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校本教材.doc
《羽毛球校本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羽毛球校本教材.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羽 毛 球)校本教材前 言让洁白的羽毛飞起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的课选择面越来越广泛,本人根据本校的地域、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具有地域色彩、学校特点、学生的爱好对羽毛球项目作为本校特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小型球类运动。由于它运动器材简便,不受场地限制,只要有一小块空地,就能进行活动与锻炼。羽毛球运动特有的风格,就是它一方面是一项技巧性、技术性很强的竞技性比赛项目,需要在场上不停地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击球,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项普及性很强,老少皆宜的活动,既能强身健体,又充满乐趣。是一般性的大众健身活动,因此它能满足各种年龄,各种层次练习者的要求。
2、少年儿童经常在阳光下奔跑击球,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并能培养他们不怕困难、不甘落后的品质,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基于这个宗旨,我校把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群体性运动进行推广,要求学生参与,利用体育课、课、课外活动时间充分运动,在运动中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增加身体免疫力,使身体更加柔韧、更加健壮。我校羽毛球队坚持进行长期而又系统的训练,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培养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优良的意志品质,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科学训练,若干年后,说不一定在他们当中会冒出一个世界冠军,为国争光呢!同学们!让我们到户外活动一下吧,运动除了是一项游戏、一种技能,更是伴随你成
3、长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终身锻炼的理念伴随我们一生。让洁白的羽毛为我们的理想插上健康、快乐的翅膀,带着老师对你们的期望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目 录第一单元 羽毛球知识11.羽毛球的起源和发展2.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和作用3.羽毛球竞赛4.羽毛球器材和场地第二单元 羽毛球步法141.步法环节2.基本步法3.专项步法第三单元 羽毛球技术(一)181.握拍2.发球3.接发球第四单元 羽毛球技术(二)241.后场高空击球2.平高球3.杀球4.前场网上击球5.吊球6.下手击球第五单元 羽毛球战术341.战术运用2.单打战术3.双打战术第六单元 新手征战十七招41第七单元 羽毛球游戏43【第一单元 羽毛球知识
4、】第1课 羽毛球的起源和发展一、羽毛球的起源相传羽毛球最早出现于14-15世纪时的日本,球拍是木制的,球用樱桃核插上羽毛制成。这种球由于球托是樱桃核,太重,球飞行速度太快,使得球的羽毛极易损坏,加之球的造价太高,所以是该项运动时兴了一阵子就慢慢消失了。 大约至18世纪时,印度的普那出现了一种与早年日本的羽毛球极相似的游戏,球用直径约6厘米的圆形硬纸板,中间插羽毛球制成(类似我国的毽子),板是木质的,玩法是两人相对站着,手执木板来回击球。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大约在1800年左右,由网球派生而来。我们可以注意到现今的羽毛球场地和网球场地仍非常相似。1870年,出现了用羽毛、软木做的球和穿弦
5、的球拍。1873年,英国公爵鲍弗特在格拉斯哥郡伯明顿镇的庄园里进行了一次羽毛球游戏表演。从此,羽毛球运动便逐渐开展起来,“伯明顿”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写法是“Badminton”。那时的活动场地是葫芦形,两头宽中间窄,窄处挂网,直至1901年才改作长方形。 现代羽毛球运动在19世纪中叶首次出现,它是由一种名为“毽子板球”的运动发展演化而来的。“毽子板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中国、日本和印度。今天,羽毛球运动在亚洲和欧洲尤为流行,它已经在1992年的奥运会中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877年,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版。1893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1899年,该协会举
6、办了第一界“全英羽毛球锦标赛”这就是自1899年起在英国伦敦温布利体育中心举行的传统性,非正式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此后,羽毛球运动从不颠诸岛流传到斯堪的纳维亚和英联邦各国,20世纪初流传到亚洲、美洲、大洋洲,最后传到非洲。随着这项运动在世界上开展的国家越来越多,1934年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1939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等等。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羽毛球世界联合会,简称世界羽联。二、我国羽球运动发展概况中国人早就开始踢毽子,这是一种用脚来进行的运动,这就是最早的羽毛球。现在还不清楚是不是它带动了五个世纪之后在中国、日本、印度和希腊流行开的球拍
7、羽毛球运动。到了1600年球拍羽毛球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不久又成为许多欧洲国家上流社会一项显示身份地位的运动。 19世纪中叶在印度出现了一种与现代羽毛球非常相似的运动“扑那”,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官学会了这项运动并把它介绍到了国内的贵族社会。四年后第一家羽毛球俱乐部成立,现在的比赛规则沿用的就是那时制定的规则。 直到上个世纪末,这项运动才从贵族社会普及到平民当中。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法国成立了羽毛球协会,比赛也更加激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于1934年成立,最初有9个成员国,很快又有了荷兰、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加入。 1953年在天津首次举办了全国比赛,当时只有五个队1
8、9名选手参加。 1954年,先后一批报效祖国的赤子回国,并带回了先进的羽毛球技术,同时组建了国家集训队。继而我国在东南沿海几个主要大城市也成立了以归国华侨青年为骨干的羽毛球队,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的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总结了国内外羽毛球运动的经验教训和技术资料,结合自己的运动实践进行了探索,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其中,福建省运动队主要在技术的手法上、广东队主要在步法上进行了改革和突破。同时借鉴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多年训练和比赛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积极打法。后来,又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国羽毛球运动所持有的“快、
9、狠、准、活”技术风格。我国运动员怀着一颗勇攀世界羽坛技术高峰、为国争光的雄心大志,吸取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运动训练方法,勤学苦练,自觉地贯彻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训练方针,运动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第2课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和作用一、羽毛球是一种全身运动项目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60
10、-180次,中强度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40-150次,低强度运动心率也可达到每分钟100- 130次。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此外,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作出判断,果断地进行反击,因此,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二、可调节运动量 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增长身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
11、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儿童可作为活动性游戏方法来进行锻炼,让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并要求他们能击到球,培养他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甘落后的品质。 三、简便性 1.不受场地的限制 羽毛球活动对设备的基本要求比较简单,只需两个球拍、一个球和一条绳索即可。正规比赛场地面积仅65-80平方米,长13.40米,宽6米(双打)或5.18米(单打),平时进行羽毛球活动只要有平整的空地就可以了。在风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在户外进行活动,只要把球网架起来,就可以在
12、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空地上画上几条线,双方对练。因此它不仅可以在正规的室内运动场进行,也可以在公园、生活小区等处广泛地开展。当它作为户外运动时,还可使锻炼者吸入新鲜空气,受到阳光照射,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运动中怡心健体。 2.集体、个人皆宜 羽毛球运动既可单兵作战(两人对练),又可集体会战(双打联系或三人对三人对练)。单人对练时,联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打出任何弧线、任何远度、任何力量、速度当任何落点的球来;集体会战则可以使联系者养成协调配合的习惯,培养集体主意精神。 3.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 羽毛球运动游戏性较强,运动量可大可小。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可以将球打得又刁又重
13、,拼尽全力扑救任何来球,尽情散发自己的青春气息;年老体弱的练习者可以把球轻轻地击来打去,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变换击球节奏,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的功效,既活动了身体,又娱乐了心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体质的人都能在羽毛球运动中找到乐趣。羽毛球运动的作用:1.可以减肥 2.精神愉悦 3.培养遵纪守法精神4.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5.在树立自信心的同时,培养团队精神6.培养光明正大的作风7.体会成功与失败的感觉8.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第3课 羽毛球竞赛一、羽毛球比赛的基本规则比赛项目有单打(男、女)、双打(男、女)、男女混合双打以及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双打和男子单打以15分为一局,女子单打以11分
14、为一局,均采取三局二胜制。比赛开始前,先由双方选择发球或场区。一局结束后,不采用轮换发球法,而是由胜方先发。发球一方必须站在场内以中线为界的右发球区,球必须发到对方的右发球区。如得到一分,就换到左发球区,把球发到对方的左发球区。因此,凡是零分或积分为双数,都在右发球区发球;凡是积分为单数都在左发球区发球。双打发球规则更复杂,双方队员均分第一发球员和第二发球员。在零分或积分为双数时,第一发球员必须站在右发球区,另一队员在左发球区,在积分为单数时则相反。双方换发球时,由站在右场区的队员先发球,若得分,就由原队员换到另一场区接着发。对方队员的站位应保持不变。换发球时,任何一名队员可在任何位置击球,而
15、且允许连续击球。双打比赛开局时,先发球的一方只有一次发球权,此后无论哪一方取得发球权都有两次发球权。得分规则和排球一样,只有发球的一方获胜才得一分,接发球的一方取胜只能取得发球权。羽毛球比赛有以下的规则:运动员把球击落到对方的场地上,球托压线算好球,羽毛压线算出界;发球时,球触网后落到对方指定的区域是好球,落到球网与发球线之间算失误;在对打中,触网后落到对方场区的球,都是好球;发球的队员在发球时任何一只脚都不得离开地面或移动,否则算犯规;击球时,球拍随球过网是允许的,如球未过网就挥拍打网击球算犯规。二、羽毛球比赛最新规则:国际羽联对21分制做了最后修订,并宣布新规则将从2006年2月1日起正式
16、实施。据介绍,新规则的最大变化是取消了发球得分制,另外将所有单项的每局获胜分统一定为21分。三、单打1.每场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2.率先得到21分的一方赢得当局比赛;3.如果双方比分打成20比20,获胜一方需超过对手2分才算取胜;4.如果双方比分打成29比29,则率先得到第30分的一方取胜;5.首局获胜一方在接下来的一局比赛中率先发球;6.当一方在比赛中得到11分后,双方队员将休息1分钟;7.两局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为2分钟。四、双打1.改双发球权为单发球权;2.后发球线保留,现行规则适用;3.比赛开始前,双方通过投掷硬币方式确定由哪一方来选择是先发球或后发球。第4课 羽毛球场地和器材一、羽毛球
17、比赛的场地现代羽毛球比赛的场地长13.4米,单打场宽5.18米,双打场宽6.1米。离球网向端线1.98米处,有一条与端线平行的“前发球线”,单打时以端线为“后发球线”;双打后发球线在端线内0.76米处。两条边线正中,自端线到前发球线有一条与边线平行的“中线”,中线右侧为“右发球区”,中线左侧为“左发球区”。 二、羽毛球的器材1.羽毛球羽毛球虽然彼称之为“球”,但事实上,它是一个近似锥形体的球,由球托和羽毛两部分组成。球托用一层薄羊皮包裹在一块直径为25至28厘米的软木上,球托底部为圆形;羽毛部分由16根长度为62至7厘米的鹅毛或鸭毛用线和胶水编排粘合组成,羽毛的根部围盾在球托上,羽毛的另一端呈
18、喇叭口状向外自然延伸,顶端呈圆形,其直径为64厘米,整个球的高度是87厘米。球重在4,74至55克之间。羽毛球除用天然材料制作外,也可用其他人造材料制造。但其形状、大小、重量及性能均必须符合以上各项规定(误差不允许超过百分之十)。2.羽毛球拍羽毛球拍多用铝合金或碳素纤维制成。球拍长度下超过68厘米,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0厘米,拍框长度在28厘米以内,宽在23厘米以内。球拍面用特制的球弦编织而成,呈椭圆形。 3.羽毛球网羽毛球网全长610厘米,宽76厘米,球网的最上端以7.5厘米的白布对折缝合,用细钢丝绳从中穿过并悬挂在两端的网柱上(球网中心距离地面高度为1.524米,在网往上的两端距
19、离地面高度为1.55米)。球网一般用深绿色或深褐色的优质绳子、以几厘米左右的小方孔编织而成。4.羽毛球网柱羽毛球网柱高1.55米,用铁质材料制成。标准的网柱由柱杆及柱底盘两部分组成:靠近柱杆中部设有一滑轮装置,用于扣紧拉挂球网的绳索。柱底盘由有一定分量的钦块构成,同住杆下端连接在一起,以保持网柱重心的平衡。在双打球场上,不论进行的是双打还是单打比赛,网柱或代表网柱的条状物,均应置于双打边线上。【第二单元 羽毛球步法】 第1课 步法环节一、起动。对来球一定要有准确的判断,从个人中心位置上准备接球姿势转为向击球位置出发,称为起动。场比赛要起动几百次(基本上是每回击一拍起动一次)。要做到起动快,必须
20、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和起动的准备姿势正确。准备姿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接发球姿势(必须按规则要求原地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侧身对网,重心在前脚右脚跟离地,双膝微屈,收腹含胸,放松提拍屈射举在胸前,两眼注视对方发球动作;另一种是双方双打过程中的准备姿势,一般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脚前掌着地,脚跟提起,膝关节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司,持拍于腹前,整个姿势要协调放松,保持一触印发的起动姿态。 二、移动。主要指从中心位置起动后到击球位置的移动方法。移动的基本步法有垫步、交叉步、小碎步、并步、蹬转步、蹬踌步和腾跳步等。运用这些方法,构成了从中心位置到场区不问位置击球的组合步法后退步法、两侧移动
21、步法和上网步法:自中心位置到击球点的步数,一般用一步、两步或三步,这必须根据当时球距身体的远近来决定。影响移动速度的因素有步数的多少、步频的快慢和步幅的大小。三、到位配合击球。移动本身人是目的,它是为击球服务的,所谓“步法到传”,即指根据不问的击球方式,运动员府站到最适合这种击球的最有利的位置上,如果没有占据最理想的位胃。最后(击球前)还需要作小步调整,使击球动作能协调发力。四、回动(回中心位置)。击球后,应尽力保持(或尽快恢复)身体平衡,并立刻向个中心位置移动,以便在中心位置上做好迎击下一个来球的准备,称为回动。初学者往往缺乏“回中心”的意识,哪里打完球就停在哪里,这是必须改正的。当然,运动
22、员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逐渐体会到并非干篇一律地每击一次球都必须回中心,而应根据比赛当时的实际情况,根据双方技、战术的特点,选择最合利回击对方来球的回动路线和回动位置。 第2 课 基本步法下面将各种移动的基本步法介绍给大家,希望你能灵活运用: 1.垫步:当右(左)脚向前(后)迈出一步后,后脚跟进,紧接着以同一脚向同一方向再边一步,为垫步。垫步一般作为调整步距用。 2.交叉步:左右脚交替向前、向侧或向后移动为交叉步。另一脚向前面的为前交叉步,而另一脚后面的为后交叉步。交叉步一殷在后退打后场球时后退得较多。 3.小碎步:以小的交叉步移动的称为小碎步。由于步幅小,步频快,一般在起动或回动起始时用。 4
23、.并步:右脚向前(或向后)移动一步时,左脚即刻向右脚跟并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向前(向后)移动一步,称为并步。 5.蹬转步:以一脚为轴,另一脚作向后或向前蹬转步。 6.蹬跨步:在移动的最后一步,左脚用力向后蹬的同时,右脚向来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称为蹬跨步。它多用于上网击球,在后场底线两角移动抽球时也常采用。 7.腾跳步:起跳腾空击球的步法为腾跳步。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上网扑球或向两侧移动突击杀球时,以领先的脚(或双脚)起跳,作扑球或突击杀球;另一种是对方击来高远球时,用右脚(或双脚)起跳到最高点时杀球。第3课 专项步法 (一)上网移动步法1.上右网前 如果脚*前,可用两步交叉上网,若站位*后场,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羽毛球 校本 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9017.html