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局域网设计局域网间通信技术.ppt
《第6章局域网设计局域网间通信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局域网设计局域网间通信技术.ppt(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局域网设计与组网实用教程,总 目 录,第1章 局域网概述 第2章 深入理解局域网体系结构 第3章 局域网设计-万兆以太网技术 第4章 局域网设计-VLAN和WLAN 第5章 局域网设计-实现局域网互联的协议 第6章 局域网设计-局域网间通信技术 第7章 局域网设计-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设计,总 目 录,第8章 局域网设计-网络安全设计 第9章 局域网组网-布线与设备连接 第10章 局域网组网-Windows2000服务器安装 与管理 第11章 局域网组网-Windows XP工作站安装 与管理 第12章 局域网组网:宽带接入Internet,第6章局域网间通信技术,6.1通信技术分类6.2ADS
2、L接入网6.3帧中继传输网6.4异步传输模式和局域网仿真6.5第三层交换6.6通信网设计习题,第6章局域网间通信技术,读者从前面章节的介绍中知道,局域网解决了近距离计算机联网的问题。局域网内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由Hub和LAN交换机等局域网技术设备解决。但是,当相距较远的局域网要互联时,局域网的通信技术就不适用了。因为,局域网通信技术不能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例如,双绞线以太网的主机与Hub/LAN交换机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100m。即使采用光纤作为通信介质,最先进的万兆以太网的传输距离也只能达到40km,不能满足国家级和洲际联网的需要。因此,当相距较远的局域网联网时,需要采用支持远距离通信的技术解决
3、局域网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这些技术构成了互联网(internet)中的通信网,它与局域网的关系如图6-1所示。,图6-1局域网+通信网构成互联网,6.1通信技术分类,当前,根据通信技术在数据通信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分为接入网技术和传输网技术。接入网负责把局域网连接到传输网,局域网用户的数据通过接入网汇集到传输网,由传输网发送到远程目的主机所在的接入网,再由当地的接入网发送给目的主机。传输网负责长距离传送接入网汇聚来的大量数据,它一般不直接与局域网主机连接。,6.1.1接入网技术,(1)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y Network,PSTN)(2)综
4、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ISDN)(3)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DDN)(4)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6.1.2传输网技术,(1)X.25分组交换网(Packet Switched Network)。(2)帧中继(Frame Reley)(3)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witched Multi-bit Data Service,SMDS)(4)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接入网和传输网在在互联网中的分布如图
5、6-2所示。,图6-2互联网通信技术分布,广域网,在早期文献中,接入网和传输网技术被统称为广域网技术,因为它们用于组建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6.2ADSL接入网,我们介绍当前比较先进的ADSL接入网技术。当前ADSL作为Internet用户宽带上网的接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节介绍ADSL技术特性、ADSL协议栈及其组网结构。,6.2.1ADSL技术特性,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它是数字用户线路的一种技术。ADSL之所以被称为不对称,是因为它允许下行信息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上行信息传输
6、速率这种特性使得ADSL技术非常适用于Internet访问、远程LAN访问和视频点播等应用环境。因为,这些应用的用户要从网上下载大量信息,而用户发送给网络的信息很少。,续,ADSL支持的上行传输速率是16898kbit/s,而下行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58Mbit/s。在1.5Mbit/s下行传输速率下,传输距离可以达到5.5km,在68Mbit/s下行传输速率下,传输距离可以达到3.03.5km。ADSL另一个优点是,它仍然使用原来PSTN的一对铜质电话线(双绞线)就可完成双向传输。,DSL还包括以下几种:,(1)速率自适应ADSL(RADSL)(2)高比特率数字DSL(HDSL)(3)单线D
7、SL(SDSL)(4)超高比特率DSL(VDSL),6.2.2ADSL协议栈,ADSL涉及的协议栈如图6-3所示。,图6-3点到点和DSL协议结构,说明,从ADSL支持的物理层协议可知,ADSL支持10BASE-T、RS-232和V.35接口,用户计算机通过以太网10BASE-T双绞线、RS-232并行信号线或V.35信号线连接到ADSL适配器(调制解调器),从而与接入网连接。,续,从ADSL支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可知,终端用户设备可以通过ADSL调制解调器与帧中继网络设备连接(即接入帧中继网络),或者与使用点到点协议(PPP)的通用设备连接,而且,ADSL还支持用户设备与使用LAPB(Link
8、 Access Procedure,Balenced:平衡式链路接入规程)的设备连接(即接入X.25分组交换网)。,续,从ADSL支持的网络层协议可知,在终端用户设备上可以运行流行的基于IP或传统X.25协议的高层应用。尤其是现在基于IP协议的应用越来越多,例如Internet、IP电话、电视会议等。因此ADSL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应用前景。,6.2.3ADSL组网结构,组建ADSL接入网需要以下两类设备:(1)一类是用户端设备,主要包括ADSL Modem和POTS分隔器。(2)另一类是中心节点设备,主要包括POTS分隔器和DSL接入复用器(DSLAM)。ADSL网络结构如图6-4所示。,图6
9、-4 ADSL接入网(阴影部分),说明,ADSL Modem的作用是将用户设备送来的数据信息(IP数据报或是MAC帧)封装成PPP帧格式,经ADSL调制电路调制成适合在铜质双绞线上远距离传输的模拟信号,然后经双绞线进行传输。或者进行相反操作。POTS分隔器的功能是将来自ADSL Modem的模拟信号和来自电话机的语音信号合成在一起,通过铜质双绞线进行传输。或者反过来将铜质双绞线的信号分隔为语音信号和ADSL Modem调制后的模拟信号,分别送给电话机和ADSL Modem。,续,DSLAM把ADSL接入网与公共数据网或模拟电话网(如PSTN)连接在一起,它主要功能有两个:(1)ADSL接入:D
10、SLAM一般都内嵌多个ADSL Modem,可以同时接入多个ADSL访问。(2)接入服务复用:将同时接入的多个ADSL访问复用到公共数据网络,如Internet、帧中继或是中心LAN。,6.3帧中继传输网,我们介绍当前应用广泛的帧中继技术。本节介绍帧中继技术特性、帧中继协议栈、LAPF核心功能以及帧中继数据的寻址。,6.3.1帧中继功能特性,早期传输技术由于控制功能复杂等原因,导致节点设备工作较为繁重,传输时延较大。帧中继网络在传输用户数据时,仅使用了早期技术标准的核心功能,将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功能都去掉了。因此,帧中继的性能比早期技术(例如X.25分组交换网)要高。帧中继对早期技术的简化是只
11、采用了面向帧模式的链路接入规程(Link Access Procedure for Frame-mode Bearer Services,LAPF)的核心功能。LAPF的核心功能包括实现用户数据传输所必需的数据链路层控制功能。,基本功能:,(1)帧分界、对准和标志字段的透明传输:帧中继系统必须提供在数据链路中对帧进行分界和对准服务,必须用标志字段来标明帧的开始和结束。(2)虚电路复用和分离:帧中继系统通过帧中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字段对虚电路进行复用和分离。,续,(3)信息流的字节取整:帧中继系统在二进制0插入之前和二进制0位删除之后,必须对帧进行检测,保证帧长度是整数字节。(4)有
12、效长度检测:帧中继系统必须对帧的长度进行检测,保证帧长度在系统的有效长度之内。系统的有效长度在标准中没有定义,由系统在实现时确定。,续,(5)错误检测:帧中继系统必须能够检测出帧传输过程中发生的传输错误、帧格式错误和操作错误,这种功能通过帧校验序列(FCS)字段实现。帧中继支持多种接入网,而且接入速率很高。因此在各种技术中,帧中继经常被用户选作远程局域网之间互联的传输技术。,6.3.2帧中继协议栈,帧中继技术除了删除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等复杂控制功能以外,还采用了一种有别于早期技术的做法,即把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分别用不同的逻辑通道传输。因此,帧中继协议结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控制协议,另一部分是
13、用户接入协议。这一特点可以从帧中继网络协议结构(图6-5)中看出。,图6-5帧中继网络协议栈,续,控制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在帧中继网络中建立用于传输用户数据逻辑通道,即交换虚电路(Switched Virtual Circuit,SVC)。用户接入协议的功能是通过交换虚电路完成数据传输。,问题,SVC用于传输用户数据,而SVC是控制协议建立的,那么用于建立SVC的控制信息在什么逻辑通道上传输呢?回答是:控制信息在专用的逻辑通道上传输,这种逻辑通道属于永久虚电路(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PVC)。它们通过人工建立,在帧中继网络系统初始化时就存在了。PVC不但可以传送控制信
14、息,也可以传送数据信息。,说明,从帧中继网络协议栈中可以看到,由于帧中继的物理层支持I.430/I.431和V.35,所以ISDN(I.430/I.431)和支持V.35标准接口的线路,例如DDN点对点专用线路和Xdsl,都可以作为帧中继网络的物理接入线路。帧中继的用户接入协议部分只包含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因此,帧中继网络不涉及网络层工作,它只处理LAPF(核心部分)帧。帧中继网络和早期的分组交换网络都使用虚电路进行数据传输,但帧中继网络的虚电路是数据链路层连接,而分组交换网络的虚电路是网络层连接,报文在经过交换节点进行转发时处理工作量大不一样,帧中继网络的转发速率要快得多。,请注意:,图6-
15、5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协议是指帧中继用户的设备与帧中继交换设备之间的协议,而物理层协议是指帧中继用户设备与通道服务单元/数据服务单元(Channel Service Unit/Data Service Unit,CSU/DSU)之间的接口标准。用户接入协议部分不是不需要网络层协议,只是帧中继用户设备和帧中继交换设备之间不需要网络层协议,通过帧中继网络连接的两端用户设备之间仍然需要网络层协议,一般是IP协议。在帧中继网络中协议分布如图6-6所示。,图6-6帧中继网络协议分布,6.3.3帧中继帧结构,帧中继传输用户数据的帧的结构由LAPF核心功能定义,所以也称为LAPF核心功能帧,如图6-7所示
16、。,图6-7LAPF核心功能帧结构,LAPF核心功能帧基本字段的含义是:,(1)标志:该字段值是01111110,用于标识每个帧的开始和结束,而且还可以用于填充帧间的空隙。(2)地址字段:其标准长度为2个字节,可以扩充到3个或4个字节。(3)信息字段:封装上层协议的数据。(4)FCS:2字节。称为帧校验序列,由循环冗余校验算法计算而得。,地址字段,(1)DLCI(DataLink Control Identifier):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它用于标识虚电路。在2字节地址字段中DLCI为10比特,在3字节地址字段中,DLCI为16比特,在4字节地址字段中,DLCI为23比特。每一条数据链路都有一
17、个DLCI与其对应。DLCI可以由帧中继交换机自动分配,也可以通过本地管理接口(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LMI)人工分配。,续,(2)C/R比特:命令或响应比特,该比特在LAPF核心功能中不起作用。(3)EA:地址扩展比特。EA=0表明本字节后的字节是地址字节,EA=1表明本字节是最后一个地址字节。(4)FECN(Forward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前向显式拥塞通知比特,用于通知前方用户端到端通道上的某个帧中继节点发生了拥塞。,续,(5)BECN(Backward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
18、cation):后向显式拥塞通知比特,用于通知后方用户端到端通道上的某个帧中继节点发生了拥塞。(6)DE:允许丢弃比特,用于给帧作标记,有此标记的帧在发生拥塞时,将被优先丢弃。(7)D/C:用来指出是DLCI还是数据链路层控制信息。在LAPF核心功能中,该位0时,表明是DLCI。,6.3.4帧中继寻址,帧中继网络在发送LAPF帧时,根据DLCI值把帧放到对应的虚电路上发送。,举例,下面,我们通过图6-8的例子,解释帧中继交换机用DLCI来寻址目的主机的过程。,图6-8用DLCI寻找目的端,说明,路由器1发送的帧到达帧中继交换机A。在帧中继交换机A的路由表中存放着DLCI项和该DLCI对应的输出
19、端口,帧中继交换机对每一个进来的帧,根据其地址字段中的DLCI查找路由表中相应的表项以确定帧的输出端口。找到后,从该表项指定的输出端口把帧转发出去。因此,DLCI=413的帧被交换机A把DLCI重新赋值为716,然后由端口2经第716号虚电路发送给交换机B。交换机B再把DLCI=716的帧的DLCI值改为814,然后由端口3经第814号虚电路发送给路由器2。最终,源主机发送的数据由路由器2发送给目的主机192.2.3.4。,注意:,在这个例子中,把计算机接入帧中继传输网的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它能够把目的主机的IP地址与虚电路号建立关联,然后存储在自己的路由表中。因此,读者不难理解,具有路由功
20、能的接入设备能够使传输网的交换设备不必与IP地址等网络层信息打交道,使这些设备可以“专心致志”地完成数据传输任务,从而保证大量接入到传输网的局域网之间通信的效率。目前,Internet接入服务提供商(Internet Access Provider,IAP)在提供宽带上网接入服务时,多采用带有路由功能的接入设备,最具典型的设备是带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这个例子可以进一步启发我们,在组建互联网时,如有可能,要尽量把一些功能让用户主机或接入网设备实现,避免传输网的负担过重,尤其不能让传输网设备实现与终端用户需求有关的功能,例如网络信息安全控制功能。,6.4异步传输模式和局域网仿真,本节首
21、先介绍ATM传输技术。然后介绍局域网通过桥接ATM传输网实现互联时使用的技术ATM局域网仿真LANE。,6.4.1异步传输模式ATM,1.ATM提供的传输服务按照ITU-T的规定,ATM网络提供四种类别(class)的传输服务,即A类、B类C类和D类。表6-1是这四个类别服务的比较。,表6-1 ATM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服务,从表6-1可以看出,ATM能够适应具有各种特点的通信业务,满足多种通信业务的需要。,ATM论坛定义的ATM的服务种类,ATM论坛依据通信量特性和QoS等定量参数,提出了将ATM的服务按照比特率的特点划分为五个种类(category),恒定比特率(Constant Bit Ra
22、te,CBR)实时可变比特率(real-time Variable Bit Rate,rt-VBR)非实时可变比特率(non-real-time Variable Bit Rate,nrt-VBR)不指明比特率(Unspecified Bit Rate,UBR)可用比特率(Available Bit Rate,ABR),2.ATM业务适配,为了能够传输多种具有不同特点的业务数据,ATM采用业务适配的做法。所谓业务适配是指针对不同类别业务的特点而采用相应的数据封装格式和控制功能。ATM业务适配由ATM适配层(ATM Adaptation Layer,AAL)负责。AAL的标准是I.362,AAL
23、的基本功能:,(1)对高层用户数据单元的封装和拆装(2)差错控制(3)信元延时抖动控制(4)流量控制(5)定时控制。,AAL层层,汇聚子层(Convergence Sublayer,CS)拆装子层(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SAR)如图6-9所示。,图6-9 AAL层的子层,说明,汇聚子层(CS)使ATM系统可以对不同的应用提供不同的服务。每一个AAL用户通过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接入到AAL层。在CS子层形成的协议数据单元叫做CS-PDU。,CS子层的两个子层,(1)特定服务汇聚子层(Service Specific CS
24、,SSCS):该层实现与服务相关的一些特定功能,例如,某些应用需要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定时信息。如果对某些服务不需要这样的特定功能,则SSCS子层就可以不要(为空)。例如,对于类型1的AAL,就不需要SSCS子层。,续,(2)共同部分汇聚子层(Common Part CS,CPCS):在发送时,共同部分汇聚子层CPCS负责将应用层交下来的服务数据单元(SDU)封装成CS-PDU(有时也称为CPCS-PDU)。在接收时,CPCS的功能则相反。,拆装子层(SAR)子层,它的细节因AAL的不同而不同。在发送时,SAR将CS子层传下来的协议数据单元(CS-PDU)划分成为长度为48字节的段(segment
25、),交给ATM层作为信元的净负荷。在接收时,SAR子层进行相反的操作,从ATM层交上来的信元中提取48字节的净负荷(段),并将各段重装成CS-PDU。综上所述,AAL适配操作的过程如图6-10所示。,图6-10 AAL适配过程,3.AAL协议,ITU-T的I.363建议定义了四种AAL协议,它们分别是AAL1、AAL2、AAL3/4和AAL5。为什么要定义四种协议呢?原因是为了对不同类别的业务进行不同的处理,即AAL1支持A类服务,AAL2支持B类服务,AAL3/4支持C和D类服务,AAL5主要支持C类服务。另外,AAL5还能支持其他类别的服务。,4.ATM信元,ATM传输技术与早期的传输网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局域网 设计 通信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0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