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统一措施(试用版).doc
《结构统一措施(试用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统一措施(试用版).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Structural Unified Technical Measures(Residential Building)(试用版)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HONG KONG HUA YI DESIGNING CONSULTANTS (S.Z.) LTD.2015年01月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目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11.1 编制依据11.2 适用工程11.3 使用注意事项1第二章 设计一般规定32.1 工程概况32.2 设计依据32.3 结构选型与布置原则32.4 结构抗震设计42.5 材料5第三章 荷载73.1 面荷载73.2 线荷载10第四章 计算分析
2、124.1 计算模型124.2 计算参数134.3 结果分析23第五章 构件设计265.1 梁设计265.2 板设计295.3 框架柱设计315.4 剪力墙设计335.5 其他构件设计37第六章 地基基础与地下室设计386.1 基础选型386.2 基础设计386.3 抗浮设计416.4 地下室外墙设计426.5 地下室底板设计436.6 地下室楼板设计446.7 地下室其他设计要求44附录A 结构专业施工图校对单46第一章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1.1 本措施以现行规范、行业规程及政府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结合我司设计实践经验编制。1.2 适用工程1.2.1 本措施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
3、度地区,采用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多、高层住宅设计。1.3 使用注意事项1.3.1 本措施为公司对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统一标准,具体项目实施时专业负责人应根据相应技术资料并结合本措施相关内容编写该工程的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参数信息表、荷载信息表用以指导工程设计。1.3.2 执行本措施时,应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施工技术、当地常用做法、审图单位要求以及甲方提供的设计指导书等条件。当上述条件与本措施矛盾时,应由专业负责人提出,经审核、审定同意后方可调整。1.3.3 本措施附录A结构专业施工图校对单内容为设计人自校、校核人校对清单,设计人、校核人应根据设计图纸逐条核查,
4、签字确认后交专业负责人归档。1.3.4 本措施条文引用设计规范时,规范名称简写如下:【1】混凝土结构规范GB 50010-2010,简称砼规【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简称荷规【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简称抗规【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简称高规【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简称地规【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简称桩规【7】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简称异规【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简称人防规范【9】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5、技术规程DBJ 15-92-2013,简称广高规【10】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简称广地规【11】深圳市标准: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 01-2010,简称深地规第二章 设计一般规定2.1 工程概况2.1.1 应按项目情况描述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号、工程地址、工程规模、工程概述、工程类型等)。2.2 设计依据2.2.1 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和规定(包含国家规范、行业规程、地方标准、标准图集等)。2.2.2 列举相关专业资料(包含华艺公司住宅设计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甲方提供的设计指导书、地勘报告、安评报告等)。2.2.3 自然条件 1 根据地勘报告描述
6、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包括场地土的类型、场地类别、地下水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抗浮设计水位); 2 风、雪荷载(包括基本风压、场地粗糙度、基本雪压等); 3 地震动参数(包括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特征周期值等);注:项目有提供安评报告时,小震设计按安评报告与规范反应谱取包络值,中、大震设计应按规范取值。 4 结构设计标准(包括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类别、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等); 5 场地环境类别(室内外及地上地下的环境类别)。2.3 结构选型与布置原则2.3.1 结构选型1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应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剪力
7、墙体系,塔楼局部因建筑功能需要时可采用设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墙结构;建筑功能有转换要求时可设计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公寓形式的高层塔楼可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塔楼以外的裙楼和地下室可采用框架结构;2 多层住宅结构设计可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对于使用品质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如别墅、洋房等)可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或者异形柱框剪结构体系;2.3.2 结构布置原则1 竖向构件布置应充分结合建筑平立面,除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外,应尽量保证空间的使用效果,竖向构件尽可能布置在建筑隔墙内,优先采用L型翼缘墙和T型墙,尽量不用和少用一字墙;2 竖向构件在满足承载力和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应以50mm为模数
8、沿高度分段适度变收截面;3 客厅、餐厅等独立空间内尽量不露梁或将梁线凸出在相对次要一侧,无特殊要求时户内空间的主次顺序为:客厅、餐厅走道主卧次卧厨厕其他空间; 4 结构外周圈门窗处以及阳台边沿的梁高应结合建筑立面造型及楼板面层厚度确定;5 出屋面的楼电梯间及屋顶构架的竖向构件尽量采用下层结构墙柱,当建筑功能及造型要求需要设置出屋面柱或是梁上抬柱时,该柱应满足相同抗震等级框架柱的构造要求,柱最小尺寸不得小于200mmx500mm,且配筋应予以加强。2.4 结构抗震设计2.4.1 结构体系应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并使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性能尽量相近;一般可控制结构在两个主轴的第一平动周期
9、相差不大于20%,当差异较大时,应对主要抗侧力构件的布置进行调整。2.4.2 抗震设计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扭转效应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扭转周期比及扭转位移比宜符合规范要求;当个别楼层的最大水平位移角不大于规范规定限制的40%时,可适当放松扭转位移比限值至1.6;扭转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要调整结构布置时,一般采用加强周边结构构件来提高抗扭刚度。注:1. 广高规对周期比无要求 2. 根据广高规当楼层的最大水平位移角不大于规范规定限制的0.5时,A级高度建筑可适当放松扭转位移比限值至1.82.4.3 塔楼与裙楼相连成为同一抗震单元时,抗震等级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 当塔楼的抗震等级高于裙楼时,塔楼相关
10、范围内(塔楼周边外延三跨且不小于20m)裙楼区域抗震等级按塔楼的抗震等级;2 裙楼的抗震等级高于塔楼时,裙楼高度范围及其上一层的塔楼按裙楼的抗震等级。注:裙楼抗震等级高于塔楼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裙楼面积较大、较高且采用框架体系;对于此类裙楼可利用楼电梯间设置剪力墙而形成框剪结构,从而降低裙楼的抗震等级。2.4.4 变形缝设置 1 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平面较长且体型复杂时,宜在单元间设置抗震缝,尽量形成长度较小、平面规则的结构抗震单元; 2 对裙楼使用功能影响不大时,宜在裙楼与各塔楼间设置抗震缝,以避免形成超长大底盘多塔楼结构;3 地下室一般不设伸缩缝,但当地下室面积较大或存在平面不规则、狭长等薄
11、弱部位时应有可靠措施控制楼板及侧墙的裂缝,减少超长混凝土构件温度作用下的不利影响(超长地下室抗裂措施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 2.4.5 上部结构嵌固部位应由地下室结构的整体性和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比来确定。 1 在确定嵌固部位时,楼层侧向刚度比计算不考虑土对地下室侧墙的约束作用;2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配筋率不宜小于0.25%。2.5 材料2.5.1 住宅建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采用C30C60,一般情况下,竖向构件采用C30C60,梁、板采用C30C40,转换层C40C60。2.5.2 地下室底板
12、、梁板及侧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C40。2.5.3 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C10,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砌体填充墙构造柱、圈梁及过梁钢筋采用三级钢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2.5.4 为节约钢材用量,推进节能减排,国家相关文件已将HRB335、HPB235热轧钢筋产品列为淘汰类;设计时尽量采用HRB400、HRB500高强钢筋,不同工程可根据不同区域钢筋市场供应情况与甲方商定。2.5.5 地下室、转换层及未来存在改造可能的区域的楼板不应采用CRB550冷轧带肋钢筋。第三章 荷载3.1 面荷载表3.1 面荷载取值参考(自动计算板自重;H为结构标高)类别活荷载标准值(
13、kN/m2)楼面附加恒载标准值(kN/m2)备注(建筑做法仅供参考,应以实际工程为准)1客厅、餐厅、卧室、书房2.01.550厚面层:0.0520=1.0板底抹灰及吊顶:0.52 卫生间(H-0.05)无浴缸:2.52.1平均80厚面层:0.0820=1.6板底抹灰及吊顶:0.5有浴缸:4.02a卫生间(H-0.35)无浴缸:2.56.250厚面层:0.0520=1.0回 填 层:0.3314=4.62板底抹灰及吊顶:0.5(回填建议为陶粒混凝土,容重一般不大于14kN/m3)有浴缸:4.02b有分隔的蹲厕公共卫生间(包括填料、隔墙)8.0-以实际做法为准3厨房(H-0.05)2.02.1平均
14、80厚面层:0.0820=1.6板底抹灰及吊顶:0.54阳台(H-0.10)2.52.5平均100厚面层:0.120=2.0板底抹灰及吊顶:0.5 3.5人员集中时5电梯厅、楼梯间前室3.51.550厚面层:0.0520=1.0板底抹灰及各专业吊顶:0.56平屋面不上人:0.5按实际情况计算,且不小于5.5kN平均100厚面层:0.120=2.0找坡层:0.2514=3.0板底抹灰及吊顶:0.5(回填建议为陶粒混凝土,容重不大于14kN/m3)上人:2.0屋顶花园:3.0有冷却塔屋面4.07商场3.52.050厚面层:0.0520=1.0板底抹灰及各专业吊顶:1.08楼梯3.510.0(PM模
15、型中楼板厚度应输入为零;多跑楼梯应按实际情况考虑)以楼梯间净宽2500,层高3000为例:梯板厚度170+踏步高度167+面层厚度30+板底抹灰+100厚隔墙:踏步宽260 25(0.167/2+0.17/cos32.7)=7.1,200.03(1+0.167/0.26)=1.0,板底抹灰等:0.3,100厚隔墙:1.7,一共10.0(仅用于梯板范围内,未含休息平台)9设备机房通风、电梯机房7.03.0100厚面层:0.120=2.0板底抹灰及各专业设备:1.0发电机、水泵房、变配电:10.0制冷、空调机房8.0较轻设备用房:5.010地下一层车库、汽车坡道4.0/2.5(双层机械停车取5.0
16、)3.0100厚面层:0.120=2.0板底抹灰及管线:1.011地下室顶板:室外花园部分 4.0(花园荷载)1.2m建筑做法:23.01.5m建筑做法:28.51.8m建筑做法:34.0覆土重:(建筑做法-0.1)18约100厚面层做法:0.120=2.0板底抹灰及各管线:1.012电梯井道下有人到达房间的顶板5.0-以实际做法为准13自动扶梯详相关厂家资料或参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P14页注: 1 SATWE输入板单元上有隔墙时恒载应增加,增加值=墙总重板面积,对于楼板配筋计算,应按弯矩等效原则复核; 2 应与建筑专业仔细核对面层做法是否与“备注”相同,如果不同时,应调整
17、恒载计算值; 3 冷却塔、发电机等重型设备应单独计算荷载;4 设备基础荷载另计; 5 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 计算楼板时,宜根据板跨按荷规表5.1.1取值,并按荷规附录B进行折减,应按塑性板设计。 计算楼面梁(十字或井字布置),墙,柱时宜根据梁跨按荷规表5.1.1取值,并按荷规5.1.2条及附录B进行折减。 计算楼面梁(单向布置)时,宜根据板跨按荷规表5.1.1取值,按荷规5.1.2条及附录B进行折减。具体取值可参考下表:括号内数值为计算楼板时消防车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取值;括号外数值为结构整体计算(梁及墙、柱)时消防车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取值。表3.1.5 消防车等效荷载建议取值(适用于十字或井字梁布置
18、时)梁跨(板跨)m折算土厚=0.5m折算土厚=1.0m 折算土厚=1.5m 折算土厚=2.0m6.06.0(3.03.0)20.0 (33.3)20.0 (30.8)20.0(27.7)18.4(23.5)6.06.0(3.53.5)20.0 (31.1)20.0 (29.4)20.0(26.3)18.4(22.6)6.06.0(4.04.0) 20.0 (28.8)20.0 (27.9)20.0(24.9)18.4(21.6)6.06.0(4.54.5) 20.0 (26.8)20.0 (26.2)20.0(24.1)18.4(21.0)6.06.0(5.05.0)20.0 (24.8)20
19、.0 (24.5)20.0(23.3)18.4(20.3)6.06.0(5.55.5)20.0 (22.4)20.0 (22.3)20.0(21.7)18.4(19.4)6.06.0(6.06.0)20.0 (20.0)20.0 (20.0)20.0(20.0)18.4(18.4) 6 施工荷载高层地下室顶板宜考虑10kN/m2、多层室内(一般指住宅楼平面范围内)及裙房屋顶宜考虑5kN/m2;且均不应小于正常使用时楼面活荷载;施工荷载的分项系数可取1.0。其与覆土、消防车荷载及人防荷载不能同时考虑。施工单位有特别要求时,应作施工阶段的构件承载力验算(如转换层施工时,对下一层楼板的作用)。 7
20、屋面荷载一般屋面顶花园、地下室顶板为景观绿化时,其覆土容重承压时按18kN/m3,计算,抗浮时宜按1214kN/m3计(覆土厚度较小时取小值)算。当有大型构筑物、景观小品或树木时,须另外计算。屋面找坡时,找坡填料应在图中注明(一般按陶粒混凝土,容重不大于14kN/m3计算)。 8 电梯吊钩及电梯基坑荷载根据厂家产品规格定,并注意电梯机房内有支撑轿厢正常运转的钢梁,应按厂家资料输入支承钢梁的结构构件的集中荷载。3.2 线荷载表3.2 线荷载取值参考材 料厚度(mm)砌体容重(kN/m3)核算(kN/m2)备 注(建筑做法以实际工程为准)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1009.01.7按每侧20mm面层200
21、9.02.6GRC板600.4仅考虑刮腻子外墙外墙加气混凝土砌块2009.02.6按每侧20mm面层(水泥砂浆,涂料,斩假石,水刷石,干粘石外墙面)2.8外墙30mm面层,内侧20mm面层 (马赛克,面砖外墙面)3.5外墙5060mm面层,内侧20mm面层(花岗石外墙面,仅用于建筑高度3m以下)灰砂砖20018.04.4按每侧20mm面层(水泥砂浆,涂料,斩假石,水刷石,干粘石外墙面)4.6外墙30mm面层,内侧20mm面层 (马赛克,面砖外墙面)5.5外墙5060mm面层,内侧20mm面层(花岗石外墙面,仅用于建筑高度3m以下)混凝土空心小砌块20012.03.2按每侧20mm面层(水泥砂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统一 措施 试用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