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声环境影响评价教材课件.ppt
《第七章_声环境影响评价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_声环境影响评价教材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第一节 总则,声环境影响评价于2009年12月23日颁布,2010年4月1日实施。1.基本任务 评价项目实施引起的声环境质量变化和外界噪声对需要安静项目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允许水平;从声环境影响角度评价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选线、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噪声的来源和分类 声音的本质是波动。受作用的空气发生振动,当振动频率在2020000Hz的范围内时,这种振动作用于人耳鼓膜而产生的感觉称为声音。高于20000Hz的成为超声,而低于20Hz的则成为次声。通常,振动发声的物体被称为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噪
2、声是指人们不需要的频率在2020000Hz的范围内的可听声。它包括杂乱不协调的声音,也包括影响人们工作、学习、思考、休息的音乐等声音。,噪声的特征: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污染(称能量污染),它与工业“三废”一起并称为危害人类环境的“四大公害”。但噪声污染有其自身的特点:(1)噪声是暂时的。(2)噪声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污染:指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环境噪声源:工业噪声源: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建筑施工噪声源:
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社会生活噪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评价类别 1)按评价对象划分,可分为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2)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既拥有固定声源,又拥有流动声源时,应分别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同一敏感点既受到固定声源影响,又受到流动声源影响时,应进行叠加环境影响评价。,3.评价时段 分施工期和运行期。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为流动声源时,将工程预测的代表性时段(一般分为运行近期、中期、远
4、期)分别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第二节 评价工作等级、范围及基本要求,2.1评价工作等级 1.划分的依据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2)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3)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2.评价等级划分 1)评价工作等级分为三级,一级为详细评价,二级为一般性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2)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声环境功能分区及执行标准见下表。注:4b 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适用于2011 年1 月1 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
5、路(含新开廊道的增建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标准值及适用范围,一级评价: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 规定的0 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以上(不含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按一级评价。,二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 规定的1 类、2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三级评价:建设项目
6、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 规定的3 类、4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2.2评价范围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如工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站场等),一级评价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一级评价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如依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
7、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2.3各等级评价的基本要求 一级评价的基本要求在工程分析中,给出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具体位置。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对实测结果进行评价。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噪声值。固定声源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当工程预测的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
8、对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应根据不同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最终的推荐方案。针对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明确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二级评价的基本要求在工程分析中,给出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具体位置。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并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噪声值,根据评价需要绘制等声级线图。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环境影响评价 教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