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评定工程师职称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doc
《建筑专业评定工程师职称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专业评定工程师职称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自一九九九年七月份,本人被评为助理工程师后,一直从事着本专业的现场施工。在施工现场中,本着掌握、理解、融会贯通及研究创新的原则,在就任职期间,结合施工现场的特有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对建筑行业中的的各种施工工艺进行融会贯通,并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改进、创新。对各种新的施工工艺进行摸索、理解及掌握,对其进行对比、总结,归纳其利弊及适用于何种施工环境。在建筑材料方面,通过对同一用途的材料进行性能上、用法上的比较,充分认识其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对新工艺进行理解、掌握,并进行总结记录如下: 现在的建筑施工中,除了在建建筑物之外,留给施工单位的施工场地已经所剩无几,由此,传统的放坡施
2、工在土方开挖中已是不可能了,特别是深基坑的土方开挖。如本人在任职中,施工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急诊大楼工程,其地下室为二层,挖土深度达10m,由于施工场地的狭窄,因而不可能采用大开挖技术进行施工,经过多个方案比较,最后采用人工挖孔桩作支护。根据不同的挖土深度和土压力情况采用人工挖孔桩支护,挖孔桩桩径D=1200mm,桩长13000-18000,根据不同部位的挖土深度和土压力情况,在人工挖孔桩外还设置了2道锚杆,锚杆使用4束75和7束5钢铰线,强度等级为fpy=186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py=1260Mpa。人工挖孔桩完成后,土方及锚杆的施工分两次进行,当开挖土方至第一道锚杆位置
3、时,则施工锚杆,锚杆灌浆完成10天后,继续进行土方的开挖,至第二道锚杆位置时再做第二道锚杆,如此至土方工程的完成。由于支护桩设计合理,施工亦按程序要求,所以挡土桩桩顶的变形位移较小,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9.39m。很好地保护了院内原有的邻近建筑物,确保了施工安全,使工程得予顺利进行。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面上能够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少,往高空上发展已成为必然,由此对结构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特别是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譬如本人曾施工过的工程,其地下室和地上工程都使用了C50混凝土,地下室C50还要求S8抗渗。由于考虑既要达到设计强度C50,又要符合S8的抗渗要求,同时又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可操作性保证泵送混
4、凝土的质量,因而,采用了混凝土的“双掺技术”。具体操作:其用料为珠江牌水泥42.5R、级粉煤灰、复合防水剂JZB-5和微膨胀剂UEA;其配合比为1:1.71:2.57,水灰比为0.42,每立方水泥用量425Kg,掺级粉煤灰805Kg,掺减水剂15. 485Kg,R28强度值为59.8。实际施工,地下室部分有见证抽检试块30组,R28均=57.25,SFCU=2.66,合格率100%;0.000以上部分有见证抽检试块11组,R28均二54.47,SFCU=2.61,合格率100%。混凝土均符合优良标准。实物工程验收,地下室无渗漏,至今未见有裂缝出现,基础工程主体验收优良。由此可见采用“双掺”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专业 评定 工程师 职称 专业技术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