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网络互联技术要点课件.ppt
《第4章-网络互联技术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网络互联技术要点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局域网技术,4.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主要内容,4.1局部网技术概述,4.2局域网的模型与标准,4.4以太网技术,1,2,3,4,4.5虚拟局域网,5,4.6其他局域网技术简介,6,4.1 局域网概述,4.1.1 局域网的特点(1)规划、建设、管理与维护的自主性强(2)覆盖的地理范围小(3)综合成本低(4)传输速率高(5)误码率低,可靠性高(6)通常是由微机和中小型服务器构成,4.1.2 局域网的关键技术 1、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和星型。2、局域网的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与无线通信信道。3、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IEEE802标准主要定义了3种类型的介质访问控
2、制方法:(1)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2)令牌总线方法(3)令牌环方法,4.1.3 局域网体系结构 IEEE802委员会制定了具体的局域网模型和标准。,局域网各层功能:(1)物理层 物理层负责物理连接管理和在介质上传输比特流。其主要任务是描述介质接口的一些特性,如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等,与OSI的物理层相同。(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负责帧的传输管理和控制,在不太可靠的传输信道上实现可靠地数据传输。,LAN的数据链路层按照是否与介质有关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LLC子层 集中了与介质
3、无关的部分。具有帧传输、接收功能,帧的顺序控制和流量控制功能,并通过SAP向网络层提供服务。MAC子层 集中了与介质有关的部分。负责在物理层的基础上进行通信,维护数据链路功能,并向LLC子层提供服务。,4.1.4 局域网拓扑结构 局域网在网络拓扑结构上主要分为总线型、环型和星型3种基本结构。常见的总线型局域网有由同轴电缆做总线的10Base-5和10Base-2等。常见的环型局域网有FDDI网。常见的星型局域网有基于集线器的共享式以太网和基于各种交换机的交换式以太网。,4.2 局域网的模型与标准,4.2.1 IEEE802参考模型 1980年2月,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成立了局域网标
4、准化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该委员会制定了IEEE802标准。4.2.2 IEEE802标准,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802.3-CSMA/CD(以太网)802.4-Token Bus(令牌总线)802.5-Token Ring(令牌环)802.6-分布队列双总线DQDB-MAN标准802.8 FDD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802.11 无线LAN,IEEE802标准的主要成员:,4.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4.3.1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 IEEE802.3标准规定了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采用IEEE802.3标准协议的典型局域网是以太网。CSMA/CD
5、是以太网的核心技术。1、CSMA/CD的发送工作过程 CSMA/CD的工作过程可以概括为4点:发前先听,边发边听,冲突停止,延迟重发。CSMA/CD发送过程流程图如下页所示。,2、CSMA/CD的接收工作过程,4.3.2 令牌环 IEEE802.5标准协议规定了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采用IEEE802.5标准协议的网络称作令牌环网。令牌环网的主要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令牌环访问控制方法。令牌环工作原理:(1)网上所有站点都处于空闲时,令牌沿环绕行。(2)发送站点必须等待,直到捕获到空令牌,才能发送数据帧。数据帧在环上绕行一周回到出发点,由发送节点校验无错后吸收数据帧,并释放令牌。(3)接
6、收节点复制数据帧,其它节点转发环上的数据帧。,4.3.3 令牌总线 IEEE802.4标准协议规定了令牌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采用IEEE802.4标准协议的网络称作令牌总线网。令牌总线网在物理结构上是总线结构,在逻辑结构上是环型。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原理与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相同。,4.4 以太网技术,4.4.1 以太网的产生与发展 1975年,由美国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研制成功并公布了以太网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规范。传统以太网速率只有10M,目前,不仅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已经进入主流应用,在实验室中,已经在开发40Gbit/s的以太网产品。,以太网标
7、准及IEEE802.3规范:,传统以太网 主要是10BASE-2、10BASE-5、10BASE-T标准快速以太网 IEEE802.3u 双绞线,光纤千兆以太网 IEEE802.3z 屏蔽短双绞线、光纤 IEEE802.3ab 双绞线万兆以太网 IEEE802.3ae 光纤,4.4.2 传统以太网技术 传统以太网的典型速率是10Mbit/s,在其物理层,定义了多种传输介质和拓扑结构,形成了一个10Mbit/s以太网标准系列,主要包括10BASE-2、10BASE-5、10BASE-T等标准。例:,1、10BASE-2 10BASE-2网络采用总线型结构,主要使用的网络硬件有以下几种:(1)BN
8、C接口的网卡:使计算机作为节点连入网络。(2)50细同轴电缆:这是10BASE-2网络定义的传输介质。(3)T型连接器:用于细缆与网卡的连接。(4)50终端器:电缆两端各接一个,用于阻止信号反射。,10BASE-2网络,2、10BASE-5 10BASE-5网络也采用总线型结构,主要使用的网络硬件有以下几种:(1)AUI接口的网卡:使计算机作为节点连入网络。(2)50粗同轴电缆:这是10BASE-5网络定义的传输介质。(3)外部收发器:两端连粗缆,中间经AUI接口的由收发器连网卡。(4)收发器电缆:两头带有AUI接头,用于外部收发器和网卡之间的连接。(5)50终端器:电缆两端各接一个,用于阻止
9、信号反射。,10BASE-5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粗缆可以传输更长的距离,而细缆比较经济,可以将粗缆和细缆结合起来使用。可以通过粗细转接器实现粗缆和细缆段的连接,混连时网络干线段长度介于185m和500m之间,也可以通过中继器将粗缆网段和细缆网段相连接。,3、10BASE-T 10BASE-T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典型的中心设备是集线器或交换机,主要使用的网络硬件有以下几种:(1)RJ-45接口的网卡:使计算机作为节点连入网络。(2)3类以上的UTP电缆:这是10BASE-T网络定义的传输介质。(3)RJ-45接头:电缆两端各压接一个RJ-45接头,用于网卡和集线器的连接。(4)10BASE
10、-T集线器:作10BASE-T网络的中心转发设备。,10BASE-T网络,4.4.3 快速以太网技术 1995年9月,IEEE802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快速以太网标准IEEE802.3u。快速以太网保留了传统以太网的基本特征,即相同的帧格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组网方法,只是传输速率快了10倍。快速以太网定义了3种物理层标准:100BASE-TX,100BASE-T4和100BASE-FX。,4.4.4 吉比特与十吉比特以太网 吉比特以太网标准分为两类:IEEE802.3z和IEEE802.3ab。(1)IEEE802.3z IEEE802.3z定义了基于光纤和屏蔽短双绞线的标准。1000BAS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 技术 要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