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金融法律制度课件.ppt
《第八章金融法律制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金融法律制度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金融法律制度,第一节 金融与金融法第二节 银行法第三节 票据法第四节 证券法,目录,本章主要介绍金融法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则,重点掌握金融的概念,以及金融法律关系的构成。,第一节 金融与金融法,一、金融与金融体系二、金融法及其基本原则,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返回,一、金融与金融体系,金融法是国家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基本原则:(1)在稳定币值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2)金融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3)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利益的原则。(4)规范金融行为、维护金融稳定的原则。(5)分业经营、分业
2、管理的原则 返回,二、金融法及其基本原则,本节主要介绍银行法的概念及法律规范,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操作工具,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能与职责。,第二节 银行法,一、中国人民银行法二、商业银行 三、政策性银行四、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 返回,1、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特殊的国家机关,受国务院领导。中央银行,是国家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组织机构,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2、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1)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2)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监管情况的工作报告。(3)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
3、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4)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5)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6)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返回,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采用总分行制的组织体制,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分支机构。分支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返回,(二)中国人民银行的体制,1.发行的银行2.政府的银行:它服务于政府并代表政府处理有关的金融事务3.银行的银行:A.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 C.提供贷款 D.清算业务4.宏观调控和防范系统金融风险的银行,(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职
4、能,1.货币政策2.货币政策目标3.货币政策工具,(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亦称金融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2、货币政策目标(1)单元制。即仅以稳定物价或仅以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目标。(2)双元制。即货币政策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两部分。(3)多元制。即货币政策目标为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四方面。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目标 即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1、存款准备金制度2、基准利率3、再贴现制度4、再贷款制度5、公开市场业务6、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返回,货币政策工具,1、存款
5、准备金制度(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含义 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的授权,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数额提取一定的金额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2)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 存款准备金能够调控货币政策返回,存款准备金能调控货币政策的原因 因为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就会增加,超额储备就会减少,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就会相应减少,整个金融体系的可用资金量随之减少,从而达到收紧银根,减少社会货币供应量,一致或预防通货膨胀的目的;反之,如果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用作放宽的资金就会相应增多,社会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
6、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返回,2、基准利率(1)基准利率的含义 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他在整个社会利率体系中处于最低水平。(2)基准利率的作用 央行提高基准利率,就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筹资的成本,从而迫使商业银行调高放款利率;同时也意味着向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出中央银行收紧银根的信号,引导资本市场的价格上升,抑制社会资金向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本市场流入。返回,3、再贴现制度(1)再贴现的含义 是指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的票据转让。(2)再贴现的作用 央行通过调节再贴现率,可达到调节信用规模、实现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返回,4、再贷款制度(
7、1)再贷款的含义 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2)再贷款的作用 央行以货币发行、吸收财政存款、收缴存款准备金等获得再贷款的资金来源,然后通过确定贷款的对象、种类、利率、金额,不仅能够调控贷款数量、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还能在不增加贷款总量的条件下,调整锃亮的投向或贷款存量的结构,以稳定货币,合理控制和调剂社会信用,实现货币政策的目的和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返回,5、公开市场业务(1)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 是指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以吞吐基础货币从而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业务活动(2)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 公开、公平、灵活、主动性等优点(3)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工具
8、 国债和政府债券返回,6、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特种存款(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消费信用控制(4)不动产信用控制(5)窗口指导(6)道义劝告返回,(一)商业银行的概述(二)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三)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返回,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返回,(一)商业银行的概述,1、符合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2、符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要求,其中商业银行为10亿元人民币,城市合作商业银行为1亿元人民币,农村合作商业银行为5千万元人民币。3、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长(行长)、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9、。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返回,(二)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1、设立的法律依据和条件不完全相同2、经营的商品不同3、经营的方式不同4、经营商品的收益来源不同 返回,商业银行的设立与一般公司设立的区别,根据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的章程规定,报银行业监管机构批准。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全部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
10、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银行业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返回,(三)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三、政策性银行,(一)政策性银行的特征(二)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和开发性金融的区别 返回,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发起、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经济政策和意图而进行融资和信用活动的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 返回,1、从资本金性质看,政策性银行一般由政府财政拨款出资或政府参股设立,由政府控股,与政府保持着密切关系。2、从经营宗旨上看,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标,而以贯彻执行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为己任3、从业务范围上看,政策性银行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和公众存款,主
11、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提供的资本金、各种借入资金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筹措的资金,其资金运用多为长期贷款和资本贷款。4、从融资原则上看,政策性银行有其特殊的融资原则。5、从信用创造能力看,政策性银行一般不参与信用的创造过程,资金的派生能力较弱。,(一)政策性银行的特征,1.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1)经营方式不同。(2)资金来源不同。(3)经营目的不同。2.政策性银行与开发性金融的区别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区别在于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为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但银行对项目有选择权,依托信用支持。“市场运作,中长期保本微利,实现财务可持续”,这是开发性金融区别于政策性金融的最大不同之处。而政策性金融机构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金融 法律制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5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