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详解.doc
《能源互联网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互联网详解.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绩:序号: 能源与经济课程论文 我看能源互联网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地理信息科学 班 级: 地信1401 学生姓名: 杜新雨 指导教师: 胡健 完成时间:二一 六 年 五 月 四 日摘要:能源大数据理念是将电力、石油、燃气等能源领域数据及人口、地理、气象等其他领域数据进行综合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的相关技术与思想。能源大数据不仅是大数据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深入应用,也是能源生产、消费及相关技术革命与大数据理念的深度融合,将加速推进能源产业发展及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互联网共享采集管理各种管线网构架数据并与用户端进行协同分析构建能源大数据,根据数据供需分配合理调控能源。大数据必然会助力能源
2、互联网的发展,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驱动器。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供需分配,能源的互联共享目录引言- 21.能源互联网那些事- 21.1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莫衷一是- 21.2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 32拥抱大数据- 42.1能源大数据的由来- 42.2能源大数据的发展- 53. 大数据背景下的超个体能源生产和使用分析- 53.1. 能效管理嬗变- 53.2. 大数据命门- 63.3.能源互联网中的大数据- 74.能源互联网展望- 84.1能源行业前景- 84.2美妙的能源互联- 8参考文献- 9大数据下的能源互联引言随后随着欧美国家电力市场的不断放开和能源价格的攀升,IT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
3、术的不断发展,“能源互联网”在不少国家形成了一个新的创业生态圈:Energys Web/App ( 能源圈的互联网应用)。比如在美国的opower,新西兰的powershop和德国的Green Packet等,都是借助开放的售电端活跃市场和节能增效的大背景出现的新型互联网创业公司。这一概念下的“能源互联网”,呈现的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激情和各行各业的融合诚意 ,电力作为一种24小时不断变化价格的新型商品成为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及互联网应用等多个行业的交叉点,引领着需求侧管理、主动配电网这些纯能源系概念不断与互联网及移动终端产生结合。在这一概念框架下,“开放”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
4、互联网”,我们可以称之为“能源圈的互联网”。而大数据背景下的超个体能源生产和使用分析,能否最大限度和某种商业模式结合,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注入,这实际上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命门所在。2015年年初,能源大数据和互联网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热词。互联网公司似乎突然一下找到了杀进传统能源产业的入口,而一直在“岸边游泳”的传统能源企业似乎也一下子学会了“中流击水”。面对突如其来的百花齐放,不少业内人士非常困惑:所谓能源互联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传说中高大上的大数据与能源互联网,应当如何在中国接地气的生长?1.能源互联网那些事1.1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莫衷一是伴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型变革力量的快速发展,传统能
5、源企业在发展中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倒逼它们必须从自我实际出发进行转型升级,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因而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而“能源互联网”,因为其对人类生活需求的影响攸密相关和环保之风日盛,无疑是这里面最值得挖掘的金矿。但是混沌之初,大部分人连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还搞不清楚,牵强附会浑水摸鱼的人也不少,然而事实上,着急对能源互联网开宗明义的人们不得不面临三种不同流派的尴尬解读。“能源互联网”最初的概念,可以表述为能源生产体系下的网端互联:Internet of Energy(IoE),着重点是以现代通信技术ICT为主对能源电力系统进行互联。电能虽然仅仅是能源的一种,但电能在能
6、源传输效率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按照清华大学曹军威教授的说法,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果以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原则对电力系统网络进行重构,可以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电力生产的效率,使得能源互联网内可以跟互联网一样信息分享无比便捷。即立足于电网角度的大电网广域互联。随后随着欧美国家电力市场的不断放开和能源价格的攀升,IT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互联网”在不少国家形成了一个新的创业生态圈:Energys Web/App ( 能源圈的互联网应用)。比如在美国的opower,新西兰的powersh
7、op和德国的Green Packet等,都是借助开放的售电端活跃市场和节能增效的大背景出现的新型互联网创业公司。这一概念下的“能源互联网”,呈现的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激情和各行各业的融合诚意 ,电力作为一种24小时不断变化价格的新型商品成为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及互联网应用等多个行业的交叉点,引领着需求侧管理、主动配电网这些纯能源系概念不断与互联网及移动终端产生结合。在这一概念框架下,“开放”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我们可以称之为多种能源系统相互融合的能源圈互联。从2013年初开始,电网系媒体上出现了在设想难度和拓展力度上都远超上面两个阶段性定义的“能源互联网”,应该用in
8、ternational connected energy network全球能源互联网 来表述最为准确。全球陆地风能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为了利用它们,“全球能源互联网将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构成,连接北极、赤道等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特征。再多的定语修饰也无法与这一计划所图之大相提并论。可再生能源比例到达一定程度后,电网内的能源流动将颠覆目前已有的模式,动辄几千万
9、千瓦的能量输送将成为地区和国家间电力交换的常态。因此如果要把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效和保证环保作为目标,就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能源观来支撑技术上的无限发展。这一概念下的能源互联网,“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只能勉强用“能源届的互联网”来粗表其博大精深。1.2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一种自愈型、消费者可积极参与、可抵御攻击和自然灾害的电网,该电网能够使资产的使用和运行效率最优化,能够为数字经济提供高质量电能,能够容纳各种发电形式及储能设备,允许引入新技术,新服务及新的市场模式。需求顺从生产”是智能电网带给人类的最直接的哲学转变,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巨
10、大变革。而无论是石油、天然气、煤这些传统能源的比重转换,还是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网等这些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甚至包括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电动汽车、节能环保、分布式能源等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突破,都必然会相交于电这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中心焦点上。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在自愈、消费者积极参与、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最优化、允许yinr 多种发电形式及储能等多个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有存在很大区别。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发布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实验室,这项工作现在在国家电网已经全面启动。应该说,全球能源互联网要解决的问题非常之多,包括电源的技术、电网技术、储能的技术,更重要的一个
11、就是信息通信技术,里面包括了企业级和全社会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等等相关技术。为了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公司也启动了相应的信息通信工作的支撑工作,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广泛应用,建立电力云和电力物联网,从而支撑特高压电网、泛在智能电网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智能电网位于现在的传统电网与能源互联网之间,能源互联网是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推动公司智能电网技术水平,并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持续推动能源互联网的构建。2拥抱大数据2.1能源大数据的由来能源既然要互联,那么最大的用处自然是能源数据的综合处理。德国有一家公司开发了“光伏数据记录器”,这种记录器可以组建一个家庭
12、能源中枢,记录发电量、用电量等信息并定期形成报告。这个仪器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安装这种记录器,很快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商业概念实现家庭之间的能源交换或售卖。所谓能源互联网的雏形,其实早已在德国按部就班的展开,而其中的关键,自然就是数据。无独有偶,数据智能分析的重要性一样被中国的创业英雄们看见。“永不言败”的彭小峰1月底推出的绿能宝,号称每人最低1000元的投入,就可获得10%的光伏收益保障。不少人据此做过缜密计算,10%的收益返还几乎已达光伏电站投资的回报保守底线,由此认为这样的能源互联网创新很快就会无功而返。但是,如果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看待,在积累一定的用户数量之后,每个光伏
13、电站的发电数据和客户数据相结合,就可以产生很多增值服务空间,比如对银行的贷款模型支撑,或者对投资用户的投资行为论证等等,而这些很可能才是能源互联网的真正入口所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体系越来越复杂,即使是在能源这一大框架下,彼此几个主要的商品价格的波动也非常具备可研究性,比如油价下跌对电价/煤价/水价有何影响?对资本市场有何作用?而这些在大数据时代恰恰就是能源互联网应该也必须去奠基的。比如那些做了很多年电力营销的人,可能都没见过一个水泥厂的日月年用电曲线是什么样的,同业内销售额大、利润高的公司的消耗曲线和业界后几名有何不同,在夏季用电高峰和冬季供暖周期内企业生产的编排和耗能有何不同而这些区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能源 互联网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