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doc
《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井风险识别和评估.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钻井作业风险识别和评估 钻井是高风险的行业,在钻井作业的整个活动中,都可能潜在对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的影响因素。识别钻井作业中潜在的HSE风险与危害影响因素,是有效控制和削减钻井过程中给健康、安全与环境带来的危害及影响的重要基础。第一节 钻井作业中HSE危害和影响的确定一钻井作业中HSE风险识别的特征 由于钻井作业的特殊性,在识别钻井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时应掌握有以下主要特征:(1)差异性 根据钻井工艺的特点,钻井作业大致分为钻前,钻井和完井施工活动几个阶段。不同施工阶段以及采用不同的钻井工艺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影响不同,存在的危害和风险因素不同。此外,因钻井作业场
2、所的流动性,不同地域(如海上和陆地钻井)的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其危害和风险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2)严重性 因人为操作或工艺措施不当以及设备处于不安全运行状态等诸多因素所导致的事故造成的危害极大,如井控失效可能造成井毁人亡的恶性事故,产生的后果甚至是灾难性的。(3)多样性 钻井活动中不仅存在常规的着火、爆炸、电击、运输事故、有害材料化学试剂、工作环境(如滑倒、堕落、噪声、振动)等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因素外,还存在设备伤害(如水压和气压、旋转机械)、污水和钻井泥浆以及硫化氢等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其危害是多种多样的。(4)时间性 钻井活动中造成的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有的是突发性的,影
3、响时间较短暂,而有的影响时间较长(如噪声危害贯穿整个钻井活动过程中),而有的影响则可能是永久性的(如钻井中井漏造成的对地下水源的危害)。(5)隐蔽性 钻井安全事故的发生受人为因素、设备状况因素、施工作业措施因素以及外界等因素影响,并且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有较强的隐蔽性。其危害和影响的发生及程度有时难以预料。(6)变化性 钻井作业中的风险具有多变性,往往会因措施或处理不当,可能会由一般事故升级为严重事故甚至恶性事故。如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漏,若同时存在高压层,处理井漏措施不当,就可能因井漏液柱压力降低而发生井喷或井喷失控事故,从而由一般事故演变成严重或恶性事故。二钻井作业HSE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4、根据钻井作业地区环境调查结果和钻井作业活动中易发生事故环节以及日常管理经验,从人的行为、物理状态、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钻井作业项目的全过程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可采用危险点源分级挂牌、危害程度分级挂图、环境监测、关联图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进行风险识别。钻井作业中HSE风险识别,通常可采用关联图分析法,它是通过一种假设方法用图表示危害如何产生及如何导致一系列后果的危险分析法,如图3-1所示,将顶级事件(指不希望发生的事故,如井喷、高空坠落等)用圆圈表示,并置于关联图中心。屏障恢复准备措施 危害顶级事件危害程度图3-1 关联图图3-2、3-3、3-4分别为井喷失控的隐患识别、事故识别和屏障设置树
5、状图。1 隐患识别起钻时抽吸循环漏失泥浆比重不足钻井中未料到高压层起钻时未适时灌注泥浆固井作业地层中碳氢化合物地点:井场事件:失控油气失控从井口流出图3-2 隐患识别树状图在顶级事件确定后,应对引起顶级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如钻井作业中地层有碳氢化合物逸出,引起井喷失控,分析时应尽可能从人的行为、设备故障、地层条件等方面找出原因。2 事故识别引起顶级事件发生的原因除一次原因外,还可能有的失效事件因素。这种事件因素在顶级事件发生的各种途径中,是预防顶级事件发生的的制约因素,但由于失效而引起顶级事件的发生。所以应将这些原因分析出来,加入到关联图中,用黑长方形表示,构成一个完整的顶级事件发生原因树状图
6、(图3-3)。3 屏障设置在对顶级事件及原因进行分析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和预防顶级事件的发生,即设置屏障,削减和控制风险。在屏障设置树状图中,用黑长方形表示设置的屏障(参见图3-4),通常屏障包括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应急计划,员工培训和硬件措施等。起钻时抽吸循环时发生漏失泥浆比重不足地层中碳氢化合物地点:井场事件:失控钻遇未料到的高压层参考地震资料进行钻井设计钻井突变显示高压地层关井压井地震解释不准确地质师能力参照起钻抽吸分析钻井设计不准确司钻没有发现钻进突变(钻具放空)司钻能力泥浆录井人员交叉检查地质师能力起钻时未适时灌满泥浆固井作业图3-3 事故识别树状图图3-4 屏障设置树状图三 钻
7、井及相关作业的主要风险钻井作业过程中,存在相关承包方的技术服务作业,产生的HSE风险会影响整个全局。因此,在进行风险识别时,不但要识别出共同风险,也要识别出相关作业风险。 1.共同作业风险(1) 井喷及井喷失控可能造成地层碳氢化合物的逸出;(2) 火灾及爆炸:地层碳氢化合物的逸出,特别是轻质油、硫化氢等可燃(剧毒)气体逸出、汽油及柴油、润滑油、机油等泄漏造成火灾爆炸危险事故;(3) 营房火灾;(4) 电气火灾;(5) 现场易燃纤维或其它物品着火;(6) 高空作业人员坠落;(7) 高空物品坠落(如大钩、游动滑车、天车、井架及井架附件、二层台附件);(8) 起吊重物坠落;(9) 人员施工操作(如操
8、作大钳)过程中造成物体打击危险;(10) 机械伤害;(11) 触电伤害;(12) 食物中毒;(13) 化学品中毒;(14) 硫化氢中毒(15) 躁声伤害;(16) 交通事故;(17) 恶劣天气或自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危险,如山洪、地震、雷击等;(18) 环境污染:包括修建道路、井场对植被的破坏、作业及生活污水及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19) 海上钻井的风险:如海浪、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危害、平台倾斜/倒塌、撞船、迷航;(20) 社会环境带来的风险:如不法分子侵袭、战争、骚乱等。2相关作业风险(1) 测井作业风险:放射性伤害、射孔弹误发伤人危险、测井仪器落井危险;(2) 录井作业风险:使用的天然气样标瓶
9、泄漏、野蛮装卸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使用三氯甲烷等有毒物料可能造成中毒危险、使用强酸性物质可能造成人员皮肤腐蚀或烧伤危险等;(3) 定向井作业风险:测斜绞车伤人、定向井工具落井危险;(4) 固井作业风险:高压管汇泄漏可能造成人员伤忘、严重窜槽、未封住高压油气水层发生井喷危险;(5) 试油作业风险:管线爆裂、接头泄漏、井品采油树刺漏、压爆等;(6) 相关作业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四 钻井作业中的危害和影响 (一).钻井作业中的主要特定危害和影响 钻井作业除有常规的共同HSE危害外,还因其作业场所和工艺的特殊性具有特定的风险。通常应在工程项目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钻井作业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
10、、钻井设备和使用的原材料以及钻井工艺特点等因素,尽可能找出钻井作业不同阶段各环节所有潜在的隐患,发生HSE风险的可能性,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后果。以便对钻井作业中HSE风险进行评价,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削减措施。与钻井作业有关的危害大致可归纳为两种类型:表现为重大/灾难性损失,造成人员伤忘、多个设施损坏和严重的环境破坏、财产损失或国内外声誉受挫。表现为现场工作秩序严重混乱,特别是增加作业时间如工程事故,以及任何可能导致财产或环境的损害事件。钻井作业危害和影响的确定应根据钻井工艺的特点,从钻井过程的各个阶段和不同工艺环节识别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和影响,包括:l 钻井井场施工前准备工作(如修建井场
11、、钻井设备运输及安装)对健康、安全与环境已经或可能产生的危害和影响;l 钻井正常进行时因工艺所带来的或潜在的各种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和影响;l 钻井操作(如起下钻等操作)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和影响;l 钻井过程中各种事故状态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和影响;l 下套管固井作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和影响;l 测井作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和影响;l 完井、试油作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和影响;l 钻井施工结束后对周围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因素。 表3例出了钻井作业中主要的特定危害和影响。表3-1 钻井作业中的主要特定危害和影响项 目主 要 危 害主 要 影 响修
12、建井场破坏植被生态环境修建海上钻井平台造成海洋环境局部破坏珊瑚礁和海洋生物钻进钻井设备产生躁声人和动物的正常生活起钻井喷(潜在)威胁人身及财产安全下钻井漏(潜在)污染地下水源井口操作落物及意外事故危害人身安全井喷失控着火(潜在)威胁人和设备安全、污染环境硫化氢逸出毒性、着火、爆炸威胁人和设备安全、污染环境泥浆处理剂及原材料腐蚀剌激皮肤、粉尘、毒性危害人体健康泥浆及作业污水破坏环境影响井场周围农作物、植物生长,污染地下水固井作业水泥失重诱发井喷威胁人身及财产安全测井作业放射源泄漏(潜在)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试油作业原油、烃类气体逸出、火灾爆炸污染环境、威胁人身及财产安全排出的钻屑及废浆破坏环境
13、生态环境设备维护、保养产生废弃物、油污污染环境营地产生生活垃圾污染环境井场周围干燥植物着火火灾危害人财安全、影响栖息的动物 (二).井喷失控的危害和影响井喷失控是钻井工程中性质最严重的灾难性事故,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和影响是巨大的。如图3-2、3-3所示,造成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主要为:l 起钻抽吸,造成诱喷;l 起钻不灌钻井液或没有灌满;l 不能准确地发现溢流;l 发现溢流后处理措施不当;井口不安装防喷;l 井控设备的安装及试压不符合要求;l 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l 对浅气层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l 地质设计未能提供准确的地层孔隙压力资料,靠造成使用的钻井注液密度低于地层孔隙压力;l 空井
14、时间过长,又无人观察井口;l 钻遇漏失层段未能及时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l 相邻注水井不停注或未减压;l 钻井液中混油过量或混油不均匀,造成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l 思想麻痹,违章操作。 一旦发生井喷失控事故,其危害和影响是巨大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 打乱全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全局生产;l 使钻井事故复杂化,处理难度增加;l 井喷失控极易引起火灾,影响井场周围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l 喷出的油、气、水及有害物质(如H2S)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及人员健康和安全;l 伤害油气层,破坏地下油气资源;l 井喷着火,造成机毁人忘和油气井报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l 涉及面广,在国际、国内造成
15、不良的社会影响。 1986年8月中原油田卫146井发生强烈井喷,失控后,立即打乱了该局正常的工作。局领导主要成员亲临前线,组织指挥抢险工作。兄弟油田、地方政府和本油田的兄弟单位先后前来支援,组织了800多人参加的抢险队伍。熊熊烈火当场烧死一人,重伤一人(后因抢救无效牺牲),13人不同程度烧伤。为扑灭大火,曾先后动用消防车30余辆。受污染的良田面积达3000余亩,损失惨重。 1989年元月青海油田台南2井取心起钻途中,发生溢流,防喷器未能关住(岩心筒为7,而防喷器芯子为5 1/2),发生严重井喷,大量气流泥砂喷出,把井口的岩心筒及6 1/4钻铤、转盘一起顶出l2m高,并将转盘挂在井架大腿横拉筋上
16、。3min以后在二层台上起火。虽然抢关防喷器将火扑灭,但由于压力过大,将放喷管线内闸门芯子憋断,造成1人当场死亡,9人受伤。两天后防喷器被刺坏,喷出大量气流和泥砂,喷高达5070m。该井经过40多天的抢险工作,利用间歇停喷时机抢注水泥封堵成功。但经济损失是严重的,井架底座、游动滑车、大钩、水龙头、转盘、全套液压防喷器及节流管汇、两台振动筛、岩心筒、钻铤等报废,造成机毁人亡、全井报废的重大经济损失。 1970年7月大港油田港75井循环钻井液时发生严重井喷,方补心冲出转盘,钻井液和砂石随着强大的气流喷至天车以上,随即由上而下起火,引起钻机、转盘、钢丝绳、气路管线、机房、地面等处的油污起火。起火后油
17、井停喷,随后火熄灭。但不久又发生第二次强烈井喷,火柱冲天而上,迅猛异常,将钢丝绳烧断,钻具顿至井底,游动滑车和大钩砸下,倒挂在水龙头上,水龙带随即烧坏,强大的火柱从水龙头鹅颈管喷出。约半小时以后井架倒向机房方 向,整个设备被倒塌的井架压住。井架倒塌后,强大的天然气流将鹅颈管弯外刺穿,火分两股,一股直冲天空,高达数十米,一股冲向井架底座前面,火舌从地面卷起,高达十余米,整个井场一片火海。原石油部军管会、天津市革委会、天津驻军和油田领导为扑灭大火都亲临现场,组织抢险灭火工作。油田驻军也投入了激烈的战斗。抢救人员先后达上万人次。但由于地面火势太大,人无法接近井口,不得不通过天津驻军调来炮兵,用大炮打
18、掉水龙头鹅颈管,使火柱冲向天空。可见社会影响之大。 1958年,四川长桓坝气田长1井,嘉陵江气藏井喷,气量超过1000万m3/d,损失天然气达4.61亿m3,占该气田总储量的62%,致使该气藏几乎失去了开采价值。 (三).全球性钻井作业识别出的主要危害以下是IADC(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在北海地区识别出的主要危害及其它国际区域的特殊的健康和环境问题。(1) 浅层气(逸出);(2) 储层中的烃类(从储藏处喷出);(3) 泥浆体系中的烃类气体(着火或爆炸);(4) 测井过程中的烃类(着火或爆炸);(5) 化学处理剂形成的烃类、有毒物和腐蚀性物质(环境影响);(6) 硫化氢;(7) 纤维物质(着火)
19、;(8) 易爆物(爆炸);(9) 高空重物(坠落);(10) 拉紧的物体(脱扣或结构损坏);(11) 直升机运输(失事);(12) 海上运输(牵引事故,碰撞或失稳);(13) 陆路运输(撞车);(14) 恶劣天气(风、浪、闪电);(15) 污水和钻井泥浆;(16) 疾病(井队和当地居民的传染);第二节 钻井作业HSE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依据现存的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危害分析结果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价,通过评价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对所有钻井装置、设备(设施)、工艺、工作场地及生产作业实施风险评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钻井 风险 识别 评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