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精简版).doc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精简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精简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6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章至第四章之后。 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含哪里内容?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2个人的讨论提纲。(30分)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40分) 指导:题目要求同学们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可联系下列具体方案: 1城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安置办法 2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国六条)方法是先上网查阅上述公共
2、政策方案的内容,并认真阅读。然后结合教材第98页“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写出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很多,从你知道的例子中写2到4个就行。讨论后形成的提纲,因时间关系没能进行讨论,就不作要求。 只要同学们写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能自圆其说就可以。(注:p98) 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 第一, 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即指出要将 所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应注意哦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方案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 第二, 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要明确指明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何必要联系。由此可以增强执行人
3、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 第三, 明确方案对应的阶段。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角色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 第四, 第四,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即明确决策方案的使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 第五, 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如实施该方案所需相应机构的调整或重新设置,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其他资源量的要求等。 政府审计案例讨论提纲 一、本选题简介 (一)选题依据: 1、审计理论界的专家大多数注重从理论层面理解和诠释审计,对于审计实践接触不多,即使审计科研人员通过审计实地调研,由于被调研对象考虑
4、多方面的因素,未必肯如实披露审计中发现的真实问题,这就造成审计调研的结果与审计发现之间存在偏差,由此形成的审计理论也就存在偏差;2、从事一线审计的人员,具有丰富的审计实战经验,严重的经济问题在他们严谨的审计程序和准确的专业判断下被发现,但很多一线审计人员缺乏审计理论知识,无法将揭露问题实质的案例上升到理论,并用于指导审计实践;3、审计专业的在校学生,在全面掌握审计、财务会计和其他法律法规理论知识的同时,迫切需要了解审计实战技术,有趣的审计案例不仅会开拓他们的视野,而且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激情,并帮助他们真正领会法律精神,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4、各大财经类高校教师苦于缺少审计案例的专业教
5、科书,他们使用的仅有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专家编著翻译过来的版本,书的内容与国内国家审计现状难免会有出入。目前国内出版的审计案例系列书籍实际还停留在将审计报告内容简单地转摘,而未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尚未将实务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讨论,对于高校的教学针对性不强。 基于上述4点理由,确定了政府审计案例的选题。 (二)目标定位: 该课题以正式出版物的方式,设计二种版本,分别面对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高校审计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二种版本案例选取相同,体例有所变化。它对于从事审计业务的审计人来说很有启发性,对于审计理论研究人员也具有参考性,而对于高校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又不失为一部提前实习的好读本。同时,本书
6、还将制作成ppt课件,致力于高校审计专业教师讲课之用。 (三)风格定位: 本课题一改学术类文章生硬、枯燥、难懂的通病,全书或采用生动有趣的文学语言,或采用严谨客观的新闻性语言,间插一般理论与实务性文章所特有的表述方法。作者力求全书有较强的知识性、启迪性和趣味性。在课题表现形式上是全新的,在课题内容上也与其他案例书有别。 (四)主要研究内容 1、本书的基本体例:本书从案例背景介绍、审计发现过程、案例分析、审计发现采用的重要审计技术与方法、案例思考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作者的意图是,背景介绍主要介绍本案大的宏观背景,如政治、经济、法律等或国家的最新政策规定、会议精神等;本案的审计依据、审计环境,以及审
7、前调查的有关内容,这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前提,也是审计发现过程的铺垫;本案的审计目标与范围、意义;本案的案情提要等。审计发现过程是本案的关键内容,也是审计一线人员和高校学生渴望了解的部分,其他所有结构应服从于该部分。案例分析主要结合审计发现过程和审计结果进行的分析评论,该部分有一个不变的内容是本案适用的法律法规;通过此案例分析发现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差距,以及今后工作中应改进之处。接下来讲述的是本案发现所采用的重要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但该部分不局限于本案,而是结合其他审计类型综合讲述这一实用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最后是延伸性案例思考题,目的是把与本案有关的内容保留一部分,留给审计一线和高校学生自由想
8、像和发挥的空间,真正达到案例启迪的目的。 2、按照国家审计署2016-201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关于审计类型的划分,本书案例分布在:财政审计12个案例、金融审计5个案例、企业审计4个案例、经济责任审计4个案例、资源环境审计4个案例、涉外审计3个案例,共32个案例。其中,计算机审计案例8个、绩效审计案例8个、专项审计调查4个;中央级审计案例7个、省级审计案例9个、市县级审计案例16个。 案例讲述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审计将会穿插内容。 二、讨论内容 政府审计案例讨论提纲提供了财政税收征管审计、经济责任科级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资源环境退耕还林审计共3个案例(详见附件2)供各位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
9、论: 1、案例选取。 政府审计类型主要有本书选取的六种,但不同的审计类型具体占多少比重?同一审计类型又应该选取什么内容的案例?只是根据作者日常审计实践经验总结或作者已有审计成果汇集而成的,正因如此,在案例选取方面作者难免失之偏颇,甚至有遗珠之憾,2、体例选择。 本书表述的体例或称结构编排主要为:背景介绍、发现过程、案例分析、重要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案例思考。各位审计专家对此编排不知有何想法? 3、案例标题。 讨论提纲的附件1目录直接点出案例的标题,如“税收征管审计”、“国有企业法人离任审计”,是否可以考虑使用隐喻性的标题,如“任务财政”、“贪污私分”,或二者的结合,如“任务财政税收征管审计”、“
10、贪污私分国有企业法人离任审计”。是否还有其他更适合的案例标题? 4、表述语言。 本书表述语言主要有三种:文学性、新闻性、理论性,究竟采用何种单一语言,或几种语言结合使用等,需要各位的指点。原则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力求知识性、启迪性和趣味性,不落俗套而又实用。 5、如有其他更好的意见或想法,请不吝赐教,在此先表示衷心感谢!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 一.名词解释1行动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2.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
11、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a)”。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 b.积极介入 c.不闻不问 d.退避三舍2(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 d拉斯韦尔 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d)。 a响应 b深入 c反映 d内化4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
12、看是一种判断。 a.利益 b.事实 c.价值 d.可行性 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 a.形象思维 .立体思维 c.灵感思维 d.直觉思维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所做的分析。 a.问题b.结论c.方案d.目标 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 a反映 b深入 内化 d响应8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b三 c二 d五 9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概括性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政策 概论 形成 考核 答案 精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