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最新教师职业道德考试小抄【精编微缩打印版】.doc
《电大最新教师职业道德考试小抄【精编微缩打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最新教师职业道德考试小抄【精编微缩打印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大最新教师职业道德考试小抄一、简答题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也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遵守、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或准则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基本含意是: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所应具有的。第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一种应然性的规范或准则,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且还是一种实然性的品德,应当是教
2、师应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很多人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只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或曰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是不完全的。 理由:因为它没有完整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道德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是内在的品格。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这一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外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虽然包含道德的应当指向,但它不是道德的本真实在,如果只把教师职业道德看作外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不是内在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就无法说明现
3、实道德状况,就不能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一般道德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一章p9)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它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p9)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社会一般道德作为社会共同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区别: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教师职业生活中特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1、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有所不同。就它们产生的时间而言,道德先于教师职业道德产生,是随着人类社
4、会的产生而萌生,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人类社会脑体分工之后才开始萌发生长的。就它们的发展而言,道德是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在整个社会的广阔空间里形成发展的,而教师职业道德,虽然也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但更主要的、具体的还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与教师这一职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教师这一职业中,其道德的发展才被赋予了教育专业化的特点。2、二者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道德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一般的指导价值和一定的善恶评价意义。而教师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则没有道德那样广泛。虽然也能对社会其他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总体上是适
5、应教师职业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专业适用性,它在社会中的存在,主要是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调节,给予善恶的评价。(六)乐教勤业和人格示范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二章p2730)这个题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简述乐教勤业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二是简述人格示范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这个题的考核知识点是乐教勤业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和人格示范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乐教勤业原则是指教师要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地进行工作。这是对教师在对待自己职业方面所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p25)乐教勤业原则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p28)(1) 热爱教育,乐于从事教育事业。不断深化对教育价值的多方面认识,增强自身的教
6、育责任感。(由于教师劳动目的的特殊性,是培养人才,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就能够乐于从事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教师社会作用的认识,增强教师工作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教师劳动的成果不是计算机.桌凳,是学生,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产品(人才,人力资源)具有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从社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中,领会自己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崇高使命,能增强教师工作的荣誉感。)善于从复杂的育人工作中,去体验艰巨劳动中的欢乐,强化乐于从教的情感体验。(教师劳动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一方面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不断创造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前进.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需要付
7、出艰巨的体力.脑力劳动.另一方面劳动对象青少年的多变性和差异性,必然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艰巨性是不言而喻,但在默默无私贡献的同时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栋梁内心又无比欣慰.)不断增强热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明天全在于他们,这种富有责任的教育爱也会促使教师乐于从事教育事业。)(2) 勤于功业,勤奋工作。勤业体现着好学上进、主动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何以能够勤业?乐教是根本,精业进取是动力。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行动的体现.勤于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开阔知识视野。勤于钻研,掌握从教规律。钻研,要注意发现问题价值;要抓住关键性问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勇于创新。勤于岗位,精于业务,
8、精心做事,忠于职守,不敷衍塞责,认真对待日常工作。2所谓人格示范,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是教师应当遵守的基本的师德原则。(p29)人格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良好的人格是一种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的教育因素。教师劳动的过程具有示范性和严格性,而南北朝学者言之坤说过:“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染于苍而苍,染于澄而澄”。教师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感情、有个性的青少年,人生观未形成,世界观未形成,有人比喻学生为大理石,教师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雕塑家,教师以身立教,潜移默化,被学生模仿,个人形象作为范例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把
9、道德修养作为典范。正如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中写道:“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的每一处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一个人成长有各种因素,如家庭.社会.但教师是重要的因素,有时起决定作用.教师的言行无时不在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中.人格示范原则要求教师做到:(p30)(1)教育者先受教育。(2)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和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3)要有良好的仪态。二、辨析题解答辨析题时,。首先要判断正误或说明此观点是否完整,并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提出的现象所涉及的知识点,有时候不一定只涉及一章的内容,需要同学们综合分析;注意不能只答正确,或错误就完了(一)教师职
10、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一章p3)1.考核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与简答一同一知识点)2.解析:对此说的看法:这种说法虽有定的道理,但却是不完全的。理由:因为它没有完整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道德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是内在的品格。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这一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有些同学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认为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外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虽然包含道德的应当指向,但它不是道德的本真实在,如果只把教师职业道德看作外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不是内在的观念意识和
11、行为品质,就无法说明现实道德状况,就不能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二)教书育人是特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章p14)1. 考核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教书与育人要求的一致性)2. 解析: 对此说的看法:这种说法虽然指出了思想品德培养是教书育人题中应有之意,但却是不完全的。理由:思想品德培养只是教书所育之人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它的全部,教书所育之人,实质应是能在多方面适应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即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之人,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其他方面被忽略或不能得到很好发展,也不会有能够很好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12、。因为在教书中培养人的思想品德虽然重要,可这不是唯一的,教书这种活动所培养的人,是一个能在多方面适应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即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有些同学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认为指出了思想品德培养是教书育人题中应有之意。如果把教书育人仅仅理解为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思想品德,就会在实践上窄化教学的多方面的功能,也会导致教学功能的片面性。三、论述题解答论述题时,需要指出本论题的正确观点,重要的是在论述时,应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论述,不联系实际的论述题在评分时要扣去一定的分数。 (一)为什么说教书育人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其基本要求是什么?(二章p2527)这个题包含
13、两个部分,一是“为什么”,二是“基本要求”。这个题的考核知识点是教书育人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书育人就是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育学生成人成才,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由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和职责所决定的。教书育人反映了教师这一行业的本质特征,指出了教师这一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根本所在,它昭告人们,教师这一行业是教书育人的行业。同时,教书育人也是教师基本职责的概括,指出了教书育人是为师从教的基本职责和任务,向世人表明,教书育人是教
14、师的天职。只要为师从教,就有这个职责,不认真履行这一职责,或不履行这一职责,就不是一称职的教师或根本就不配做一个教师。教书育人原则的基本要求是:(p26)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一般说来,书作为人类文化、价值观念、生活经验、科学知识载体,除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审美知识、生活知识外,还具有丰富的思想性、道德性、伦理性。正因为如此,教书成为学校教育中教师培养人才的主要工作特点,并被人习惯表述为教师教书。教师虽为教书之人,但其目的不是教书,教师教书,意在培养人才。从这种分析中,我们可感悟到这样一个道理,教师虽被称为教书之人,但实质并不仅在于教书,而主要是以教书这一鲜明职业工作形式达到为
15、国为民族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目的。2、正确理解育人之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既然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是目的,那么育的是怎样的人?这是为师从教应当明确的。对这一问题认识不同,所育之人也会有很大差别,这实质上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应当引起注意的一种观点,通常有些人常常以为:教书育人,是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种说法虽然(可能有一定的针对性,如是针对忽视思想品德培养而言)不能说是错的,但它却是不完全的。因为在教书中培养人的思想品德虽然重要,可这不是唯一的,教书这种活动所培养的人,是一个能在多方面适应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即在德、智、体、美、劳等方
16、面和谐发展的人。培养一个人的良好品德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未来社会中,他不会认知,不会做事,不会交往,也不会有能够很好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如果把教书育人仅仅理解为只是培养思想品德,就会在实践上窄化教学的多方面功能,也会导致教学功能的片面性。3、多方面努力,更好实现教书育人。如,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钻研教育规律,科学实教;精通业务,传授透彻;灵活施教,善于启导;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等。此题题面看似复杂,实际上在教材第25-27页有比较完整的表述。在答这道题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论述。这在形成性考核册的解答说明中有要求,但不少学生没有注意联系实际论述,因而失分较多。(二)联系实际说明依法执教对
17、搞好教育工作的意义。(三章p4649)1.考核知识点:依法执教对搞好教育工作的意义2.解答要点:依法执教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在世界教育日趋法制化的当代,依法执教不仅具有职业道德意义,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得以更好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教育在自身发展中,能依法解决好自身内部的问题和自身与外部的关系问题,更好实现教育的法制化、确保教育的人道化、规范化和有序化,增强教育的社会功能。(1)依法执教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所必需(2)依法执教是普及义务教育所必需(3)依法执教是教育规范化、有序化所必需(4)依法执教是保证教育人道化所必需3.要注意的问题: 联系实际说明(在现实教育中,教师那种非人
18、道的态度和行为还时常出现,如:侮辱学生人格,体罚学生,恶意挖苦、讽刺学生,都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要克服和避免这些,加强依法治教,强化教师依法治教就现得非常必要。)四、案例分析本课程的案例分析题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在日教育教学实践中,选择一个涉及某个规范的案例进行分析点,并写出300字的案例分析报告。 第二类案例分析是对题目中所给出的具体的事实情节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这类案例时要应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对案例中的具体事例给予正确评价,且指出本事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如果是评价肯定的,则分析它符合什么相关原理,为什么;如果评价是否定的,则要分析当事人的行为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19、,要纠正这种错误应该怎么办,只要能够简要的有条理性的回答就可以了。 作业中第一次和第三次的作业,建议按第二类的要求做。先描述案例(事实和情节),然后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注意分析时要结合案例中的关键事实和情节进行。还要注意审题如下题也可从严谨治学的角度来说。案例分析一:请根据尊重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蕴涵的思想观念,分析说明本例中教师的表现会产生什么危害?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事情?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给否定了。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疑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
20、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炸刺”了。1.考核知识点:尊重关爱学生(五章p85)2.解答要点: (1)主要问题与危害:本例中教师的表现是师道尊严的不良反映;如此下去将束缚或压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主动性,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格,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2)应怎样对待:对学生动脑思考、爱问问题在态度和行为上给予肯定;以这一问题激活全班学生的思考
21、和讨论,共同寻求合理的结论;这是新的师生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案例分析二:小学五年级时,学校给我们换了一位数学教师。这位教师四十多岁,生活条件很优越,几乎每天都换新衣服。可她对每节课的内容都不深入讲解,总是敷衍了事。我将“奥校”作业题中的疑难问题拿去向她请教时,她也经常借口推辞,不予回答。别看她不好好教学,可有时,她还会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一次数学课上,她突然一反常态,给我们出了一道很难的应用。终于,我知道怎么做了,我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交给了老师。不一会儿,她改完作业,开始讲了。我瞪大眼睛听着,我做错了?不会错的呀,我在习题书上见到过类似的题。我盯
22、着作业本上的红叉,委屈得快哭出来了。我拿着作业本去问老师,想让她承认我的正确。“老师,这道题应该是我这样做的,你看”还没等我将理由说出来,她就高声对我说:“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怎么,好学生就能批驳老师?自己也不想想自己那点能耐,显什么显?”她将我的作业本狠狠地甩给我,纸都摔裂了。她让我第二天叫家长来,我哭了,忍着委屈求了好半天,她才肯罢休。当时,同学们都嘲笑我的不智之举。那年的期末考试,卷子上的最后一道正是这题,为了证明我没错,我固执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卷子是由教导处判的,卷上的大对勾证明我对了,全班唯一一个做对的,唯一一个!此例中,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存在的主要问
23、题是什么?作为教师,对此例中学生的问题你认为应当怎样做?为什么?1.考核知识点:尊重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五章p77;六章p100)2.解答要点:(1)主要问题:从教师职业道德来看,主要问题是不尊重学生,不严谨治学反映了不正确的学生观和工作态度;这样的教师是做不好教育工作的,是不称职的.(2)应怎样对待:教师应精通业务,严谨治学,以实事求是和科学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并把它作为一惯的修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耐心解答,还要给予赞许或肯定,对于疑难问题,不懂不要装懂,或向有关人员学习请教,或与学生相互鼓励,一同作为攻克的任务;对请教问题或与教师探讨问题的学生要以平等的态度与之探讨,对学生正确的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编微缩打印版 电大 最新 教师 职业道德 考试 精编 微缩 打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