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与行》考试及答案,最全版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知与行》考试及答案,最全版本.doc(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年国学知与行考试及答案判断题1、儒家被列为九流十家之首。( )2、孔子的思想以“和”为核心。( )3、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继承东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 )4、儒学不仅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 )5、孔子主张学习内容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 )6、范蠡是越王勾践时的大将军。( )7、吕端是南宋时的贤臣。( )8、伯夷与叔齐是殷朝末年人。( )9、伯夷与叔齐是亲密朋友关系。( )10、蒋琬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臣。( )11、“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是对老师学问的赞美与推崇。( )12、论语乡党中言“唯酒无量”是指孔子酒量惊人。( )13、论语中认为,学诗可以培养集体观念
2、。( )14、“过犹不及”出自道德经。( )1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孟子。( )16、“吾日三省吾身”出自颜回之口。( )17、“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语出孟子。( )18、“逝者如斯夫”中逝者是指死去的先烈。( )19、“过犹不及”是指事情做过了头就不好了。( )20、“脍不厌细”是指鱼肉不嫌切得细。( )2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自论语乡党。( )2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出自论语子罕。( )23、孔子是在楚国闻韶乐。( )24、孔子认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父母在”,都应“不远游”。(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后半句是指小人总是忧愁不安。( )26、论
3、语子罕中提到,孔子有固执己见的毛病。( )27、佾是指古代的舞蹈,每行八人为一佾。( )28、“君子周而不比”是指君子不喜欢与人比较。( )29、“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语出子路。( )30、“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 )31、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3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 )33、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34国学是指过去的学问。( )35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36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其中以经部、史部为主。( )37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
4、的学问。( )38国学一词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的学术名词。( )39训诂学是中国人做学问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40国学是中国人的性命之学。( )41诸子百家思想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 )42国学主要是文献之学。( )43国学中的每一种学问都有不完美之处。( )44道家与道教本质上是一回事。( )45不了解儒家就不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与精神源泉。( )46现如今,我们可以将国学精神搬来作为时代精神。( )47近代陈独秀曾提出“整理国故”以“再造文明”。( )58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知识共同体。( )49文学性较强是孟子的一大特色。( )50孟子仍是语录体著作。( )51孟子认为“人皆
5、可以尧舜”。( )52“仁者无敌”一词出自论语。( )53孟子认为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54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55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56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57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 )58庄子为春秋时宋国蒙城人。( )59庄子所持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 )60庄子具有通达的生死观。( )61庄子主张在精神上逍遥自在
6、,但在形体上需要有所约束。( )62庄子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 )63司马相如是今天湖北人。( )64一个人的成就是可以由他的生活态度来决定的。( )65庄子认为不应该勉强别人去成功。( )66道家主张削弱人的个性,以求得人的共性上的和谐。( )67儒家强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68庄子从不借鉴儒家的观点来阐明自己的主张。( )69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 )70韩非子是春秋时期韩国人。( )71“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之外,再加乐经。()72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73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
7、理论基石。()74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7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76老子指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揭示了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77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7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79.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被尊为“亚圣”,他们合称孔孟。()80.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81.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
8、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8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8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了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84.二十八星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和南方朱雀七宿()85.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8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87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88古时,不同的朋友关系,
9、有不同的称谓: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89.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90.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91.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92.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93科举中“连中三元”指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94康熙
10、字典是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为书名的著述。()95.“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96.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9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9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一、判断题1“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之外,再加乐经。()2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X)3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X)4论语是孔子门人记
11、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6老子指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揭示了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7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9.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被尊为“亚圣”,他们合称孔孟。()10.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11.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
12、能半途而废。()1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了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14.二十八星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和南方朱雀七宿(X)15.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1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X)17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18古时,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
13、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19.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0.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X)21.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X)22.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X)23科举中“连中三元”指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24康熙字典是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
14、字典”为书名的著述。()25.“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X)26.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2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2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2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创始人。 ()3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 ()4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5孟子的性
15、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 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7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 () 8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 ()9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 ()10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单选题A 1、孔子是春秋时( )国人。A、鲁 B、齐 C、燕 D、韩C2、大学和中庸是( )中的两篇。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国风D3、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原与 并称“六经”。A、论语 B、道德经 C、国风 D、乐经B4、孔子非常
16、喜欢 ,甚至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A、诗 B、易 C、书 D、乐A5、儒家以( )为人生追求的目标。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经世致用 C、博古通今 D、经邦济世B6、在教育的基本方法上,孔子主张( )。A、三人行,必有我师 B、因材施教 C、文、行、忠、信 D、好为人师B7、“君子不器”的含义是( )。A、君子不应被器重 B、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单一功能C、君子应当被器重 D、君子不是器皿,不是摆设C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中,北辰是指( )。A、北斗星 B、北方的星空 C、北极星 D、北方的星辰D9、“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中,弟是指( )。A、敬爱父母 B、敬爱师长 C、友爱弟弟
17、D、敬爱兄长D1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A、不逾矩 B、谨而信 C、不贰过 D、思无邪A11、“德不孤,必有邻”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A12、“不迁怒、不贰过”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D1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 )。A、论语乡党 B、论语先进 C、论语子罕 D、论语泰伯 B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A、光阴如梭 B、不舍昼夜 C、光阴如晦 D、不曾停留D15、论语泰伯有言:兴于 、立于 、成于 。( )A、乐、礼、诗 B、诗、乐、礼 C、礼、乐、诗 D、诗、礼、乐B16、往者不可谏,( )。A、切问而
18、近思 B、来者犹可追 C、来者不可举 D、道听而途说C17、“吾日三省吾身”出自( )。A、孔子 B、孟子 C、曾子 D、荀子B18、有子曰:“( )之用,和为贵”。A、仁 B、礼 C、信 D、勇D19、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 )。A、忍 B、仁 C、和 D、恕B20、“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说的是( )的典故。A、秦穆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晋文公C21、“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为( )时期宰相。A、东晋 B、西晋 C、北宋 D、南宋A22、孝弟也者,其为( )之本与。 A、仁 B、义 C、礼 D、智B23、孔子说的“不迁怒、不贰过”,是指哪个
19、弟子?( )。A、子贡 B、颜回 C、子路 D、子由A24、子曰:“( )之为德也,其至矣乎!”。A、中庸 B、仁义 C、忠孝 D、孝弟C25、林语堂在其1937年版的 中,把中庸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的最高典型而大加称赞。A、人生的境界 B、论语译注 C、生活的艺术 D、求知的渴望A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出自( )。A、程颐 B、孔子 C、程顾 D、朱熹27、“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出自( )。A、石涛 B、郑板桥 C、唐寅 D、朱耷28、“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中,啮雪是指( )。A、精神上的超升 B、技法上的精进 C、人格上的完善 D、意念上的执着29、“吕端大事不糊涂”典出( )
20、。A、宋太祖 B、宋高祖 C、宋太宗 D、宋江30、蒋琬是三国时期( )的名臣。A、魏国 B、蜀国 C、吴国 D、晋国3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 A官府 B.学校C.家庭D.社会3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34、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35、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1、。”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 )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36、孔子在( )上主张“仁者爱国”,“克己复礼”。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37、下列名言属于孔子说的是( )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思想出自( ) A.学记 B.论语C.四书集注D.孟子39、反映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主要言论是( )A.有教无类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知之为知之,
22、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4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 )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择其好者而从之,其不好者而改之。C.选其善者而跟之,其不善者而更之。 D.择其善者而学之,其不善者而更之。42、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 )治天下”的名言。 A.论语B.荀子C.孟子D.韩非子43、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
23、以语上也。” 反映了孔子提倡一种( )的教学方法。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诱导 D.有教无类44、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是“六艺”,“六艺”指的是( )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易春秋C.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D.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45、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 )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46、古人认为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得( )A.安详 B.怨恨 C.愤懑 D.欢快47、“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 )A.论语 B.荀子 C.春秋 D
24、.中庸48、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49、诗曰:“夙夜匪解。”是什么意思?( )A.从早到晚都在解题。 B.从早到晚都不懈怠。C.早出晚归 D.早上和晚上都没有时间。50、子曰:“好学近乎( )”。A.仁B.智 C.知 D.勇51、( )为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林则徐52、孟子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 )。A、子由 B、子思 C、子路 D、孔融53、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发展为( )学说。A、法治 B、人治 C、仁政 D、德政54、孟子的“( )”是他仁政学说的基
25、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A、性善论 B、性恶论 C、人性自利 D、仁的思想55、孟子一书在( )时正式被列为“经”。A、东汉 B、西汉 C、北宋 D、南宋56、典故“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A、孟子 B、论语 C、中庸 D、战国策57、成语“仁者无敌”出自( )。A、孟子 B、论语 C、中庸 D、战国策58、下列孟子认为最为重要的是( )。A、君主 B、军队 C、人民 D、社稷5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A、孟子梁惠王上 B、孟子滕文公下 C、孟子离娄下 D、孟子尽心下6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出自( )。A、尚书太甲中 B、孟子滕文公下 C、论语子张 D、孟子尽心下61
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 )A.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6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3、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A.是非之心 B.进退之心 C.悲喜之心 D.善恶之心64、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 )。A.义 B.仁 C.礼 D.智65、孟子以( )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A.人性恶B.人性善C.人性无善恶D
27、.人性有善恶66、孟子认为( )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A.教育B.政治 C.经济D.军事67、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以这则“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 )的重要性。A.巩固性 B.启发性 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68、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 )A.智之端B.仁之端C.义之端D.礼之端6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此话意在强调成大事者,应该( )A.专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 D.深造自得70、孟子认为有无
28、( )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A、知识 B、先天善良本性C、才能D、财富A7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 )。A、庄子渔父 B、庄子天下篇 C、庄子杂篇 D、庄子秋水c72、庄子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 )。A、失宠 B、失窃 C、失志 D、死亡c73、在其妻死后能“鼓盆而歌”的人是( )。A、孟子 B、老子 C、庄子 D、韩非子d74、“东施效颦”的故事出自( )。A、战国策 B、孟子 C、道德经 D、庄子a75、在鲁迅与庄子中对庄子进行高度赞扬的作家是( )。A、郭沫若 B、瞿秋白 C、刘心武 D、茅盾b76、认为“寓言成为一种文艺,是从庄子开始的”人是( )A、郭沫若 B、闻一多
29、C、刘心武 D、茅盾c77、庄子名句“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中,“指”的意思为( )。A、指导 B、手指 C、油脂 D、旨在a78、犹太人世代相传的箴言是:( )是最可靠的财富。A、知识 B、道德 C、权力 D、宗教c79、司马相如为( )时人。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a80、庄子云:“无迁令,无劝成,过度无益。”其中无迁令是指( )。A、改变法令 B、无法下达命令 C、执行命令而不改变 D、勉强下达命令a81、马援之女“马皇后”为( )的皇后。A、汉明帝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章帝c82、在汉明帝的马皇后之言行上,我们看到了( )。A、私欲 B、偏爱 C、无私
30、的爱 D、暴戾b83、庄子中“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权”是指( )。A、权利 B、变通 C、权力 D、特权b84、庄子说剑中,庄子向( )说剑。A、赵平王 B、赵文王 C、宋平王 D、宋襄王a85、庄子德充符中,与孔子门徒一样多的人是( )。A、王骀 B、王充 C、常季 D、子由a86、荀子是韩非子的( )。A、老师 B、同学 C、学生 D、没有关系b87、秦相李斯是韩非子的( )。A、老师 B、同学 C、学生 D、没有关系c88、韩非子的学术思想服务的对象是( )。A、农民 B、商人 C、帝王 D、军队c89、韩非子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这个后来被称作是心理学上的( )。A、挫折反应
31、B、晕轮效应 C、补偿反应 D、门面效应C90、将韩非子“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称作是心理学上的补偿反应的人是( )。A、茅盾 B、鲁迅 C、钱钟书 D、巴金D91、下列不属于法家的代表性人物的有( )。A、韩非子 B、商鞅 C、申不害 D、太子丹B92、在法家中,商鞅重视的思想是( )。A、术 B、法 C、势 D、说A93、在法家中,申不害重视的思想是( )。A、术 B、法 C、势 D、说C94、在法家中,慎到重视的思想是( )。A、术 B、法 C、势 D、说A95、韩非子是一部( )学巨著。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社会A96、韩非的思想博大精深,涉猎广泛,但其核心思想是(
32、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社会B97、韩非的思想渊源颇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家思想。A、儒 B、道 C、法 D、墨A98、韩非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进化论 B、人性论 C、治国论 D、宿命论B99、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 )。A、社会进化论 B、人性论 C、治国论 D、宿命论A100、韩非认为不同时代拥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上古时期主要是( )。A、道德 B、智谋 C、气力 D、法制B10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A官府 B.学校C.家庭D.社会C102
3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D10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 A.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D104.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D.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A105.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A.是非之心 B.进退之心 C.悲喜之心 D.善恶之心B106.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
34、A.义 B.仁 C.礼 D.智A10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B108.孟子以()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A.人性恶B.人性善C.人性无善恶D.人性有善恶A109.孟子认为()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 A.教育B.政治 C.经济D.军事B110.孔子在()上主张“仁者爱国”,“克己复礼”。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C11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以这则“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的重
35、要性。 A.巩固性 B.启发性 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B112.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 A.智之端B.仁之端C.义之端D.礼之端A113.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最根本的是( )。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B114.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 )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A.墨子 B.孔子 C.韩非D.老子B11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此话意在强调成大事者,应该() A.专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 D.深造自得C116.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
36、识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的思维方法。 A.注重“积”“渐”B.闻、见、知、行结合 C.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D.“虚壹而静”,专心有恒D117.下列语句,哪一句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B.博学于文,约之以礼。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性相近也,习相远也。B1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思想出自( ) A.学记 B.论语C.四书集注D.孟子A119.反映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主要言论是( )A.有教无类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B12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
37、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A1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择其好者而从之,其不好者而改之。C.选其善者而跟之,其不善者而更之。 D.择其善者而学之,其不善者而更之。C122.()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的。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锲而舍之,朽木不
38、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A123.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治天下”的名言。 A.论语B.荀子C.孟子D.韩非子D124.学记用()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B125.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反映了孔子提倡一种()的教学方法。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诱导 D.有教无类A126.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是“六艺”,“六艺”指的是()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易春秋C.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
39、御D.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B127.( )体现了荀子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A128.先王治乐的原因是( ) 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 B.教人民欣赏音乐 C.给人民带来快乐 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C129.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 ) A.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 B.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 C.善民心,易风俗 D.提升国家形象C130.“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的意思是( ) A.人生很平静,这是上天注定的B.人生没有大起大落 C.人出生没有情欲,这是天赋予的本性D.人生的情欲是由上天注定的B131.乐宜适中,乐强调过分了就会( ) A.使人疏离不相亲B.使人随便放浪C.协和感情D.使人平和安静B13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B133.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C134.“立大学以教国,设庠序以化于邑”中的“庠序”是指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