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钢的回火转变及回火课件.ppt
《第8章钢的回火转变及回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钢的回火转变及回火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回火时的组织变化,一、碳原子的重新分布(M分解)实验:选Ms 室温、不会发生自回火现象的材料新鲜M在低于室温或其附近硬度电阻率上升M以调幅机理分解场离子显微镜分析富碳区随时间 C%C、N偏聚在缺陷处,二、过渡碳化物析出(M分解),低温回火加热M中析出规则分布的、亚稳定碳化物(弥散)、与基体M共格、有位向关系、结构相似,形态棒、片或针状、在富碳区形成,但 成分不同。低碳钢直接从富碳区析出稳定碳化物此时M中C%,但仍过饱和,c/a 1,三、残余A分解,与M分解同时进行C%0.4%明显分解发生在相界或A晶体内部高碳钢分解产物为相+(稳定碳化物)碳化物颗粒状,与残余A有取向关系低M板条之间的 残余
2、A 分解形成的碳化物连续导致回火脆性,四、碳化物类型的转变,与A分解同时进行,亚稳定碳化物稳定类型低、中碳钢在板条内形核,与M有惯习面和取向关系,因小角度相界的消失板条粗化基体M中C%平衡,c/a=1。但仍保持淬火时形态内应力基本消除。高碳M 亚稳定碳化物先形成 随后被稳定碳化物取代,碳化物转变方式,原位转变:成分、结构改变独立 转变:亚稳定碳化物溶解,稳定碳化物在其它部位形核、长大,五、碳化物聚集、等轴F形成,碳化物由棒、片球 粗化(大吞小)系统能量下降渗碳体因密度小于F 较小的碳化物溶入基体 产生空位促进渗碳体长大大角度相界合并晶粒长大等轴FM形貌消失残余应力消除c/a=1综上所述:总体变
3、化,2 回火后的性能变化,一、硬度在100时略高(亚稳定碳化物共格作用M中析出C的弱化作用)温度 100后硬度,因为:M中C析出固溶强化效果残余A分解碳化物析出基体C平衡碳化物粗化F等轴化(再结晶),二、强度、塑性,随温度升高强度降低、塑性升高碳钢均在300400时弹性最好三、韧性除回火脆性外,温度升高韧性升高高碳钢回火韧性提高显著亚稳定碳化物析出 内应力降低 M收缩 显微裂纹减少碳化物 聚集焊合显微裂纹,小结,硬 度:200以下,HRC不变。300,HRC降低。弹性极限:在300-400 最高。塑 性:在600-650 最高。,3 合金元素对回火的影响,一、提高回火抗力1、时效、低温回火 影
4、响小2、中温回火降低碳的扩散系数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在M中扩散碳化物形成元素在碳化物中扩散,3、Si中温回火时 阻碍碳化物类型转变 显著提高回火抗力4、除Ni、P外,其它合金元素提高回火抗力5、残余A在回火加热时未分解回火冷却时二次淬火硬度提高、脆性增加进行再次回火,二、引起二次硬化,1、产生条件超过一定%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Cr、V、)2、实质Mo2C W2C VC TiC Cr7C3 共格碳化物的 弥散强化 作用超温过时效硬度降低(碳化物类型转变),3、合金碳化物取代渗碳体方式,原位转变相界面形核二次硬化效果差(碳化物较粗)独立转变位错处形核长大碳化物细小效果好多组元效果佳4、工程意义工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火 转变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