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维生素课件.ppt
《第六节维生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节维生素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维生素(vitamin),19:46,一、概述,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有以下共同特点:1.一般以基本体的形式或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2.大多数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能大量储存,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3.不构成组织,不供给能量;4.需要量很少,大部分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发挥作用。,19:46,(一)命名分为三个系统:1.按发现的时间顺序,以英文字母命名;2.按生理功能命名:如抗干眼病维生素,抗坏血酸等;3.按化学结构命名:如硫胺素、核黄素、视黄醇等。,19:46,(二)分类及特点 1.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D、E、K。特点:溶于脂溶剂,不溶于
2、水。一般烹调加工损失少。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同存在,其吸收与脂类有关。可在体内储存,摄入不足时,缺乏症状出现缓慢。排泄慢,大量摄入可引起中毒;其营养状况一般不能用尿进行评价。,19:46,2.水溶性维生素 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特点:易溶于水,不溶于脂肪和脂溶剂。储存少,摄入不足时,很快出现缺乏症状。排泄快,一般不中毒。其营养状况多可从尿中反映出来。,19:46,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不同点,19:46,(三)维生素缺乏,1.缺乏原因:(1)摄入不足(2)吸收利用障碍(3)需要量增加2.维生素缺乏的分类:(1)按原因分类: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缺乏。,19:46,(2)按缺乏程度分为:
3、临床缺乏与亚临床缺乏两类。亚临床缺乏又称为边缘性缺乏(marginal deficiency)是指机体维生素营养水平及其生理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一种状态。,19:46,二、维生素A,(一)概念和理化性质1.概念:维生素A类:是指含有视黄醇(retinol)结构(即-紫罗酮环的多烯基结构)、并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类维生素A(retinoids):是指天然维生素A的衍生物、胡萝卜素以及合成的类似物。如:视黄醛、视黄酸等。,19:46,维生素A包括两类:一类是来自动物性食品的类维生素A,称为已经形成的维生素A;另一类是来自植物性食物中的维
4、生素 A 原 是指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在体内可以转变成VA的类胡萝卜素,亦称“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19:46,2.理化性质:(1)对酸、碱稳定,一般烹调加工不易破坏;(2)热、氧、紫外线及脂肪酸败可破坏,VE、VC及其它抗氧化剂可保护其免受破坏。,19:46,1.吸收VA和胡萝卜素在小肠中进行主动吸收。膳食中视黄醇的吸收率为70%90%,类胡萝卜素的吸收率为10%50%。在人体内,6mg-胡萝卜素可产生1mg视黄醇活性;而12mg其他类胡萝卜素可产生1mg视黄醇活性。2.代谢 见图 储存情况:维生素A酯随乳糜微粒运送至肝脏进行储存。,(二)吸收与代谢,19:46,(三)生理功能,1.视觉
5、功能 参与视网膜中杆状细胞内视紫红质的构成,视紫红质是由11-顺式视黄醛醛基和视蛋白内赖氨酸的-氨基缩合而成,对暗视觉非常重要。暗适应(dark adaptation)光适应(light adaptation),19:46,视黄醇参与视觉形成中的循环过程,19:46,2.参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合成3.促进生长和发育4.抗氧化作用5.抗癌作用6.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19:46,(四)缺乏与 过量,1.缺乏:儿童成人(1)对眼睛的影响:暗适应能力降低是VA缺乏最早出现的症状,夜盲症,干眼病、失明等。毕脱氏斑为儿童VA缺乏最重要的体征。见图片。(2)上皮组织的改变:干燥、增生、角化、失去正常功能,如
6、“毛囊角化过度症”、“蟾皮病”。见图片。(3)其它,19:46,19:46,19:46,2.过量(1)急性毒性:一次特大剂量(成人RNI的100倍或儿童RNI的20倍以上)或在较短时间内,多次大剂量摄入。症状: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模糊、肌肉运动失调。(2)慢性中毒:剂量为RNI 的10 倍以上。症状:头痛、脱发、肝大、长骨末端外周疼痛,皮肤瘙痒。(3)致畸作用:孕早期摄入大量VA 浓缩制剂。,19:46,(五)供给量与食物来源,1.供给量 RNI:成年男性:800ugRE/d 成年女性:700ugRE/d UL:成人 3000ugRE/d,孕妇 2400ugRE/d,儿童2000ugRE/d
7、,视黄醇当量(retinol equivalents,RE)表示膳食或食物中全部具有视黄醇活性物质的总量。膳食中总视黄醇当量(ug RE)=视黄醇(ug)+-胡萝卜素(ug)0.167+其它维生素A原(ug)0.084。1 IU 维生素A=0.3ug 视黄醇1ug-胡萝卜素=0.167 ug 视黄醇当量(RE)1ug 其它维生素A原=0.084 ug 视黄醇当量(RE),19:46,2.食物来源:两方面:VA的最好来源为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蛋类、奶类等;VA原的良好来源是深绿色蔬菜或红黄色蔬菜和水果。建议:儿童及成人膳食VA 应1/31/2以上来自动物性食物,但孕妇膳食VA 来源应以植物性
8、食物为主。,19:46,19:46,19:46,三、维生素 D,(一)概念与理化性质维生素D类是指含环戊氢烯菲环结构,并具有钙化醇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以维生素 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 D3(胆钙化醇)最为常见。维生素 D2 是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产生;维生素 D3 一方面可以从食物直接摄入,另一方面可以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光照射产生。,19:46,19:46,常见说法:,1激素说:食物中或皮肤合成的维生素 D3是具有活性作用的维生素 D3的前体-激素原2条件性维生素,19:46,性质:化学性质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耐热,不易被氧化,烹调加工损失少(但在酸性溶液中可逐渐分解);脂
9、肪酸败可破坏。,19:46,(二)吸收与代谢,从皮肤中形成的维生素3,结合蛋白把维生素3从皮肤输送到循环系统。经口摄入的维生素在胆汁的帮助下,与脂肪一起小肠吸收。维生素3与血浆-球蛋白结合,60%80%被肝脏接受,但其在未经机体有关系统处理前,不论内源性者(胆固醇),或从食物中摄取的D2 和D3,均不具生物活性。,19:46,维生素D主要排泄途径是从粪便排出。,19:46,(三)生理功能,1.促进小肠钙的吸收:“钙结合蛋白质(CaBP)”2.1,25-(OH)2-D3 对肾脏有直接作用,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3.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血钙 1,25-(OH)2-D3 动员骨组织中钙进入血液
10、,19:46,4.通过维生素 D 内分泌系统调节血钙平衡:血钙甲状旁腺素PTH 1-羟化酶活性 1,25-(OH)2-D3 生成 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转运;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反之,血钙 PTH、降钙素(CT)阻止钙从骨骼中动员、增加尿钙排出。5.细胞的分化、增殖和生长,19:46,(四)缺乏与过量,1.缺乏症:(1)佝偻病(rickets)(2)骨质软化症(osteomalacia)(3)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19:46,枕秃,漏斗胸 Funnel breast,19:46,方颅 Square head,19:46,2.过量 中毒症状:食欲、恶心、呕吐、烦躁、口渴
11、、多尿;高血钙症、高尿钙症,组织器官钙化。注射EDTA。妊娠期和婴儿期初期过多摄取VD,引起出生体质量偏低,严重者影响智力发育及骨硬化。,19:46,(五)供给量和来源,供给量:RNI:11-50岁为 5g/d,11岁以下、50岁以上、孕妇(中后期)、乳母10g/d。我国儿童和成人的UL均为20ug/d。1IU 维生素D3=0.025ug维生素D3 来源:两方面:光照及食物。食物中以肝脏、蛋黄及海产品中含量较高,瘦肉、奶类VD 含量很少。,19:46,四、维生素 E(生育酚)(tocopherol),(一)概念与理化性质 维生素E类是指含苯并二氢吡喃结构,具有生育酚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共有8种
12、:四种生育酚,四种生育三烯酚。其中-生育酚活性最强。性质:1.溶于脂肪和脂溶剂;2.耐热、酸,怕碱、氧、脂肪酸败。,19:46,19:46,(二)吸收与代谢,正常吸收率为20-50%,吸收方式与脂肪相似。被动扩散的方式吸收。VE主要由LDL运输,可保护LDL免遭氧化损伤。VE主要储存于脂肪组织中。,19:46,(二)生理功能,1.抗氧化作用:“抗氧化剂”(antioxidants),清除“氧自由基”2.提高运动能力,预防衰老 VE保护血管、改善血流状况;可减少脂褐质的形成,改善皮肤弹性,提高免疫力等。3.与动物的生殖功能有关4.调节血小板的粘附力和聚集作用 增加心肌梗死和脑中风的危险,19:4
13、6,(四)缺乏与过量,1.缺乏 细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易遭受氧化和过氧化损伤,而至新生儿发生溶血性贫血。临床症状:慢性腹泻2.过多注意:目前没有任何权威机构推荐每日补充VE 制剂,因此若自行补充,每日不宜超过400mg。,19:46,(五)供给量和食物来源,1.供给量:成人AI;14mg-生育酚当量/d.UL:800mg-TE/d2.食物来源:植物油、坚果类、豆类;蛋类、肉类、鱼类含量很少。,水溶性维生素,19:46,五、硫胺素(thiamine)(维生素B1、抗脚气病因子),(一)理化性质1.溶于水;2.耐酸、热,怕碱、对亚硫酸盐及其敏感;硫胺素酶;多羟基酚类,19:46,(二)吸收与代谢,
14、硫胺素主要在空肠和回肠吸收,低浓度时主要为主动转运,高浓度时,被动扩散为主。吸收后经磷酸化作用转变成TMP、TDP、TTP和TPP(焦磷酸硫胺素),其中以TPP为主。由红细胞转运至各组织器官,各组织器官内的储存以TPP为主。,19:46,(三)生理功能,1.辅酶功能:TPP 是VitB1 的活性形式,参与:(1)-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如丙酮酸、-酮戊二酸(2)作为转酮醇酶的辅酶,参与转酮醇作用:“磷酸戊糖途径”,产生戊糖。2.非辅酶功能:(1)维持神经、心脏的正常功能;(2)维持正常食欲、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19:46,(四)缺乏,缺乏原因:(1)摄入不足(2)需要量增加(3)吸收利用障碍
15、、酒精中毒,19:46,硫胺素缺乏症为脚气病(beriberi)1.成人脚气病:(1)干性脚气病(组织萎缩)(2)湿性脚气病(组织水肿)(3)急性暴发性脚气病(心力衰竭),19:46,2.婴儿型脚气病多发于2-5个月,发病突然,病程急,死亡率高,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主要表现:初期食欲不振、呕吐、兴奋、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困难。晚期有紫绀、水肿、心力衰竭等。婴儿常伴有喉水肿而失音,形成独特的喉鸣,“脚气病哭声”。,19:46,(五)供给量与食物来源,推荐摄入量(RNI):成年男性 1.4mg/d,成年女性 1.3mg/d。食物来源:VitB1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含量较高的有动物内脏(心、肝、
16、肾)、瘦肉类、豆类、酵母、坚果等;谷类食物中,全粒谷物含VitB1较丰富,杂粮含VitB1也较多,粮谷类是我国人民VitB1的主要来源。,19:46,六、核黄素(riboflavin)(vitamin B2),(一)理化性质1、溶于水,但水溶性较差;2、耐热、耐酸,怕碱,游离型核黄素对紫外光高度敏感,在碱性条件下可分解为光黄素。,游离型,19:46,二)吸收与代谢 食物中核黄素:FMN、FAD+蛋白质,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分离。FAD在小肠内焦磷酸酶的作用下转变成FMN,FMN在磷酸酶的作用下转变成游离的核黄素,在小肠通过主动转运吸收。抗胃酸剂和乙醇干扰食物中的核黄素的吸收,二价金属离子、咖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维生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