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ppt课件-频域特性.ppt
《第六章ppt课件-频域特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ppt课件-频域特性.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介绍线性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校正方式和常见校正装置的特性,主要阐述了目前工程实践中常用的三种校正方法,即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本章重点 要求掌握线性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校正方式和校正装置的特性与用途。重点掌握频域分析法进行系统串联超前校正、串联滞后校正、串联滞后超前校正;掌握反馈校正的原理和特点;掌握复合校正概念、基本思想和方法。,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置,使系统整个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满足给定的各项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校正问题与前面介绍的分析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分析问题:是在已知控制系
2、统的结构形式与全部参数的基础上,求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这些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间的关系,分析的结果具有唯一性。校正问题:是在给定系统不可变部分的基础上,按系统应有的性能指标,寻求全面满足性能指标的校正方案,并合理确定校正装置的参数。从逻辑上讲,系统的校正是系统分析的逆问题。同时,满足系统性能指标的校正装置的结构、参数和连接方式不是唯一的,需对系统各方面的性能、成本、体积、重量以及可行性综合考虑,选出最佳方案。,一、性能指标 设计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项特定的工作。对控制系统的要求,通常以性能指标的形式给出。一般来说,它们与控制精度、相对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有关。在控制工程实践中,校正的方
3、法应根据特定的性能指标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若性能指标以稳态误差、峰值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间等时域性能指标给出时,应用根轨迹法进行校正比较方便。若性能指标是稳态误差、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谐振峰值和系统带宽等频域性能指标给出时,应用频域分析法进行校正更为合适。目前,工程技术界多习惯采用频率法,故通常通过近似公式进行两种指标的互换。,1.二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相对谐振峰值 谐振频率 带宽频率 截止频率 相角裕度 超调量 调节时间,2.高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谐振峰值 超调量 调节时间 其中,二、校正方式 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控制系统的校正方式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
4、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四种。,三、基本控制规律 一般采用比例、微分、积分等基本控制规律或采用这些基本控制规律的某些组合,如PD、PI、PID等,利用它们相位超前或滞后、幅值增加等作用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有效控制。,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校正装置可由不同物理属性的元件组成,例如:电气的、机械的、气动的、液压的或混合式的等等。但是一般情况下,常采用电气校正装置。在电气校正装置中最常用的则有无源校正网络和有源校正网络两种。按照校正网络的特性可分为超前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网络和滞后超前校正网络。,一、无源校正网络无源超前网络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 式中: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由伯德图可见,超前网络对频率在
5、至 之间的输入信号有明显的微分作用,在该频率范围内,输出信号相角超前于输入信号,超前网络的名称由此而得。,超前网络的相频特性为最大超前角频率:最大超前相角:最大超前相角仅与分度系数 有关。值选得越大,超前网络的微分效应就越强。但 值越大,高频噪声的影响越严重,为了保持较高的系统信噪比,实际选用的。,最大超前相角仅与分度系数 有关。值选得越大,超前网络的微分效应就越强。但 值越大,高频噪声的影响越严重,为了保持较高的系统信噪比,实际选用的。,在最大超前角频率处,超前网络的对数幅频值为多少?最大超前角频率是交接频 率 和 的几何中心证明:设 为两交接频 率的几何中心,2无源滞后网络滞后网络的传递函
6、数,迟后网络在频率 至 之间呈积分效应,而对数相频特性呈迟后特性。用与超前网络类似的方法可以证明,最大迟后角 发生在最大迟后角频率处,且正好是两个交接频率的几何中心。计算公式分别为:,滞后网络怎么能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呢?采用无源滞后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时,主要是利用其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以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在设计中应力求避免最大滞后角发生在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附近。选择滞后网络参数时,通常使网络的交接频率 远小于。,一般取:滞后网络在 处产生的相角滞后按下式确定:上式可化简为,3无源滞后-超前网络 传递函数,设上式的分母二项式具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则上式可以写为比较以上两式可
7、得:,无源滞后-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最后可表示为,二、有源校正网络,实际控制系统中广泛采用无源网络进行串联校正,但在放大器级间接入无源校正网络后,由于负载效应问题,有时难以实现希望的规律。此外,复杂网络的设计和调整也不方便。因此,需要采用有源校正装置。通常有源校正装置是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元件组成的校正网络。,串联校正 利用频域分析法设计系统的校正装置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本节主要介绍用频域分析法对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进行校正的方法和步骤。由于绘制伯德图简单并且方便,因此工程上多采用伯德图设计校正装置。一、频率法校正设计,6-3 串联校正,采用频域法对系统进行校正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所加
8、校正装置,改变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形状,使之具有合适的高频、中频和低频特性,以得到满意的闭环品质。我们在讨论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时知道,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与闭环系统的时间响应有关。一般说来,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是由开环系统所含积分环节的个数和开环增益决定,因此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稳态性能;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中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平稳性和快速性);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高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复杂性和噪声抑制能力。,采用频域法校正控制系统就是在系统中加入频率特性形状合适的校正装置,使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形状变成所希望的形状,即:低频段的增益充分大,以保证稳态误差的要求;中频
9、段的对数幅频特性的斜率为-20dB/dec,并具有较宽的频带,以保证系统具备适当的相角裕度是为了使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高频段幅值尽快衰减,以消弱噪声的影响。在线性系统中常用的校正装置设计方法有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目前工程技术界多采用分析法进行系统校正,其设计一般仅适用于最小相角系统。,二、串联超前校正 对系统进行串联超前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前校正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角裕度,以达到改善系统动态响应的目点。即利用超前校正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使,校正后系统,0,-40,-40,-20,-20,+20,对系统进行串联超前校正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根据所
10、确定的开环增益K,画出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根据截止频率 的要求,计算超前网络参数a和T。关键是选择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例 一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要求系统单位斜坡输入下的位置输出稳态误差 截止频率 相角裕度 幅值裕度 试设计系统的串联超前校正装置。解,串联超前校正装置验证已校正系统相位裕度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均已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在有些情况下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是无效的,它受两个因素的限制。闭环带宽要求。如果未校正系统不稳定,为了得到要求的相角裕度,则需要超前校正
11、网络提供一个很大的超前相角,这样超前网络的a值就必须选的很大,从而造成校正后系统的带宽过大,使得通过系统的高频噪声电平很高,系统易失控。在截止频率附近相角迅速减小的未校正系统,一般也不宜采用串联超前校正。因为随着截止频率的增大,待校正系统相角迅速减小,使得已校正系统相角裕度改善不大,很难得到足够的相角超前量。,三、串联滞后校正 滞后校正的实质是利用滞后网络高频幅值衰减特性,将系统的中频段压低,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减小,挖掘系统自身的相角储备来满足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要求。即利用滞后网络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使 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或者利用滞后网络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保持系统的动态特性不变,提高系统的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ppt 课件 特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4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