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控课程设计报告(上海电力学院).doc
《过控课程设计报告(上海电力学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控课程设计报告(上海电力学院).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姓 名: 上海电力学院 学 号: 班 级: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2014年 1月 6日 1月 10日 第一部分 双容水箱液位串级PID控制实物实验 时间: 2014年1月8日 同组人: 一、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熟悉PID调节规律2、 学习串级PID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3、 学习串级PID控制系统投运和参数整定二、 实验原理(画出“系统方框图”和“设备连接图”) 1、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系统的设备连接图如下图(图 1)所示: 图1 设备连接图 一个控制器的输出用来改变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这样连接起来的两个控制器称为“串级”控制器。两个控制器都有各自的测量
2、输入,但只有主控制器具有自己独 立的设定值,只有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送给被控对象,这样组成的系统称为串级控制系统。本仿真系统的双容水箱串级控制系统如下图2所示: 图2 本仿真系统的双容水箱串级控制系统框图 串级控制器术语说明 主变量:y1称主变量。使它保持平稳使控制的主要目的 副变量:y2称副变量。它是被控制过程中引出的中间变量 副对象:上水箱 主对象:下水箱 主控制器:PID控制器1,它接受主变量的偏差e1,输出是去改变副控制器的 设定值 副控制器:PID控制器2,它接受的是副变量的偏差e2,其输出去控制阀门 副回路:处于串级控制系统内部的,由PID控制器2和上水箱组成的回路 主回路:若将副回
3、路看成一个以主控制器输出r2为输入,以副变量y2为输出 的等效环节,则串级系统转化为一个单回路,即主回路。 串级控制系统从总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因此,主变量在干扰下的过渡过程和单回路定值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具有相同的品质指标。但是串级控制系统和单回路系统相比,在结构上从对象中引入一个中间变量(副变量)构成了一个回路,因此具有一系列的特点。2、 串级PID控制系统投运串级控制系统和简单控制系统的投运要求一样,必须保证无扰动切换,采用先副回路后主回路的投运方式。这里以我们的串级控制系统为例,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A. 将主、副控制器的切换开关都置于手动位置,副回路处于内给定B. 用副控制器
4、的输出控制阀门,使主变量接近设定值,当工况比较平稳时, 将副控制器设成自动无扰动切换,因为手动状态时副控制器的设定值C. 手动设定主控制器的输出值等于副控制器的设定值,当工况比较平稳时, 将主控制器设置成自动无扰动切换,因为手动状态时副控制器的设定值 跟踪副变量D. 串级两个控制器,将副回路控制器设置成“远端模式”,这样主控制器的 输出便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从而构成串级系统3、 串级PID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也采用先副后主的方式。在整定时,应尽量加大副调器 的增益,提高副环的频率,使主、副回路的频率错开,最好相差3倍以上。 整定时,先切除主调节器,使主环处于断开的情况下,按
5、通常的方法整定副调 节器的参数。然后在投入副回路的情况下,把副环作为弱阻尼的二阶环节等效对象,再加上副环外的部分对象,按通常方法整定主调节器参数。三、 实验步骤 1、 进入实验运行四水箱实验系统DDC实验软件,进入首页界面,选择实验模式为“DDC模块”;单击实验菜单,进入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3 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界面2、 选择控制回路A、 选择对象在实验界面的“请选择控制回路”选择框中选择控制回路,如下图所示: 图4 回路选择图从两个回路中任选一个。B、 组成控制回路当选择“串级回路1”作为控制回路时,须打开进水阀V13,关闭其它进水阀;当选择“串级回路2”作为
6、控制回路时,须打开进水阀V14,关闭其它进水阀。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上水箱为串级系统的副回路对应的PID控制器为串级的后级,下水箱为串级系统的主回路对应的PID控制器为串级的前级3、 选择控制器工作点a、 将副回路的PID控制器设成手动单击实验界面中的副回路PID控制器标签打开副回路PID控制器界面,然后单击副回路PID控制器的“手动”按钮b、 设定工作点单击副回路PID控制器界面中MV柱体旁的增/减键,设置MV(U1)的值 c、进行对象动态特性测试(参见已做过的实验) 给MV一个阶跃, 将1号和3号水箱的液位变化数据记录在表1中: 根据实验数据用两点法建立3号和1号水箱的传递函数,作为PID初
7、始参数计算的 依据。4、 调节串级的后级a、 设置PID参数根据对象特性,查表计算PID初始参数,P4.4 I126.4 D0,并将参数输入到控制器中,并进行微调,使内回路控制效果达到最佳。b、 将控制器设成自动状态保持模式为本地模式,单击副回路PID控制器界面中副回路PID控制器的“自动”按钮5、 等液位稳定后调节串级的前级a、 将控制器设成手动状态,单击主回路PID控制器界面的 “手动”按钮b、 设置控制的输出值单击MV柱体旁的增/减键,设置MV(Z1)的值,使其与副回路PID控制器的设定值相等。c、 设置控制器PID参数根据对象特性,设置P0.36 I364 D0并将参数输入到控制器中,
8、参加前面实验d、 将控制器设成自动状态,单击主回路PID控制器的“自动”按钮6、 串接两个PID控制器将串级后级的PID控制器设置成“远端模式”此时,串级前级的输出值便作为串级后级的设定值。7、 串级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通过“实时趋势”或“历史趋势”窗体可以查看趋势曲线;根据趋势曲线,从超调量、过渡时间和衰减比等方面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当达到或接近期望效果时,跳到第9步。8、 根据控制效果,调整PID控制器参数当控制效果不佳时,重新将控制器设置成手动,根据调节规律跳转到第5步,继续实验。四、 实验记录(包括现象、实验数据和波形图) 时间1:08:331:10:151:11:131:13:141
9、:14:501:16:201:17:501:19:201:23:501:28:33MV的阶跃值(%) 10%3号水箱液位(cm)4.06.88.59.611.311.511.912.412.612.81号水箱液位(cm)4.34.96.37.18.18.79.910.911.712.6 表 1 液位变化数据记录时间4:08:124:52:03副控制参数P4.40I(s)26.40D(s)00主控制参数P00.36I(s)0364D(s)00超调量()12.1%2.4%过渡时间(s)17s1200s效果评估反应快,有震荡,无余差。反应慢,无震荡,无余差。 表2 调节参数记录数据处理: 由两点法求
10、 选y(t1)=0.39、y(t2)=0.632, 由公式 T=2(t2 -t1) (1-1) =2t1 -t2 (1-2) G(s)=G1(s)G2(s)= (1-3) (1-4) (1-5) (1-6) 0.32t1/t20.46 (1-7) 根据以上公式求的,的平均值及传递函数G(s)=; (1-8)解得: t1=96,t2=174 ,=8 副回路传递函数为 主回路参数 主回路传递函数 实验结果图 图5 动态响应曲线图 图 6 副回路控制效果图 图 7 主回路控制效果图五、 结果分析 理论上说,比例作用控制及时,反应灵敏,偏差越大,控制力度越大,但控制结果纯在残差,积分随时间积累逐渐增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设计 报告 上海 电力 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