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初加工技术理论课件.ppt
《第二章第一节初加工技术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一节初加工技术理论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4/3,电子教案,1,第二章 绿茶,本章讲授内容,一、初加工技术理论(一)二、名优绿茶加工技术三、大宗绿茶加工技术,2023/4/3,电子教案,2,第二章 绿茶,一、初加工技术理论(一),1、杀青2、揉捻3、干燥,2023/4/3,电子教案,3,一、初加工技术理论(一),1 杀青,定义 方法分类及机械 理论基础及原则 技术影响因素 杀青适度的检测方法与指标,2023/4/3,电子教案,4,1 杀青,定 义,采用高温钝化酶活性的过程。是绿茶、黄茶和黑茶初制工序之一。,2023/4/3,电子教案,5,方法分类,根据导热介质不同,可将杀青方法分成四类。第一类:金属导热的炒热杀青(简称炒青)
2、。机械有:锅式杀青机和滚筒式杀青机。第二类:蒸汽导热的蒸热杀青(简称蒸青)。我国唐代以前,现日本采用。第三类:空气导热的烘热杀青。苏联采用得多。第四类:水导热的泡青。我国古代采用,现在部分黑茶中采用 以上以水和蒸汽的传热效能最大,金属次之,空气最小。,1 杀青,2023/4/3,电子教案,6,表1 不同杀青方法效果比较,1 杀青,2023/4/3,电子教案,7,184型双锅式杀青机,6CA-5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机械,2023/4/3,电子教案,8,杀青机械,2023/4/3,电子教案,9,杀青机械,2023/4/3,电子教案,10,表2 茶叶中四种氧化酶活性与温度变化的关系,1 杀青,202
3、3/4/3,电子教案,11,理论基础与原则,温度对酶的双重作用。即酶的活性大小于反应体系的温度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引起酶蛋白的热变性,从而使酶钝化失去活性。,1 杀青,杀青原则之一:使叶温在12分钟之内迅速地上升 到80以上。,2023/4/3,电子教案,12,表3 茶新梢水分含量和酶活性,1 杀青,2023/4/3,电子教案,13,理论基础与原则,茶梢不同部位理化性质的差异。含水量:嫩茎中含水量最高,其次为芽头,随叶片成熟度增加,含水量降低;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以芽头最高,随叶片成熟度增加,活性降低,嫩茎中活性较强;过氧化物酶活性以第
4、1叶活性最强,也随叶片成熟度增加,活性降低,嫩茎中的活性较强。(可以解释为什么当杀青不够时梗比叶更容易出现红变)。,1 杀青,2023/4/3,电子教案,14,说明:“老杀”与“嫩杀”是指在相同的温度、投叶量情况下,杀青时间的长短,最终表现为杀青叶含水量的高低不同。,1 杀青,杀青原则之二:嫩叶老杀,老叶嫩杀。,2023/4/3,电子教案,15,技术影响因素,炒青方法:温度 投叶量 时间 抖与闷,1 杀青,2023/4/3,电子教案,16,炒青方法中影响杀青叶品质的因素,1 杀青,技术影响因素,温度、投叶量、时间三者的关系图,2023/4/3,电子教案,17,炒青方法中影响杀青叶品质的因素 抖
5、与闷即在杀青过程中杀青叶吸热,其水分变成蒸汽后的散失与利用。由于蒸汽温度高,透性强,有助于杀匀、杀透,同叶也会对杀青叶品质产生影响,在这种湿热作用下,叶绿素易破环,从而导致杀青叶黄变,所以要根据不同茶类适当加以利用。,1 杀青,技术影响因素,2023/4/3,电子教案,18,炒青方法中影响杀青叶品质的因素 抖与闷在不同杀青方法中的控制方式 手工杀青:抖闷结合。绿茶:多抖少闷。黄茶:多闷少拌 机械锅式杀青:加盖与不加盖控制 滚筒式杀青机:排湿装置的开张度控制,1 杀青,技术影响因素,2023/4/3,电子教案,19,蒸青方法中影响杀青叶品质的因素蒸汽量:0.30.5kg蒸汽kg鲜叶,投叶量:可用
6、公式计算:W=V*F*(60/T)*60 W:投叶量kg/h;V:蒸筒体积;F:鲜叶容积量kg/m3,嫩叶为70,普通芽叶65,老叶60 T:时 间:标准蒸青:嫩叶2530 s;普通叶:3035s;老叶:3540s 重 蒸:4560s 特 重 蒸:60120s,1 杀青,技术影响因素,2023/4/3,电子教案,20,杀青程度的检测方法,感官检测 水分测定 酶活性测定,1 杀青,2023/4/3,电子教案,21,表4 杀青适度的标准与不良表现,1 杀青,2023/4/3,电子教案,22,减重率 前重-后重 减重率%=100%前重,补充,2023/4/3,电子教案,23,插入影音材料,2023/
7、4/3,电子教案,24,一、初加工技术理论(一),2 揉捻,定义 工艺要求 茶叶成型的理论基础 揉捻适度的检测指标 揉捻方法与机械 揉捻技术因素分析,2023/4/3,电子教案,25,定义,利用外力使茶叶成形、叶细胞破损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塑造美观的外形、便于冲泡。,2 揉捻,2023/4/3,电子教案,26,工艺要求,塑造美观的外型;保持条索完整,尽量减少断碎率;适当破损叶细胞,使茶汁粘附于茶表。,2 揉捻,2023/4/3,电子教案,27,茶叶成型的理论基础,揉捻成条过程分析 叶细胞损伤情况研究 叶子的受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 揉捻,2023/4/3,电子教案,28,揉捻成条过程分析 揉
8、捻叶受到四周挤压力、平面摩擦力的作用,叶片发生皱折、卷曲,由于叶片主脉硬度较大,叶片皱褶的纹路,基本上与主脉平行,并向主脉靠拢,形成粗条形。随着揉捻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叶子不同部位所受的摩擦力不同,运动的速度也不一样而产生扭力,于是粗条经扭力作用扭卷成紧条。,2 揉捻,茶叶成型的理论基础,2023/4/3,电子教案,29,叶细胞损伤情况研究 叶细胞直径约0.025mm,如要在两个平面之间压破细胞,约需400kgcm2的压强,而普通揉捻机的最高压强为0.15 kgcm2,因此通过揉捻无法压破细胞。只有在揉桶中,曲卷的叶子外部受到拉力,内部受到挤压力时,叶细胞膜层结构同时也受到拉力和挤压力,导致细
9、胞质膜(半透膜)的破裂,而细胞壁大部分完整。,2 揉捻,茶叶成型的理论基础,2023/4/3,电子教案,30,叶子的受力特性 柔软性:受力容易变形的特性 韧 性:受力变形而不折断的特性 可塑性:受力变形后不容易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2 揉捻,茶叶成型的理论基础,2023/4/3,电子教案,31,叶子受力特性的影响因素 叶片老嫩 含 水 量 叶 温 内含成分,2 揉捻,茶叶成型的理论基础,2023/4/3,电子教案,32,叶子受力特性的影响因素 老 嫩:老叶的柔软性、韧性、可塑性和粘性都较差,嫩叶则较好。含水量:鲜叶水分多,细胞膨胀,叶片的柔软性、韧性、可塑性和粘性都较差,一般认为叶片含水量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第一节 初加工 技术 理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