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资料小抄.doc
《最新电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资料小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资料小抄.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资料小抄一、 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 B )其预期效力。B.不同于2. 社会保险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 C )关系。C.对应3. 社会救济的对象(A )任何缴费义务。A. 没有4. 规范性文件( A )法律效力。A. 不具备5.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是一种( A )活动。A认识6. 社会政策法规的制定要符合事物的规律性,立足实际,易于落实,便于执行,这体现了(C )C可行性原则7. 社会政策法规制定程序的第三阶段是( C )。C方案设计和预测8. 社会制定政策法规过程中的方
2、案抉择最主要、最基本的标准是( A )。A最大限度实现政策法规目标9. 通过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可以预防一些违反政策法规现象的滋长与蔓延,这种作用称为( D)。D预防性作用10. 社会政策法规实施中的协调,如在同一时间同时协调各种因素、各方面问题;或在同一层次之间进行协调,一般称为( B )。B.横向协调11. 社会政策问题( C )社会公共问题。C. 来源于 12. 公民一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A )参加社会保险。A. 必须13. 社会政策与法规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化( A )预防。A. 可以14. 不属于瑞典模式的是(A )。A. 奥地利15.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属于(
3、B )。B.元政策16. 政策法规制定程序的第一阶段是( B )。B. 问题界定17. 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对事物发展的未来进行预测,这体现了预测的(B )。 B. 连续性原理 18. 国际劳工组织1952年通过的( C )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社会保障国际宪章”。C.第102号公约 19. 不属于当前我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对象的有(C )。C. 现役军人家属20. 对社会政策法规方案获取政治资源支持的程度及对政治价值的影响的可行性分析,属于(B )。B. 政治可行性分析21. “于平凡处见奇伟”,属于( D )。 D. 信息透视预测法22. 有关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4、。B. 福利对象以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定23. 社会政策与法规基本的分析方法不包括(D )。D.信息综合分析法24. 社区工作的最高层次是( D )。D. 社区发展25. 下列有关社会优抚政策与法规的说法不准确的(D )。D. 是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体系中最不完善的26. 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采用了( A )。A. 事前评估27. 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与执行间的关系是( A )。A. 认识指导实践的关系28. 社会政策的稳定性,与法律相比,( B )B. 法规较稳定29. 一项反贫困的计划没有实现它的目标,只是使人们相信政府是在关注着贫困问题的,这项社会政策与法规( C )
5、。 C. 具有象征性效果30. ( C )中首次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标志着社会政策与法规进入现代阶段。C. 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31. 关于社会保险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D)。D.公平性32. 从评估机构的地位看,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的类型可以分为(B)。B.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33.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价值判断必须以(A)。A.公共利益为重34.“心有灵犀一点通”体现的是非逻辑决策方法中的(B)。B. 灵感顿悟35. 社会保障政策属于(A)政策。A. 再分配性3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属于(D)政策。D. 元政策37. 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法规保障了贫弱孤寡的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助长了一些
6、人的依赖思想和惰性,这体现了社会政策与法规的(D)。D. 附带效果38. 不属于社会政策问题特征的是( B )。B. 严重性39. 下列不符合德尔斐法特点的是( D )。 D. 具备深刻的理论逻辑论证40. 社会保障立法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标志是( A )。A. 北欧五国社会保障公约二 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 社会政策与法规自身运行规律包括( BC )。B. 社会政策与法规效力规律 C. 社会政策与法规利益规律2. 社会政策与法规基本的分析方法是( ABC )。A. 定量分析法B. 价值分析法 C. 系统分析法3. 关于社会救济基金的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BD
7、)。B. 主要由政府财政开支,辅之以社会捐助和募集D. 救济对象没有缴费义务4关于社会政策法规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说法正确的是( ABDE )。A.其原因在于客观事物的变易性 B. 其原因在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内在规定性D. 转变可以预防 E.转变是客观存在的5. 政策法规预测按其范围划分,可分为( ABE)。A. 宏观预测B. 中观预测E. 微观预测6. 属于社会政策问题特征的是( ACD )。A.公共性C. 相关性 D. 主客观统一性7. 工伤保险基金由( AB )构成。A.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B. 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8. 社会保险具有如下特点:(BC)。B.福利性C.强制性9社会政策
8、与法规的引导功能主要体现为(ADE)。 A.明确目标D.指导行动 E. 统一思想10从评估机构的地位看,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的类型可以分为(CD)。C.内部评估D外部评估11. 社会制定政策法规过程中的方案抉择的标准是( ABCDE )。A最大限度实现政策法规目标 B消耗政策法规资源尽可能少C体现基本国策,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D实现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少E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小12. 社会政策法规的制定遵循的原则有( ABCD )。A利益原则B系统原则C可行性原则D连续性原则13. 关于社会救济基金的来源,说法不正确的是(ACE )。A. 主要由社会捐助和募集 C. 救济对象与政府财政共
9、同承担E. 政府承担大部分,救济对象承担小部分14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具有( BCDE )。B. 强制性C. 给付性 D. 社会性E. 时间性和地域性15.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功能有( ADE )。A. 促进功能D. 调控功能E. 引导功能16. 在方案抉择时要对社会政策法规方案进行(ABCDE )分析。 A. 行政可行性 B. 政治可行性 C. 法律可行性D. 经济可行性 E. 技术可行性17. 属于瑞典模式的是( BCD )。B. 挪威C. 瑞典 D.丹麦 18.下列有关社会优抚政策与法规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 )。A. 有强烈的政治性 B. 带有精神褒扬的倾向 D. 社会优抚的给付标准不低
10、于或稍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19. 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 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是客观存在的B. 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的原因之一是客观事物的变易性C. 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身内在的规定性可引起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20. 属于当前我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对象的有( ABD )。A. 退伍义务兵B.退役志愿兵D.军队离退休干部三、 判断正误(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1. ( )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中首次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标志着社会政策与法规进入现代阶段。2. ( )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最初只涉及到社会优抚方面。3. ( )社会政策的适用范围,与法
11、律相比,应该是小于法律。4. ( )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采用了事前评估。5. ( )一项反贫困的计划没有实现它的目标,只是使人们相信政府是在关注着贫困问题的,这项社会政策与法规没有效果。6. ( )社会政策与法规方案抉择的最基本标准是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7. ( )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与执行间是平行的关系。8. ( )社区工作中最普通最广泛最直接的社会服务工作是社区服务。9. ( )福利对象以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定。10.( )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取代效用分析方法。11.(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价值判断必须以公共利益为重。12.( )率先采用社会保险政策的是德国。13.( )
12、社会政策与法规优化的核心是社会政策与法规组织优化。14.( )终止由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身的终止。15.( )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的根本标准是效益标准。16.( )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法规保障了贫弱孤寡的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思想和惰性,这是社会政策与法规的附带效果。17.( )在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过程中不停顿地进行控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这一控制方式属于动态控制。18.( )社会政策与法规不适应新的形势,效力明显减弱,需要改变时,应该先立后破。19.( )价值分析法核心内容是功能分析。20.( )“构建和谐社会”属于元政策21. ( )社会政
13、策与法规的效力等同于其预期效力。22. ( )规范性文件具备法律效力。23. ( )社会保险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对应关系。24. ( )“于无声处听惊雷”属于信息类比预测法。25. ( )社区工作中最普通最广泛最直接的社会服务工作是社区救助。26. ( )社会救济基金的来源是主要由政府财政开支,辅之以社会捐助和募集。27. ( )社会政策法规的制定立足实际,易于落实,便于执行,体现了可行性原则。28. ( )政策与法规制定中方案抉择最基本的标准是最大限度实现政策法规目标29( )社会政策法规实施中同一时间同时协调各种因素、各方面问题横向协调。30. ( )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可以
14、预防一些违反政策法规现象的滋长与蔓延,这种作用称为补救性作用。31.( )公民一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必须参加社会保险。32.( )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对事物发展的未来进行预测,体现了预测的连续性原理。33.( )对政策法规方案获取政治资源支持的程度的可行性分析属于行政可行性分析。34.( )社会政策法规的控制过程的三个步骤是对照标准纠偏。35.( )社会政策法规只能由国家来制定和实施。36.( )政策和法规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要求人们按照政策法规的规定行事。37.( )社会政策与法规以增进社会福利为理念依据。38.( )某社会政策与法规处于其正效力递减的时期,此社会政策与法规对社会进
15、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减小。39.(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制化开端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发布。40.(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等同于其预期效力。四、 简答题1社会政策问题有何特征?答:1.社会政策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性。公共性是指政策问题是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是在公共领域发生的。(2)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任何一项政策问题都有着横向或纵向的相关因素。政策问题的相关性提示人们在分析解决一个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它的连锁反应的影响。(3)主客观统一性。政策问题主客观统一性是指政策问题是客观现象与主观认识的统一体。政策问题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任何公共政策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
16、是一种客观状态,不是人们主观臆想或猜测出来的,但是又和人们的认知、理解、判断、价值观念等不可分割,从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2. 简述瑞典模式的含义与特征。答:2.瑞典模式的价值取向不是享受福利的选择性,而是福利的普遍性,把社会权利作为提供福利的核心依据,它努力满足人们比较高层次的需要并在这种层次上追求平等。(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强调福利的普遍主义原则,强调公民权,强调权利和平等,福利的获得并不以是否就业为标准。普遍主义原则认为,只要公民活着,他就有权获得福利。(2)以国家为基础,主张通过逐渐扩大预算来扩展社会服务。也就是由国家通过征收税款的方式筹集资金,制定各种社会福利计划来扩大社会服
17、务。3.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有何特征?答;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有如下几个特征:(1)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它由党和国家通过决策和立法对社会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强制性干预(2)具有给付性。社会保障的目标只有通过社会保障给付才能实现(3) 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的社会性首先表现在享受对象的普遍性上,还表现于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化(4) 时间性和地域性。时间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有相应的调整及不同。4社会政策与法规具有何种效益?答:4. (1)任何一项社会政策法规都有理论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价值实现,产生理论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理论效益
18、是指通过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实践的检验,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为深化政策法规研究和新政策法规的出台打下基础。(3)经济效益是指通过一定经济价值要素的投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使人们的利益分配关系更趋合理。社会效益是指政策法规都是为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制定的,执行政策法规要掌握政策法规受动者的承受能力,保证社会的稳定,促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执行政策法规一定要讲效益,并且一定要讲综合效益。5. 社会政策与法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什么内容?答:5政策法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政治可行性指政策法规方案获取政治资源支持的程度及对政治价值的影响,这是方案论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19、。(2) 经济可行性指执行方案所需要的一般性资源(财力)和特殊资源(人力、物力、信息等)的获取和支持程度。(3)行政可行性指政府行政部门执行力的大小和效能高低。(4)法律可行性指方案是否符合宪法、法律的有关条款及其精神。(5)技术可行性指方案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能够实现目标的程度。6. 简要说明社会政策法规评估的类型。答:(1)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可分为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正式评估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估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估者进行的评估。非正式评估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评估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估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的要求。(2)从评估机构的地位看,可分为内部评估
20、和外部评估。内部评估是由政策法规系统内部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外部评估是由政策法规系统外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3)从政策法规评估在政策法规过程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法规评估又可分为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事前评估是在政策法规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这种从单纯的事后检测变成事前控制的工具,是政策法规评估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执行评估是对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法规实施情况的评估。事后评估是政策法规执行完成后对政策法规效果的评估,它在政策法规执行完成以后发生,是最主要的一种评估方式。7社会政策与法规终结的作用有哪些?答: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有利于节省社会政策与法规资源。(2) 有
21、利于提高社会政策与法规绩效(3)可以避免社会政策与法规僵化(4)可以促进社会政策与法规优化8. 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规范形式有哪些?答:主要有(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第14、45、42、43、44、45、46、50条等均涉及我国社会保障内容。,其中第45条是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根本依据。(2)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男人权益保障法等。(3)法规,如各种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等(4)规范性文件,如决定、通知、意见、复函等。9. 什么是社会政策问题?答:(1)社会政策问题是指应该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负责解决的,且已经纳入政府工作程序,开始实
22、际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2)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社会公共问题,但有些公共问题已经引起政府或全社会的注意,有些则没有引起注意。只有那些引起政府及全社会注意的问题,政府才能制定相应得社会政策进行解决10社会政策与法规有哪些功能?答:主要有以下3个功能:(1) 引导的功能。从以下3个方面体现出来的:明确目标;指导行动和统一思想。(2)调控功能。包括了社会政策与法规调节和社会政策与法规控制两个方面(3)促进功能。通过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体现出来:创造条件破旧促新和提供保护11.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有哪些方面?答: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1)对偏离政策法规行为的矫正监督。为了矫正偏离政策法规的行为
23、,保证政策法规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政策法规实施过程中,要监督执行者是否完整、准确地执行了政策法规,有没有偏离政策法规精神或违反政策法规规定的行为等(2)对政策法规失误的矫正监督。在政策法规执行过程中具有多种重要的作用:预防性作用、保证性作用、补救性作用和评价性作用12.为什么社会保障水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答:(1)社会保障的水平不能超前。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水准,必定使社会保障发挥其稳定机制的作用,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保障水准,必定挤压经济发展资金,影响必要的社会资本积累,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2)社会保障体制也不能滞后,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保障水准,会挫伤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 最新 电大 社会工作 政策 法规 期末 复习题 答案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