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讲解.doc
《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讲解.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项目部2010年6月11日上午在K117+670-K117+860段进行了本合同段路面基层试验段的施工。项目部总结近期底基层的施工经验,针对本合同段路面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如下:一、拌和站材料的准备1、材料一般规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使用的各种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报驻地办抽检审批合格。各档集料均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其粒径规格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相关要求。(1)、集料 进场的各种碎石均为反击式破碎轧制而成,基层用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其技术指标满足下表的质量要求:表1 水泥稳定
2、碎石基层用集料技术要求项目最大粒径(mm)表观相对密度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基层31.52.52620细集料采用细度模数不小于2.5的天然砂。(2)、水泥 路面基层施工采用乌兰牌P.C32.5水泥,其初凝时间283min,终凝时间392min,3天抗压强度14Mpa,抗折强度3.9Mpa。所用水泥各项指标符合下表要求:表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水泥质量要求检测项目技术指标凝结时间(h)初凝4终凝6抗压强度(MPa)3d10.028d32.5抗折强度(MPa)3d2.528d5.5细度(负压筛析法%)10安定性(雷氏夹法mm)5.02、混合料组成设计:(1)一般规定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按骨
3、架密实型设计,通过试验选取了合适的集料和水泥、确定合理的集料配合比例、水泥剂量。按振动成型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2)设计标准 采用振动试验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其技术性能满足下表的要求。试验方法按公路工程无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E51-2009)的规定完成:表3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技术性能指标项目设计强度(MPa)设计水泥剂量(%)最大最小基层3.54.53.5各种碎石分别进行分档筛分后,再进行掺配试验。经试验掺配确定各种集料的掺配比例为20-30mm碎石占20%;5-20mm碎石占50%;中粗砂占30%。碎石的组成比例和级配范围符合下表的级配范围。表4
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级配范围项目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数(%)31.526.519.09.54.752.360.60.075基层10090100728947572939172781503.5(3)配合比设计各种原材料按上述级配范围进行掺配以确定合成级配碎石的掺配比例,按不同水泥剂量,用振动试验分别确定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根据振动法确定不同水泥剂量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拌制相应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并按振动成型方法制备规定数量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生6天,浸水24h后取出,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根据试验情况采用水泥计量为4.5%的混合料配合比,最的大干密度为
5、2.49g/cm3最佳含水量为4.6%,集料掺配比例为:碎石(20-30mm):碎石(5-20mm):砂=30:50:20。具体试验数据见附表。二、人员组织和机械设备组织情况1、人员组织情况: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经理朱福为组长、技术负责人张晔林副组长的试验段施工领导小组,试验小组由温秀亮组织试验员收集各种数据、调整拌合站集料掺配比例、控制水泥剂量及含水量。具体安排如下:现场负责人:白雪冰、张国平 负责现场的质量、施工工艺、人员、机械的安排。质检负责人:温秀亮 负责基层试验段现场质量检测的有关事宜。收料人:张小华 负责签收来料和指挥运输车辆。现场安全负责人:满德全 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压路机:武
6、连 负责管理压路机的碾压遍数和基层平整度。拌合站负责人:汪永发 负责拌合机的正常运行及拌和场各种机械的组织情况。试验人员:郭金元 控制现场的压实度。工人:10名 2、机械设备组织情况:表5 施工设备配置见下表:编 号名 称型 号单 位数 量新旧程度1拌和机WCB-600套1100%2摊铺机DT-1600台1100%3压路机YZ-32台190%4压路机YZ-18台2100%5胶轮压路机YL25台1100%6装载机ZL-50台690%7洒水车10T辆370%8自卸汽车解放辆2280%9发电机400Kw台1100%表6 试验室主要仪器配备表:检测室仪器设备名称数量型号集料室电子天平2台5Kg 0.1
7、g标准筛1套烘箱1台100L游标卡尺1个150mm压碎值试验仪1套台称1台30Kg浸水天平1套3Kg水泥室水泥净浆搅拌机1台标准法维卡仪1台雷氏夹1台胶砂搅拌机1台振实台1台水泥抗折抗压试验机1台无机结合料室振动压实成型机1台压力机1台300KN脱模器1台滴定设备1台养生室养护室控制器1台50 现场检测室取芯机1台4Kw灌砂仪2套15cm电子台秤1台30Kg三、施工组织1、在路面基层施工前项目部组织全体生产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召开技术交底会。学习基层的施工流程、施工工艺和安全保障措施。2、准备下承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前,组织工人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用砂砾土培好右
8、侧路肩。为了便于下一步路缘石安装,中央分隔带(基层左侧)处用高为17cm长为2.5m的方木连续支挡。连续长度为300m。能够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方木安放前采用全站仪精准放线,并且采用挂线的方法安放方木。为了防止方木在基层摊铺时移位采用60cm长的钢钎每隔1m锚入土中反向支撑。基层摊铺时,要洒水以保证底基层表面湿润。3、拌和 拌和设备采用WCB-600型水泥稳定拌和机,配有4个料斗,100t以上的散装水泥贮藏罐2个。最大的生产能力为600t/h。此拌和设备具有准确控制各种材料数量的能力,以保证配料精确,设备性能良好,完好率高。 (1)各种集料的掺配比例为20-30mm碎石占20%;5-20mm碎石
9、占50%;中粗砂占30%经拌和机试机调整后满足专家组给定(表4)的级配要求。 (2)料仓顶设有剔除超粒径石料的筛子。 (3)拌和现场配有工地临时试验室监测拌和时的水泥剂量、含水量和各种集料的比例,发现异常时及时调整或停止生产,水泥剂量和含水量按要求的频率检查并做好记录。 (4)各料斗配备3名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情况,疏通料斗下料,不准出现卡堵现象,否则应及时停止生产。 (5)为了减少基层裂缝应做到三个限制: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合成级配满足要求的同时限制细料、粉料用量;根据工地实际情况采用的含水量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含水量略有增加,增加量控制在0.5%-1.0%之间。4、运输摊铺
10、 摊铺采用中大DT1600型自动找平具有振捣夯实功能的大功率摊铺机1台全幅一次性摊铺。 (1)用大型自卸汽车运拌和料至施工现场。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项目部组织载重为25-35T自卸车22台。运输车厢内不得有杂物、积水在车厢底部。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每卸一斗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料车在装满混合料后及时进行覆盖,用以保湿和防止污染,直到卸料时方可取下覆盖篷布。为了减少运输车辆在底基层上频繁调头和超速行驶对底基层造成的破坏,施工现场每隔300m设一调头地点,并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在指定地点调头,倒向行驶至摊铺现场。 (2)摊铺前用水车对底基层洒水,使其表面湿润。防止基层下部因失
11、水而压不密实。 (3)摊铺机两侧均采用钢丝线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自动找平。调整好传感器臂与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满足设计要求。 (4)摊铺机行进速度要均匀,中途不得变速(不管何时),其速度要和拌和机拌和能力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匀速前进、摊铺不停顿、间断。 (5)对产生的局部粗集料蜂窝状离析指定专人进行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找平。 (6)摊铺后未碾压之前检测压实度达到88%。 (7)摊铺混合料中间不宜中断,若中断超过2小时或当天结束摊铺时将摊铺机移动到不影响碾压的位置,待碾压完后再用工人将末端混合料垂直于路基中心线修理整齐。 (8)在整个试验段施工过程中拌合站拌制水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面 基层 试验 总结报告 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9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