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课件.ppt
《第9章-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课件.ppt(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第 9 章,主 要 内 容,9.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9.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9.3 Internet基本概念,9.5 IE浏览器的使用,9.4 局域网应用基础,9.6 电子邮件操作,9.7 FTP服务,9.8 搜索引擎,9.9 常用网络工具,9.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9.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9.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9.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9.1.4 计算机网络的用途,9.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用一定的连接方法,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互相连接在一起,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
2、信,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体。,2计算机网络的演变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其演变过程大致可概括为以下4个阶段。(1)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阶段(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3)以共享资源为主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4)以局域网络及其互联为主要支撑环境的分布式计算机阶段,9.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以分为进行数据处理的资源子网和完成数据通信的通信子网两部分。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提供网络通信功能,能完成网络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通信控制和信号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数据通信系统。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
3、为用户提供了访问网络的能力,它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请求服务的用户终端、通信子网的接口设备、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构成。它负责网络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9.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按覆盖区域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城域网又称为都市网,9.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按物理连接方式(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星状、环状、网状和蜂窝状拓扑结构。,9.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按照交换方式分类:线路交换网络、存储转发交换网络。存储转发交换又可以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4)按服务
4、方式分类:集中式系统和分布式系统。,(5)按网络数据传输与交换系统的所有权分类:公用网与专用网。,(6)按传输方式和传输带宽方式分类:基带网和宽带网。,(7)按照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分类:Windows NT系列(Windows 2000 Server Family和Windows 2003 Server)、UNIX(Linux)系列和早期的Netware系列。,9.1.4 计算机网络的用途,共享资源。共享资源是指计算机网络中所包含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即硬件)、数据和软件(包括各种应用程序、系统程序、语言等)等。提高可靠性。在工作过程中,如果一台计算机出现了故障或一条通信链路出了故障
5、,则可选择另一条通信链路进行通信。集中管理。可使用网络中另一台计算机,同样,网络中对地理位置上分散的组织和部门,可通过计算机网实现集中管理。如数据库情报检索系统、飞机订票系统、信息和销售管理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提供大量新的服务项目。有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扩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例如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异种或同种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综合性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以求得到解决大型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功能。如把各地大学计算机中心、图书馆连接起来,构成计算机辅助教育网,提供新型的教学方式和管理。,9.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9.2.1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9.2.2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所谓网络拓扑结
6、构是地理位置上分散的各个网络结点互联的几何逻辑布局。网络的拓扑结构决定了网络的工作原理及信息的传输方式,拓扑结构一旦选定必定要选择一种适合于这种拓扑结构的工作方式与信息传输方式。网络的拓扑结构不同,网络的工作原理及信息的传输方式也不同。在局域网中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形、环状和星状等。,9.2.1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1)总线结构,9.2.2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2)环型结构,9.2.2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3)星型结构,9.2.2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4)树型结构,9.2.2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5)网状结构,9.2.2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9.3
7、 Internet的基本概念,9.3.1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9.3.2 Internet在我国的进展,9.3.3 TCP/IP协议,9.3.4 IP地址,9.3.5 Internet主机的域名地址,9.3.6 Internet的主要服务,1概念 因特网(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互连的遍及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遵守TCP/IP协议,它把全世界各个地方已有的各种网络,如计算机网络、数据通讯网及公用电话交换网等互联起来,组成一个跨越国界范围的庞大的互联网。使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能交换各类数据的通信媒介。,9.3.1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2起源与发展 1969年美国国防部
8、作为军事实验网络而建立的ARPNet,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把分布在全国的超级计算机中心连接起来构成NSFNet并与ARPNet相连,形成了现在的Internet。到1992年,因特网趋于成熟,开始步入了实际应用阶段。目前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我国因特网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与因特网电子邮件的连通。1988年9月从中国学术网络(CANET)向世界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因特网。第二个阶段是与因特网实现全功能的TCP/IP连接。全功能的连接,标志着我国正式加入了因特网。,9.3.1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Intenet 是 20
9、世纪 60 年代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60 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提出要研制一种生存性(survivability)很强的网络。传统的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的电信网有一个缺点:正在通信的电路中只要有一个交换机或一条链路被炸毁,整个通信电路就会中断。如要改用其他迂回电路,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这将要延误一些时间。,9.3.1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因特网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ARPANET 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ARPA 研究多种网络互连的技术。1983
10、年 TCP/IP 协议成为标准协议。同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网络:ARPANET进行实验研究用的科研网 MILNET军用计算机网络 1983-1984 年,形成了因特网 Internet。1990 年 ARPANET 正式宣布关闭。,因特网发展的第二阶段,1986 年,NSF 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1991 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1993 年因特网主干网的速率提高到 45 Mb/s(T3 速率)。,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各网络之间需要使用路由器来连接。有时在结构图中可不画出
11、路由器。,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可能要经过多种网络。,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国家主干网,因特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 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 ISP 网络所代替。1994 年开始创建了 4 个网络接入点 NAP(Network Access Point),分别由 4 个电信公司经营。NAP 就是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的结点。在NAP 中安装有性能很好的交换设施。到本世纪初,美国的 NAP 的数量已达到十几个。从 1994 年到现在,因特网逐渐演变成多级结构网络。,3特点 因特网的核心是TCP/IP协议,该协议实现了各种网络
12、的互联。因特网实现了与公用电话交换网的互联,任何用户,只要有一条电话线、一台微机和一个Modem,就可以联入因特网。因特网是一个用户自己的网络。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网上的许多服务和功能都是由用户自己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的,如著名的WWW软件就是由欧洲核子物理实验室开发出来交给公众使用的。,9.3.1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9.3.2 Internet在我国的进展,1993年底,我国有关部门决定兴建“金桥”、“金卡”、“金关”工程,简称“三金”工程。“金桥”工程是指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金卡”工程是指国家金融自动化支付及电子货币工程,该工程的目标和任务是用10多年的时间,在3亿城市人
13、口中推广普及金融交易卡和信用卡。“金关”工程是指外贸业务处理和进出口报关自动化系统,该工程是用EDI实现国际贸易信息化,进一步与国际贸易接轨。后来,有关部门又提出“金科”工程、“金卫”工程等,旨在建立国家按行业分类的信息网络。正是这些信息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我国电信和Internet产业的新发展。,9.3.2 Internet在我国的进展,1.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我国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1)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该网于1993年9月开通,1996年底已覆盖全国县以上城市和一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与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2)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
14、naDDN)。该网于1994年开通,1996年底覆盖到3 000个县以上城市和乡镇。我国的四大互联网的骨干大部分采用ChinaDDN。,9.3.2 Internet在我国的进展,(3)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该网于1995年与Internet互联,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4)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该网络已在8个大区的省会城市设立了节点,向社会提供高速数据和多媒体通信。Internet要发展,第一步是修“路”,这四大数据网就是中国Internet的信息高速公路。,9.3.2 Internet在我国的进展,2.我国Internet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
15、987年至1993年,这一阶段Internet的联系仅 仅是电子邮件转发的连接,而且仅为少数高等 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第二阶段:从1994年开始,实现了和Internet的TCPIP 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9.3.2 Internet在我国的进展,3.我国4个重点Internet项目(1)NCFC。NCFC(The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即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2)CERnet。CERnet(China Educational Research Network)即中国教育和
16、科研网。(3)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4)ChinaGBN。中国金桥信息网。,1TCP/IP 通信协议是计算机之间用来交换信息所使用的一种公共语言的规范和约定,因特网的通信协议包含100多个相互关联的协议,由于TCP和IP是其中两个最核心的关键协议,故把因特网协议组称为TCP/IP。TCP/IP是一种网际互联通信协议,其目的在于通过它实现网际间各种异构网络和异种计算机的互联通信。TCP/IP同样适用于在一个局域网内实现异种机的互连通信。在任何一台计算机或者其他类型终端上,无论运行的是何种操作系统,只要安装了TCP/IP,就能够相互连接和通信并接入Internet。TCP/IP
17、也采用层次结构,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OSI/RM七层参考模型不同,它是4层结构,由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接口层组成,,9.3.3 TCP/IP协议,TCP/IP层次结构,1TCP/IP IP是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它详细地定义了计算机通信应该遵循的规则和具体细节,其中包括分组数据报的组成,以及路由器如何将一个分组递交到目的地等。IP采用数据报方式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各个数据报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到达目的的顺序也可能并不连续,甚至丢失,但IP协议并不保证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数据的可靠无差错传输是由传输层协议来完成的。TCP是传输控制协议,它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流
18、传输,在进行实际数据传输前,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首先要建立一条连接,即“握手”操作,确认成功以后再进行数据传输,传送完成拆除此连接。整个过程类似于电话通信。TCP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分组以后,通过采用差错校验技术判断数据是否正确,正确则回送发送方一个信号,通知其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否则回送一个错误信号通知其重新发送此数据包。IP负责数据传到指定目的地,而TCP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9.3.3 TCP/IP协议,2TCP/IP的数据传输过程 遵从TCP/IP的数据在传输时,每通过一层都要在数据报上加一个报头,报头中的数据供接收端的同一层使用,到达接收端时,每经过一层就把用过的报
19、头去掉。TCP/IP的数据传输过程大致描述如下。TCP将源计算机应用数据分解成若干分组(数据报),每个分组加上一个TCP信封。IP在每个TCP信封外面再加上一个所谓IP信封,也就是加上一个IP控制头,其上有接收主机的地址,然后交给通信驱动程序由物理网传送。IP分组自身不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需由TCP保持正确的IP分组通过网络。IP协议保证数据的传输 TCP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9.3.3 TCP/IP协议,3TCP/IP包中主要协议介绍TCP/IP实际上是一个协议包,它含有100多个相互关联的协议。下面列出TCP/IP各层中主要的协议。应用层:DNS、DSP、SMTP、FTP、Telnet、
20、Gopher、HTTP、WAIS.传输层:TCP、UDP、DVP、.。网络层:IP、ICMP、ARP、RARP.。接口层:Ethernet、Arpanet、PDN、.。DNS:域名服务;DSP:域名服务协议,通过这两个协议实现域名的应用 SMTP:电子邮件传输协议,用来完成电子邮件功 FTP:文件传输协议,实现文件传输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实现用户的远程登录 http:因特网浏览查询的基本协议,同时也是实现这些通信协议的应用软件,9.3.3 TCP/IP协议,Internet的地址 为了实现因特网上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每台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不与其它计算机重复的地址,它相当于通信时每个
21、计算机的名字。在使用因特网过程中,遇到的地址有IP地址、域名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等。,9.3.4 IP地址,1IP地址 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前面部分为网络标识,后面部分为主机标识。每个IP地址占用4个字节(32位),用4组十进制数字表示,每组数字取值范围0255,组与组之间用圆点隔开。如:202.113.119.200 IP地址通常可以分成A、B、C三大类。,9.3.4 IP地址,2IP地址分类 A类地址:(用于大型网络)第一个字节标识网络地址,后3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A类地址中第一个字节首位总为0,其余7位表示网络标识,A类地址头一个数为0127。主机标识24位,每个网络可安排1677721
22、4台主机。B类地址:(用于中型网络)前两个字节标识网络地址,后两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B类地址中第一个字节前两位为10,余下6位和第二个字节的8位共14位表示网络标识,因此,B类地址头一个数为128191。主机标识16位,每个网络可安排65534台主机。C类地址:(用于小型网络)前3个字节标识网络地址,最后一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C类地址中第一个字节前3位为110,余下5位和第二、三个字节的共21位表示网络标识,因此,C类地址头一个数为192223。主机标识8位,每个网络可安排254台主机。,IP地址的分类,9.3.5 Internet主机的域名地址,1域名地址 IP地址能够唯一的标识网上的主机,
23、由于IP地址是由数字组成的,故不形象、没有规律、难记忆、使用不方便。为此,按照与IP地址一一对应的原则,又为每台主机分配了一个由字符组成的名字,称为“域名”。当用户访问网上某台计算机时,既可使用它的IP地址,也可使用域名。一个主机域名地址一般由四部分组成:主机名、主机所属单位名、网络名、最高层域名。如:就是一个主机域名。,域名,域名,9.3.5 Internet主机的域名地址,2域名管理系统最高域名:在因特网是标准化的,代表主机所在的国家,由两个字符构成 cn 代表中国 jp 代表日本 us 代表美国 hk 代表香港网络名:第二级域名,反映组织机构的性质。常见代码有:edu 代表教育机构 co
24、m 代表赢利性商业实体 gov 代表政府部门 net 代表网络资源或组织 mil 代表军队 org 非赢利性组织机构 int 国际性机构 web 与WWW有关的实体主机所属单位名:Tsinghua 清华大学 pku 北京大学 hebut 表示河北工业大学主机名:根据需要由网络管理员自行定义。域名各部分之间用圆点作为分隔符。如:网络中心域名:本课程的域名为:IP 地 址 为:202.113.112.35 IP地址为:202.113.119.126,远程登录是指允许一个地点的用户与另一个地点的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对话。远程登录使用支持Telnet协议的Telnet软件。Telnet协议是
25、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在终端使用者的电脑上使用telnet程序,用它连接到服务器。终端使用者可以在telnet程序中输入命令,这些命令会在服务器上运行,就像直接在服务器的控制台上输入一样。可以在本地就能控制服务器。要开始一个telnet会话,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服务器。Telnet是常用的远程控制Web服务器的方法,1.远程登录,9.3.6 Internet的主要服务,2.文件传输服务,文件传输服务又称为FTP服务,它是Internet中最早提供的服务功能之一,目前仍然在广泛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Internet 应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