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多高层框架结构课件.ppt
《第四章-多高层框架结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多高层框架结构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 章 内 容,4.1 概述 4.2 框架结构的结构布置 4.3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及荷载 4.4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4.5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近似计算 4.6 荷载效应组合与构件设计 4.7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4.8 基础设计 4.9 剪力墙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征,框 架:由梁和柱通过节点连接组成的结构单元。框架结构:整个房屋的骨架均由框架组成,即竖向承重 体系或抗侧力结构体系均为框架。,4.1 概述,结构组成,分类,地震区:多采用梁、柱、板全现浇或梁柱现浇、板预制 非地震区:可采用梁、柱、板均预制,装配式,现浇式,装配整体式,优点:平面布置灵活 结构
2、自重较轻 计算理论比较成熟 缺点:侧向刚度较小,侧移较大。,框架结构的特点,设计时应控制框架结构的高度和高宽比。,H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高度。,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4.2 框架结构的结构布置,4.2.1 柱网布置,工业建筑,民用建筑,4.2.2 框架结构的承重方案,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纵、横向框架承重,主要包括: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三种。由于设缝给建筑、结构和设备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一定 困难,基础防水也不容易处理。目前的总趋势是少设 缝或不设缝,从总体布置或构造上采取措施来减小沉 降、温度变化或体型复杂造成的不利影响。,4.2.3 变形缝的设置,4.2.3.1 伸缩缝,由于温度变化对建
3、筑物造成的危害在其底部数层和顶 部数层较为明显,基础部分基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 响,因此,当房屋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时,宜用 伸缩缝将上部结构从顶到基础顶面断开,分成独立的 温度区段。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宜符合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表8.1.1的规定。,4.2.3.2 沉降缝,当上部结构不同部位的竖向荷载差异较大,或同一建 筑物不同部位的地基承载力差异较大时,应设沉降缝将 其分成若干独立的结构单元,使各部分自由沉降。沉降缝应将建筑物从顶部到基础底面完全分开。,4.2.3.3 防震缝,位于地震区的框架结构房屋体型复杂时,宜设置防震 缝。防震缝应有足够的宽度,以免
4、地震作用下相邻建 筑发生碰撞。房屋既需设伸缩缝又需设沉降缝时,沉降缝可兼做伸 缩缝,两缝合并设置。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其 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要求,尽可能做到三 缝合一。,4.3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及荷载,4.3.1 截面尺寸的确定,梁截面尺寸,柱截面尺寸,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应当根据构件承载力、刚度及延性等要求确定。,先由经验估算截面尺寸;再进行承载力和变形验算,若不满足,再调整截面 尺寸,直至满足。,4.3.1.1 梁截面尺寸,当跨度较大时,为节省材料和有利于建筑空间,可设计成加腋形式。,柱截面尺寸可直接凭经验确定;根据其所受轴力按轴心受压构件估算,再乘以适当的放大 系数以考虑弯
5、矩的影响。即,构造要求: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300mm,圆柱的截面直径 不宜小于35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柱净 高与截面长边之比宜大于4,或柱剪跨比宜大于 2。,按柱支承的楼面面积计算由重力荷载产生的轴力值,4.3.1.2 柱截面尺寸,柱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实际框架结构中,楼板的存在,使梁的刚度加大,在结构计算中,梁截面惯性矩按楼板的类型来计算。,4.3.1.3 梁截面惯性矩,翼缘有效宽度的确定,梁截面惯性矩的确定,翼缘的有效宽度,梁截面惯性矩,相应的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4.3.2.1 计算单元,4.3.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一般应按三维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对于平面布置较规则的框架结构
6、房屋,通常简化为 若干个横向或纵向平面框架进行分析,每榀平面框 架为一计算单元。,平模型面框架的计算单元及计算模型,4.3.3.2 计算简图,用轴线表示框架梁和柱,用节点表示梁与柱之间的连接,用节点间的距离表示梁或柱的长度。,柱(除底层外)的计算高度即为各层层高(当各层 梁截面尺寸相同时),底层柱的下端,一般取至基础顶面;当地下室整体刚 度很大,且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 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时,可取至地下室结构的顶 板处。,框架梁的计算跨度即为框架柱轴线之间的距离,当上、下层柱截面形心轴不重合时,将顶层柱的形心线 作为整个柱子的轴线,,框架结构计算单元,上、下层柱截面形心轴重
7、合,上、下层柱截面形心轴不重合,应考虑由上层柱传来的轴力在变截面处所产生的力矩,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假定梁、柱节点为刚接。,4.3.2.3 节点连接的简化,装配整体式框架,如果梁、柱中的钢筋在节点处为焊接 或搭接,则可视为刚接节点.,装配式框架,一般是在构件的适当部位预埋钢板,安装 就位后再予以焊接,将这种节点模拟为铰接或半铰接。,竖向荷载:恒载、楼(屋)面活荷载和雪荷载水平荷载: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4.3.3 荷载计算,恒载 恒载的标准值可按设计尺寸与材料自重标准值计算。,楼(屋)面活荷载 作用在多高层框架结构上的楼(屋)面活荷载,可根据 房屋及房间的不同用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风荷
8、载,雪荷载,4.4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分层法,弯矩二次分配法,结构力学方法(力法、位移法);迭代法。,4.4.1.1 计算假定 框架的侧移忽略不计,即不考虑框架结构的侧移对其内力 的影响;每层梁上的荷载对其他各层梁、柱内力的影响可忽略不 计,仅考虑对本层梁及其上、下柱的内力的影响。,4.4.1 分层法,4.4.1.2 计算步骤与要点,分层(无侧移敞口框架,各柱端均为固定端)计算各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无侧移框架,弯矩分配法)梁端M:各层计算结果 梁端V、梁跨中M: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计算杆端M分配系数、梁固端M。全部节点不平衡M进行第一次分配。所有杆端M向其远端传递。对新的不平衡
9、M进行第二次分配,使各节点处于平衡状态。各杆端固端M分配M传递M,即得各杆端M。,4.4.2 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步骤,4.5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近似计算,D 值法,反弯点法,门架法,节点产生侧移和转角,且越靠近底层越大;梁、柱中有反弯点;梁、柱弯矩图均为直线。,4.5.1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关键,特点,确定层间剪力在各柱间的分配;确定各柱的反弯点位置。,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变形图及弯矩图,4.5.2 D 值法,4.5.2.1 层间剪力在各柱间的分配,框架结构第i层的层间剪力Vi可表示为,第i层第j柱分配到的剪力Vij,变形条件,物理条件,Dij表示框
10、架结构第i层第j柱的侧向刚度,其物理意义为框架柱两端产生单位相对侧移所需的水平剪力。,平衡条件,将物理条件代入平衡条件,考虑变形条件可得,将上式代入平衡条件,可得,每根柱分配的剪力与其抗侧刚度成比例。,4.5.2.2 框架柱的侧向刚度,一般规则框架中的柱,柱高不等及有夹层的柱,一般层,底层,规则框架:层高、跨度、柱线刚度、梁线刚度分别相等。基本假定,一般规则框架中的柱,柱两端及与之相邻各杆远端的转角均相等 柱及与之相邻的上下层柱的弦转角均相等 柱及与之相邻的上下层柱的线刚度均相等,框架柱侧向刚度计算图示,柱抗侧移刚度,一般层,B点:,整 理,得:,两式相加,得:,可由A、B节点力矩平衡条件求得
11、:,A点:,表示节点两侧梁平均线刚度与柱线刚度的比值,简称梁柱线刚度比。,柱侧向刚度修正系数,反映了节点转动降低了柱的侧向刚度。节点转动的大小取决于梁对节点转动的约束程度。,这表明:梁线刚度越大,对节点的约束能力越强,节点转动越小,柱的侧向刚度越大。,底层,同理,当底层柱的下端为铰接时,可得:,,,式中,令,则,,当 取不同值时,通常在(1)(0.67)范围内变化,为简化计算且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可取,则得,故,柱侧向刚度修正系数,柱高不等及有夹层的柱,当底层中有个别柱的高度ha、hb与一般柱的高度不相等时,其层间水平位移 对各柱仍是相等的,因此仍可用侧向刚度式计算这些不等高柱的侧向刚度。,当
12、同层中有夹层时,对于特殊柱B,其层间水平位移为,则B柱的侧向刚度为,4.5.2.3 柱的反弯点位置,柱的反弯点高度是指柱下端至柱中反弯点的距离。,影响柱反弯点高度的因素,上、下横梁线刚度变化,上、下层层高变化,框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比y可用下式表示为:,y=yn+y1+y2+y3,反弯点高度比,yn 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y1 上、下横梁线刚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 y2和y3 上、下层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yn 规则框架的反弯点高度比。配套教材附表7.1附表7.3。,上、下横梁线刚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y1,,反弯点上移,y1为正,,反弯点下移,y1为负,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高层 框架结构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1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