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机工程布置与车室尺寸设计课件.ppt
《第三章人机工程布置与车室尺寸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人机工程布置与车室尺寸设计课件.ppt(1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人机工程布置与车室尺寸设计,1,2,3,4,5,6,返回总目录,第 3章目录,人操纵机器时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加上机器、设备、工具、用具、被加工对象所占有的空间的总和,称为作业空间。作业空间设计的内容:空间布置 座椅设计 工作台设计 环境设计,3.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4,作业空间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1)作业空间设计必须从人的要求出发,保证人的安全、健康、舒适、方便。(2)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处理好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经济诸方面的关系。(3)根据人体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特性,合理布置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3.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4)按照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重要程度
2、进行布置。(5)按操纵装置的使用频率和操作顺序进行恰当布置。(6)按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功能,将功能相同或相互联系的装置布置在一起,以利于操作者进行操和观察。(7)作业面的布置要考虑人的最适宜的作业姿势、操作动作及动作范围。(8)注意安全及人流、物流的合理组织。,3.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6,作业中常用的作业姿势有坐姿、立姿、坐-立姿。设计作业空间时,必须考虑人体尺寸的约束条件,以我国成年男性第 95 百分位身高为基准,女性约为男性的 0.9346 倍。作业空间设计时,人体测量的静态数据(结构尺寸)与动态数据(功能尺寸)都有用处。对大多数设计而言,因为要考虑身体各部位的关联与影响,所以必须基
3、于功能尺寸作出设计。利用人体测量数据时,数据必须充分反映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的特征。,3.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运用人体测量数据的步骤要点(1)确定对于设计至为重要的人体尺度(如座椅设计中,人的坐高、大腿长等)。(2)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以决定必须考虑的尺度范围。(3)确定数据运用准则:个体设计准则、可调设计准则、平均设计原则。,3.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近身作业范围 操作者坐姿或立姿进行作业时,手和脚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内所能触及的运动轨迹范围,称为作业范围。作业范围是构成作业空间的主要部分,它有平面作业范围和空间作业范围之分。当需要连续和较长时间操作、需要精确而细致操作、需要手足并用
4、操作时,宜采用坐姿。如车辆、飞机驾驶员的操作。坐姿近身作业范围是指作业者在坐姿操作时,其四肢所及范围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回到本章目录,3.2 作业空间范围,汽车驾驶员手伸及界面的空间曲面,回到本章目录,3.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第 5 百分位的人体坐姿抓握尺度范围:男性 650 mm,女性 580 mm。,3.2 作业空间范围,手在水平平面内的作业范围,3.2 作业空间范围,男子坐姿操作时手和脚在垂直平面内的最优作业范围,正常的脚作业空间范围位于身体前侧、座高以下的区域,其舒适的作业范围取决于身体尺寸与动作的性质。,3.2 作业空间范围,手的空间作业范围(每格代表152 mm),坐姿操作
5、时手的空间作业范围如图所示,图中圆弧实线表示正常作业范围,圆弧虚线表示最大作业范围,阴影线表示右手的最优作业范围。,3.2 作业空间范围,(1)作业空间布置的总则 a.重要性原则 b.使用频率原则 c.功能原则 d.使用顺序原则 进行系统中各元件布置时,不可能只遵循一个原则。通常,重要性原则和使用频率原则主要用于作业场所内元件的区域定位,而使用顺序原则和功能原则侧重于某一区城内各元件的布置。,3.3 作业空间设计,选择何种原则布置,往往是根据理性判断来确定,没有很多经验可供借鉴。在上述四种原则都可以使用的情况下,按使用顺序原则布置元件,执行时间最短。,面板布置原则与作业执行时间的关系,3.3
6、作业空间设计,人体上肢的最舒适作业区间是一个梯形区。作业面高度直接影响人体上臂的工作姿势。作业面太低,使得背部过分前屈;作业面太高,则须抬高肩部,超过其自然松弛位置,引起肩部、颈部疲劳。坐姿作业面高度如果能设计成可调的,操作者就可根据自身的条件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作业面的高度在肘部以下 50100 mm,可使肩部自然下垂,小臂接近水平。通常将作业面高度设计成固定的,而将座椅设计成可调的,以调节人与作业面的相对高度。坐姿作业时,操作者的腿部和脚 腿部也应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腿的最小活动空间应为人的第 95 百分位的臀部宽度值,最小深度应为人的第 95 百分位的膝-臀间距值。,坐姿作业空间设计,3
7、.3 作业空间设计,坐姿上肢的最舒适作业区,3.3 作业空间设计,典型的作业空间设计,立姿作业空间设计一般而言,人站立工作时较舒适的工作高度比站立时肘高低50100mm我国男性站立时的平均肘高为1020mm,女性为960mm对男性较合适的站立时的工作高度应为920970mm,女性为860910mm,典型的作业空间设计,立姿作业空间设计站立工作时工作台的高度与工作的性质密切相关精密的工作要求工作面距离眼睛近一些,以改善视力而重体力劳动则倾向较低的工作面,以便于手部用力,工作台是包含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的作业单元,主要用于以监控为目的之作业场所。工作台设计的关键任务是将操纵装置与显示装置布置在操作者
8、的正常作业空间范围内,保证操作者方便而舒适地观察和操作,并为操作者长时间作业提供舒适稳定的坐姿。,回到本章目录,3.4 工作台设计,有的情况下,在操作者的前侧上方也有作业区,那种工作台同样必须保证所有的区域都在操作者可视可及范围之内。工作台的整体尺寸按面板上的操纵装置、显示装置的布置以及人体测量数据而定。,3.4 工作台设计,一种推荐的工作台作业面布置区域(依据第 2.5 百分位的女性操作者的人体测量数据得出),3.4 工作台设计,汽车内部空间布置基础,23,硬点和硬点尺寸,1.布置硬点硬点是对于整车性能、造型和车内布置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基准;这些基准在总布置方案确定之后就固定下来,不能够随便
9、改动经过整车、底盘和人机工程学布置之后,就得到了一些作为造型设计输入的硬点,造型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硬点所限定的尺寸和形状,24,硬点和硬点尺寸,1.布置硬点常用的硬点,25,Hp:胯点,也称为H点:躯干与大腿的关节点;Sp:肩点,上臂与肩的关节点;Kp:膝点,大腿与小腿的关节点;Ap:踝点,小腿与脚的关节点;AHp:踵点,脚跟的着地点。,2023/4/3,硬点和硬点尺寸,汽车实际H点:三维人体模型按规定的步骤安放于汽车座椅中时,人体模型上左右两H点标记连接线的中点。它表示人体在汽车上的实际位置。它是汽车内饰布置人机工程布置设计的基准点R点:座椅调整至正常驾驶位置范围的最后、最下时的胯点。是整车
10、内饰布置设计的开始点。,2023/4/3,硬点和硬点尺寸,R点和H点的区别,2023/4/3,座椅参考点(R):座椅参考点是指座椅上的一个设计参考点,它是座椅制造厂规定的设计基准点。考虑到座椅的所有调节形式(水平垂直和倾斜),座椅参考点确定了在正常驾驶或乘坐时座椅的最后位置。它表征了当第95 百分位的人体模型按规定摆放在座椅上时,实际H 点应与座椅参考点R相重合.,R点是主机厂给的座椅在调节到最后最下时两个胯部之间连线的中点,座椅以此点作为设计参考点,因此它是固定点。而H点是相对于座椅制造商来说的,H点也是两跨之间连线中点,但它是运动的他们实际做好座椅后,H点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运动范围,只有在
11、最后和最下位置时才与R点重合。而实际上制作出来的座椅不可能完全重合,所以需要用工具测量一下,允许有一个误差范围。,硬点和硬点尺寸,30,注意事项:1、踏板参考点与踵点的相对关系:踏板参考点(PRP)与踵点(AHP)的连线在Y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200mm,且与踏板在踏板参考点处相切。在Y方向上当BOF点与PRP点重合时,若脚模型与地板中通道发生干涉,则将脚模型沿Y方向平移至与地板中通道刚好不发生干涉的位置。2、踝角的定义:踝角是指小腿线与裸脚线的夹角,而不是小腿线与踏板平面的夹角,裸脚线与地板平面成6.5的夹角,为AHP点向上32.7mm的点与AHP向前286.9mm的点的连线。,6.2.3 硬
12、点和硬点尺寸,2.硬点尺寸硬点尺寸指连接硬点之间、控制车身外部轮廓和内部空间,以满足使用要求的空间尺寸,31,硬点和硬点尺寸,3.SAE J1100硬点尺寸硬点尺寸代号采用前缀+数字+后缀的形式表示后缀用“-1”、“-2”形式表示该尺寸为第一排、第二排,等等,依此类推,32,2023/4/3,33,表1-字母前缀含义表,Back,2023/4/3,34,表1续-字母前缀含义表,Back,2023/4/3,35,表2-数字范围含义(通用),2023/4/3,36,表3-后缀的含义,2023/4/3,37,3.SAE部分尺寸介绍,长 度,宽 度,高 度,角 度,硬点和硬点尺寸,3.SAE J110
13、0硬点尺寸室内尺寸1,38,硬点和硬点尺寸,3.SAE J1100硬点尺寸室内尺寸2,39,硬点和硬点尺寸,3.SAE J1100硬点尺寸室内尺寸3,40,硬点和硬点尺寸,3.SAE J1100硬点尺寸室内尺寸4,41,硬点和硬点尺寸,3.SAE J1100硬点尺寸外部尺寸,42,硬点和硬点尺寸,汽车公司设计的车型要用一系列硬点尺寸来体现,43,2023/4/3,2023/4/3,45,长度1,2023/4/3,高度,H69 后排出口高度测量方法:后排座椅H点所在平面向上移动483mm与门密封条框线交点P1,通过P1与YZ平面平行的平面在水平方向向前254mm切门密封条框线得到最低点到座椅H点
14、所在平面的距离即为H69,H61 头部空间测量方法:在通过座椅H点与竖直方向成8度角的直线上座椅H点到顶棚的距离再加上102mm,2023/4/3,后排乘客截面,前排乘客截面,宽度,角度,2023/4/3,2023/4/3,汽车分类,美国对汽车的分类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标准根据驾驶员乘坐空间尺寸的差异将汽车分为A、B两大类A、B类车乘坐空间尺寸范围,55,汽车分类,2.美国对汽车的分类A类汽车:主要指乘用车,包括轿车旅行车多功能车(MPV)轻型货车B类汽车主要是商用车,包括中、重型货车大客车,56,2023/4/3,汽车室内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哪些人体包络尺寸?,头廓包络面,头廓包络生成原
15、理将平均头廓线样板上的眼点沿着眼椭圆轮廓上半部分运动,平均头廓线随之平动,描绘出的各个位置平均头廓线的包络就是头廓包络线,3.6.1头廓包络线,通过对人的头部尺寸进行测量和统计,SAE制定了平均头廓线,来描述侧视和后视方向头廓的平均尺寸,59,1.头廓包络面的尺寸行程可调节座椅的情况,60,3.6.1头廓包络线,A类车头廓包络,1.头廓包络面的尺寸行程不可调节座椅的情况,61,A类车头廓包络,2.头廓包络面的定位1)头廓包络面倾角适合A类车、行程可调节座椅的头廓包络面只在侧视图有向前下方12的倾角,其它视图方向的倾角为零。对于固定座椅,在各个视图方向倾角均为零,62,A类车头廓包络,2.头廓包
16、络面的定位头廓包络面中心位置(行程可调节座椅),63,和头部相关的几个尺寸要求 1.H61 头部空间 2.W27 斜头部空间 3.L38 前额到遮阳板间隙,1.H61,2.W27,3.L38,头廓包络的应用,头廓包络的应用,当作出头廓包络之后,参照对标尺寸H61,并选择合适的L38、H41、L39等尺寸,就能够将头部空间和顶盖不同部位的高度确定下来,65,H41头廓包络线到顶盖的最小距离,L38驾驶员头部(头廓包络线)到前风窗及其附件的最小距离,L39最后排乘客头部(头廓包络线)到后窗内饰的最小距离,L38 额头到遮阳板板间隙测量方法:在座椅位置中心线截面上,95人体模型头椭圆到水平方向上最低
17、点 的距离(最低点的寻找可以用水平直线去切顶棚上的饰板,饰条等),头廓包络的应用,在后视图上选择合适的W27、W35和H35等尺寸,就能够将宽度方向顶盖不同部位的高度确定下来这样就为造型和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要求,67,H35后视图上,头廓包络线垂直移动到与顶盖零件接触时,头廓包络线中心移动的距离,W27过侧视头廓包络线最高点x平面内,头廓包络线自其对称线和y-y定位线交点斜向上30方向移动到遇到障碍物时的距离,W35过侧视头廓包络线最高点的x平面内,头廓包络线后视图的最小水平向外方向移动量,W27 斜头部空间 测量方法:95%人体模型头椭圆沿斜向上向外30度方向移动到触碰顶内饰位置所走过的距
18、离,驾驶员膝部包络线的生成,左右膝部包络线分别为两条圆弧。左膝部包络线(离合器踏板)的圆弧半径为103.25mm。右膝部包络线(加速踏板)的圆弧半径为113.25mm,69,驾驶员膝部包络线的定位,驾驶员膝部包络线定位步骤确定定位基准线和定位基准点;确定驾驶员男女比例;利用公式计算出膝部包络线圆心的位置,70,L48 膝部空间测量方法:在座椅H两侧127mm范围内,膝关节转动中心到座椅靠背的最小距离减去51mm。如果膝关节转动中心和座椅靠背干涉,则该值为负数。,3.6.3 驾驶员胃部包络线的生成,驾驶员胃部包络线对于确定转向盘与驾驶员座椅之间的空间尺寸,以及确定座椅安全带结构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作
19、用。它被拟合为一圆弧,半径为157.45mm,72,驾驶员胃部包络线的定位,定位公式驾驶员男女比例为50:50时 驾驶员男女比例为75:25时 驾驶员男女比例为90:10时,73,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乘员空间布置最主要的依据是人体尺寸对于驾驶空间,由于目标驾驶员群体中个体尺寸的差异,要求乘坐和操纵件必须具有一定的调节范围,才能适应群体中的大多数驾驶员驾驶和乘坐要求,74,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常见有四种调节方式,75,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1.踏板布置1)加速踏板与人体操纵姿势加速踏板布置必须考虑长时间操作的舒适性加速踏板未踩下时,踝关节角度A46不小于87,踩到底后A46
20、不大于105,76,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1.踏板布置1)加速踏板与人体操纵姿势应该使驾驶员的拇趾点(BOF)踩在踏板中心位置;为此,需要计算踏平面角度和踏板中心高度,77,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1.踏板布置1)加速踏板与人体操纵姿势踏板表面的倾斜角度参照踏平面角来确定,使驾驶员鞋底脚掌处很好地与踏板表面贴合必须分析不同百分位驾驶员下肢的舒适性,尤其要考虑女性驾驶员穿高跟鞋驾驶的情况,78,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1.踏板布置2)制动和离合踏板布置制动和离合踏板的位置可参照加速踏板位置进行布置通常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表面错开一定距离,79,6.3.1 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
21、1.踏板布置2)制动和离合踏板布置确定所有,包括离合踏板与驾驶员中心线的距离、制动踏板与驾驶员中心线的距离、以及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间距,80,6.3.1 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1.踏板布置2)制动和离合踏板布置踏板侧向的位置轿车:应保证踏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在100150mm之间商用车:还应使制动和离合踏板到转向柱外壳之间有足够的间隙,以保证驾驶员的鞋距离转向柱外壳仍有少许空间,81,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1.踏板布置3)踏板行程和踏板力踏板行程的确定应该保证在踏板踩下后,踝关节角始终处于78105的舒适范围内行车过程中由于频繁踩踏,加速踏板要求操纵轻便在保证操纵轻便的同时,也要
22、保持一定的力反馈,即:保持合适的操纵力梯度,82,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2.驾驶员H点布置乘员座椅布置通过确定不同百分位乘员设计H点位置来实现驾驶员座椅:确定设计H点的位置和行程确定合理的设计H点调节方式和调节轨迹,83,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2.驾驶员H点布置1)适宜乘坐姿势人体乘坐的舒适程度与坐姿关节角度有关。舒适关节角度通常因车型而异,84,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2.驾驶员H点布置1)适宜乘坐姿势不同类型汽车,驾驶室地板高度和驾驶室高度不同,驾驶员乘坐姿态也要与之相适应,85,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2.驾驶员H点布置2)驾驶员设计H点布置座椅调节行程主要包括三种:
23、两向调节行程、四向调节行程和六向调节行程,86,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2.驾驶员H点布置2)驾驶员设计H点布置对于具有两向H点调节行程的座椅,正常驾驶时有两个重要的设计H点位置:最前位置和最后位置,87,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2.驾驶员H点布置2)驾驶员设计H点布置轿车:为保证驾驶员乘坐区域能容纳95%驾驶员乘坐,应以95th百分位男子设计H点作为正常驾驶时最后H点,以5th百分位女子设计H点作为正常驾驶时最前H点,88,乘员空间布置和人机界面设计,2.驾驶员H点布置2)驾驶员设计H点布置设计H点调节范围(包括水平调节量TL23和垂直调节量TH17)根据5th百分位女子和95th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人机 工程 布置 尺寸 设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