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考试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个人学习笔记精编 1K414000 城市给排水工程.doc
《一级建造师考试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个人学习笔记精编 1K414000 城市给排水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考试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个人学习笔记精编 1K414000 城市给排水工程.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K414000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本章内容共两节:给水排水厂站工程结构与特点和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401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结构与特点一、掌握厂站工程结构与施工方法给排水厂站工程结构特点厂站构筑物组成水处理(调蓄)构筑物;工艺辅助构筑物;辅助构筑物;工艺管线;配套工程。构筑物结构形式与特点1、 水处理(含调蓄)构筑物和泵房多数采用地下或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少数采用土膜结构如氧化塘或生物塘等。2、 工艺辅助建筑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少数采用钢结构。3、 辅助建筑试具体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砌体结构。4、 工艺管线中给排水管道多采用水流性能好、抗腐蚀性高、抗地层变位好的PE管、球墨铸铁管
2、。构筑物与施工方法全现浇混凝土施工1、 水处理(调蓄)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池体多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整个构筑物混凝土体现外光内实的结构特点。2、 水处理构筑物中的圆形混凝土池体结构,当池壁高度大(12-18m)时宜采用整体现浇施工,支模方法有满堂支模法及滑升模板法。前者模板与支架用量大,后者在池壁高度大于15m时采用。3、 污水处理构筑物中的卵形消化池,通常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曲面异形大模板施工。单元组合现浇混凝土施工1、 圆形水池和矩形水池亦可采用单元组合式现浇混凝土结构,池体由相类似的底板单元及壁板单元组合而成。2、 圆形水池通常由
3、38块扇形底板和16块倒T形壁板单元组成,一般不设顶板。单元一次性浇筑完成。底板单元间用高聚氯乙烯胶泥嵌缝,壁板单元采用橡胶止水带接缝。3、 大型矩形水池各单元间留设后浇带,池体钢筋一次绑扎好,缝带处不切断,待块各单元养护28D后,再采用单元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或掺UEA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灌注后浇带使其连成整体。4、 圆形消化池和卵形消化池多采用整体现浇,基本不用单元组合现浇。预制拼装施工1、 圆形水池亦可采用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2、 预制拼装施工的圆形水池可采用绕丝法、电热张拉法或径向张拉法进行壁板环向预应力施工。3、 预制拼装施工圆形水池在水池满水实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钢丝保护层喷射
4、混凝土施工。4、 量水槽、出水堰等工艺辅助构筑物宜用耐腐蚀、耐水流冲刷、不变形的材料预制,现场安装而成。砌筑施工工艺辅助构筑物,可采用砖石砌筑结构,砌体外需抹水泥砂浆层,且压实赶光。预制沉井施工预制沉井施工通常采取排水下沉干式沉井方法和不排水下沉湿式沉井方法。前者适用于渗水量不大、稳定的粘性土,后者适用于比较深的沉井或有严重流沙的情况。特别是在有粉砂存在的可能流沙地区,宜用不排水下沉法,并使沉井内水位高出井外水位1-2m;这种情况若用排水下沉法,很可能导致流沙涌入井内,导致沉井歪斜。土膜结构水池施工氧化塘、生化塘等水池又称作塘体构筑物,多采用土膜结构。基槽施工时关键分项工程,必须做好基础处理和
5、边坡休整。防渗施工是塘体构筑施工的关键环节,应控制防渗材料质量,控制连接、焊接部位的施工质量。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给水处理处理方法与工艺处理对象通常为天然淡水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水中杂质,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三种,也可分为悬浮物质、胶体和溶解物质三种常规处理工艺高浊度水:预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地表水(江水,河水、雨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湖泊水、水库水:过滤消毒。好水:过滤或消毒。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1、 预处理方法可分为氧化法和吸附法,氧化法分为化学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2、 深度处理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吸附法等。污水处理处理
6、方法与工艺1、 污水中有机物浓度一般用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来表示。2、 污水处理方法根据水质类型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置,根据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三级处理等工艺工艺流程一级处理主要用物理处理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物质。二级处理主要是除去有机污染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处理法,具体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三级处理使用的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混凝沉淀(澄清、气浮)、过滤、活性炭吸附等。三、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试运行的目的与内容基本程序:单机试车-联机试车-空载试运行-负荷试运行-连续试运行。试运行要
7、求准备工作1、所有单项工程验收合格,2、机械部分、电动部分检查;3、辅助设备检查与单机试车;4、制定审批运行方案;5、成立试运行组织;6、试运行人员培训考试合格。单机试车要求单机试车不少于2小时。联机运行要求全厂联机运行不小于24小时。空载运行要求空载运行4-6小时。负荷运行要求不通水情况下运行6-8小时。连续运行要求累计试运行达72小时,期间开、停机不小于3次。402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一、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施工技术要点模板、支架施工1、 在安装池壁最下一层模板时预留清扫杂物用的窗口。在浇筑混凝土前将窗口封闭。2、 穿墙螺栓选用两端能拆卸的螺栓或在拆模板是可拔出的螺栓。宽度大
8、于4m的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3/1000。3、 应设置确保墙体顺直和防止模板倾覆的装置。4、 池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定模板立柱。顶板支架的斜杆或横向连杆不得与池壁模板的杆件相连接。池壁模板可一次安装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窗口。止水带安装1. 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不得有裂口,脱胶现象。2. 金属止水带表面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3. 金属止水带接头采用折叠交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交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4. 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应涂防锈和防腐涂料。5. 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钢筋钢筋安装应在混凝土浇筑
9、之前按掩蔽工程进行验收。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筋技术要求1、 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应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不得采用聚氯乙烯。2、 预应力筋涂料层采用专用防腐油脂。3、 必须采用I类锚具。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安装1、 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保证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不超过50m,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2、 上下相邻两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应错开一个锚固肋;一锚固肋数量的一半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张拉段)数量;每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应考虑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3、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踏压撞碰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撑架一级端部预埋件。4、 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应有死弯,有死弯必须切
10、断。5、 无粘结预应力筋中严禁有接头。无粘结预应力张拉张拉段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张拉段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张拉段长度超过5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和锚固。封锚要求1、 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2、 外露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3、 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C40(普通预应力封锚混凝土不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的80%,且不低于30Mpa)砼施工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构筑物)是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设计上有抗冻、抗渗、抗裂要求。模板及支架拆除1、采用整体模板时,侧模板应在能保证其表
11、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一般不低于2.5Mpa),方可拆除。2、底模板拆摸时所需要混凝土强度:板:L2m时,强度50%,2mL8m时,强度75%,L8m时,强度100%;梁、拱、壳:L8m时,强度50%,L8m时,强度100%。悬臂构件:L2m时,强度50%;L2m时,强度100%。3、模板及支架拆除时,应划定安全范围,设专人指挥和值守。二、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预制构件吊运安装1、 安装前应将不同类别的壁板按预定位置顺序编号。2、 曲梁宜三点吊装。吊绳与预制构件平面的交角不应小于45;当小于45时,应进行强度计算。曲梁应在跨中临时支撑,待上部二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拆
12、除。3、 池壁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应满足设备安装及运行的精度要求。现浇壁板缝混凝土现浇壁板缝混凝土也是预制安装水池防渗漏的关键,必须控制施工质量。1、 壁板接缝的内模宜一次安装到顶,外模应分段随浇随支,分段支模高度不宜超过1.5m。2、 浇筑前,接缝的壁板表面洁净、湿润,接缝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3、 浇筑时间应选在壁板间缝宽较大时进行;混凝土如有离析,应二次拌合;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250mm,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振捣配合。4、 接头或拼缝宜采取微膨胀混凝土和快速水泥。绕丝预应力施工一、环向缠绕预应力钢丝1、准备工作所用的低碳高强度钢丝在使用前做外观检验和强度检验。缠丝施加预应力前,壁板外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级建造师考试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个人学习笔记精编 1K414000 城市给排水工程 一级 建造 考试 市政公用工程 管理 实务 个人 学习 笔记 精编 K414000 城市 排水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7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