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课程资源.doc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课程资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课程资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条件和基础,它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 意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其开发和利用水平 决定着课程实施的程度。一、课程资源的定义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 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广义的课程资源泛指有利于 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 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课程资源不仅是课程开发的条件,也是课程的来源和构成要素,还是课程得以 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2、课程资源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源上的保证,为课程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充 分展现提供了背景和基础。 二、课程资源的特点课程资源既不同于一般社会资源,也不是现实的课程成分或运作条件,它具有 多样性、潜在性、多质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一)多样性教材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也不限于学校内部。 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它弥散于学 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因而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二)潜在性课程资源是一种“自然”因素,在未被课程实施主体开发之前,并没有显示出 其教育功用,只有经过课程实施主体自觉能动地加以利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课程 成分和相关条件
3、,发挥其课程作用和教育价值。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真正与教育教 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因此课程资源无论其存在形态、结 构,还是其功能和价值,都具有“潜在性”或者“待开发性”。对于不同的课程目标 而言,潜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条件、价值和效益不尽一致。在实践中,人们往往根据 课程目标的要求选择具有较大价值且易于开发的资源。(三)多质性多质性是指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例如,动植物资源 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学习环境学、生态学知识的资源, 还可以成为学生调查、统计的资源。又如学校附近的山,既可以用于体育课程中的 体育锻炼,也可以用于劳动技术教育中的
4、植树绿化。课程资源的这一特点要求教师 独具慧眼,善于挖掘课程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四)动态性与自然资源相比,课程资源具有“动态性”的特点。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等自 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本身的客观属性来分类界定的,因此比较稳定。而课 程资源需经主体的意义筛选,不仅涉及资源的客观性层面,而且还包含着主体的主 观意向性层面,因此表现出多个方面的动态特性。三、课程资源的类型为了更好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课程资源加以 区分,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一)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空间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
5、和设施、校内人力人文资源、与教育教学密 切相关的各种活动。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 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 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充 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 持和保证。(二)文字课程资源、实物课程资源、活动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 根据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课程资源可分为文字课程资源、实物课程资源、活动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文字的产生,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促
6、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发 展,以教材为主的印刷品记录着人们的思想,蕴涵着人类的智慧,保存着人类的文 化,延续着人类的文明,直到今天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实物课程资源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类是自然物质,如动植物、矿石等;一类是 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如建筑、机械、服饰等;一类是为教育教学 活动专门制作的物品,如笔墨纸砚、模型、标本、挂图、仪器等。实物形式的课程 资源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是常用的课程资源。活动课程资源内容广泛,包括教师的言语活动和体态语言、班级集体和学生社 团的活动、各种集会和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 交往等。充分开发与利用
7、活动课程资源,有利于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养成健全的人格。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具有信息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 化和多媒体的特点,对于延伸感官、扩大教育教学规模和提髙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 的作用,是其他课程资源所无法替代的。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课 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势在必行,它将是最富有开发与利用前景的课程资源类型。(三)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等方面的因
8、素。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条件性课程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 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其特点是作用于 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线。现实中的许多课程 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络、人力和环境等往往既是素材性课程资 源,又是条件性课程资源。(四)内生性课程资源、物化形态课程资源和情景性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载体形态,课程资源可分为内生性课程资源、物化形态课程资源和 情景性课程资源。内生性课程资源是指以人为载体的资源,它包括具有较高的思想
9、道德素质、丰 富的生活经验和广博的专业知识的各类人员。其最大特点是他们可以直接参与课程 实施,并对其他资源进行深度加工。物化形态课程资源是指以物为载体的资源,即以历史、现实和将来存在的物为 载体的资源。这类资源较多,只要是附载信息的物都有可能成为此类课程资源关键 是要根据需要而灵活选用。情景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活动为载体的资源,即活动或特定的情景所蕴含的丰 富资源,表现为特定的机会或情景。这类资源有着艺术化的功效,具有动态性、 随机性、即时性等特点,只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存在,是不能完全复制的。(五)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和学校课程资源根据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资源可分为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
10、源和学校 课程资源。国家课程资源,是指关系到国家教育发展和国家课程开发的课程资源,主要包 括:保证国家组织安全和发展的政治思想以及制度化的法律法规;保证培养增强国 家竞争实力的人力资源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资源;保证民族文化延 续和发展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地方所拥有的课程资源。由于各地在政治、经济、文化、 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课程资源方面也形成了各自 的独特性。地方课程资源不仅是地方课程设置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地方课程生长发 展的动力。学校课程资源,是指学校所拥有的各类课程资源,具体包括:教师经验课程资源, 即教师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教育
11、教学的能力与素养等;学生经验课程资源,即学 生的心智发展状况、知识程度、学习习惯、个性品质等;教材,即教科书和相关的学 习材料等;学校设施,即保证课程实施的各项必要的设备与条件,如教学场所、图书、 仪器等;教学时间资源,即教师与学生进行课程活动可以利用的时间。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指课程开发主体认识课程资源系统,利用课程资源为 课程实施服务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 程资源支持的课程实施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不是随意把某些资源用于课堂教学,而是要遵循一定 的基本原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教育学 课程 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6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