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国际金融理论前沿课件.ppt
《第10章国际金融理论前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国际金融理论前沿课件.ppt(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国际金融理论前沿,第一节 国际收支理论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第1节 国际收支理论,这里主要介绍经济学家创立的调节国际收支的几种路径及其条件。一、弹性论二、乘数论三、吸收论四、货币论,一、弹性论,弹性论是指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收支差额的影响取决于贸易中商品价格弹性的一种理论。汇率变动后,进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出口数量都发生改变,这两者变动的共同影响反映在两国商品的价格弹性(即进出口商品的供给量弹性和需求弹性)上,最终决定国际收支的变动方向和数量。思考一个问题:汇率调节是否一定会马上改善国际收支呢?基本观点货币贬值通过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影响本国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在满足一定弹性条件下,货币贬
2、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从而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1)弹性概念,概念理解:进口商品需求量出口商品供给量进口商品供给量是指本国进口商已进口商品的数量,该部分商品已经进口但还未被本国居民购买。出口商品需求量是指本国能够出口的商品数量。,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本币贬值、贸易商品的计价货币与出口商品需求量和供应量,如果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本币贬值后,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不变,外国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不发生变化,而本国出口商的收入增加表现为外币换得更多本币(即出口商品的本币收入上升),这会带动出口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即出口商品的本币收入决定出口商品供应量如果出口商品以本币表示,本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
3、,而本币价格不变。因外币价格下降,外国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因此本国出口商的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出口品数量增加,出口商品需求增加。即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决定出口商品需求量,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本币贬值、贸易商品的计价货币与进口商品需求量和供应量,如果进口商品以外币表示,本币贬值后,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进口一单位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币,购买进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则会减少进口商品的需求量。即进口商品本币价格决定进口商品的需求量如果进口商品以本币表示,即在国内商品本币价格不变(即国内销售价不变),则本币贬值后,进口商的进口成本增加,使得进口商只能进口到更少的商品,则会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供应量。即外
4、币价格决定进口商品的供应量,(2)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假定一件商品在国内的售价为7元人民币,人民币贬值前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则以美元表示的出口价格为1美元。人民币贬值后,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那么价格为7元的国内商品出口价格就为0.875美元,说明商品出口价格下降了,价格变动率为12.5%(以美元计),由此会带来出口量和出口收入的不同情形变化。,不同弹性条件下贬值对出口收入(美元)的影响,除了汇率变动带来出口影响外,汇率变动还会对进口量产生类似的影响。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改
5、善,小于1,货币贬值反而会使本国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等于1,国际收支不受影响。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公式表示为:或(其推导过程在后面),马歇尔-勒纳条件的经济学语言解释:如果本币的汇率下浮,那么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一定时,以外币计算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出口需求量增加,而进口商品因本币汇率下浮则在进口商品外币价格一定时,则需要更多本币,表现为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量减少。当汇率下浮导致出口增加速度在抵消进口减少速度之后还仍大于价格变动率时,说明汇率下浮使得出口净增加效应突出,也说明汇率下浮对改善国际收支是有帮助的。,例子,假定英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国际收支最初处在平衡状态。英国
6、每单位出口商品价格为1英镑,从美国进口同商品为4美元。英镑汇价从1英镑=1.6美元贬到1.25美元。,不同弹性条件下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不同弹性条件下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马歇尔-勒纳条件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弹性论对国际收支的研究属于局部均衡分析,它仅仅从需求角度研究本币贬值在什么条件下能带来净出口的增加,马歇尔-勒纳条件并不是改善国际收支的充分条件。因为,它没有考察供给可能性。只有社会上存在闲置资源,且本币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品生产部门时,贬值所增加的净出口需求才能得到实现,净出口才会增加。,(3)贬值与时滞反应J曲线效应,即使当马歇尔-勒纳条件满足时,贬值是否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呢?而实
7、际情况是,在货币贬值后的最初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那么为什么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有利影响要经过一段时滞后才能反映出来?,时滞产生的原因,贬值前已签订的贸易合同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来执行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合同,进出口增长仍然存在认识时滞决策时滞生产时滞贬值预期进一步导致本国进口增加,而出口会减少,具体而言,(1)贬值初期,因贬值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贬值效应立即体现在出口收入减少,进口支付成本增加上。也就是说,在贬值前已签订但在贬值后执行的贸易协议下,出口量不能增加以冲抵出口外币价格的下降,而进口数量不能减少以冲抵进口本币价格的上升。于是贸易收支发生一次性
8、的恶化。公式表示:E=QxPx-QmPm E(2)出口时滞和进一步贬值预期。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出口供给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不能马上提高出口能力。(3)况且如果国外需求存在进一步贬值预期,则会放缓向本国进口的进度。而进口商则可能会认为现在的贬值是以后进一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增加进口。,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改善是需要一定调整时间的,一般被认为需要半年到一年。贬值后贸易收支的恶化过程可以用J形状的曲线来表示。,曲线效应,曲线效应定义,在短期内,本币贬值有可能使贸易收支继续恶化,待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以时间为横轴,贸易收支余额为
9、纵轴,本币贬值后贸易余额先向下变动,其后向上变动,曲线呈 形,因此贬值对贸易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 曲线效应。,J曲线效应的现实证据,(4)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又称交换比价,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T=Px/Pm 表示的是一国对外交往中价格变动对实际资源的影响,即反映一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换回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改善:T上升,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换回更多数量的商品;贸易条件恶化:T下降,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只能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商品,这意味着实际资源的损失。,不同弹性条件下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贸易条件变化的背
10、后:一个例子,假定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商品是数码相机,单价135美元,且不变。人民币贬值前,中国出口1万双鞋,得到1万美元,可换回80台数码相机。贬值后,虽然中国出口数量增加了,出口的人民币收入增加了,就业增加了,但出口11000双鞋所得的9625美元,仅能换回77台数码相机,比原来少了3台。中国等量的实际资源(鞋)换回的实际资源(相机)减少了。说明贸易条件恶化了。一般而言,贬值或使一国的贸易条件不变,或使贸易条件恶化,贬值改善一国贸易条件的例子是极其罕见的。,(姜波克:国金金融新编第5版),本币贬值时贸易条件的变化取决于进出口供给、需求弹性的大小,当本币贬值时,基本结论是:当,即供给弹性的乘积大
11、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恶化,T下降;当,即供给弹性的乘积小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改善,T上升;当,即供给弹性的乘积等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T不变,中国贸易顺差与贸易条件,中国自加入WTO以后,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而2008-2009年,还因金融危机爆发变好。原因: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世界工厂、微笑曲线谷底贸易区域集中:出口价低、进口加高入世后关税持续下降中国经济强劲增长,进出口贸易数据,过度集中加工贸易:中国的加工贸易出口从上世纪80年代初占总出口量的5%升至2010年的47%;加工贸易进口也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8%升至2010年的30%。过度集中地区:中国出口的主要对象是美国、
12、日本和欧盟。中国对上述三者的出口总量占总出口额的近50%,上述经济体若出现需求疲软,势必影响中国的出口,从而打压出口品价格。关税持续下降:2001年加入WTO时,中国的关税总水平为15.3%。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8.8%,工业品平均税率为14.7%。降税进程自2002年开始,税率逐年调低。2002年,中国大幅调低超过530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降低至12%,是入世后降税涉及商品最多、降税幅度最大的一年。,关税与贸易条件,通过建立两国比较优势贸易模型分析,可得出中国关税提高,会对其进口国带来有利的贸易条件改变,但对其出口则带来不利的贸易条件效应。但是,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关税不断
13、降低,且中国的进口大幅增加。这个过程的结果便是导致中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恶化,自2002年至今,贸易条件呈现相对恶化的趋势。,进一步理解,1、马歇尔勒纳条件推导2、弹性论的评价3、弹性论的实际案例,1、马歇尔勒纳条件推导,研究内容贬值在什么条件下能改善贸易收支假设前提研究思路,假设前提,局部均衡假设(贬值不影响国民收入、国内吸收,仅仅影响贸易余额)需求约束型经济(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不考虑资本流动及服务的进出口、经常转移)一国只生产一种可贸易品,研究思路,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又会引起进出口数量的变化贸易差额的计算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推导结
14、论,贸易差额,M*:出口数量 P:出口品本币价格 M:进口数量 P*:进口品外币价格一国的贸易收支TB(直接标价法下),名义变量,实际变量,当e上升时,q上升,M*增加,M减少但是否能得到T0?,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推导,设期初贸易收支平衡,则有:,2、弹性论的评价,贡献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能改善国际收支的片面看法正确指出了货币贬值对不同国家的影响。一般而言,发达国家:进出口为弹性大的工业制成品,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大;发展中国家:进出口产品大多为弹性较小的初级产品,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较小一些。,局限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而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供给弹性无
15、穷大的条件不满足将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忽略了汇率变化的时滞效应,二、乘数论,研究内容:又称收入分析法,是凯恩斯主义在国际收支领域的延伸,分析的是,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是国际收支理论方法论的一次飞跃(凯恩斯否定萨伊定律,进一步又否定价格-现金流动机制)。基本观点:贬值在满足M-L条件(马歇尔-勒纳)下,能改善自主性贸易余额;而自主性贸易余额的增加又会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国民收入的增长又通过边际进口倾向m的作用带来进口的增长,反过来会部分影响乘数效应。到底出口增加能给贸易余额带来何种总效应?,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国国民收入Y会因自主性支出变动而发
16、生多倍变动。,乘数论也被称为“新重商主义”,(1)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所以,凯恩斯主义也倡导一国实现贸易盈余,主张鼓励出口,抑制进口,以刺激经济,提高国民收入。,“新重商主义”政策,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奉为圭臬,微分,国际收入的改善模型,(2)出口对国际收支调节作用取决于本国边际进口倾向,结论:出口对收入增加具有乘数作用,还可以改善国际收支,但是:,改善程度小于出口量大小,改善效果受制于m大小,完整公式,应对政策:需求管理,1、当一国国际收支出赤字,则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降低国民收入,以减少进口支出,改善国际收支。反之亦然。,2、但是,通过收入变动来调整国际收支的效果,取决于本国边际进口倾
17、向(m)的大小。,需求弹性的决定因素,通过收入变动来调整国际收支的效果,取决于本国边际进口倾向(m)的大小。而m取决于: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开放程度的高低。,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开放程度,一国开放程度越大,进口需求收入弹性越大,一定规模的紧缩政策改善国际收支效果越强。,哈伯格条件,出口与自主性进口的变动(如因贬值通过需求转化所引起的变动)除了直接带来国际收支的变动外,还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变化,导致诱发性进口的变动,从而进一步影响国际收支状况。哈伯格(A.C.Harberger)等将贬值由弹性论所说明的需求替代效应与这一收入效应结合起来,修正了贬值能够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形成比马歇尔-勒纳条件更为严格、
18、更接近现实的条件:,三、吸收论,20世纪50年代,西德尼.亚历山大和詹姆斯.米德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总需求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吸收(absorption)即指支出,即为满足需求而对资源的使用。国内吸收是指国内消费(C)、投资(I)和政府支出(G)之和,它表示一国国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总量。,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论主要内容国际收支是本国产出与本国吸收的差额。当国内产出超出国内吸收时,多余的部分就转化为出口,形成国际收支盈余;当国内产出不足国内吸收时,不足的部分由进口满足,形成国际收支赤字。政策主张:支出转换性政策支出变更性(增减性)政策,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关系
19、可表述如下:国民收入(Y)=国民支出(E)(1)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国民支出(E)=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2)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就得考虑对外贸易,则有:国民支出(E)=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出口(X)进口(M)根据上述公式则有:XM=Y(C+I+G),国内总吸收,国际收支,吸收论的完整公式表示,国内吸收,当YA时,B0,国际收支顺差当YA时,B0,国际收支逆差当Y=A时,B=0,国际收支平衡,国内总吸收为:C+I+G=A,国际收支为B=Y-A。我们知道,吸收A是国民收入的函数,可用如下公式表示:其中,为自发性吸收,即无论国民收入多少都必定存在的国内吸收(
20、如以满足基本生活消费);为边际吸收倾向,即每增加1单位收入所带来的国内吸收增加数量,又称诱发性吸收。根据前公式,可得:,吸收论的政策主张,国际收支差额取决于总收入的高低、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以及国内自发性吸收的高低。由于国内自发性吸收比较难以调整,因此,吸收论主张的国际收支调节路径是改变总收入与边际吸收倾向,即实施支出增减性政策和支出转换性政策:,吸收论调节国际收支政策主张,(1)用支出增减性政策来改变总吸收A,最终达到总收入和总吸收相等,国际收支平衡,但会减少就业和收入;(2)用支出转换政策来消除增减性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使进口需求减少同时,总收入能增加,从而达到内外均衡的目标。贬值作为支出
21、转换政策是如何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B0,A0,(1-a)Y,(一)贬值对自主性吸收的影响,贬值对自主性吸收A的影响是多样的,既有降低的效果,又有提高的效果。贬值使外国商品价格更高,本国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下降(降低效应);但如果要维持原有生活标准,需要在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吸收支出(增加效应),即劳尔森-梅茨勒效应。,(二)贬值对收入和吸收的效应,a1,贬值使吸收增加小于国民收入增加,贸易差额改善,货币贬值导致贸易条件恶化使实际收入减少,当a1,贸易收支改善,货币供给不变,贬值会使得进口品和本国生产的可贸易品价格上升,使持有的现金余额实际价值下降而减少吸收,贬值引起
22、价格上升带来收入再分配而影响吸收,假定货币收入和价格同比例上升,贬值使人只注意价格的上升,忽视其他因素的上升,从而减少支出,预期价格上升而提前消费进口价格上升而减少投资本国商品价格上升而减少消费,B=(1-a)Y-A0,资源配置效应,货币贬值的收入(Y)效应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资源配置效应货币贬值的支出(吸收)效应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货币错觉效应,(1)闲置资源效应,货币贬值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在存在资源闲置的情况下,国内总产出、总收入增加。由于这种增加是将闲置资源投入到生产中去,形成实际的产出增加,从而收入的增加是实际收入的增加而非名义收入的增加。同时,国民收入增加会增加本国投
23、资和消费支出,使总吸收水平上升,所以贸易条件恶化与否,取决于边际吸收倾向a。当边际吸收倾向a1,则总支出的增加也不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2)贸易条件效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又称交换比价,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T=Px/Pm 表示的是一国对外交往中价格变动对实际资源的影响,即反映一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换回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改善:T上升,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换回更多数量的商品;贸易条件恶化:T下降,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只能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商品,这意味着实际资源的损失。,本币贬值时,贸易条件的变化取决于进出口供给、需求弹性的大小
24、,当本币贬值时,基本结论是:当,即供给弹性的乘积大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恶化;当,即供给弹性的乘积小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改善;当,即供给弹性的乘积等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不变,吸收分析理论认为贬值会带来贸易条件的恶化,(即出口单位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单位商品价格指数之比下降),并可能带来国际收支的恶化。贸易条件恶化可能会使得收入Y减少。当边际消费倾向a1时,意味着收入减少时,其减少将导致幅度更大的消费减少,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3)资源配置效应,吸收分析理论认为,虽然贬值会恶化贸易条件,但由于贬值影响资源配置,在贬值过程中,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生产率
25、的提高抵消了贸易条件的恶化,净结果是提高了实际收入。当闲置资源效应很小时,货币贬值的资源配置效应尤为重要。,(4)现金余额效应,现金余额(real cash balance)是指人们以实际货币形式持有的固定比例的实际收入。如果现金余额因为价格上涨而受损失,人们要么会减少实际收入下的支出,要么出售资产或证券,以维持相对固定的现金余额水平。在货币贬值而引发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如果货币供给不变,人们持有的现金余额价值会减少,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得人们减少消费或卖出金融资产。减少支出意味着总吸收相对于收入的减少;而人们卖出证券将证券价格走低,间接提高利率,抑制了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总吸收再次减少。因此,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国际金融 理论 前沿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