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英国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变革课件.ppt
《第七章英国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变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英国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变革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章英国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变革,本章与第八章的重点在于阐明近代英国议会体制嬗变及特点,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最大特点:渐进性 1688年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又为议会制,这体现了历史的严肃选择,是英国经济变革、阶级力量变化和英国政治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积淀相结合的结果。,第七章概述:,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英国的宪法性文件,二、英国的议会改革,三、英国政府机构的演变和文官制度的建立,四、英国的司法制度及其变革,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英国的宪法性文件,(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
2、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成长,使他们要求政治上当权,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2)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激化了一些新生的阶级矛盾。,16401642年议会斗争:资产阶级、新贵族控制下的下议会要求限制王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利用议会同国王进行斗争,起草了大抗议书,抨击查理一世暴政
3、,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查理一世拒绝接受大抗议书,最终和议会决裂。16421649年内战: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1643年,克伦威尔前往英格兰东部,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在马斯顿荒原战役(1644.7),纳西比战役(1645)等战役中屡次击溃王党军。内战结束后,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处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开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9-1653年英吉利共和国成立1653-1659年克伦威尔独裁时期1653年4月30日,克伦威尔发动政变,解散议会。12月16日,他正式宣布自己就任英格
4、兰、苏格兰和爱尔兰(1649年占)的“护国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结束,以克伦威尔的个人军事独裁为特色的护国政体时期开始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英国重新进入混乱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60-1689年1660年斯图亚特封建王朝(查理二世)复辟,推行反动政策,实行血腥报复,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88年,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回国执政,发动宫廷政变,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统治,这次政变没有流血而获得成功,因此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89年三月,国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此后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徒,国王必须按照国会的意志行事,只有在下院的同意下才能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宪政基本原则:(1)取消君权神授,议会高于王权;王权世代相传,但条件是服从议会,国王淡出政治。(2)国王不得没有议会同意而废止法律、征收赋税或招募军队。(3)议会辩论自由,经常并定期举行会议。,结果和影响,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1689年的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内阁制”,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
6、的权力进行制约,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制。,光荣革命: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对国王的最后一次不流血政变。请“外国人”做国王:从荷兰请来威廉,建立“虚君”共和,结束专制和人治,为政治和平过渡奠基。,权利法案杜绝了天主教复辟的可能性,限制了王权,提高了国会的地位,意味着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贵族一样,成了英国的统治阶级。这样,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得到确立。,(二)英国的宪政体制特点和宪法性文件,特点:1)英国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却没有一部君主立宪的宪法。英国只是有一些带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其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与一般法律的效力是同等的;没有
7、特殊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均可由议会按照一般的立法程序制定和修改。(2)不成文的习惯法或者惯例在政治生活中比成文的法律或者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起更大的作用。宪法性文件:1215年大宪章,1628年权力请愿书,1679年人身保护法,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911年议会法,1832、1867、1844、1885年选举改革法。,二、英国的议会改革,(一)19世纪30年代前的英国议会概况,英国议会制的民主化进程经历了近300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它是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土地贵族、大资产阶级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和
8、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在实际上确立了议会高于国王的原则,并对议会和国王的关系作了明确规定,杜绝了回复到君主专治时代的可能。尽管颁布了这些法令,但并没有造成政治制度的重大变动,也没有触动社会经济生活,在此后的100年间,英国政权基本上仍为土地贵族所把持。,18世纪的议会概况,议会上、下院的人数变化不大。议会的选举制度也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只是先后颁布一系列法令,对选举制的若干细节作出规定。下院对政府的监督职能日益增强。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对政治上层建筑提出新要求,国家必须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必须改变议会内部的阶级构成,由资产阶级自身或其代理人直接领导国家权力机构。,(二)19世纪30年代后的英国议会
9、制度改革,1.1832年前英国的议会选举体制十分腐败而混乱2.1832年的选举改革 内容:*重新分配下院议席*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结 果:改革只调整了部分选区和部分地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依旧很高,仍把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排斥于政治生活之外。,3.1867年后的选举改革,1836年英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1867年的选举改革*取消了一些小城镇的议席*进一步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意义:这次议会改革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广大人民对议会民主化的要求,但它使得城市选民的人数超过了农村选区,并使城市的熟练工人基本上获得了选举权,使得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了
10、主宰地位,结束了土地贵族对下院的控制。,三、英国政府机构的演变和文官制度的建立,(一)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和政府机构的演变,1.英国内阁制的起源,英国的内阁制又称“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 组织形式。,基本原则:内阁首脑应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充任 内阁成员应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接受议员质询 当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时,内阁应辞职或 重新大选,内阁制的形成*贤士会 大议会 小议会*枢密院 威廉三世时期 乔治一世时期 1937年国王大臣法颁布,2.英国政府各部的设置(19世纪),国内税务委员会 关税委员会 邮政委员会 林木土地委员会,财政部,贸易部,内务部,教育部,农
11、业部,中央政府机构(内 阁),各部部长 不管部部长 各部政务次长 皇室官员,国务会议,注:内阁与国务会议是两个不同的机构。内阁阁员是被首相邀请入阁的大臣,阁员虽然都是大臣,但大臣不一定是阁员。阁员都是当前执政党中的领袖人物。,(二)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1.建立文官制度的背景2.屈文利安关于改革政府公务人员制度的报告内容?3.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则:(1)公平竞争原则(2)通才的原则(3)晋升的原则(4)中立、常任的原则(5)文官的范围4.文官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5.对文官改革的评价,英国文官制度,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于1853
12、年制订了一整套行使至今的制度。,英国的文职官员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官员队伍之一,廉洁与高效为其赢得了巨大声誉,也成为世界各国文官制度建设的样板与楷模。然而这一切的都源自于其构架良好而又合理的文官制度。在英国,文官并不包括组成内阁的大臣,即与内阁共进退的“政务官”,而仅指“事务官”,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在内阁发生经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的存在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高级文官还时时准备为大臣提供咨询,向其提供必要的情报、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显然,服务的年限越长,他们的影响也就越大。这样,他们不但执行
13、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命令,而且对于这些方针、政策和命令的制定还有一定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发言权。正是这后一项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国家机器重要的一部分,成为了“永不更迭的幕后政府”。前台是两党轮流秉政,后台则永不更换,这是英国文官制度的重要特征。,英国文官制度的体系,首先,关于文官的选拔制度。在英国,常任文官实行公开竞考,择优录取的原则,这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则之一。文官选拔考试的一般形式包括笔试、口试以及实际操作考试等等。考试分两轮,首轮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复试则按所招文官的职位、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对灵活的录取方式。文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事由或辞职,即可任职终身。,其次,
14、关于文官的纪律制度。一切文职官员(即公务人员)须自觉遵守荣誉法典中规定的职业道德,像司法人员一样,给任何人以公正严明的形象,以免引起公民对公务人员的怀疑,使国家、政府的威信受损。因此,公务人员一律不准经商,或是从事与其公职部门业务有关的任何营利性事业。凡利用国家职权泄露国家机密的,将根据国家保密法予以严惩。同时,公务人员也不可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公开发表政见或对政府施政任意批评或使政府为难。,再次,关于文官的监管制度。在英国的文官监管制度中,司法监督的机制比较突出。1921年起,英政府于各部门设立行政裁判所,受理行政人事纠纷,以监督文官制度的运作。与此同时,普通法院也有权受理关于行政机关或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英国 君主立宪 政治制度 建立 变革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