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教材课件.ppt
《第八章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教材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纤维的热学、光学和电学性质,热学性质:纺织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表现的 性质。,第一节 热学性质,一、比热容二、导热系数三、热作用时的纤维性状四、热定形五、耐热性六、热稳定性七、燃烧性八、熔孔性,第一节 热学性质,一、比热容C(比热)1、定义:单位质量的纤维,温度变化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公式:3、干燥纤维的比热容(P140表7-1)4、含义:反映纤维材料释放、存储热量的 能力,或者温度升降的缓冲能力。,单位为J/(g),第一节 热学性质,一、比热容C(比热)5、影响比热容的因素温度:水分:纤维中孔洞和纤维间缝隙:,T,C,W,C,孔隙率,C,第一节 热学性质,一、比热容C(比热)6、对
2、加工和使用的影响制定工艺参数锦纶丝夏季面料,皮肤有明显的“冷感”较大比热的纤维用于温度骤变的场合,第一节 热学性质,二、导热系数(热导率)1、定义:纤维材料厚度为1m,两端间温差为1,单位时间内通过lm2纤维材料的热量。2、公式:3、常见纤维的导热系数(P142表7-2)4、含义:反映纤维材料的热传导能力或保暖性。,单位为J/(ms)或W/(m),第一节 热学性质,二、导热系数5、影响因素(1)结晶取向:结晶度和取向度,(2)纤维集合体密度:(3)纤维排列方向:(4)纤维细度和中空度:纤维细,中腔大,(5)环境温湿度:温湿度,,,先后,f,,第一节 热学性质,二、导热系数6、对纤维加工和使用的
3、影响(1)加工热处理中,采用逐渐升温和保温措施,达到处理的均匀化外层需要热处理的材料,实施快速升温(2)使用夏季面料:高导热系数的纤维冬季面料:低导热系数的纤维,纤维集合体保暖性指标,绝热率:纤维集合体隔绝热量传递保持温度的能力保暖率:在保持热体恒温的条件下,无试样包覆 时消耗的电功率和有试样包覆时消耗的 电功率之差占无试样包覆时消耗的电功 率的百分数。热阻:导热系数的倒数,单位:(m)/W克罗值(clo):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不超过 50%、空气流速不超过10cm/s的环境 中,一个人静坐并感觉舒适时衣服所具 有的热阻。1克罗值=4.310-2(mh)/J=155(m)/W,第一节 热学性
4、质,Q0:热体不包覆试样时单位时间的散发热量(J)Q1:热体包覆试样时单位时间的散发热量(J),第一节 热学性质,三、热作用时的纤维性状(热力学(机械)性质:在温度的变化过程中,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性)1、纤维的类型(1)热塑性纤维在较高温度时会发生软化、熔融的纤维如涤纶、锦纶、丙纶和醋酯纤维等(2)非热塑性纤维在较高温度时不会出现熔融而直接发生分解、炭化的纤维如棉、麻及再生纤维素纤维和羊毛、蚕丝及再生蛋白质纤维,第一节 热学性质,三、热作用时的纤维性状2、三种状态和两种转变(1)玻璃态(2)高弹态(3)粘流态(4)玻璃化转变区(5)粘弹态转变区,第一节 热学性质,三、热作用时的纤
5、维性状3、热转变点玻璃化温度Tg: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软化温度Ts:指在一定的压力及条件下,高聚物达到一定变形时的温度粘流温度Tf:高弹态向粘流态转变的温度熔点Tm:高聚物内晶体完全消失时的温度分解点Td:纤维发生化学分解时的温度,第一节 热学性质,四、热定形1、目的使纤维的内部结构或织物的形状在热作用下固定并获得一定的尺寸。2、定义将纺织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外力下使材料保持所需尺寸或形状,让纤维内大分子间产生内应力的结合点断开,并在新的位置上形成无内应力的绪合,然后冷却并除去外力,这一加工过程称为热定形。,第一节 热学性质,四、热定形3、机理(1)热塑性纤维合成纤维:玻璃化温度的“冻
6、结”定形(2)非热塑性纤维羊毛:内部结构变化的结构定形,第一节 热学性质,四、热定形4、影响因素温度过低:达不到定形目的过高:纤维材料颜色变黄,手感粗糙,甚至熔融、分解时间温度低时,时间长些温度高时,时间短些介质:水分子侵入有助于热定形冷却速度:速度快有助于热定形,第一节 热学性质,五、耐热性定义:纤维经热作用后力学性能的保持性表征方法力学性能保持率(%)P148图7-8剩余强度(%)P148表7-6常用纤维耐热性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蛋白质纤维涤纶腈纶和锦纶维纶,第一节 热学性质,六、热稳定性1、质量与组成的稳定性2、结构的稳定性3、形态的稳定性,第一节 热学性质,七、燃烧性1、定性(1)易燃:
7、(2)可燃:(3)难燃:(4)不燃:,纤维素纤维、腈纶、丙纶,蛋白质纤维、锦纶、涤纶、维纶,氯纶,石棉、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第一节 热学性质,七、燃烧性2、定量(1)极限氧指数:材料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的含氧量体积的百分数,第一节 热学性质,七、燃烧性2、定量(2)点燃温度和燃烧时间点燃温度TI:指纤维产生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燃烧时间t:指纤维放入可燃环境中到燃烧所需的时间(3)燃烧温度TB指纤维燃烧时的火焰区中的最高温度值,第一节 热学性质,七、燃烧性3、阻燃的方法(1)阻燃纤维在纺丝原液中加入阻燃剂,混合纺丝制成由合成的难燃聚合物纺制而成(2)阻燃整理将阻燃剂涂覆在纤维
8、表面或浸渍于纤维内,第一节 热学性质,八、熔孔性1、定义在穿用过程中,在接触到烟灰的火星、电焊火花、砂轮火花等热体时,可能在织物上形成孔洞。纺织材料的这种性能,叫熔孔性。织物抵抗熔孔现象的性能,叫抗熔孔性。合成纤维:熔融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分解或燃烧,第一节 热学性质,八、熔孔性2、因素(1)热体的表面温度:必须高于天然纤维的分解点和合成纤维的熔点(2)热体与织物的接触时间:热体提供足够的热量(3)导热系数(4)水分,第一节 热学性质,八、熔孔性3、测试方法落球法熔成孔洞所需要的热体的最低温度热体在织物试样上停留的时间烫法观察试样接触部分的熔融状态织物产生熔孔的时间,作业(十二),1、名
9、词解释:比热、热导率(导热系数)、玻璃化温度、粘流温度、热定形、极限氧指数 2、纤维在热的作用下,会出现哪几种热力学状态?各自特征如何?玻璃化温度与熔点在产品加工及使用中有什么重要的意义?3、纤维的比热、导热系数、玻璃化温度、点燃温度、熔孔温度等分别说明材料的什么性质?4、试述天然纤维和粘胶织物抗熔孔性较好而锦纶和涤纶织物抗熔孔性较差的原因。,热传递示意图(P142图7-4),常见干燥纺织纤维的比热容(测定温度20)(P140表7-1),静止空气:1.011;水:4.18,羊毛纤维的比热容与回潮率和温度的关系(P141图7-1),常见纤维的导热系数(测定温度20)(P140表7-2),静止空气
10、最小,水最大纤维位于两者之间,纤维层体积质量和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P143图7-5),=0.03-0.06g/cm3时,最小,纤维排列方向角与导热系数的关系(P143图7-6),当纤维平行于热辐射方向排列时,导热能力较强当纤维垂直于热辐射方向排列时,导热能力较低,热塑性纤维的热机械性质(P144图7-7),热转变点: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纤维力学性质等发生显著变化时的温度。,第一节 热学性质,三、热作用时的纤维性状2、三种状态和两种转变(1)玻璃态非晶区的分子热运动能低,不能激发链段的运动,处于“冻结”状态外力作用下,分子主链仅发生键长键角的变化而产生较小的变形外力去除后,变形立即消失而回复原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纺织 材料 热学 光学 电学 性质 教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