6、辨证唯物主义如何看待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社会环境与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动力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矛盾运动发展的。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1、简述皮亚杰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2、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3、发生认识论: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13、个体心理的发展就是在主客体和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不断构建心理结构,从而在心里上产生量和质的变化。4、埃里克森: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5、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观的内容:乳儿期(0-1.5)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婴儿期(1.5-3)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怯感和疑虑学前期(3-6)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学龄期(6-12)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青少年期(12-18)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成年早期(18-25)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成年中期(25-60)基本的繁殖感对基本的停滞感成年晚期(60岁以上)基本的自我完善感对基本绝望感6、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7、最近
14、发展区: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儿童能够运用已有的只是经验独立地完成任务,不需要教师的帮助即可达到的水平,另外一种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即是最近发展区。8、维果茨基心理机能发展的四种表现:心理活动主动性、随意性不断发展;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性的提高;间接、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的形成;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第三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述本章考点广义的学习、人类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的概念,一般学习、元学习的含义,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学习理论研究的意义。第一节 学习概述1、广义的学习:是指有机体
15、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2、狭义(人)的学习: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3、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4、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有哪些?(从内容、方式和性质上分析P35)5、学生学习与人类学习相比有何自身的特点?学生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被动性。6、学习的类别划分有两个维度:按内容分;按
16、学习活动的性质或机制分7、学习按照内容来分,一般有四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以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8、苏联心理学家皮得洛夫斯基将学习分为反射学习与认知学习两种类型。9、奥苏贝尔按照学习的实现方式和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四类:机械的接受学习;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第二节 学习理论概观1、学习理论研究的意义有哪些?理论意义:对学习理论的研究其实就是对心理发展的研究,因为学习过程就是心理形成、变化与发展的过程。应用意义:有助于人们掌握学习的实质及其规律,改进自身的学习,有效地认识世界。2、元学习:是指个体获得学习机制的学
17、习3、一般学习:是指个体获得经验的学习 第三节 学习机能获得的学习理论基本派别(暂未列入考试内容)第四节 学习理论基本派别(暂未列入考试内容)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本章考点桑代克的试误说、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所提出的基本观点、学习规律,联结、准备率、操作性条件反射、负强化、程序教学、观察学习、自我效能高的概念。联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代表人物理论名称主要观点学习规律桑代克试误联结试误联结学说,认为心理和学习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效果律准备
18、律练习律巴甫洛夫与华生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替代联结”学说,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的实现过程是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空上的结合产生了替代作用。消退律泛化与分化律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强化联结”学说,认为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自发作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运用于程序教学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联结学说,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和思想、情感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更多地受通过观察进行的间接学习即观察学习的影响,人类的学习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三元交互作用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1
19、、如何评价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的鼻祖,也是联结派理论的鼻祖)试误联结学说,认为心理和学习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推理而顿悟的过程;该理论认为,所谓学习就是在一定情境的影响下,唤起原本联结中的一种联结趋向,并使之加强;桑代克通过动物的实验,提出了著名的学习联结理论,对学习进行较为系统和科学的研究,并总结出了学习的规律,即效果律、准备律以及练习律,其理论体系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对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堪称教育心理学的鼻祖;局限性:桑代克把人类复杂的学习
20、过程等同于动物的学习,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的学习,无法解释人类复杂的认知学习,抹杀了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2、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者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联结:是指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3、准备律:是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 4、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P65第二节 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发射学习理论1、如何评价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创立者:巴甫洛夫与华生)该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的实现过
21、程是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空上的结合产生了替代作用。意义:把精确而有客观的方法引入对动物学习的研究,把生理与心理统一起来,对高级心理活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学说揭示了心理活动和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规律和生理机制,对科学、唯物地说明心理活动和学习是有功绩的。局限性:只可以解释部分较为简单、低级的学习,不能解释复杂的、更为高级的认知学习过程。该理论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抹杀了人类思维的特点。2、巴甫洛夫进行的实验为:狗分泌唾液实验铃声为条件刺激 食物为无条件刺激3、华生:恐惧形成实验4、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反射刺激的强化,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将
22、逐渐减弱甚至消失。5、泛化: 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其他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6、分化:分别向有机体呈现条件刺激和与之相似的无关刺激,对条件刺激给予强化,对无关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可以使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产生分化,只对前者进行反应。7、华生对学习律的研究:反对桑代克的效果律,主张用频因律和近因律来解释学习。频因律:在其他条件想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快,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因律:指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也就是说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第三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1、如何评价斯金纳的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教师资格 教育学 教育 心理学 考试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