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全真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密】.doc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全真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全真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密】.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全真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密】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第1题下列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的是()。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增设新税种 C.提高税率 D.发行国债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第2题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称为()。 A.准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纯公共物品 D.自然垄断产品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第3题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报告。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A.资本组成 B.风险资产权重 C.资本标准 D.最高资本要求 【正
2、确答案】:D 【试题解析】: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本组成、风险资产权重、资本标准和过渡期安排。 第4题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 A.出口退税 B.关税壁垒 C.出口配额 D.非关税壁垒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政府常常采取各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对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这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出口退税和出口信贷都属于间接补贴的内容。根据选项可知此题应选A。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是政府对进口贸易干预的主要方式。出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出口商品的出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的制度。限
3、额内商品可以出口,限额外商品不准出口或者予以处罚,显然这不是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 第5题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交易成本的节约 B.外部性 C.市场失灵 D.企业内部可以构造权力制衡机制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第6题关于外部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正的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 B.外部不经济的存在,会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损失 C.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 D.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对
4、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因而缺乏生产积极性,其产出水平就会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而对于那些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边际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于是倾向于扩大生产,其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第7题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不包括()。 A.实现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水平 C.国际收支平衡 D.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第8题当一国经济处于低谷时,经济总量表现为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率为正值,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周期通常被称为()。 A.增长型周期 B.古典型周期 C.大循环 D.长波循环
5、【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第9题我国目前用于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是()。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同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C.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D.企业间交易价格指数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我国目前用于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第10题2008年与2007年相比,某单位职工人数增加10%,工资总额增加21%,则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加()。 A.10% B.11% C.12% D.21%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加百分比=(1+21%)/(1+10%)-1=10%。 第11题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
6、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结论依据的是()理论。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C.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第12题合同虽已成立,但由于不完全具备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因而其是否能够生效还须经权利人的承认才能确定的合同被称为()。 A.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B.效力待定的合同 C.无效合同 D.有
7、效合同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第13题集中趋势的测试,主要包括()。 A.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 B.众数和数值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 D.中位数和众数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集中趋势的测试,主要包括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 第14题某企业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反映的资产总额为840万元、负债总额为552万元,利润表反映利润总额为300万元。那么该企业2008年末所有者权益是()万元。 A.288 B.588 C.540 D.252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知,2008年末,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为840552=288
8、(万元)。 第15题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可靠性 B.谨慎性 C.相关性 D.清晰性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第16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双紧”类型,适合于()时采用。 A.经济中出现严重通货紧缩 B.
9、经济中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C.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 D.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总需求的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紧缩总需求的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第17题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不包括()。 A.经济管理关系 B.市场管理关系 C.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D.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即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第18题编制政府预算时,把
10、支出盘子做得很大而无法完成,这种做法违反了政府预算的()原则要求。 A.可靠性 B.完整性 C.统一性 D.合法性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政府预算的原则包括完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和年度性原则。可靠性原则也称为谨慎性原则,是指各级政府预算必须建立在积极、稳健、可靠的基础之上,有充分而确实的依据,预算数应尽量准确地反映可能出现的结果,保证预算能得到真实可靠地执行。编制政府预算时,把支出盘子做得很大而无法完成,这便违反了可靠性原则。第19题下面是抽样调查的10个家庭的住房面积(单位:平方米):55、75、75、90、90、90、90、105、120、15
11、0,这10个家庭住房面积的方差为()。 A.624 B.589 C.24.26 D.24.27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先算出平均数,再算出每个数值与平均数差的平方,加总求和,再除以总共的家庭数,得方差624。 第20题以下不属于我国分税制改革主要成效的是()。 A.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B.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C.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D.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促进了中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成效包括: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第21题在我
12、国,上级政府按照特定目的将其财政收入转作下级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补助形式,称为()。 A.财力性转移支付 B.横向转移支付 C.一般性转移支付 D.专项转移支付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按照特定目的将其财政收人转作下级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补助形式。主要目的是针对下级政府难以承担的或对周边地区有利的、符合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的项目所给予的支持。这种转移支付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是有条件限制的,因此又可称作“有条件转移支付”或者“可选择转移支付”。 第22题物之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不得有互不相容的两个以上的物权同时存在于同标的物上。这指的是物权的()原则。 A.一物一权原则 B
13、.一权一物原则 C.物权法定原则 D.物权公示原则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第23题根据巴塞尔协义,属于银行核心资本的是()。 A.公开储备 B.资产重估储备 C.呆账准备金 D.货币投放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股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这部分资本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第24题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从理论上讲,可以消除的误差是()。 A.代表性误差 B.登记性误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
14、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首先,误差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登记性误差是调查过程中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消除的。但代表性误差主要是指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这类误差通常是无法消除的,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 第25题在直方图中,对于不等距分组的数据,是用矩形的()来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 A.高度 B.面积 C.宽度 D.中心角度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在直方图中,对于等距分组的数据,用矩形的高度来表示各组频数的分布;对于不等距分组的数据,是用矩形的面积来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 第26题根据分税制体制规定,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
15、)。 A.中央税 B.地方税 C.中央地方共管税 D.中央地方共享税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第27题下列会计处理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的是()。 A.实质重于形式 B.历史成本原则 C.会计主体 D.货币计量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第28题抽样调查与普查等全面调查相比,()。 A.时效性强 B.时效性差 C.时效性完全相同 D.时效性差不多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第29题下列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合同
16、订立过程中 B.一方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责任 C.缔约当事人承担无过失责任 D.造成相对人依赖利益的损失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是缔约当事人必须有过失,C错误。 第30题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方法是()。 A.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B.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C.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问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D.采用问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
17、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我国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应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并将正表中按照直接法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在补充材料中按照间接法计算调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核对。 第31题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支出增长的解释中,提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的是()。 A.皮考克和魏斯曼 B.瓦格纳 C.马斯格雷夫 D.鲍莫尔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在对英国18901955年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第32题如果
18、用,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A.I=S+(T-G)+(M-X) B.I=S+T-G+M C.I=S+(T-G) D.I=S+(MX)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第33题在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中,()是主要特征。 A.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竞争性 D.排他性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中,非竞争性是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正因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若是由于个人没有付费而阻止他的消费,则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 第34题在价格总水平上涨过程巾
19、,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 A.下降 B.不变 C.增加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少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第35题“十一五”期问,北京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这是()。 A.发展速度 B.增长速度 C.平均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题干中的8%是“十一五”期间(共五年)年增长率的一个平均值,所以是平均增长速度。 第36题某年级一、二、三班人数之比属于()。 A.比例 B.比率 C.极差 D.百分比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比率是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第37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物权是法定的,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 B.物权属于支配权 C.物权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 D.物权是相对权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绝对权是与相对权相对的概念,是指权利的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为权利人以外的不特定的一切人的权利,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其他任何人都负有不得非法干涉和侵害权利人所享有的物权的义务。故物权是绝对权。 第38题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A.平衡措施 B.引导措施 C.紧急措施 D.干预措施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实行最高限价是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第39题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即使拥有必要的信
21、息,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这指的是政府失灵表现中的()现象。 A.选民“理性的无知” B.选民“理性的非理性” C.选民“非理性的理性” D.选民“非理性的无知”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选民“理性的无知”和“理性的非理性”是政府失灵的常见表现。所谓“理性的无知是指理性的选民由于不指望自己的一票能够影响选举结果,因而没有动力花费时间和成本去搜寻有关选举的信息。“理性的非理性”是指,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即使拥有必要的信息,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这导致选民往往胡乱投下自己那神圣的一票,根本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
22、偏好,何谈政府根据选民表达的偏好来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呢? 第40题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A.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B.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对数 C.消费函数小于储蓄函数 D.消费函数恒等于储蓄函数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第41题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 A.效益性 B.准确性 C.固定性 D.公开性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第42题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少
23、【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第43题财政收入这一统计指标属于()。 A.相对指标 B.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 D.平均指标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所反映的是对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质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 第44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财政政策的功能的是()。 A.导向功能 B.协调功能 C.分配功能 D.稳定功能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财政政策的功能包括有: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和稳定功能。故应选C。 第45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货币资金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应收账款 【正确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经济基础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全真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密】 经济师 考试 中级 经济基础 预测 试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3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