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讲义02.ppt
《软件工程讲义0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讲义02.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软件工程第二章 需求分析,2,系统分析,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系统元素包括硬件、软件、人、数据库、文档和过程。系统分析的目标识别用户要求评价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经济分析和技术分析把功能分配给硬件、软件、人、数据库和其它系统元素,3,建立成本和进度限制生成系统规格说明,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用户操作可行性等方面研究可行性。,4,可行性研究的步骤确定项目的规模和目标研究当前正在运行的系统建立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导出和评价各种方案推荐可行的方案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5,软件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发现、求精、建模和需求定义的过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建模需求定义(规格
2、说明、规约)需求评审需求管理需求分析研究的对象是用户的要求。,6,1、需求获取,需求获取是在问题及其最终解决方案之间架设桥梁的第一步。需求获取的目的是清楚地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完整地获得用户的需求。获取需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结果是对项目中描述的客户需求的普遍理解。一旦理解了需求,分析者、开发者和客户就能探索出描述这些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7,软件需求的层次,业务需求 反映了组织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它们一般在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中给予说明。用户需求 描述用户使用软件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它们可通过使用实例图或脚本说明加以阐明。功能非功能需求 定义了开发者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而非功能需求如
3、表所示:,8,9,需求获取过程,需求获取包括以下活动:发现和分析问题 发现问题症结,并分析问题的原因/结果关系。获取需求 根据对问题的理解定义需求。使用调查研究方法收集信息;遵循需求获取框架,按照三个成分观察:即数据、过程和接口。需求归档 以草稿形式归档调查结果。形式有用例、决策表、需求表等。,10,2、需求建模,需求建模是为了分析需求,以确定项目的确切需求。需求建模遵循三个原则:划分:描述需求的整体部分关系;抽象:描述需求的一般化特殊化关系;投影:描述需求的多维视图;定义系统模型要区分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常用模型有数据建模和过程建模。,11,3、需求定义,又称需求规格说明或需求规约。需求定义
4、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需求草稿和模型,解决其中存在的二义性和不一致性,系统地准确地表达系统需求,形成需求规格说明。包括 系统应提供的功能和服务;非功能需求;系统开发或运行的限制条件;与系统互连的其他系统的信息。,12,4、需求评审,又称需求验证。需求评审的目的是确保需求编写正确。可能的错误有:不正确的系统模型;排版错误或语法错误;互相矛盾的需求;有二义性或用词不当的需求;没有遵循文档编制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13,5、需求管理,需求管理就是管理需求变化的过程。需求管理涉及需求变更如何被处理的策略、规程和过程。它规定了 应如何提交一个需求变更请求?如何分析需求变更对范围、进度和成本的影响?如何批准或驳
5、回需求变更?如果批准了变更,改变更如何实现?,14,常用的分析方法,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A)面向数据结构的Jackson方法(JSD)面向数据结构的结构化数据系统开发方法(DSSD)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OOA)等,15,结构化分析方法最初只是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扩充后,将建模技术扩展到数据建模、功能建模和行为建模,以实体-关系图、数据流图和控制流图、状态-迁移图为工具,数据字典为核心,从不同视点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结构化分析方法,16,结构化分析的分析模型,实体关系图,状态迁移图,数据流图,数据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软件工程 讲义 0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