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课件.ppt
《第二章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课件.ppt(2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4/3,1,回顾,聚合物改性的定义:方法、本质、结果、过程聚合物改性的目的和意义聚合物改性的方法:化学法和物理法的本质区别共混改性的分类和地位,2023/4/3,2,第二章 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基本概念2、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3、共混物的性能4、共混过程、共混工艺与共混设备5、共混组分的相容性与相容化,教学内容,2023/4/3,3,教学目的和要求,共混物中各种组分的最终结局如何?它们分散程度如何?这些组分自身怎样分布?加工过程对结构的影响如何?微结构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2023/4/3,4,1.1 聚合物共混与合金的概念,只讨论物理共混,即: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
2、成宏观均匀物质的过程。共混的产物称聚合物共混物。高分子合金不能简单等同于聚合物共混物,高分子合金是指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嵌段和接枝共聚物,而且一般言,高分子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1、基本概念,2023/4/3,5,共混的特点与意义,许多天然和合成的聚合物是经改性才能达到工业应用性能的综合、均衡各聚合物组分的性能、提高使用档次,如ABS兼有PS的光泽和易成型性;PAN的刚性、耐油性、耐化学性和优良的力学性能;聚丁二烯的弹性和抗冲击性投资少、效益高品种繁多、可制备功能化高分子材料改善加工性能,2023/4/3,6,1.2 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分类一:(如绪论部分
3、介绍)化学方法:如接枝、嵌段等;物理方法:机械混合、溶液混合、胶乳混合、粉末混合物理-化学方法,基本方法分类,分类二:(按照共混时物料的形态)熔融共混:机械共混的方法,最具工业价值,是共混改性的重点;溶液共混:用于基础研究领域,工业上用于涂料和黏合剂的制备;乳液共混:共混产品以乳液的形式应用斧内共混: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单体同在一个反应釜中完成其聚合过程,在聚合的同时也完成了共混。,2023/4/3,7,溶液共混的说明,溶液共混:用于基础研究领域优点:量少,小试样产物精细结构良好缺点:有一定的污染(大量溶剂的使用),操作麻烦,小量研究结果和大批量生产时相差比较大。实施方法:1)组分A单体溶液
4、+组分B单体溶液,加入各自引发剂后原位聚合共混2)A单体溶液+填料,引发剂后原位聚合共混单体3)聚合物A的溶液+填料,经搅拌、除溶剂等工序实现。如聚醚砜(PES)/膨胀石墨(EG)导电复合材料,先将PES溶解于DMAc后,再加入EG共混。,2023/4/3,8,1.3 共混物的形态,1)共混物形态的研究是共混改性的重要内容,形态,共混组分的性质和配比,共混工艺条件时间、温度等,共混物的性能,形态是连接性能和加工和组分配方的中间桥梁,2023/4/3,9,2)共混物形态的三种基本类型,均相体系:非均相体系(两相体系):包括“海-岛结构”-连续相+分散相“海-海结构”-两相均连续,相互贯穿,202
5、3/4/3,10,PPC/EVOH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典型的两相结构,Figure 49 SEM micrographs of PPC/EVOH blends.(a)PPC/30%EVOH,(b)PPC/50%EVOH,(c)PPC/70%EVOH.,2023/4/3,11,纳米碳酸钙/HDPE,(e)(f),PP/POE共混物常温下冲击断面SEM照片,例子:PPC/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断面照片:共混体系为典型的“海-岛”两相结构,分散相以球形的形状分散,随分散相含量的增多,尺寸变大。当分散相达到50%时,为双连续体系。,PBS热性能、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越,降解性好、价格低廉。
6、可以改善PPC的耐热性能、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例子:PPC/PS共混物,2023/4/3,14,2)共混物形态的三种基本类型,两相体系比均相体系重要,原因分析:A:1+1=1.5效应 形成均相体系的共混物的性能一般介于两组分性能之间B:1+12效应 两相体系共混物的性能一般超过组分的性能,具备加和效应或协同效应;C:大部分聚合物对之间不相容,难于形成均相体系,故非均相体系更常见,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研究和应用中受到更多重视D:由熔融共混改性形成的”海-岛“两相共混体系是课程探讨的重点,2023/4/3,15,深入理解“均相”的概念:A、共混物的均相和小分子物质的均相不同,即使是均聚物,内部
7、也有非均相结构存在;B、如果一种共混物具有均相材料所具有的性能,这样的共混物就可以认为是具有均相结构的共混物;C、Tg的个数可以作为判断共混物形态的判据:一个Tg-均相体系 两个独立的Tg-两相体系,2023/4/3,16,与形态有关的其它要素:A:分散度和均一性-主要针对“海-岛”两相体系提出的。分散度:两相体系中分散相物料的破碎程度,常用分 散相颗粒的大小和平均粒径来表示;均一性:分散相物料分散的均匀程度,亦即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B:相界面: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交界面,界面强度的大小对共混物的性能有关键影响,是共混研究的热点。,2023/4/3,17,分散度与均一性,a的分散度比b好,但b
8、的均一性比a好,2023/4/3,18,1)完全相容、部分相容与不相容2)相容性、互溶性和溶混性互溶性:即溶解性,具有互溶性的共混物,是达到了分子程度的混合的共混物,然而,在聚合物共混物中,分子程度的混合是不可能的。溶混性:具有溶混性的共混物,是指可形成均相体系的共混物。溶混性相当于完全相容,1.4 关于相容性的基本概念,相容性(compatibility)-共混物各组分彼此互相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2023/4/3,19,相容性对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热力学相容性是聚合物之间均匀混合的主要推动力。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越好,即两相之间的结合力也越大,就越容易相互扩散
9、而达到均匀的混合,共混物中的过渡区也就宽广,相界面越模糊,相畴越小。有两种极端情况,其一是两种聚合物完全不相容,两种聚合物链段之间相互扩散的倾向极小,相界面很明显,其结果是混合较差,相之间结合力很弱,共混物性能不好。为改进共混物的性能需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例如采取共聚一共混的方法或加入适当的增容剂。第二种极端情况是两种聚合物完全相容或相容性极好,这时两种聚合物可相互完全溶解而成为均相体系或相畴极小的微分散体系。这两种极端情况都不利于共混改性的目的(尤其指力学性能改性)。一般而言,我们所需要的是两种聚合物有适中的相容性,从而制得相畴大小适宜、相之间结合力较强的复相结构的共混产物。,2023/4/
10、3,20,两种聚合物掺和在一起,能不能相混合,混合程度如何,必然涉及聚合物的相容性问题。聚合物对之间的相容性与共混物的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低分子:互溶是达到分子程度的混合,否则即为不互溶而发生相分离,而是否互溶取决于混合过程的自由能变化:F=H-TS0 高分子:上述公式也适用,但高分子混合过程中,H0,S=0,故F=H0,即大部分聚合物是不相容的,而是形成两相体系。,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设计共混方案时,首当其冲考虑的是所选聚合物组分之间的相容性,2023/4/3,21,A)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 因为F=H0,因此,要使F0,即要求H0;根据溶液理论:H(A-B)2 当A=B 时,H=0,最小
11、,表明此时聚合物对相容性最好,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2023/4/3,22,是聚合物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是衡量聚合物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小的参数,一般极性大的聚合物都具有较高的。越相近的聚合物对相容性越好。优点:简便,查表比较即可 缺点:只实用于非极性或低极性的聚合物,如碳氢聚合物,含卤素和酯基的聚合物。含高极性和强氢键的聚合物不能用此法则。而大部分聚合物都具有极性,因此该法则有局限性。,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2023/4/3,23,常见聚合物的数据表,2023/4/3,24,B)共同溶剂原则(试验法),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相分离-不相容,无相分离-相容,优点:方法简单缺点:受到温度和浓度的影响较大,
12、不够精确,2023/4/3,25,C)浊点法则 共混物由均相体系变为非均相体系时,共混物的透光率会发生变化,把该相转变点称为“浊点”。浊点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测试出来。聚合物对只有在一定的温度和浓度范围内才会完全相容,条件改变后会发生相分离。根据相分离温度的不同,分为低临界相容温度(LCST)和高临界相容温度(UCST),如下图所示:,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2023/4/3,26,a具有低临界相容温度的体系,b-具有高临界相容温度的体系图中阴影部分为两相体系,2023/4/3,27,知识回顾,1、共混物的形态:形态研究的重要性 形态的三种类型(均相、海-岛和海-海结构)与形态有关的要素:分散度、均
13、一性,相界面2、相容性的概念相容性的判据 概念:判据:溶度参数相近原则、共同溶剂法则、浊点法则,2023/4/3,28,D)薄膜法 不同的聚合物折射率不同,将共混物制成溶液后制成薄膜,如果薄膜的透明度差且脆,则为不相容;反之,若薄膜透明且有韧性,则相容性良好。另,也可以用熔融模压成薄板来观察透明度。优点:误差较大,对折射率相同的聚合物,不能用此法。,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2023/4/3,29,2023/4/3,30,E)显微镜法 该法是目前分析共混物相容性的最准确,最直观,最有用的技术。对不相容或部分相容的体系,还可以进一步确定出分散相的颗粒大小、分布、形态和包藏结构等信息。显微镜分类:透射电
14、镜:分辨率高,达到0.1-100nm,可以直接观察微小的颗粒。用透射电镜观察共混物的相结构发现:即使是相容的共混体系,在微观下也是两相分布,而不是达到分子水平的混合。扫描电镜:分辨率稍低,主要用于断面的研究,也可以观察分散相的颗粒分布和尺寸。,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2023/4/3,31,TEM,SEM,2023/4/3,32,F)Tg法则 是比较科学、常用的方法。关键在于Tg的测定。Tg的测定方法:动态力学法(DMA)(利用力学性质的变化)机械分析法(利用力学性质的变化)差热分析法(DTA)(利用热力学性质的变化)示差量热扫描法(DSC)(利用热力学性质的变化)膨胀计法(利用体积变化的方法,是
15、广泛使用的经典方法)介电法(利用电磁性质变化)热管分析法,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2023/4/3,33,DMA法,可以看出,a中在储能模量-温度曲线上表现出两个明显的台阶,分别与各自的玻璃化转变相适应,表明为两相体系。B中曲线的峰值即为Tg的值。,2023/4/3,34,Tg法则的应用,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a-完全相容,b-部分相容,c-不相容,2023/4/3,35,G)红外光谱法 组分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组分的红外谱带与共混物的谱带不同,会发生位移,偏移一般发生在一些反应性基团的谱带位置上。特别是组分之间生成氢键时,偏移会更加明显。,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2023/4/3,36,聚合物相容性的判
16、据,PPC/EVOH复合材料的红外分析,Figure FTIR spectra of PPC/EVOH blends(a)neat PPC(b)PPC/30%EVOH,(c)PPC/50%EVOH.(d)PPC/70%EVOH.(e)neat EVOH.,2023/4/3,37,H)反相色谱法 主要测定共混组分的相分离行为。一般无法用浊点法测定的体系可以有此法测定。,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2023/4/3,38,1)按共混物的形态分 均相:非均相:“海-岛结构”和“海-海结构”,“海-岛结构”最普遍,最重要也最有工业价值;而“海-海结构”常见于IPN中。2)按共混方法:熔融、溶液、乳液等3)按改
17、善的性能和用途分:如共混抗静电材料、共混电磁屏蔽材料等,1.5 聚合物共混物的分类,2023/4/3,39,4)按聚合物的档次分:如塑料可分为:通用塑料,包括PVC、PP、PS、PE、PMMA等 通用工程塑料,包括PA、POM、PPO、PET、PBT、PTT等 特种工程塑料:包括PPS、PEK、PEEK、PES、PSF、PI、PAR、LCP等 通用塑料/通用工程塑料共混物,通用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共混物,通用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共混物 5)按主体聚合物分:PP合金、PA合金、聚酯合金、PPO合金、PC合金、POM合金等,1.5 聚合物共混物的分类,2023/4/3,40,共混物形态研究的主要内
18、容,2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分散相与连续相(相属)分散相颗粒分散的均匀性颗粒的大小和粒径分布相界面,2023/4/3,41,2.1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的研究及其制样方法,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复杂多变。最简单的聚合物共混物为典型的两相体系,如抗冲击橡胶改性剂分散在热塑性基体中。较为复杂的产物可能含有几种聚合物、多种增韧剂、某种增容剂(如某种共聚物)以及一些填料、着色剂和添加剂等。这些组分在尺寸和结构上的较小变化可引起共混物物理性能和感观品质的很大改变。显微学非常适于表征这些微结构变化。,2023/4/3,42,研究方法:直接观测形态方法:如显微镜法(OM,SEM,TEM)间接测定:如动态力学性能
19、测定Tg法,2.1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的研究及其制样方法,制样方法:针对显微镜法第一步:取样-过程中、过程后第二步:处理,2023/4/3,43,2023/4/3,44,透射电子显微学(TEM),聚合物共混物显微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在感兴趣的相间获得足够的反差。由于不同的相在折光指数、化学组成或切割特性上的差别,这种反差有时会自然产生。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反差需要通过染色、蚀刻或抽提加以强化。,2023/4/3,45,处理方法A)染色法-主要用于透射电镜(TEM)法四氧化锇(OsO4)染色法:适用于组分之一为含双键的橡胶的共混体系。当用OsO4处理样品时,OsO4与双键反应生成饿酸酯。处理后
20、,一方面样品变硬,有利于超薄切片,同时对橡胶组分起到染色的作用,方便观察。四氧化钌(RuO4):Ru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含有醚键、醇基、芳香基或胺基的聚合物反应。,2.1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的研究及其制样方法,2023/4/3,46,RuO4染色的PBTPPO 树脂共混物超薄切片TEM像,由于染色的上下表面的重叠而产生假的界面层(箭头所示)。,2023/4/3,47,PC、PMMA和SAN三元共混物超薄切片的TEM像,(a)经 RuO4染色,(b)未染色。注意:在未染色切片的PC相中碳黑粒子可见。,2023/4/3,48,萃取的HIPS橡胶粒子(在环氧树脂中重新包埋并用OsO4 染色)的T
21、EM像。注意橡胶粒子外围薄的PS接枝层(箭头所指),2023/4/3,49,B)刻蚀法适用于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采用适当的刻蚀剂,将共混组分之一刻蚀掉,在样品表面形成空洞。例子:PS/橡胶共混体系:用铬酸做刻蚀剂,刻蚀掉橡胶,用扫描电镜观察时,图像立体感强。C)冷冻脆断法适用于用扫描电镜观察以塑料为连续相、橡胶为分散相的橡胶/塑料“海-岛结构”的两相体系共混物 将待测的共混样品冷冻、冷冻温度低于塑料的脆化温度以下,但高于橡胶的玻璃化温度以上。脆断时,塑料连续相会脆断,而在断面上留下橡胶小球(或者是橡胶小球脱落后留下的空穴)。,2023/4/3,50,扫描电子显微学(SEM),SEM的景深较
22、大,这很适于检测表面起伏较大的试样。这一特点,加之断裂面很容易制备,从而导致广泛地应用断面像的研究及分析聚合物共混物的内部结构。当内部相间结合较差,且基质遭到脆性断裂时,则可获得最佳结果。这时将形成脱开的粒子和空穴的表面特征,常用于粗略地确定粒子尺寸分布和粘结状况。,2023/4/3,51,PBT聚烯烃共混物断裂表面的SEM像,示出由于分散的聚烯烃相的部分脱开而形成的粒子和空穴。,2023/4/3,52,二乙基三胺(DETA)蚀刻重结晶的PBTPC共混物自由表面的SEM像,示出除去PC后留下的PBT片晶束。,蚀刻法,2023/4/3,53,从HIPS树脂中萃取的聚丁二烯粒子的SEM像,其萃取过
23、程是在甲苯中溶解PS,继以离心分离。,萃取法,2023/4/3,54,光学显微学(OM),光学观察的简易可行提供了很大方便,并且通过不同类型照射的结合,有时可能得到其它方法不易获得的信息。常用的观察技术是制备感兴趣的共混物薄片,并用透射相差模式观察试样。光学显微学的一个重要用途是表征常常加入共混物中的异相物,如纤维、填料、或颜料。无论是反射光或透射光模式,是抛光的还是切片的试样,这些特征均明显可见。偏光显微镜:常用于观察球晶,2023/4/3,55,2023/4/3,56,2.2 分散相的分散状况表征,1)只讨论“海-岛”两相结构参数:均一性和分散度(概念如前述)均一性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分散
24、度分散相颗粒的破碎程度2)共混物对分散相粒径和粒径分布的要求 为使得聚合物共混物有预期的性能,要求共混物分散相组分的分散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分散相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粒径应有一最佳值且粒径分布窄些为宜。如:SBS/PS共混体系,SBS为分散相,最佳粒径大小为1m,2023/4/3,57,分散相的分散状况表征,3)实际应用中,共混物的形态出现问题一往往是分散相粒子过大,分布过宽。4)如何有效减小分散相粒径、如何控制粒径分布,成为制备共混改性中的重要问题5)分散相粒径和粒径分布的调控,与共混工艺有关,包括:共混装置的设计,组分之间的相容性,配比等有关系。,2023/4/3,
25、58,均一性的表征混合指数不均一系数分散度的表征平均粒径平均表面直径,2023/4/3,59,2.3 共混物的相界面,1)相界面的产生 对于相容的聚合物组分,共混物的界面上会存在一个两相组分相互渗透的过渡层。2)相界面的形态类型,2023/4/3,60,相界面的类型,a-不相容(相容性很小的体系),两相没有过渡层,b-部分相容体系,两相有过渡层,2023/4/3,61,过渡层,过渡层的存在体现了两相之间有限的互容或者是部分互容,从过渡层的微观结构来看,又存在相互溶解的状态,2023/4/3,62,3)相界面的效应,由于分散相的颗粒很小,比表面积巨大,分散相颗粒表面也可以看做是两相的相界面。如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聚合物 改性 原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