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四川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答案解析.doc
《12月20日四川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月20日四川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年12月20日四川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答案解析一、判断(共27小题,每题1分,共计27分)1、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是背道而驰的,强调个体功能会削弱社会功能X解析: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相辅相成。2、教育既是明显的消费,也是潜在的生产力。V解析: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3、在我国,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同一个概念。X解析: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讲来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4、教师专业化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提高自己地位的途径。V解析:教师是一种专业的职业,
2、所以教师专业化既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提高自己地位的途径。5、道家的教育思想是“道法自然”,这与西方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致的V6、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观点.V解析: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以及学生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知识的生长。7、教育目标是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X(教育目的)解析:教育目标(教育目的)的概念。8、我们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比古罗马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得多。V解析:早了300多年。9、程序教学是以学生个别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V解析: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10
3、、我国古代的“六艺”可以说是最早的活动课程。X(六艺是学科课程)解析: “六艺”是最早的学科课程。11、学生每次按时上课均予以表扬的效果优于偶尔对学生进行表扬的效果V (博程答案为错误,名臣和华图是正确)解析:经常表扬会使学生失去对这个刺激是的反应,起不到强化的效果,偶尔表扬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快乐,达到较佳的效果。12、打乱的魔方重新“还原”,属于启发式问题解决模式。Y (博程答案为错误,名臣和华图是正确)解析:启发式解决的四个部分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是利用过去的经验,行之有效地方法,而不是系统的方式去解决。13、课堂上学生看课外书不好好听课,教师没收课外书,这种行为属于负
4、强化X解析:属于惩罚。14、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Y解析:最近发展区的概念。15、道德推理的发展以逻辑思维的发展为前提。Y解析: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16、技能的掌握与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无关。X解析:技能的掌握部分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17、越是困难的问题越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X解析:中等困难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8、遗传素质是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V解析: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19、“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学习策略。X解析:属于学习迁移。2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5、规定:中小学低年级、幼儿园应该建立中低年级幼儿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制度,不得将对晚离学校的中低年级的学生、幼儿学生交予无关人员。V (博程答案为错误,名臣和华图答案为正确)解析:符合法律法规。21、中小学校有权将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开除。X解析: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将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开除。22、教师的教育权利是可以放弃的。X解析:应该是部分权利可以放弃。23、根据我国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如果没有过错则不承担法律责任X解析:教育法律责任的规则原则中有公平责任原则,规定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没有过程都有可能要承担责任。24、某校高二学生王某撕毁图书室一本书的彩图插页5页,学校根据
6、本校的规定对王某进行罚款,学校的这一做法是合法的。X解析: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得设立罚款。25、师德的内涵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X解析:师德的内容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步变化与更新的。26、“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应有内容Y (博程答案为错误,名臣和华图答案为正确)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之一是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7、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Y解析:实践是加强师德修养重要途径
7、。二、单选(45题,每题1分)1.西方教育史上,创立实验教育学的是( D )A、福禄贝尔B、斯宾塞C、裴斯泰洛齐D、梅伊曼和拉伊解析:实验教育学的创始人是梅伊曼和拉伊。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反映了那一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B )A、遗产素质B、环境因素C、学校因素D、个体因素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草生长的丛麻当中,不须扶持就长得挺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白沙和在黑泥里面就同黑泥。这恰恰说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3、在教学中,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过程称为( B )A、课堂气氛B、课堂管理C、课堂凝聚力D、课堂控制、解析:考察课堂管
8、理的概念。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故本题选B。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课堂控制是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和教师自身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约束和调控。在此均不合题意。4、教育要素不包括(B )A、教育影响B、教育形态C、教育者D、学习者解析:教育要素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5、工业社会教育的突出特征是(C )A、阶级性B、封闭性C、生产性D、个别化解析: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之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
9、合,教育的生产性日 益突出。6、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与人类教育共始终的基本功能是( A )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科技功能解析: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与人类教育共始终的基本功能是文化功能。最早开始传递的就是经验和文化,且教育有两大功能,传递知识和传承文化。这里的迷惑选项是政治功能等同于阶级功能,他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不存在。故排除。7、明确规定教育”为谁(国家.)培养人”体现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 A )A、定向功能B、调控功能C、评价功能D、指导功能解析:定向功能即导向功能,确定方向的作用。8、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系列的执行过程,不包括(A )A、教学思想的
10、确定过程B、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C、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D、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解析:教学策略的构成是执行、调控、元认知过程; 思想确定属于教学活动执行之前的环节。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虽然在文字表述方面几经变化,但其基本精神却一以贯之,就是( C)A、坚持社会为本B、始终弘扬个性C、强调人的全面发展D、培养专业人才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建国以来一直坚持全面发展。10.以下不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是( C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学科和教材的特点C、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D、学生的心理特点解析:教学方法选择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科和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C项教学方法改革
11、的需要不会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11.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其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是(A)A、建立专业理想 B、拓展专业知识 C、发展专业能力 D、形成专业自我解析: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发展专业能力,怎样获取知识,把知识变成能力。专业自我侧重于自我的提高。专业理想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人对从事的专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指导人们行动的精神动力。所以这个题选择A.12.在学校的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B)A、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B、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教育关系C、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D、以传承文化为目标的授受
12、关系解析:在学校的师生的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故本题选B。13.从教学内容设计的角度考虑,知识分类不包括( D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条件下知识解析:认知学派把知识的分类除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在上课时候讲过,而且是我们727的一个原题变型题。14. 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不包括(D)A、当前的形势 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生的思想实际 D、德育的方法解析:德育的基本构成,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并列概念。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变化是其制定依据 。15. 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要求( D )A、理论重于实践 B、实践重于
13、理论 C、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析:德育知行统一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统一,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6.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成员不包括( C )A、班主任 B、任课老师 C、学校管理人员 D、学生解析: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成员学生和教师,所以排除C.17.以下关于大班教学说法正确是( D )A、有利于尊重个性、发展个性B、能体现学习中为中心的理念C、符合现代教育开发的潮流D、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与次数有限解析:大班教学是大班额的教学,学员人数较多,所以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与次数有限不利于尊重个性,大多用讲授制,学生的主体性、现代教育开放的潮流体现的并不明显。18
14、.学生在公共社交场合讲话,总是出现发抖、脸红、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的现象,这种心理症状是(D)A、抑郁症 B、强迫症 C、焦虑症 D、社交恐怖解析:恐怖症分为广场恐怖、社交恐怖、单纯恐怖,这里指的是社交恐怖,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1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3-6、7岁儿童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B)、自主感对羞怯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解析:3-6、7岁儿童所需要解决的是主动感对内疚感。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20.对追求成功者相比较,害怕失败者倾向于选择( D
15、)A、比较难的任务 B、比较容易的任务C、难度适中的任务 D、非常难或者非常容易的任务解析: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分为两种动机一个是力求成功,一个是避免失败,力求成功的人选择任务难度为百分之五十,即难度适中。避免失败的一般选择非常难和非常容易的。21.以问题为中心,将知识抛锚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教学模式是(A)A、情景教学 其他选项没有解析:将知识抛锚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即是抛锚式教学模式,也叫做情景教学。22. 如果某学生将“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等原则作为道德判断标准,那么该学生处于道德发展的( C ) (名臣和博呈的答案为C,华图答案为B)A
16、、前习俗阶段 B、习俗阶段 C、后习俗阶段 D、超习俗阶段解析: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尊严与权利维护权威和或秩序道德定向阶段。属于习俗水平。23.学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失败,做了多种努力也不能改变这种失败现状后,表现出不听课、不做作业,成绩极差但遵守纪律的行为特征。这被称为( A ).A、习得性无助 B、自我归因感C、期望效应 D、学习困难解析.“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道德情感内容的是( B )B、幸福感 其他选项没有解析: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道德
17、规范对社会现象的真假、美丑、善恶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的情绪情感体验。按其内容可分为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B选项幸福感主要针对个体的感受,不是针对社会现象表现出的情感,因此,本题选B。25.下列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B )A、看到风景 B、分析问题 C、打字 D、洗衣服解析: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心智技能具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内隐形、简缩性。四选项中,第二选项符合要求。26.学生在掌握金属的一般特性之后,再学习金属铜和铁的性质这种学习称作( C )。A、异联结合学习 B、总结学习 C、类属学习 D、重复学习解析
18、:根据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先学习一般概念,在学习具体的特点就是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27. 儿童能借助小餐具玩过家家游戏,一旦他们手中的餐具被收回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这些儿童的思维处于( B )。(博程答案是A,名臣和华图答案为B)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皮亚杰具体运算阶段已经出现了逻辑思维那么第二个阶段即前运算阶段是通过表象和图像等思维也就是具象思维来感知事物之间的关系。故对应的27岁孩童的特点。前运算阶段。28.每次上新课前老师都会预设问题激发学生,并让学生预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定律“中的( B ).A、效果律 B、准备律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综合知识 12 20 四川 教师 考试 教育 综合 知识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