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1要点课件.ppt
《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1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1要点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征动力学或化学动力学),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Chapter 2 Kinetics of homogeneous Reaction,可以从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的角度来研究化学反应。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进行、能进行到什么程度是热力学的研究范畴。但反应以何种方式进行、反应的快慢程度等则是反应动力学回答的问题。反应工程的任务就是如何使化学反应在工业上经济、高效地实现。有关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知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本章将从反应工程的需要出发,阐述反应动力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反应速率的定量描述等问题,是反应器的分析与设计的基础。具体内容包括:,概述,教学要点(12学时),1.基本概念(2学时
2、)2.均相反应速率方程的表示形式(2学时)3.单一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及积分式。(4学时)4.复合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2学时)5.非恒容系统(2学时),概念与思考,化学计量式,转化率,反应程度,化学反应速率,消耗速率,生成速率单分子反应,多分子反应基元反应,反应级数,活化能E,速率常数单一反应,复合反应(同时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选择率、收率非恒容反应系统的化学膨胀因子A,化学膨胀率A及体积,设置问题?均相反应?均相反应实例?均相反应特点?化学反应动力学?本征动力学方程?为什么要研究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理论依据和动力学基础数据,在研究化学反应时,经常应用化学组分和相这两个术语,化学组分
3、是指任意具有确定性质的化合物或元素。相:体系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部分称为一相。均相反应?反应物与产物在均一相中(即均一的液相或气相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确切地说,参与反应的各个化学组份均处于同一个相(气相或液相)内进行化学反应。反应系统能达到分子尺度均匀的反应,称为均相反应。这一类反应包含有很广泛的范围,如烃类的高温裂解反应为气相均相反应;酸碱中和、酯化、皂化等反应为液相均相反应。,均相反应实例?气相均相反应:燃烧、烃类高温裂解(制乙烯)酸碱中和、酯化、皂化为典型的液相均相反应。均相反应特点?反应体系中不存在相界面。,研究均相反应过程,首先要掌握均相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本征动力学方
4、程?均相反应动力学:由于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组分均匀地处于同一相内,研究均相动力学时,就不计过程物理因素(传质、传热)的影响,仅研究各种因素如温度、催化剂、反应物组分和压力等对反应速率、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并确定表达这些影响因素与反应速率之间定量关系的速率方程。,为什么要研究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理论依据和动力学基础数据 均相反应的动力学是不计过程物理因素的影响,仅仅研究化学反应本身的速度规律,也就是研究物料的浓度、温度以及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的。而工业反应器内进行的过程,是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结合,因此,均相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均相反应过程的基础,它为工业反应装置的选型、设计计算和反应器
5、的操作分析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有关的动力学基础数据。,化学计量式(方程)转化率 反应程度 化学反应速率(间歇系统)消耗速率及生成速率化学计量式?化学计量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何不同?,2.1 基本概念与术语,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化学反应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现在应该是一样了。反应式一般是解题的中间过程写的,简单一点,可以不写反
6、应条件,不配平,生成符号是用箭头表示,等着解题的人完善呢。化学方程式是正规的反应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配平,反应条件,生成符号都要写出来。,化学反应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式(1)中A、B为反应物,R、S为生成物;a、br、s 为参与反应的各组分的分子数,恒大于零,称计量系数。表示a摩尔A组分与b摩尔的B组分经化学反应后将生成r摩尔的R组分与s摩尔的S组分等。,(1),化学反应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物经化学反应生成产物的过程用定量关系式予以描述时,该定量关系式称化学反应式:,化学反应式,(1),式(1)表示了在等式左侧为反应物,右侧为反应产物。尽管式1貌似方程式,但实际上并非方程式,例如其决
7、不允许按方程式的运算规则将等式一侧项转移到等式的另一侧。化学反应式是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表示反应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反应进行的方向,如果箭头为双向,则表示反应为可逆反应,即反应也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式(2)是一个方程式,允许按方程式的运算规则进行运算,如将等号左侧各项移到等号的右侧:,化学计量方程(化学计量式),(2),(3),它是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方程。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组分消耗或生成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它表明:每反应掉1mol摩尔的N2将同时反应掉3mol摩尔的H2,并生成1mol的NH3。式中各组份前的数值即为各相应组份的计量系数。式可
8、以写成如下的一般化形式:对氮原子 21-120对氢原子 23-320,例:合成氨反应的计量方程通常写成:,而错误的形式有:,是用元素符号和分子式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等式,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组分的数量关系,即在反应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与反应的实际历程无关。(用等号=)亦可以写成其它若干形式:化学计量式的通式,化学计量方程(化学计量式),化学计量式的通式如何表示?一个由n个组份参予的反应体系,其计量方程可写成:v1A1+v2A2+vnAn=0或,对一般情况,设在一反应体系中,存在n个反应组分A1、A2、An,它们之间进行一个化学反应,根据质量衡算原理,反应物消失的质量必定等于反应产物生成的质量,其化
9、学计量方程可用如下通式表示。,化学计量式的通式如何表示?一个由n个组份参予的反应体系,其计量方程可写成:v1A1+v2A2+vnAn=0或,式中:Ai 表示 i 组分;vi为 i 组分的化学计量系数。习惯上,如果i组分为反应物,vi取负值,如果i 组分为产物vi取正值。化学反应计量式中的计量系数与化学反应式中的计量系数之间有以下关系:若i组分为反应物,二者数值相等,符号相反。若是产物,二者相等。,化学计量方程具有如下特点:1仅是表示由于反应而引起的各个参与反应的物质之间量的变化关系,计量方程本身与反应的实际历程无关。2乘以非零常数,计量关系不变,可得一个计量系数不同的新的计量方程:3为消除计量
10、系数在数值上的这种不确定性,不得含有除1之外的其它公因子等分子反应?非等分子反应?,3.只用一个计量方程即可唯一的给出各反应组分之间的变化关系的反应体系单一反应;必须用两个(或多个)计量方程方能确定各反应组分在反应时量的变化关系的反应,成为复合反应。CO+2H2=CH3OH CO+3H2=CH4+H2O,当计量系数的代数和为零时(),这种反应称为等分子反应,否则为非等分子反应。,具体写法依习惯而定,例:,上各式均属正确,但通常将关键组分写在第一位,而且使其计量系数为1,但下式不符合习惯:,反应进度(反应程度),为描述反应进行的深度,在此引入反应进度。对于任一化学反应,设反应物系开始时,体系中组
11、分的量分别为nA0、nB0、nR0、nS0。反应到某一时刻,体系中组分的量分别为nA、nB、nR、nS。以终态减去初态即为变化量,根据化学反应计量学可知,各组分的变化量符合下列关系(nA-nA0):(nB-nB0):(nR-nR0):(nS-nS0)=A:B:R:S,反应进度,(nA-nA0):(nB-nB0):(nR-nR0):(nS-nS0)=A:B:R:S,(nA-nA0)0,(nS-nS0)0,R,S为正值,说明产物是增加了。上式也可写成:,即任何反应组分的反应量与其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相同值,该值可用来描述该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进度,为描述反应进行的深度,在此引入反应进度。对于任一化
12、学反应,定义:各组分在反应前后的摩尔数变化与其计量系数的比值是反应进度,表示化学反应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ksai:,即:,式中,ni 为体系中参与反应的任意组分i的物质的量;i为其化学计量系数;ni0为起始时刻组分i的物质的量。,反应进度,无论用哪一个组分的改变量来进行计算,所得反应进度的数值都是相同的,并且总是正数,因次为mol。由反应进度就可知道所有反应物及产物的反应量。,对于反应物,ni ni0,i 0,并且由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决定,各组分生成或消耗的量与其计量系数的比值相同,,因此该值可用来描述该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进行到某时刻,各组分摩尔数与反应程度的关系,反应程度的性质,时间的函
13、数,随反应的进行而不同 积累量,恒大于0 广度量 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广度量:描述体系的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如:功;强度量:描述体系的强度性质,不具加和性,如:功率。强度性质与广度性质最好的区别方法就是看:把一个系统分成几部分,具有加和性的为广度性质;如果各部分都相同的则为强度性质。,例:如下反应 N2+3H2 2NH3开始浓度/(molL-1)1.0 3.0 02s末浓度/(molL-1)0.8 2.4 0.4,思考:当N2和H2的原始浓度比为1:4时,求各组分的转化率和反应程度。,返回,反应进度被应用于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定义等方面。,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均相反应动力
14、学研究各种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和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这种数学关系称为速率方程,或本征(经典、固有、微观)动力学方程。,在一个化学反应中,由于化学组分计量系数不同,摩尔数的变化量是不同的,但反应程度是相同的。反应程度是一个广度量,一个累积量,不能代表速度。因此,定义用单位反应物系中反应程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表示反应速度r。,间歇系统,对不同反应过程可以取不同的单位反应体系。对于均相反应,单位量的反应体系指单位反应体积,,返回,以反应进度表示:某一时刻单位量的反应体系中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该式为化学反应速率的严格定义。在一个均匀的反应体系中,任意瞬时只有一个反应速率,就是由式
15、(1)表示的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1),返回,由于反应进度是描述反应进行程度的、对所有参与反应的组分为同一值的物理量,所以由单位时间单位反应体积中该量的变化所定义的反应速率,也就成为度量所有参与反应的组分变化速率的统一物理量。以反应进度定义的反应速率虽然严格,但不够直观。习惯上使用以反应体系中各个组分的生成或消耗速率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2.1.1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物质量的物料数量的变化量。物质量:容积、质量或表(界)面积 物料:反应物或产物 对均相反应,物质量取容积,因此,均相反应速率定义为:式中,对反应物,取“”,而对产物,取“+”。,第二
16、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2.1.1 化学反应速率间歇系统均相过程中,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反应混合物中组分i的变化量,即,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式中V反应混合物体积m3;ni组分i的瞬时量,kmol;t反应时间,s或h。按照惯例,反应速率均以正值表示。对反应组分来讲,其量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前减少。dni为负值,在此情况下,(2-1)式前使用负号,如(-rA)反应速率表示为反应组分A的消失速率(减少量);,2.1.1 化学反应速率间歇系统均相过程中,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反应混合物中组分i的变化量,即,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按照惯例,反应速率均以正值表示。对生成组分来讲其量
17、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dni为正值。则(2-1)式使用正号,rp反应速率表示为生成组分P的生成速率(生成量)。,返回,定义:对于均相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单位反应体积内着眼组份i的物质的量变化(反应物的反应量或产物的生成量)称为i组份的反应速率。,对反应物 dn/dt0,按不同组分计算的反应速率数值上不等,因 此一定要注明反应速率是按哪一个组分计算的,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对于由计量方程,所示的反应,各组份的反应速率可写成:,式中:t为时间;nA、nB、nR和nS分别为组份A、B、R和S的摩尔数,V为反应容积,-rA、-rB、rS和rR分别为组份A、B、S和R的反应速率。此处,在反应物的速率
18、前应冠以负号,避免反应速率出现负值。(为什么?),反应物,产物物,各组份的反应速率,生成速率?j 表示指定反应产物,其生成速率 rj,(2-1),消耗速率?i 表示某种指定反应物,其消耗速率用 ri 表示,由于反应物是消耗的,其导数变化是负值,故计算反应速率时前面要加上一个负号。则,如没有副反应,则反应物与产物的浓度变化,应符合化学反应式的计量系数关系,有:,故可写出各个反应组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这说明无论按哪一个反应组分计算的反应速率,其与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恒为定值,于是,反应速率的定义式又可写成:,式(2-3)或式(2-3a)是反应速率的普遍定义式,不受选取反应组分的限制。知道后乘
19、以化学计量系数即得按相应组分计算的反应速率。在复杂反应系统的动力学计算中,应用 的概念最为方便。,(2-3),根据反应进度的定义,式(2-3)变为,若反应过程中物料容积变化不大,则V可视作恒值,而称之为恒容过程,此时niVCi,则反应速率可简化为:,(2-2),速率方程的其他形式用浓度或转化率表示,对于恒容过程,V为常数,式(2.5)便变成了经典化学动力学所常用的反应速率定义式:,(4)气相反应 理想气体 CA=PA/RT(5)转化率 xA 目前普遍使用关键组分的转化率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所谓关键组分必须是反应物,该组分在原料中的量按化学计量方程计算能完全反应掉,即转化率最大值为10
20、0%。反应物中某一组份转化掉的物质的量与其初始量的比值,其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程度。,若起始A组分的摩尔数为nA0,反应到某一瞬间A组分的摩尔数为nA,则,通常关键组分是反应物中价值最高的组分,其他反应物相对价值较低并可能是过量的。因此,关键组分转化率xA的高低,直接影响反应过程的经济效果,对反应过程的评价提供更直观的信息。,若起始A组分的摩尔数为nA0,反应到某一瞬间A组分的摩尔数为nA,则,计算转化率还有一个起始状态的选择问题,即定义中起始量的选择。对间歇反应器,一般以反应开始时状态为起始状态。对连续反应器,一般以反应器进口状态为起始状态。当数个反应器串联时,往往以进入第一个反应器的原料组成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均相 反应 动力学 基础 要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