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doc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图(格式)表B.1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情况一览表序号人员姓名工作部门岗位及职务技术职称是否参加岗位培训、考试岗位资格证号备注表B.2 重点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配备情况一览表序号所属部门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型号规格安装地点用能种类能源消耗量或功率备注表B.3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表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 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某车间、生产线、某主要用能设备)及用途(能源计量、自检自查、能量分析)状态(合格/准用/停用)表B.4 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 级测
2、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状态(合格/准用/停用)表B.5 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 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状态(合格/准用/停用)表B.6 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 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状态(合格/准用/停用)表B.7 其他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览分表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 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及用途状态(合格/准用/停用)注:其他能源计量器具包括:用于能源计量器具检定
3、/校准的标准器、自检自查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能源能量分析用计量器具等。表B.8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统计汇总表能源种类及名称: 能源计量分级、分项应配数量(台)实际配数量(台)实际配备率()配备的计量器具类别及数量(台)分级、分项级或项的名称衡器电能表油流量表(装置)气体流量表(装置)水流量表(装置)温度仪表压力仪表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123主要用能设备12其他合计统计员签字: 统计日期:表B.9 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统计汇总表能源种类及名称: 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其他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
4、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衡器燃料的静态计量燃料的动态计量电能表有功交流电能计量类用户类用户类用户类用户类用户直流电能计量油流量表(装置)液体能源计量表B.9 (续) 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其他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气体流量表(装置)气体能源计量水流量表(装置)水计量管径不大于250mm管径大于250mm温度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压力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
5、统计员签字: 统计日期:表B.10 年度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表能源名称计量单位代码年初库存量购进量消费量期末库存量采用折算系数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实物量金额(千元)合计工业非生产消费合计运输工具消费生产消费用于原材料原煤吨0.7143 kgce/kg洗精煤吨0.9000 kgce/kg焦炭吨0.9714 kgce/kg原油吨14286 kgce/kg汽油吨1.4714 kgce/kg煤油吨1.4714 kgce/kg柴油吨1.4571 kgce/kg液化石油气吨1.7143 kgce/kg油田天然气万m31.3300 kgce/m3气田天然气万m31.2143 kgce/m3热力(
6、当量值)GJ0.0341 kgce/MJ电力(当量值)万kwh1.2290 kgce/(kwh)蒸汽(低压)0.1286 kgce/kg能源合计吨标煤图B.1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流向图(参考件)次级用能单位1原煤站房原煤蒸汽站房主要用能设备1次级用能单位2变电站电力压缩空气站房主要用能设备2次级用能单位3自来水次级用能单位4图例说明: 其他1、 原煤流向2、 电力流向3、 自来水流向基建4、 蒸汽流向5、 压缩空气流向外供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图B.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计量检测点网络图(参考件)(蒸汽)供汽单位L110.5级用能单位L211.0级L221.0级L231.0级次级用能单位
7、1次级用能单位2次级用能单位3代号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安置地点L11L21L22L23L31L32L311.0级L321.0级图例说明: 1、虚线图为未配置的计量器具2、L为流量类计量器具的类别代号主要用能设备1主要用能设备2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图B.3 检定装置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有限公司检定装置量值传递/溯源框图文件编号:共 1 页 第 1页上上级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检定/校准机构名称测量方法-计量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测量方法计量器具1测量范围:准确度:计量器具2测量范围:准确度:-本级计量标准受检计量器具编 制审 核批 准生效日期注:器具的计量特
8、性以测量不确定度(U )或准确度() 或允许误差()或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BV)等表示。图B.2 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有限公司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文件编号:共 1 页 第 1页上上级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检定/校准机构名称测量方法-计量器具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测量方法能源名称量的名称:计量范围:进出用能单位能源名称量的名称:计量范围: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范围编 制审 核批 准生效日期注:器具的计量特性以测量不确定度(U )或准确度() 或允许误差()或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BV)等表示。附录C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
9、录表(格式)表C.1 能源计量管理审查记录表4 能源计量管理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14.1总则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能源计量管理职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真实准确。1 依据本规范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的55项条款要求,通过各项条款的审查结果来总体评价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 2单项评定结论全部为“符合”,审查结论为“符合规范要求”;有6项或6项以上评定结论为“不符合”,审查结论为“不符合规范要求”。24.2组织与管理4.2.1组织机构重点用能单位应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领导,确立能源计量主管部门,
10、设置能源计量专职岗位,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1核查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或文件,是否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领导、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能源计量专职岗位,并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2核查用能单位的任命文件,是否任命了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领导。表C.1 (续)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34.2.2 管理职责4.2.2.1 最高管理者重点用能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对本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负总责并履行以下职责:1) 向单位宣贯能源计量的重要性和能源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2) 组织制定能源计量目标;3) 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资源的有效配置
11、。查看有关能源计量管理的活动记录,确认最高管理者:1) 是否将满足本规范及其他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有关部门,并已在用能单位内贯彻实施。2) 是否组织制定和审定能源计量目标。3) 能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计量器具、环境条件等资源或条件,已有效实施能源计量和管理。44.2.2.2 分管领导重点用能单位负责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领导应当履行以下职责:1) 确保按本规范要求,建立、实施能源计量管理制度;2) 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自查;3) 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查看有关能源计量管理的活动记录,确认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领导:1)是否按本规范及其他能源
12、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制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已在用能单位内贯彻实施;2) 是否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3) 是否在最高管理层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表C.1 (续)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54.2.2.3 主管部门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以下职责:1) 组织落实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2) 对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确保符合相关规定要求;3) 落实自查活动和改进措施。查看有关记录,核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主管部门是否组织、落实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是否利用某种形式,如自查活动等,定期或不定期的系统分析本单位能源计
13、量管理各主要环节及其各项活动过程,确定各环节和过程的能源计量需求,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64.2.2.4专职岗位重点用能单位应规定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自查、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能源计量检测(能源计量数据采集、抄表)、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岗位制定职责。检查重点用能单位制定的各类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是否齐全,并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现状相吻合。74.3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4.3.1 重点用能单位应按本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管理制度应形成文件,传达至有关人员,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1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各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并覆盖本规
14、范规定的要求。2查看有关记录,核查重点用能单位对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是否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必要时可采用座谈会的形式来证实有关人员对相关制度的理解、获取和执行状况。表C.1 (续)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84.3.2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 能源计量管理职责;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3) 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4) 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5) 能源计量检测和数据管理制度;6) 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7) 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1 检查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
15、理制度,是否包括了能源计量管理职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能源计量检测和数据管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等七个方面。2 检查各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符合用能单位现实状况,并具有可操作性。94.4 能源计量目标4.4.1 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计量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文件要求和本单位节能目标,确定能源计量目标并形成文件。能源计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与能源方针、节能目标等保持一致。1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能源政策及有关标准,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文件,核查重点用能单位
16、是否制定了能源计量管理目标。2 核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管理目标是否全面、确切。3 核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管理目标是否可测量的。4通过检查有关能源计量目标的贯彻、实施、考核等文件和记录,确认能源计量目标在重点用能单位内部是否得到了沟通和理解,并能贯彻执行。表C.1 (续)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104.4.2 能源计量目标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 确保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周期检定/校准、使用等符合相关要求;2) 确保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等符合相关要求; 3) 确保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4) 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有效应用。1
17、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文件,确认能源计量目标是否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2 检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目标,确认其内容:1) 能否确保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周期检定/校准、使用等符合相关要求;2) 确保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培训等符合相关要求; 3) 能否确保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4) 能否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有效应用。114.4.3 重点用能单位应制定能源计量目标的测量方法并定期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1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文件,对每一项能源计量目标是否制定了具体的测量和评价方法。1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记录,是否按制定的测量和评价方法,定期对目标实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单位 能源 计量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