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基本知识解析.doc
《艾灸的基本知识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灸的基本知识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艾灸扶阳第一法阳气决定着脏腑的工作能力,而脏腑的工作能力又决定着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寿命,所以说,想要身体好一点,寿命长一点,就要学会保护好我们的阳气,增加阳气。健康人晒晒太阳,就能吸收到充足的阳气了,但对于老年人和体质特别虚弱的人来说,恐怕吸收来的阳气也不够解燃眉之急的。运动固然也是生阳的,但是同样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来说,也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还得想想其它办法。中医自古扶阳有三宝,“艾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艾灸操作比较简单,而且自己在家也能做,效果也非常好。丹药虽然效果也很好,但是丹药需要炼制,现在会练丹药的人不多了,中医真的有“练丹”哦,不是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的专利,而且现在的矿石
2、中杂质太多,用不好反而伤身。附子回阳救逆有神效,是很多大医家救人于危难的法宝,中医著名药方中很多方子就含有附子,比如四逆汤、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等,但是附子有毒,不可乱用,用作日常保健更是不可取的。综合来看,不管从效果还是安全性和操作性,艾灸是日常保健最好的选择了。 艾灸其实也很简单,从字面上就能理解,首先是“灸”,“灸”字上面是“久”,下面是“火”,所以“灸”字的意思就是长时间用火烧灼就称为“灸”。 提到中医的治疗方法,我们经常会说到“针灸”,其实这是两种方法,而不是像我们平时理解的那样,我们平常看到的用针来扎穴位,那叫“扎针”,也就是“针”法。而“灸”则是用火来温煦穴位,两者合起来才叫
3、做“针灸”。扎针所用到的道具是针,而针一般都是由金属做的,金具有“肃杀”的特性。就像武器一样,是有“杀气”的,所以扎针是通过“杀戮”来达到治病的目的,但杀戮就会有伤亡,战场上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说法,就是说,打仗双方都会有牺牲。扎针也一样,病邪驱除的同时,也是伤了自身的阳气的,所以有很多人扎针之后有这样的体会,扎完针感觉筋疲力尽的,很累。所以说,扎针只能用来治疗疾病,千万不要把扎针当成日常保健的方法。而“灸”就不一样了,“灸”相当于是用火,火是属阳的,“灸”不仅能“杀敌”,也能提升自身的阳气,所以作为日常保健是非常好的方法。当然也不是肆无忌惮地灸,灸同样也是有讲究的,我们慢慢说。最开始发明
4、“灸”法,是因为古人无意中发现,被太阳晒热的石头,不小心碰触到身体一些部位的时候,身体的一些疾病居然逐渐康复了,因此古人就觉得用火来烤穴位对治疗疾病是有帮助的,于是无意识的行为就变成有意的了。 其次,是“艾”,“艾”是艾叶,“艾灸”就是用艾叶做成的东西长时间地熏烤穴位。现在一般都是把艾叶做成艾条或艾炷,以前还有把艾叶搓成艾绒,直接用来灸穴位的。为什么要用艾呢?刚才也说了,最开始是不小心被晒过的石头烫到,所以最原始的灸的工具就是石头,但是太阳不可能天天都有,而且也不可能12个时辰都有。所以人们又逐渐尝试了很多东西,通过燃烧的热量来代替晒热的石头。比如像桑叶、桑枝,也曾经被用来做成“灸”的工具,因
5、为桑叶、桑枝也有驱寒的作用。后来发现艾叶也是可以温经止痛散寒的,而且燃烧时发出的热量温和,但渗透力非常强,可以透过皮肤直达身体内部。我们都知道,经络和穴位都是在身体内部的,而不是在体表,所以要通过火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渗透力是非常重要的。于是,艾叶就逐渐成了“灸法”的主要材料,一直沿用到现在。说到用火来提升人体的阳气,可能大家会想到烤火。冬天寒冷的时候,如果能烤烤火我们会觉得很暖和,也会很舒服,尤其是虚寒的人,特别喜欢往火盆边靠。但是大家也有过这样的体会,离火盆太近了,又烤得慌,受不了。如果离远了呢,又觉得不够暖和。而且烤火的热量也没办法在身体里积聚,一旦离开火盆,还是一样觉得很冷。而且总烤
6、火,还容易皮肤干燥、口干舌燥,那是因为火太大了,伤了津液。总之烤火虽然舒服,却也只是暂时的,还有很多副作用。但是用艾条燃烧的热量来熏烤,热量是渗透到身体里边了的,所以艾灸不仅是“烤”表面,里面也“烤”到了。而艾条燃烧时的热量不像火盆那样强烈,而是比较温和的,所以不会因为艾灸,而把皮肤灸得干燥了,嘴巴鼻子也干燥了。因此,艾叶就逐渐替代了其它的材料,成为“灸”法所用的主要工具了,所以就叫“艾灸”。 艾灸黄白住世法关于艾灸的作用,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南宋时期有一个人叫王超,年轻的时候被抓去当了兵,退役之后没找到工作,就当起江洋大盗来了,无恶不作,却又身手敏捷,官府总抓不着,真是把衙门的官兵愁坏
7、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后来终于还是被抓到了。犯人被抓到了自然是要登记身份信息的,官兵们吃惊的发现,当时王超居然超过了90岁,却还精神饱满、肌肉结实,身轻如燕。一群年轻力壮的官兵居然连一个90多岁的老头都抓不住,大家就很好奇,他到底有什么灵丹妙药。在行刑前,监斩官问他:“你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秘诀吗?”王超也不遮掩,说:“秘诀我没有,只是年轻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得道高人,传授给我一套黄白住世法,就是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天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肚脐下总是像有一团火那样温暖。你没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
8、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斩首之后,大家好奇,就把他的肚子切开来,发现了一块似肉非肉,似骨非骨的东西,就像石头一样,这就是长期用艾火灸出来的。每次看到这,我都会联想到神话剧里神仙从嘴里吐出来的那枚仙丹。也许佛家的舍利子也差不多一个意思吧。关于这套“黄白住世”法,到现在都还广为流传呢,每年三伏天,也就是夏秋之交的时候,我们都会向顾客推广,提醒大家在这个时候做做艾灸,以强身健体。 那么,艾灸到底怎么做呢?说起来也简单。以前都是把艾绒做成圆锥形的艾炷,放在要灸的穴位上,点燃,直到艾炷烧完称为一炷,所以以前艾灸都是讲灸多少炷。现在更方便了,都做成标准的艾条了,把艾条点着,整个横截面都有火星就可以了。
9、先找到要灸的穴位,一手拿着艾条,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穴位上,然后艾条垂直于皮肤,慢慢靠近穴位。当穴位上的两个手指感觉到灼热感也就是觉得烫时,艾条就不动了,把穴位上的手指抽走,这个时候艾条离皮肤的距离是最好的,既能让穴位得到很好的刺激,又不至于会烫伤皮肤。用艾条灸我们就以时间来计算了,一般一个穴位灸1015分钟就可以了。而这个过程中,难免要弹一弹烟灰的,否则烟灰盖住火星,热量就不够了。弹完烟灰之后,还要重复开头的步骤,找好穴位,再用手指试探温度,不能直接凭感觉找个位置就灸了。一根艾条差不多能灸1个多小时吧,没仔细算过,但是一根艾条灸完5个穴位之后还剩一小截呢,所以艾灸也算得上是廉价的保健方法了
10、。做过艾灸你就能体会到我前面说的渗透力的问题,平常我们烤火或是捂热水袋,当离开火源或是热水袋,很快皮肤的温度就降下来了。但是艾灸之后,很长时间内,刚才灸的地方摸起来都是热热的。我一般一个穴位灸15分钟,当下一个穴位都已经灸完了,再去摸上一个灸过的穴位时,居然还是感觉到一股温热感。如果不是热量渗透到了深处,而只是停留在体表的话是不可能维持这么久的。当然,这是健康的状态,有些人寒气太重了,初期艾灸的时候,可能是感觉不到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火慢慢烤,总能把这三尺之寒逐渐化掉的。 其实艾灸还分很多种方法,刚才所教给大家的是最简单最普遍的灸法,还有两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一是在穴位上放一些有助于调理疾
11、病的东西,再用艾炷或艾条灸,最常用的就是生姜片了,对于寒症严重的,可以把生姜切成像一块钱硬币大小的片,用针在姜片上扎些小眼儿,然后把姜片先烤热了,再把姜片放在穴位上,然后再用前面教的方法,隔着姜片灸。姜片一定要先弄热了,凉着贴上去,进去的不知道是寒气还是热气呢。还有一种方法,叫化脓灸,是直接把艾条贴到皮肤上,把皮肤烫出个水泡,让它产生无菌性的化脓,然后让它自然吸收,慢慢结痂。我刚接触艾灸的时候,我还把它当新鲜事物呢,当我看到这种化脓灸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从小时就接触过艾灸的。小时候,我们家离外婆家非常近,经常到村里玩儿,总听老人们说,某某病了,我去帮他艾灸一下。因为小时候听的都是方言,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艾灸 基本知识 解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